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178章

作者:随遇而安

此战之后,三分区的局面就彻底打开了。

聂帅对于三分区干部的调整,一直是非常担心。因为黄勇这名战将不受控制,就担心三分区出现问题。但从这一次的反扫荡情况来看,让黄勇担任三分区司令员,效果比陈满远担任司令员好很多。陈满远担任三分区司令员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打过如此精彩的战斗。

说完其他几个军分区之后,展同的脸色就凝重了起来,道:“这一次反扫荡,一分区和八纵的伤亡惊人。八纵上报,按照目前初步统计16团伤亡1100多人,18团伤亡1500多人,19团伤亡900人25团伤亡1200人,26团伤亡800人,34团伤亡1400人,35团伤亡700人。七个主力团伤亡8000来人。”

真正的巨大伤亡。

日军扫荡的主要目标就是一分区。

其实是一分区和八纵,结果一分区和八纵的伤亡最严重。

“八纵宁高镇支队伤亡1200人,警备一团阵亡630人,剩下的几乎全都挂彩,轻重伤员出现了1400多人,整体伤亡2000多人。警备二团伤亡400人,警备三团伤亡900人。除了这些部队之外,八纵还有近两万的地方部队参战,伤亡超过4000人。

这部分的伤亡近9000人。

“八纵目前粗略统计的伤亡17000多人。”

真正的伤筋动骨。

也幸亏是八纵,发展速度迅猛,底子足够厚。

不过就算八纵的底子再怎么雄厚,这个级别的伤亡是真正的元气大伤。八纵积赞的家底,在这一战当中几乎全都消耗。不过司令部这边也不得不佩服八纵的实力。

伤亡这么大,八纵竟然还没有散架。

光是这一点,就看得出八纵的实力。展同继续汇报道:“八纵伤亡大,但战果也辉煌。八纵汇报,反扫荡二十多天当中,八纵各部队作战186次。毙伤俘日军4782人,伤俘伪军6760人,歼灭日伪军11400多人。其中击毙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少将旅团长南云亲一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少将旅团长阿部规秀,击毙8名日军大佐。34团一战摧毁了华北治安军第四集团军。八纵宁高镇支队摧毁日军19个调堡,察东支队摧毁日军26个碉堡。”

八纵的战果是真正的辉煌。

不说伪军,光是歼灭的日军就有近5000人。

可是大家都高兴不起来。实在是因为这个战果是,八纵伤亡了那么多人才取得的成绩。伤亡17000人,都是部队伤亡。这样的伤亡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展同看大家的情绪平复了一下,继续道:“一分区上报,1团伤亡1900人,3团伤亡1100人,17团伤亡900人,20团伤亡1000人,21团伤亡1400人,27团伤亡600人,28团伤亡700人,29团伤亡400人,32团伤亡800人,33团伤亡1100人,特务团伤亡1600人。一分区11个团伤亡12000多人。

“一分区地方部队上报,各根据地地方部队伤亡4700多人。

日军90%的兵力都投入到一分区当中。而且这些兵力当中,大约35%左右的兵力扫荡八纵根据地,65%的兵力扫荡杨全武这边。

这就是结果。

一分区和八纵情况非常不好。

“一分区战果也非常辉煌。毙伤俘日军3480人,毙伤俘伪军9700人,歼灭日伪军13000人左右。特别是涿县和涞水击溃华北治安军第三集团军、独立第九团、独立第十团、独立第十一团、独立第十二团之后,光是中正式步枪和汉阳造步枪就缴获了八千多支,轻重机枪缴获了300多挺,步兵炮缴获了26门,重炮缴获了6门。还有端了日军物资,六五式步枪子弹就缴获了17万发。”

聂司令员握着各个部队报上来的统计报告,久久没有说话。好一会之后,才道:“给他们回电,告诉他们,我们获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第264章 巨大的影响力

近一个月的晋察冀军区反扫荡终于结束。

八纵一天之内击毙两个日军少将,轰动整个华北,也是轰动整个中国。

重庆,八路军办事处。

伍豪在这里接待重庆一些民主人士。统一建国同志会,也就是后来民盟的前身,当中很多成员都来到了八路军办事处。这些人当中有大学教授、有政府高层官员,有知名社会活动人士。

来了足足三十多个人。

“伍豪先生,新华社报道的,晋察冀八路军第八纵队击毙日军两名少将旅团长,此事当真?”

太轰动。

当然也跟时机有关系。

1938年12月汪精卫逃离重庆,开始公开表示要和日本合作。老蒋非常愤怒,派人去刺杀汪精卫,但没有成功。汪精卫1939年5月去了日本,开始跟日本公开購和。回国之后在上海正秘密召开国民党伪六届会议,准备组建新的国民政府。

汪精卫是什么人。

那可是参与了同盟会成立的元老,是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一把手。党内资历之深,在目前的国民党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就算是最后败给了老蒋,但也是国民党副总裁。这样一个大佬人物要投奔日本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坏的。

因为汪精卫投奔日本人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跑过去的。有不少国民党高层跟着汪精卫一起跑到了日本,现在回到了上海。汪精卫的选择,让中国国内抗战的悲观舆论进一步提升。

就是在这个时候八路军部队在反扫荡当中,击了两名日军少将,一下就提振全国士气。

不过新华社报道之后,很多人甚至不敢相信。

认为是八路军虚报战果。

这可是击毙两名现役日军将军。

“表方先生(张兰),新华社报道的千真万确,没有一丝虚假。这一次我晋察冀第八纵队击毙的,一个是驻蒙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少将旅团长阿部规秀,一个是华北方面军12军下辖的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的少将旅团长南云亲一郎。很快日本方面也会公布的,这是无法隐瞒的事情。毕竟是两名日军现役将军。”

伍豪很是自信的回答。

因为这真的不是八路军虚报战果。

有了击毙两名日军将军的事实在那里摆着,说话就有底气。

“原来不是为了宣传。”

“太好了。”

“是啊。八路军部队真是英勇善战。

亲耳听到伍豪肯定的回答,大家都是非常兴奋。

因为这太提士气。

罗龙吉道:“伍豪先生,这个晋察冀第八纵队,是不是去年击毙日军少将的那支部队。”

“对。去年击毙的是驻蒙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少将旅团长常冈宽治。

“这支部队战斗力很强大。”

罗龙吉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去年八路军第一次击毙日军少将的那支部队,不就是这个晋察翼第八纵队。大家都很是感叹。

这是八路军劲旅。

罗龙吉继续道:“我记得领导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很年轻。”

“对。晋察冀第八纵队的司的令员叫王秋云,今年25岁。纵队政治委员叫魏红军,今年24岁。不过别看他们年纪小,十年前就已经从军加入红军部队。”

“少年英雄,少年英雄。”

“抗日名将。”

大家都是喷喷赞叹。

25岁、24岁,这年纪是多么的小。

却有如此的战果。

旁边的叶帅补充道:“晋察冀第八纵队,他的前身就是我党中共1927年秋收起义,后来带上井冈山的那支部队。是红一师出来的部队。

为什么说红一师根正苗红。

就是这样。

红一师改编的独立团,在抗战表现越是出色,越是给主席和秋收起义、井冈山添光彩。杨全武、魏红军他们都没有参加过秋收起义,也没有上过井冈山。但谁让杨全武、魏红军都是红一师的干部,自然就和秋收起义、井冈山联系起来。

“原来是毛先生当年率领的部队。”

“难怪,难怪。”

黄岩培道:“伍豪先生,我们想要联名祝贺第八纵队,你看可不可以。

“这是他们的荣幸。”

这些人都是重庆,应该说是全国都名气很大的人物。

影响力巨大。

他们联名祝贺第八纵队,不仅是给第八纵队增添光彩,也是给整个八路军做宣传。他们八路军办事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和老蒋他们沟通之外,就是为了宣传八路军。

利用八路军办事处,宣传八路军。以此来团结国民党上层人士,争取更多的中间力量,以及争取广大的国统区学生,还有就是在国统区筹集物资。

这些影响力很大的人,帮忙宣传八路军,会让八路军得到更多中间势力的支持,会有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奔八路军。也会有更多的人给八路军支援物资。

所以伍豪很高兴。

送走了他们之后,叶帅来到旁边道:“八纵这一次可是给我们大长脸。自从新华社报道了八纵击毙日军两名少将之后,来我们这里咨询的青年学生数量一直在增加。而且一些大报纸,都询问我们,能否进入晋察冀去访问。

“一定要好好接待这些青年学生。至于记者的事情,可以跟他们约一个时间。

“是。”

叶帅继续道:“还有冯玉祥将军、李济深将军,都想要过来拜访您。

“尽快安排时间。”

新华社报道出来之后,来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人是络绎不绝。

不少人都是为了证实新华社报道的真实性。

新加坡。

荷属东印度,也就是后来的印尼华侨领袖庄西延这个时候在新加坡。自从抗战爆发之后,南阳华侨对于国家的命运非常担忧。因此南阳华侨联合起来,1938年10月在新加坡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家庚担任会长,印尼华侨领袖庄西延和菲律宾华侨领袖李清泉担任副会长。

他们竭尽全力帮助国家抗日。

不仅捐钱捐物,他们还派人直接支援抗战。

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通车后,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奇缺,国民政府向海外华侨求助。”南桥总会”立马发出号召,结果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之内,有3000多人回国支援抗战。基本上都是有技术的年轻人。

可以说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是非常高的。

但进入1939年之后,南洋华侨对于国内的抗战越来越担心。第一个当然是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奔日本人。虽然还没有建立起汪伪政府,但汪精卫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一大批人。

汪精卫的投敌叛国,对于中国的抗战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汪精卫的大名就是南洋华侨也是如雷贯耳。可是这样一个大人物竟然成为了汉奸。如果连汪精卫这种人物都失去了对于抗战胜利的信心,那么这场战斗中国真的能够胜利吗?

这是很多华侨心中的疑问。

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是,1939年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国共两党之间摩擦增加。甚至山东等地区还发生了武装冲突。

在南洋地区,国民党的影响力是根深蒂固的。

这不是因为国民党现在控制中国的政权,而是因为国民党前身同盟会时期开始,南洋地区就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孙中山他们多年在南洋地区活动,所以在这里根基很深。

就像是庄西延,同盟会成立之后,他也是加入了同盟会。当时南洋华侨当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同,盟会。他们为同盟会筹集资金,支援孙中山他们在国内的革命。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南洋华侨这边也有很多代表参加了仪式。

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所以这里的华侨基本上都信任国民党。加上国民党的宣传,南洋华侨眼中的华共,那就是“共产共妻”的邪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