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51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点头。

这一次十六团、十八团、独立团,还有十六团和十八团下面的那些地方部队,动员了一万多人。

也就打了几个伏击,没打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比赛。

最后撤离之前,把宣化打下来也是不错的结尾。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部队在下花园缴获了不少好东西。特别是各类火炮不少,正好可以用在宣化的鬼子身上。

“可以。但不能围起来打,日军拼死抵抗,时间太长,我们的伤亡也会很大。围三缺一,如果日军要跑,就让他们走吧。我们要宣化就可以。

打下宣化,就是回去的路上捞一笔而已。

魏红军没想过在这里浪费时间。而且攻城毕竟会造成部队很大的伤亡。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敌人吓嘘走。

王秋云点头道:“好,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部署。”

围三缺一。

王秋云集中了十八团,还有独立团剩下的部队,和护卫总队的一些部队,开始猛攻宣化。但让开了北面的道路。

“大佐阁下,顶不住了。”

目前宣化军衔最高的是,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二独立大队的大队长南部重三。

之前十八团没有发力。

吴清河和雷佳斌两个人让手底下的部队轮番进攻,一是疲惫敌人,二是锻炼部队攻坚能力。几天下来日军已经是非常疲惫。

不可能不疲惫。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的独立大队本来就人少,也就是八百人左右。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遭受打击之后虽然补充了新兵,但也仅仅补充了1000来人。手底下那些中队说是一个中队,其实很多连一百人都没有。

在宣化的日军两个中队这几天的战斗也有伤亡,现在能够战斗的部队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

把宣化城内的警备队加起来也不过是六百人左右。这几天被十八团这样轮番进攻,怎么可能不疲惫。现在王秋云拉着独立团过来,又带上来那么多重装备。

打了不到四个小时,日军就受不住了。

还是兵力太少。

四个小时的战斗,日军伤亡急速上升。特别是八纵这边把缴获的重武器都用上,步兵炮、平射炮、迫击炮一起上去,让日军也尝尝重武器的威力。

“还有多少人?”

“还能战斗的只有七十来人。警备队那帮胆小鬼,根本打不了仗。

“等等。”

“大佐阁下

“等消息,我已经向察哈尔方面求援了。

南部重三不想就这么离开宣化。

他是刚刚调到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担任第二独立大队大队长的。还没有大展拳脚,来到宣化不过一个来月,自己就要丢失宣化。南部重三是怎么都无法接受。

“哒哒哒”

“大佐阁下,冈部司令官说,说……”

“说。”

“没有援军。”

“没有援军?”

“是。”

南部重三不知道怎么舒了一口气。

其实南部重三也知道驻蒙军现在没有机动兵力,但他还是忍不住求援。现在既然没有援军,自己就能够选择了。

“别告诉牧野君,你去收拢我们的人。”

“哈衣。”

死道友不死贫道。

反正部队不能全撤。一旦全撤那就会溃败,必须要留下部队打阻击。南部重三当然不能让自己人留下,肯定是要坑别人。反正从涿鹿支援过来的第四独立大队的中队已经在城墙。

让他们为天皇陛下玉碎,是他们的荣幸。

不过这就是权宜之计。

南部重三带着一个小队的鬼子跑了之后,也就半个小时其他人都发现了。日军还没有怎么样,警备队就不干了。想让他们当炮灰殿后,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一下整个部队都乱了。

谁也没有兴趣阻击,都是争相逃跑。

1939年3月3日,八纵从下花园撤离途中,攻下了察哈尔重镇宣化。

第223章 扒皮

“李广荣兄弟,这些衣服虽然是旧衣。但现在部队缺乏冬装,让部队把这些全都带走。”

八纵攻克了宣化。

历经五个多小时的战斗,毙伤俘日军97人,毙,伤俘警备军339人。五个多小时,毙伤日伪军才这点人,其实真不算什么。但王秋云和魏红军依旧很高兴。因为毙伤日伪军不是王秋云和魏红军的目的,两个人的目的是宣化。 宣化是真正的好地方。

是察哈尔重镇。

在重要性上,远远超过涿鹿和怀来。

而且宣化是察哈尔重要的工业城市。历史上宣化的名气可比张家口大,明朝时期著名的九边重镇当中宣化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张家口崛起之后,宣化没落了不少。

但现在的宣化依旧是察哈尔非常重要的城市。

日本人甚至在宣化成立了钢铁厂。

后勤物资就更多。

虽然没有像下花园那样,拥有两个独立大队的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但宣化是第二独立大队驻守的地方,所以第二独立大队的好东西都在这里。

且宣化是真正的张家口门户。

很多伪政府机关都在宣化。

这一次八纵把他们一股脑全都打了。

“魏政委,我听说仓库缴获了一大批新的冬装冬棉被。这些旧衣服和旧棉被就不需要了吧。

李广荣找到了魏红军。

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明明缴获了那么多好东西,这些旧衣服旧棉被还要带走。

“我们八路军可不能和你之前呆的晋军相比。

我们现在敌后作战,很多物资都要靠缴获。这个冬天我们很多部队都缺乏冬装,穿着单衣打仗。这些冬装带回去,明年还能继续用。我作为八纵大管家,必须要精打细算。这一次进入宣化,只要是部队能用上的,都要带走。”

“那生活可真是艰辛。”

李广荣喷喷赞叹。

相比起曹墨,李广荣年轻很多。今年才二十八岁,不过因为在矿区干了半年多的活,人老了很多。他是晋绥军的年轻军官,从来没有为这些烦恼过。

“李广荣兄弟好像是34军的?”

“是。我们长官是杨爱源长官。”

“那就可惜了。太原会战之后,34军被阎长官撤销番号,部队各自并入其他部队了。

“34军没了?那我们70师呢?”

“好像并入19军。”

“妈的。”

李广荣忍不住爆了粗口。

不过很过快挠挠头道:“魏政委,老部队都过河了。反正在哪打鬼子不是打鬼子,我参加八路军,你欢迎吗?

“欢迎,当然欢迎。”

从下花园解救的这一批国军俘虏,用好了可以大大补充八纵的军事干部储备。因为这一批俘虏当中,有大量的国军军官,以及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兵。

这些人当中,不少人肯定是想要回原部队。

可惜现在的情况,周围哪里有国军部队。整个晋察冀军区,都是八路军从日军手中抢过来的。所以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其他军区不一样,周围甚至都没有和八路军高摩擦的国军部队。

因为晋察翼军区这边完全没有国军的身影。

所以这些俘虏只能是留在八纵。

魏红军笑着道:“民国二十五年年初,我们红军东征进入山西的时候,就跟你们34军70师打过仗。当时你们部队的防御阵地部署的不错,战壕挖的也很有特色。当时时间紧迫,所以没能够好好学学。我们八路军打运动战是强项,找战机打敌人的侧翼或者尾部,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但构筑防御阵地,包括挖战壕这些方面,肯定有很多地方需要和你们学习。到时候你可不要藏着校着。

随着抗战的深入,包括根据地的扩大,未来八纵和日军打正规战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

不管八路军再怎么打游击战、运动战,但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有部队要打阻击战、攻坚战。在这方面八路军部队是弱项。而晋绥军这边,比八路军有经验。

包括挖战壕,设计战壕,都远比八路军出色。

该学习还是要学习。

就像是历史上,八路军在关家脑围攻日军一个大队。打完仗之后,八路军部队参观日军战壕。从日军战壕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魏政委,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若我加入了八路军,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当然是要互帮互助,哪能藏着掖着。魏政委,你这是小看我了。”

“好,那就算我说错了。”

魏红军哈哈大笑。

不过还是正色道:“可是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们八路军在敌后作战,没有后勤补充。吃的、穿的,包括手中的武器弹药很多都要从敌人手中缴获,日子过得很艰苦,无法跟晋绥军相比。”

“魏政委,你放心吧。你可能不清楚,我们山西人最能吃苦。再说论起精打细算,我们山西人那可是谁也比不了的。”

护卫总队第一总队李广荣部,进入宣化之后主要负责维持秩序。

很快王秋云和十八团团长吴清河、政委雷佳斌他们一起过来。王秋云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温度太低,脸上红扑扑的。

“都好了?”

“好了。”

王秋云点头。

兴奋的道:“我们这一次选择打宣化是正确的,宣化好东西是真不少。武器弹药也好,后勤物资也好,包括还搜出来了五十多万银元。有了下花园和宣化的缴获,部队几个月之内做什么都会很富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