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0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大家表现都非常积极。

很多人都跟日本人有血仇,就等着有人带领他们跟日本人干。现在周远明愿意带头,大家当然愿意。夏侯文再一次高看了周远明,竟然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周远明看到大家都支持,所以拉着夏侯文,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八路军部队的长官,是八路军新三团夏侯文团长。他此次来我们这里,就是为了联合大家一起打鬼子。我已经答应了夏侯文团长,把我们的联庄会并入新三团,接受夏侯团长的命令。大家可能不熟悉夏侯团长,我在这里给大家重新介绍一下。前段时间打下康庄的八路军部队,就是夏侯团长率领的。

“原来是八路军长官。”

“周会长,我们都听你的。”

八路军最近在察哈尔名气大涨。

大家都听说过。

现在八路军的团长来了,要带领大家打鬼子,大家都同意。一个是八路军现在名头正盛,另外一个是他们相信周远明。夏候文上前道:“感谢各位对我们八路军的信任,对我的信任。我现在跟大家说说我的想法。我准备在海坨村成立新三团,利用目前日军兵力缺乏的机会,拿下伪警察署。接下来扫荡龙关的伪大乡和分驻所,还有处决汉奸,灭掉汉好武装。用这种方法夺取武器弹药,获得后勤物资,扩大我们的部队。只有我们的部队扩大,部队有了足够的战斗力,我们才能够和日军面对面的打,仗。”

“伪警察署,那就是日本人的走狗,早就应该端了。”

“就是。”

夏侯文对于大家的态度很高兴。

但夏侯文要知道各地联庄会的情况有了解。所以直接道:“各位,等大家合兵一处之后,就要联合一起打仗。我需要知道大家真实的兵力和武器装备。”

“我先说吧。现在我手中的联庄会目前拥有334人,拥有长枪186支,短枪17支,轻机枪7挺,弹药12000发左右,手榴弹87枚。”

周远明率先表态。

周远明站出来之后,其他人也是纷纷表态。东庄子村童希悦站起来道:“我们联庄会目前有89人,拥有长枪27支,短枪3支,弹药870发左右。”

草庙子村李长基站起来道:“我们联庄会目前有126人,拥有长枪22支,短枪8支,弹药690发左右。”

石盘口村陈升报告道:“我们联庄会有177人,拥有长枪76支,短枪2支,弹药1900发左右。

常庄子村许秀峰报告道:“我们联庄会有121人,拥有长枪34支,短枪5支,弹药1100发左右。”

东洪站村张全有道:“我们联庄会有68人,拥有长枪19支,短枪1支,弹药380发左右。”

甘庄子村张元正道:“我们联庄会有96人,拥有长枪41支,短枪4支,弹药820发左右。

杨家村焦德义道:“我们联庄会有117人,拥有长枪24支,短枪3支,弹药760发左右。”

夏侯文一直记录。

等大家说完之后,夏侯文总结道:“根据大家刚刚说的,我整理了一下。也就是说我们总共拥有1128人,拥有长枪429支,短枪47支,轻机枪七挺,弹药18500发左右。我还会带来一个骑兵营和步兵连。这样我们就有1500人以上,武器少了没关系,从那些伪警察和汉奸手中抢夺就可以。不过一支军队要打仗,不能一盘散沙。等大家带兵过来之后,需要对部队进行整编。不知道大家想法如何?”

“夏侯团长,你放心。大家的联庄会都已经秘密集结,都在离海坨村不远的地方。”

夏侯文对于周远明是越来越欣赏。

此人做事情非常密。就算以后不能当军事干部,也能当政工干部。反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自己想要在这里立足,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周远明这个人必须要重用。

“那我们先看看部队和武器,然后成立新三团。

第151章 新三团

夏侯文在海坨山的工作开展的很是顺利。

应该是夏侯文找对了目标。平西支队派出的工作组,虽然未能够开展工作,但对于这一地带的情况却是摸得差不多了。他们提供的消息非常准确。

周远明此人一直在卧薪尝胆,一直在等着一个机会。

所以这一次夏侯文凭借着八路军大胜利的机会,来到了此地之后,周远明才会如此积极的靠拢八路军。周远明这些年不是没有一点准备。

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周围的联庄会头头脑脑接触,暗地里一直做着和日军打仗的准备。

现在周远明选择参加八路军之后,其他联庄会头头脑脑都没有二话,都愿意跟着周远明一起参加八路军。加上日军当年为了收缴枪支,在这里的确有很多血债。因此这些人参军热情还是非常高的。

短时间之内就收拢了一千多人。

第一步的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有了周远明的配合之后,就连新三团的组建都顺利推行。

“我宣布,今天正式成立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第八纵队新三团。成立新三团,我兼任团长和政委,周远明同志担任新三团副团长。我决定新三团下辖两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以及一个手枪,连,总人数为1642人。”

夏侯文来到海坨村不过三天时间,新三团就成立了。

进展的非常顺利。

或者说看起来成立的很急,很粗糙。但这个时候八路军整编新部队的时候,开局都是和这个差不多。都是先成立,然后慢慢的完善部队情况,提高部队战斗力。

“马洪元同志。”

“到。”

“你担任新三团骑兵营营长。”

“是。”

马洪元是率领自己的“黑马队”加入新三团。

和联庄会这些人以前打过交道,但关系一般。马洪元虽然是汉人,但生长在草原,是典型草原人的性格。

仰慕强者。

马洪元不愿意当汉奸,不愿意给日本人当狗。

所以带着一群人和日本人作对。但他虽然是粗人,也知道自己这点人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所以他愿意找一个强者依附,愿意跟他们一起打鬼子。

最近八路军在察哈尔名气甚大,所以他才会联系八路军。

再说夏侯文这个人,非常让马洪元满意。有学问,但一点不会看不起马洪元这些粗人,还跟他们称兄道弟。这么尊重自己,他也愿意和夏侯文干。

有时候对于马洪元这些草莽中人来说,某些八路军干部的个人魅力,能够让这些人选择跟随你。

不过能不能继续留在八路军,继续革命下去,就要,看以后在八路军部队怎么接受革命教育。

有些人加入了八路军,但最终未能够在八路军继续下去。因为不习惯八路军内部的纪律、艰苦,包括八路军内部常有的整风运动,他们都不适应。

所以选择中途离开八路军,这种情况在抗战时期很普遍。

“我夏侯文,兼任一营营长。周远明同志。”

“到。

“你兼任第二营营长。”

“是。”

“乔永大同志。”

“到。”

“你担任手枪连连长。”

“是。”

周远明支持夏侯文的工作,夏侯文对于周远明也是很重视,很尊重。

新三团有一个营是夏侯文亲自当营长,把自己带来的一个连也并入进去。这样自己就能够掌握这个营。而任命周远明担任副团长,同时兼任二营长,是对于周远明的器重。

而担任手枪连连长的乔永大,是周远明联庄会当中唯一当过正规军的军官。乔永大以前是西北军,在此地当过不少年的兵。甚至还参加过当年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部队散了之后,他就来到了这里,加入了联庄会。所以夏侯文才任命他担任手枪连连长。

1938年7月9日,新三团顺利成立。

但夏侯文知道,这只是最初步的改编。这支部队依旧是一个乌合之众。不是说这支部队战斗力差,而是因为这支部队内部一盘散沙。

虽然靠着八路军的威名和周远明在此地的威望,把这些部队捏合在了一起。但部队内部派系林立,以不同的联庄会为主,同村人太多,容易抱团。

八路军的纪律也没有完全贯彻到位。

而且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是因为大家要打鬼子。只是在这个旗帜下,大家才合作在一起。他们很多人不了解八路军,更不会明白八路军的纪律会有多严格。格但夏侯文不着急。

因为改造一支部队绝对不能着急。一着急就有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情。现在开端这么好,完全有时间慢慢的改造这支队伍。

“再过几天伪县公署县长李德光要过五十岁生日,城内的大小汉奸都会过去庆祝,就连日军也会派代表。我的想法是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一窝端,一举灭掉龙关大大小小的汉奸。所以这一次部队整编,我希望把武器集中起来。以一营和手枪连、骑兵营为主力,突袭龙关县城。

“我支持团长的想法。”

周远明站出来支持夏侯文。

让本来有些反对想法的人,立马就不出声了。

夏候文对周远明点点头。

虽然之前已经商量了,但夏侯文还是很担心。

毕竟这些枪是联庄会的命,当时日军杀了好多人都没能够让他们完全交枪。现在新三团刚刚成立,夏侯文就想要把枪支集中起来,肯定有人不同意。

但周远明站出来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

周远明在此地的影响力是真的太高。这让夏侯文更加确定了,一定要把周远明拉入党内。这个地方只要有周远明存在,那么什么工作都很好开展。

其实周远明并不担心夏侯文利用这个机会把他们挤出去。

因为夏侯文是外地人,刚刚来这里,根本没有根基。新三团除了夏侯文带来的步兵连和马洪元的“黑马队”之外,其他都是本地人。

根本不是建立一个新三团,就能够随便指挥的。

周远明一句话就可以把部队都拉出去。周远明考虑的是,夏侯文的做法能不能打鬼子。夏侯文想要把枪集中起来,解决龙关大小汉奸,周远明非常支持。

“我的想法是利用这段时间,把手枪连送入城内隐蔽起来。等那一天手枪连出击,控制其中一个城门,然后放一营进去。至于二营到时候就在另外两个城门口虚张声势,逼迫城内的汉奸和部队从另外一个城门逃离。骑兵营埋伏在另外一侧,看到这些汉奸逃出来,就地歼灭。”

“我同意夏侯团长的计划。至于把手枪连送入城内的事情就交给我了。

“周远明同志,你有办法?”

“是。龙关城内的商会会长早年在龙关做生意,得到过我父亲很大的帮忙。而且这几年我们这边的山货、毛皮之类的,都卖给他,我一直维持跟他的关系。我能够搭上李德光这条线,也是因为他在从中搭桥。我用给他们家送货的名义,让手枪连进入城内。”

“不会有人检查吗?”

“不会的。他不仅是龙关商会会长,他的大儿子还是伪蒙骑兵第六师的团长,在这个地方他们家地位是很高的。他的小儿子目前正在兴安陆军军官学校上学。”

“他是蒙古人?”

夏侯文很惊呀。

伪蒙骑兵师的团长,级别已经不低了。而且还有小儿子在兴安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学校是日本人,在兴安省建立的军校。兴安省是东北九省之一,就是后来的呼伦贝尔和兴安盟一带。这是一家专门为了伪蒙军培养军官的学校。

“是。他祖上是蒙古人,不过一直在边疆地区做生意。到了他们这一代,跟我们看不出区别。

“也就是说,他们家是地地道道的汉奸了。

不,应该说是蒙奸了。”

“是。他们家垄断了这一代山货、毛皮这些货物,甚至从外面购买的粮食通道,都是他们家控制的。压榨本地的猎户,民愤很大。”

“好,那就这样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