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和中共合作成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山西牺盟会。之后牺盟会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山西青年学生当中更是如此。到了现在山西牺盟会会员有七八十万人,可以看出盟会的实力。七七事变之后,阎锡山为了保卫山西,依托山西牺盟会,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也就是俗称的山西决死纵队。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决死纵队也在快速扩军。显然大同陷落之前,阎锡山是准备在晋绥地区组建山西决死纵队下属的一个部队。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
大同的迅速陷落,让这支武装未能够建立起来。
而阎锡山枪毙李服,则是让六十一军上上下下都不满阎锡山。很多六十一军的官兵,宁愿落草为寇,也不回晋绥军这边。显然郑来山也是一样的情况。
“多少武器弹药?”
“政委,光是六五式晋造步枪就有1600多条,驳壳枪180支,轻重机枪86挺,包括迫击炮在内各类火炮总共33门。”
“都拉回来了?”
“是。都装备部队了。”
“好,不错。”
魏红军没想到,第一支队会有如此的造化。
从这些武器可以看出,阎锡山这是要打造一个旅的青年军,没想到最后便宜了第一支队。魏红军想了想道:“等我见了察绥支队那边的领导,把这支部队并入你们第一支队,到时候你们第一支队就拥有将近五千人。宁高镇根据地的发展,第一支队,能够胜任。我现在想听听你们根据地的建设情况。”
“政委,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西宁县开辟了193个农村根据地,每一个农村根据地最少有名党员。我们在西宁县新发展了474名党员,还发展了1100名左右的积极分子。”
黄浩开始给魏红军汇报根据地党员发展情况。
发展情况非常良好。
因为西宁县的农村根据地,不仅仅是高伟和黄浩来了之后开辟的。早在1937年年未的时候,独立师就来过西宁县,在这里留下了部队开辟农村抗日根据地。
这批人并入八纵,接受八纵指挥的时候,他们拥有几百名游击队员,而且还发展了不少新党员和积极分子。两支力量合并起来,当时在西宁县拥有近百名党员。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第一支队军队党员和地方党员加起来有快八百人。
发展还是很好的。
“粮食产量呢?”
“去年我根据地掌控的耕地面积大约在26万亩左右,去年征收547万斤左右的粮食。支持根据地民众开荒,去年一年开荒大约8000亩地。而且我们根据纵队下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支队开辟了2300亩,县大队开辟880亩地,各村民兵开荒1700亩地。全县去年增加了13000亩地左右。不过反围攻胜利之后,我们根据地面积大大增加,目前控制西宁县三分之二以上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耕地面积达到37万亩。不过西宁县耕地最肥沃的平原地带,是我军和日军反复争夺的地方。支队今年的计划是,征收大约700万斤左右粮食。同时开荒面积超过三万亩。”
“西宁县有足够的耕地吗?”
“通过支队的统计,西宁县应该能够有百万亩耕地。”
“百万亩,百万亩。”
西宁县中间有河,所以并不缺水。而且西宁县虽然周围都是山,但中间河流两边一大片地方都是平原,耕地还是不少的。而且周围的山也能够开辟山地,种植玉米、红薯之类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一定要注意,必须要多建设一些粮食储备基地。多储备粮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是。”
第204章 宁高镇支队
西宁县的工作整体上魏红军还是满意,但也有不少瑕疵。
党员数量增长速度快,但太急于求成,未能够严格把关。去年3000多日伪军扫荡的时候,出来了不少变节投敌之人。且在农村根据地的建设上,并没有完全掌握好政策。
有些农村根据地,说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但手中掌权的却是当地有钱有势的士绅。虽然说团结开明地主是八路军重要主张之一,但八路军是中共的独立武装。根据地基层权力不应该随意让步。
关于这一点,魏红军是严厉的批评了黄浩。
在团结开明绅士上,政策上可以灵活,但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有妥协。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更是不能让步。党一定要牢牢地掌握抗日战争的革命领导权,包括在根据地上的领导权。
不过魏红军也理解。
因为目前党内各种思潮都有。
如何独立抗日,党内也有分歧。甚至不少领导人跟着从苏联回来的钦差大臣一起高呼“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反对敌后独立抗战。反而是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完全服从国军的指挥。延安内部思想纷争都严重,下面的部队当然也会受到影响。包括在根据地建设上,分歧也是非常严重。八路军根据地的领导权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不过等以后随着主席的“论持久战”下发给各个部队,这种分歧会慢慢的结束。八路军要做的就是独立的敌后抗战。当然党内这种放弃彻底结束,还要等到延安整风,等到七大召开。
除了这个,地方部队的发展也有些问题。
高伟和黄浩明显更加重视主力部队的发展,对于地方部队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魏红军只是让他们好好调整下。
当然魏红军来第一支队,也是为了在第一支队,开展新式整军。
几天之内魏红军考察第一支队,也了解根据地的情况。也等来了120师在晋绥部队的领导人。都不是普通人,一个个都名气很大,级别不低。
不过除了少数军事干部之外,大部分都是高学历人才。
“我想知道察绥部队目前最准确的情况。况”
察绥部队要并入第一支队,魏红军当然要了解清楚目前他们的情况。
此次过来的察绥部队领导有察绥游击军军长张声石,游击军政治部长乐慕周,游击军政治部副部长李凤梧,秘书长金永麒,察绥游击军第一支队司令员连汉,第四支队司令员任树海,第五支队司令员周绍清。
这一次划拨给八纵的就是游击军第一支队、第四支队、第五支队。
察绥游击军是一个很特殊的部队。
名义上他是跟山西新军,也就是山西青年决死纵队差不多的性质。是阎锡山和中共合作的产物。
伍豪同志跟阎锡山提出在第二战区成立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总动会。因为是阎锡山和八路军的合作,因此在山西、察哈尔、绥远属于是公开组织。
战总动会成立之后,在山西、察哈尔、绥远一带成立了不少部队。
察绥游击军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这些部队,最后基本上都成为了八路军控制的部队。之所以发生这种事情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是战总动会成立的时候就有大量中共员加入,部队的大量年轻学生最后都选择八路军。不过更多的是因为这些部队很多都在敌后打仗。在敌后打仗,生存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八路军。
当然因为这样特殊的情况,所以察绥游击军的领导机构也是非常特殊。
像这一次亲自来到西宁县的游击军军长张声石,这可是老蒋亲自任命的察哈尔省主席。因为张声石此人的资历非常深,是早年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他就是国会议员。
之后一段时间张声石在国民政府一直是高官厚禄,甚至一度是老蒋的嫡系。当时老蒋手中唯一的骑兵部队就在张声石手中。
不过九一八事变之后,两个人开始分道扬镰。
张声石甚至带着部队加入了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大大得罪了老蒋。不过就算是如此,老蒋也只能是安抚他。因为他在西北,特别是山西、察哈尔、绥远一带影响力太大。
除了这位革命老前辈之外,游击军政治部部长乐慕周和副部长李凤梧两个人都是大学教授,在北平文化界都是名声响亮。而且在目前的察绥游击军,军长张声石不是中共员,只是和八路军走得近,支持八路军主张。而乐慕周和李凤梧都是党员,而且是老党员。
这两位级别都很高。
一位是赫赫有名的“红色教授”,另一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科学院院士。除了他们三个人,从游击军秘书长开始到下面几个支队司令员,都是大学生出身。而且都是学界赫赫有名的学生领袖出身。
或者说察绥游击军就是一群学生组成。主要是流亡的东北学生,还有北平、天津学生和山西、绥远当地学生。
“魏政委,去年十一月发生的游击军徐杨叛乱严重打击了游击军。当时我游击军军部、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就剩下了不到五百人。不过把在雁北的第一支队调到丰东(丰镇以东)和阳高县之后,游击军这两个月恢复了元气。目前游击军第一支队拥有637人,长短枪388条,轻重机枪17条。第四支队拥有434人,长短枪179条,轻机枪4挺。第五支队拥有426人,长短枪242条,轻机枪6挺,重机枪1挺。除了下属的三个支队之外,游击军军部还有警卫连。警卫连拥有87人,长短枪74条,轻机枪一挺。”
游击军秘书长金永麒给魏红军介绍目前游击军的情况。
金永麒是北平中法大学出身,上学的时候是中法大学学生会主席,一二九运动的时候也是学生领导人之一。正因为这样的出身,所以才二十三岁的金永麒,才会在察绥游击军担任秘书长。
不过年纪小,但能力是真不差。
对于游击军也是非常熟悉魏红军心中开始计算游击军的家底。光是第一支队、第四支队、第五支队、警卫连就有1584人,加上游击军一些机关人员,人数是超过1600人。长短枪890条左右,轻重机枪28挺。
虽然相比起他们的番号来说,实力还是很差的。
但也不能小。
整体来说,和魏红军估计的差不太多。
“纵队开会讨论的结果是,八纵第一支队改名为宁高镇支队,对外也可以称为察西支队。察西支队下辖三个大队,八纵第一支队改为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察绥游击军第一支队、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军部改编为察西支队第三大队。第一大队坚持在西宁县,巩固壮大西宁县抗日根据地。第二大队发展天镇抗日根据地。第三大队从丰镇撤离,把丰镇根据地移交给359旅的部队。第三大队以后要开辟发展阳高县抗日根据地。”
等了解了游击军的情况之后,魏红军传达了八纵会议的精神。
发展宁高镇抗日根据地,除了扩大八纵根据地规模之外,还能够增加和120师的合作。目前120师359旅开辟了大青山根据地,以及察绥、雁北一带也有他们的地方部队活动。
发展宁高镇抗日根据地之后,就能够和359旅有更多的合作。
当然除了359旅之外,还能够和傅作义的35军增加合作。因为大家的主要敌人就是日军驻蒙军。
所以对于开辟宁高镇根据地,八纵还是很重视的。
“现在谈谈关于宁高镇支队的人事。”
第205章 宁高镇支队2
“八纵党委会决定高伟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司令员,黄浩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政治委员。”
“是。”
“卢伟生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
“是。”
“徐家富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齐光武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第一大队政委。
“是。”
“高力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徐进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第二大队政委。”
“是。”
说起来第一支队独立在西宁县开辟根据地,八纵作为上级单位最大的帮忙,就是当初分割十大队的时候,其中的第三营有两个连队直接并入到了第一支队。
这对于第一支队各方面的提升惊人。
因为十大队干部储备充沛,完全是按照一个团的编制打造的。把十大队第三营两个连队整体并入到第一支队之后,这两个连队的干部就全都融入到了第一支队。
那些干部一大半都是长征走过来的老红军。
此次任命的第一大队政委齐光武,第二大队政委徐进都是来自于当初的十大队第三营。
“连汉同志担任宁高镇支队第三大队大队长。”
“是。”
游击军一大半都是学生。
他们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所以察绥游击军从成立以来,表现只能说一般,发展速度也慢。远远比不上撒出去的八路军部队。不仅战斗力比不上八路军部队,就是宣传上也比不上八路军部队。
不过也可以理解。
毕竟七七事变之前,他们都是一群读书的孩子。突然之间就投笔从戎,而且还在环境恶劣的敌后战场,当然是不适应。他们很多人非常天真。
以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抗日,以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爱国。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说的那些“大道理”
普通百姓听不懂,土匪不相信。普通百姓很多人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你跟他们讲什么国家民族的大道理,他们怎么可能听得懂。至于那些士匪就更不会相信这种东西。他们如果如相信这种东西,也不会去当士匪。
因此这支部队虽然得到了阎锡山和八路军双重支持,但发展依旧很慢。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