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30章

作者:随遇而安

至于一些中学毕业的,那就更多。在整个冀东大暴动的部队当中,就数游击总队的读书人最多。

这个和洪满、高为农、隋十二这些人都是大学教授有关系。

若是把他们安置好了,八纵的实力能够上升好几个台阶。

“四纵粮食严重不足。之前四纵离开平西去了冀东,这几个月平西地委才能够稍微松口气。可就算是这样,他们的粮食也不足。要不是如此,他们怎么可能同意你用粮食换他们的干部。现在四纵不仅自己回来,而且还带来了一万多人,他们拿什么养活他们。现在的平西根据地,养活四纵都够呛,这些冀东来的部队,他们更是养不活。”

“四纵的情况这么不好吗?”

魏红军很惊牙。

魏红军知道平西根据地的粮食是严重不足的。

但没有想到会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他们要是能够顺利开辟冀东根据地,这些都不是问题。冀东地区物产丰饶,要什么有什么。可是现在冀东根据地没能够开辟成功,光是靠着宛平、房山几个县城养活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所以你就不用担心游击总队的问题。你们要是能够养活,军区都会感谢你们,不会跟你们要游击总队的。”

“那军区会怎么安排?”

平西抗日根据地毕竟是隶属于晋察冀军区。

军区总不能看着不管。

而且平西的地理位置也好,在这里发展抗日根据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军区也头疼。毕竟一下子增加了一万四千多人,加上你那边的九千多人,那就是近两万四于,人。突然之间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冬装问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游击总队你就不用担心。我已经帮你们申请,把游击总队留在你们八纵,军区那边也同意。游击总队是隶属于冀东的部队,来根据地只是为了整训。所以军区准备给此次西撤回到根据地的翼东部队两万多人六个团的编制。分别是30团、31团、32团。33团、34团、35团。游击总队九千多人,改编为34团和35团,暂时隶属于你们八纵。以后发展冀东根据地,你要把部队还回去的。明白吗?

“明白。”

魏红军大喜。

冀东根据地想要恢复,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而且吃进去的东西,想让八纵吐出来,哪里有那么容易。也就是说八纵要再次增加两个主力团的番号,一个是34团,一个是35团。这样八纵就成为了拥有5个主力团编制的纵队。目前整个晋察冀军区,除了一分区之外,其他几个军分区谁能和八纵相比。

魏红军想了想道:“师长,说起我们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粮食最多。平西根据地既然养不活这些部队,一分区应该帮忙解决。这一次撤到平西的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和第二路军,一分区应该帮他们解决其中一路部队的后勤。

魏红军立马给杨全武出主意。

杨全武哈哈大笑。

因为魏红军想的就是杨全武考虑的。一分区占据雁北地区,而且又占据易县、满城县、涿州的一些县城。目前一分区完全控制七个县城,还有四个县城的一部分。

真正的财大气粗。

而且虽然没有和冀中军区连成一片,但物资通道也是非常畅通。一分区是真的很有钱,而且还能够帮助冀中军区培养干部。所以能够从冀中军区换取不少物资。所以一分区目前粮食、棉花这些多得是。

一分区是真正的要粮食有粮食,要钱有钱。

要不然一分区也养不活五个主力团,以及一大堆的地方部队。甚至开始整编涞水抗日游击军,准备增加两个主力团。冀东部队撤到了平西,杨全武当然也打起了这支部队的主意。

再改编两个主力团,到时候一分区手中就会有9个主力团。

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样。

日军扫荡?

一般就是一个联队的鬼子扫荡,有这么多主力部队,都可以打一些大的歼灭战。延安和八路军总部是要求部队以山地游击战为主,但不反对运动战,更不反对伏击战。相反延安和八路军总部对于有条件之下的运动战和伏击战是支持的。因为精彩的伏击战,可以给部队补充后勤物资和武器弹药。

杨全武拍拍魏红军的肩膀道:“红军,你们八纵现在实力足够,其实完全不用继续顶着一分区的名义。完全可以成立一个独立的军分区,但我一直没跟军区说,你有什么想法?”

“我明白老领导的担心。”

“你明白就好。”

独立成立一个军分区,八纵完全有这样的实力。现在的八纵在晋察冀军区,实力仅次于杨全武直接领导的一分区部队。其他几个军分区,实力都不如八纵。

但八纵资历太浅。或者说王秋云和魏红军资历太浅。

杨全武把八纵纳入到自己领导之下,其实是对于八纵的保护。

“回去尽快着手对于冀东游击总队的整训工作,以及整编工作。游击总队的几个领导人,包括河北省委和冀热边区派去游击总队的干部,那些人年龄、资历都远超于你和王秋云。但他们又都是能人,你们要尊重他们。不过他们要是不配合工作,就给师部打报告,我把他们调走。

杨全武在一分区是“独断专行”。

他不喜欢有人对自己的工作指手画脚,所以一分区和他资历差不多的干部,都被杨全武挤走。所以杨全武在外面的名声是不怎么样的。杨全武也不希望八纵那边,有人挑战王秋云和魏红军的权威,影响他们领导八纵。

所以如果游击总队的那些干部不听话,杨全武就会帮八纵调走他们。

“是。我尽量尊重他们,不在工作上和他们发生冲突。”

“你们粮食足够吗?”“够。”

“你们的根据地粮食产量也不是很高,如果粮食实在不够,就给师部打个报告。给你们两三个月的粮食,我还是拿得出来的。”

“谢谢师长。”

第190章 家底

杨全武猜的没错。

平西地区的农村地贫人少,而且离北平实在是太近,所以老是被日伪军光顾,根本赞不下粮食。

四纵在平西又没有占领有钱的城市,光靠着农村实在是太穷。平西根据地是真正的缺钱、缺粮食,养活自己都很困难的地方。现在四纵突然之间带着一万四千多人回到了根据地,加上四纵自己本身的部队,那就是多了两万人。

这两万人都是脱产的,是需要根据地供养的。

两万人需要多少粮食?

一个月就要消耗四五十万斤粮食。一年需要五六百万斤粮食。而且平西根据地这边又不仅仅是这点部队,还有很多地方部队。以及平西根据地地方政府,部队后勤机关,全都加起来人数就更多。

平西根据地实在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粮食消耗。

所以他们只能是要求军区支援。

可是现在的情况都一样。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部队迅速扩大。从刚刚开始时候的3000来人,到现在军区下属的主力部队就有四万多,还有地方部队。加起来部队人数是惊人的。

这还不够。

晋察冀军区,这可是根据地。

建设根据地,其实就是建立政权。所以根据地内的地方机构齐全,部队后勤机关也是齐全。晋察冀军区的后勤机关、地方机构这些脱产人员有两万多人。不说其他的,晋察冀军区目前光是被服厂就有十几个,被服厂工人上千人。还有兵工厂、医院、学校,以及各种工厂,那都是人。

这是晋察冀根据地在阜平的后勤机关人员,其他各个军分区都有自己的后勤机关。就像是一分区自己的后勤机关就有五千多人。

养活这么多人消耗多少粮食。

晋察冀军区为了让下面的军分区充分发挥,所以军区不怎么干涉军分区的工作。晋察冀根据地大部分地盘,都是下面的军分区瓜分。军区本身没有多少自己直属的根据地,很多时候军区消耗的粮食还需要各个军分区的支持。

这个时候军区哪里有什么粮食可以支持平西根据地。

想让军区支援粮食,养活平西根据地两万多的军队,开什么玩笑。军区又不是开善堂的。

晋察冀军区目前唯一财大气粗的就是一分区。

一分区手中有易县、满城县、涞水县这些富裕的县城,可以从这里收税,所以手中不缺钱。而雁北地区的这些县,虽然不富裕,但农村粮食产量还说得过去。

也就是就说现在的一分区是不缺钱、不缺粮食。

但杨全武是什么人。

想要从他手中扣东西,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说一分区和第四纵队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好。

当年分家可是闹出了很大的矛盾。让一分区出钱出粮食帮助四纵养活部队,开什么玩笑。

而且军区都不好意思。因为这才一年时间不到,军区已经调走了一分区多少部队,就算真的打土豪也不能只打一分区一个军分区。现在想让一分区出那么多粮食,军区都不好开口。聂司令员是厚道人,也不好天天压榨一分区。所以聂司令员只能是派人悄悄地和杨全武商量,让杨全武知道目前军区的困难。大家商量出一个都能够接受的办法。

杨全武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

跟军区表示,把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交给一分区。而且军区要承认一分区马上就要改编的水抗日游击军的番号。很多东西他已经有计划。

把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改编为32团、33团,然后涞水抗日游击军改编为21团、22团。

只要把冀东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交给一分区,一分区就拿出五十万斤粮食支援平西根据地。军区也不是冤大头,各个军分区也不能老占军区便宜。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撤到平西的冀东抗日联军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人数最多的第二路军被一分区拿走,剩下的部队军区又分走一半,最后留给平西根据地的只有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撤到平西根据地的一万四千多的冀东部队,留在四纵的只有三千人。

冀东大暴动的部队,西撤的部队最终出现六个团。

其中军区成立30团,四纵留下一个31团,一分区成立32团和33团,八纵成立34团和35团。

晋察冀军区就这样把冀东部队瓜分,成为了晋察冀军区的部队。晋察冀军区吞并了冀东部队之后,主力部队一下就增加了一万五千人左右。而且这一次被晋察冀吞并的冀东部队,是带着武器加入晋察翼的。让晋察冀军区不仅多了一万五千多部队,更是一下让晋察冀军区增加一万多条步枪。晋察冀军区的实力一下就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魏红军回到北岭庄之后,开始查八纵的家底。

“今年的年景还可以,粮食产量不低。全县征收1266万斤粮食,主要是以高梁和玉米为主,也有少量的小麦。而且还征收了142万斤左右的红薯和土豆。我们统计了,主要是今年我们在全县推广玉米种植,所以粮食产量高了一些。”

魏红军既是八纵政委,又是察南特委书记。

所以也负责地方事务。

盛县县长李少成汇报今年盛县的情况。

“够吃吗?”

“如果是现在的脱产人员,这些粮食是足够的,甚至还有很多富余。目前全县脱产人员,包括八纵的主力部队在内,一年的粮食消耗大约在一干万斤左右。光是我们盛县征收的粮食,就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但我们目前在其他县也有不少农村根据地,也在征收粮食。今年我们所有根据地征收的粮食,减去部队和地方消耗的,还能够剩下超过500万斤。主要是以玉米为主。”

“也就是说再加一万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是,完全没有问题。”

李少成肯定的回答。

魏红军想了想道:“我部署过的储粮基地建设的如何了?”

“已经弄了七处的储粮库,能够储备大约一千万斤左右的粮食。”

“根据粮食消耗情况,一定要做好粮食储备。

只有七处储粮库不够,我们必须要储备更多的粮食,以备不需。同时储粮库的位置要加强保密。

“明白。”

负责粮食储备的是,八纵副司令员李世平。

魏红军之所以要储备粮食,是为了两年之后的事情。到时候八路军会严重缺乏粮食,以至于开始了精简机构,精简部队。魏红军可不希望八纵也出现这种情况。

“开荒情况呢?”

“今年根据地鼓励百姓开荒,承诺新开荒的耕地两年免税,后面三年只收一成,五年之后恢复两成。今年八月份的时候我们统计了。全县新增加三万两千亩的耕地,主要都是山地,以玉米种植为主。”

魏红军点头。

耕地增加三万多亩。

目前的耕地粮食产量是比较低的。就是号称高产作物的玉米,一亩地的产量也很难超过两百斤。

除非是花费精力,对于耕地精耕细作,产量才能够突破两百斤。不过就算只有一百斤亩产,增加三万亩那就是三百万斤。做军粮足够八纵吃半年的。如果是亩产两百斤,那就增加六百万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