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章

作者:随遇而安

“的确是游击队?不是假扮的?”

“不是。”

“好。”

魏红军算是稍微放下了心。

他们这支部队是一支意外被打散的部队,也是意外来到了这个地方。所以不可能有人提前知道,提前部署假的游击队来糊弄自己。这么说来张家沟村的确有地下党的游击队。

这是好事情。

又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有两个人跟着张山上山。

其中一个人看起来三十五六岁,穿着灰蓝色的旧长袍,还戴了一副眼镜,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另外一个人二十六七岁的样子,龙行虎步,一双眼睛非常锐利。虽然没有左顾右瞧,但却用余光一直在观察周围,很是警惕。

张山看到魏红军,立马对穿着灰蓝色旧长袍的读书人道:“李老师,这就是八路军首长。”

“我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下属的连指导员魏红军。部队碰到了日军,在山里几天几夜迷了路。”

魏红军知道眼前这个李老师应该是地下党干部。

目前在敌后建立的游击队、民兵,很少是八路军主力部队派兵成立的。八路军主力部队目前还没有分兵。所以这些游击队、民兵,都是地方党组建起来的。

因此立马敬了军礼,然后伸出手。李老师双手用力握着魏红军的手道:“原来是打了平型关的115师。魏红军同志,平型关一仗可是大涨了我八路军的名气。我是目前主持盛县工作的李世平。我们县委还没有被敌人破坏之前,我负责盛县学生工作。三年前叛徒出卖,县委机关被破坏,同志们伤亡很大,盛县县委一直没有恢复起来。国共合作之后,省委要求我们地方尽快的恢复工作,所以我就临时负责盛县工作。”

“李老师,张家沟村的游击队是?”

“我党在山西这边根基比较浅,盛县地下党几年前又遭受了打击,所以我党在这里的实力比较弱。我虽然有心组建一支抗日游击队,但也没有多少办法。正好我以前的学生当中有几个人是张家沟村的,而且在张家沟村年轻人当中颇有威信。张家沟村地理位置也好,所以我就选择了张家沟村。魏红军同志,这是我的学生张大虎,也是这支张家沟游击队的教官。”

“大虎兄弟,看兄弟这样是行伍出身。”

魏红军看向了张大虎。

光是看这挺直的腰板,就知道这是行伍出身。

“在二十九军待过几年。”

相比起李世平,张大虎的态度硬硬的。

“难怪。”

魏红军倒是不在意这些。

现在打小日本,最缺的就是老兵。像张大虎这样的老兵,愿意加入抗日大军中来,就是好事情。特别是组建游击队,最缺乏的就是军事干部。

“哼。”

张大虎冷哼一声,很是不满的道:“魏指导员,你部署在两边的人,是不是可以出来了。”

“哈哈。”

魏红军被张大虎揭破南北两个高地上埋伏人的事,但丝毫没有感觉到尴尬。反而是非常欣喜,没想到张大虎竟然能够发现。这是一个好苗子。

魏红军挥了挥手。

很快两边埋伏的几个人走了出来。

“这是…………”

李世平很惊讶。

张大虎讥笑道:“老师,他们这是不相信我们。他这完全是把我们当成敌人来部署的。”

“李老师,我们这支部队和日军打了好几仗,又在山里走了几天几夜。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必须要提高警惕。我要确保你们不是地方土匪,或者是日本人的探子。希望李老师能够理解。”

“理解,理解,谨慎是对的。在敌后工作,谨慎是最重要的。”

李世平并没有怪罪,反而是很欣赏魏红军这种谨慎。

盛县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就是因为当时的领导人不谨慎,或者说冒进。要不是盛县地下党几年之前被破坏,那么自己组建游击队也不会这么困难。

“李老师,我们部队有不少伤员,其中四名伤员情况不是很好,一直在发高烧。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药,有没有医生,能不能治疗。”

“有。我们撤离县城的时候,拿了一些药。村里也有医生。”

“太好了。大个儿,立马带人去找陶来峰。”

“是。”

李世平看着高伟往南走,楞了一下,但很快就想明白。所以笑着道:“魏指导员可真是谨慎。”

“让李老师见笑了。”

“魏指导员,你们下一步要往哪里走?”

“现在还没有决定。对了,李老师,盛县如今的情况如何?”

第003章 盛县情况

盛县地下党实力不强。

但毕竟在盛县十几年时间,还是有一定情报能力。对于盛县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张大虎在地上画盛县的地图,虽然只是简单的画,但却让魏红军看到了张大虎出色的功底。

张大虎的简易地图,就是最基础的军用地图。把盛县重要地方都清晰标注出来,功底非常深。

这不是二十九军普通的军人。

民国的军队,以文盲居多。就是很多部队的基层军官也都是文盲。张大虎能够拥有如此出色的作图功底,必然是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魏红军的兴趣是越来越浓。

等张大虎画好了盛县地图,李世平道:“魏指导员,目前盛县有五方面的军事力量。实力最强的是日本鬼子,他们占据县城,现在又占据阳泉镇。然后是宛平县一带败退的二十九军残部和晋绥军残部,他们目前驻扎在北水沟镇。第三股军事力量是原盛县保安团,目前驻扎在下泉镇。剩下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的游击队,一个是在曹杨庄的抗日游击队。”

“曹杨庄也有游击队?是我们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吗?”

“不是我们党领导的武装。曹杨庄游击队是我们盛县中学的杨永辉校长带领一批学生组建的。”

“这几股军事力量具体的实力呢?”

“鬼子在盛县有一个步兵中队,还有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二百人左右的汉奸部队。

那些汉奸部队都是鬼子进驻盛县之后,投靠鬼子的一群地痞无赖组建起来的。鬼子一个部队当中,有两个步兵小队和机枪中队的一部分目前驻扎在阳泉镇。”

魏红军仔细看着盛县地图。

盛县县城在盛县中部靠东的地方,阳泉镇在县城西北方向。而阳泉镇继续往西就是盛县保安团驻扎的下泉镇,往东北就是二十九军和晋绥军残部驻扎的北水沟镇。

日本人在阳泉镇驻扎两个步兵小队的鬼子,就是虎视眈眈盛县保安团和国军残部。

至于日军除了步兵中队还有一个机枪中队,魏红军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这是一个正在作战的部队,给他们增加一点实力是可能的。可以算是一个正在执行作战任务的加强中队。

“二十九军和晋绥军残部怎么在一起了?他们有多少人?”

“日军这个中队是追着二十九军残部,从宛平县进入桃花堡,然后进入盛县的。至于晋绥军残部是本来驻扎在盛县的,被进入盛县的日军击败。这两支部队加起来人数不多,应该在三百人左右。”

“继续。”

“盛县保安团,名义上是保安团,但人数也就一百多人。盛县保安团是盛县最大的地主郑家组建的,团长是郑家大少爷。郑家非常有钱,在盛县是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他们家跟晋绥军上面的一些人有关系,所以别看人少,武器装备不差,清一色的晋造武器。不过听到鬼子过来,吓得从县城一路逃到了下泉镇。现在保安团正在跟鬼子谈改编的事情。估计过不了多久,盛县保安团应该就会成为汉奸部队。”

魏红军点点头。

从地图上看,一旦日军收编保安团,那么盛县中北部就剩下了国军残部。日军两个步兵小队和机枪部队,加上保安团,以及他们手底下的伪军,人数就能够有四五百人。

国军残部必然不是对手。

“至于曹杨庄的抗日游击队和我们的游击队,目前都属于初创,没什么战斗力。不过相比起我们,曹杨庄游击队声势更大,人数更多。杨永辉校长是我县名人,盛县本地很多读书人都是他的学生。听到他组织抗日游击队,盛县中学一大半的老师和学生都参加曹杨庄抗日游击队。而且他们家在曹杨庄是大户,杨家族人也支持。曹杨庄那边有钱有势的大户,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听闻曹杨庄抗日游击队现在都有快三百人。”

“枪械呢?”

“比我们强。我们目前的枪械,都是张家沟村打猎用的老猎枪。有几杆汉阳造,也是膛线都快磨平了。但杨校长那边有钱,不少当地地主也贡献了不少枪。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杨校长那边的抗日游击队有七八十多杆枪。而且当中有晋造、汉阳造等不少好枪。”

等李世平介绍,魏红军对于盛县有了初步的了解。

盛县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地方。

应该说1937年这个阶段,这个地方是属于被人忽略的地方。因为现在的日军最大的目标就是击败正面的国军主力。所以他们的推进速度很快,反而不重视已经打下来的地盘。更不可能对盛县这个贫穷,地理位置也一般的县感兴趣,浪费部队。

按照李世平的介绍,这支日军中队是一路追击二十九军的部队才,来到了盛县。

所以日军在盛县算是只有一个加强中队。

而且以盛县的地位,日军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在这里都不会驻扎太多部队。就是像涞源这样重要的县城,日军在历史上常年只驻扎一个大队。更不用说战略位置远远比不上涞源的盛县,估计未来两三年之内都不会有多少大部队进驻这里。

当然就是一个加强中队的鬼子,按照战斗力正面作战都不惧怕一个团的部队。现在盛县本身就没有多少部队,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的确是实力最强。

不过只是一个步兵中队,就算是加上机枪中队,也不过是三百来人,不会超过四百人。

但盛县呢?

面积超过五百万亩,东西最长近二百里,南北最长一百六十里左右。这么大的地方,三百多人能做什么。日军想要统治盛县,还是要依靠当地的汉奸。没有汉奸的帮忙,这么大的地方就是日本一个大队都不可能完全统治。

这是一个好机会。

发展根据地的好机会。

盛县虽然人口不多,但也有十几万人,近二十万人。在山西来说,属于是人口比较多的县。而且一旦周围打大仗,还会有大量人口流入盛县这样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地方。在日军还没有回过神来之前,在这里发展两三千部队,甚至四五千部队。然后往四周发展,说不定这里可以成为八路军在晋东北的重要根据地。往南可以策应晋察冀军区,往东可以不停的袭扰京畿地区,往北威胁察哈尔、绥远,往西则是军事重镇大同。

魏红军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部队的未来。

如果追赶大部队,那么不说中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会不会碰到日军。就算是顺利赶上了大部队,作为已经半残的连队,想要恢复战斗力也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在大部队,自己这个连队就是主力部队的一个连队,作用不会超过一个连。

限制太多。

可是一旦留在盛县发展根据地,那么真的是海阔天空。

利用目前日军后方空虚的一个空挡,大力发展根据地,这样才能够抓住主动权。八路军能够在敌后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在敌后发展根据地。只不过目前八路军部队刚刚进入山西。虽然中央在洛川会议已经决定开辟敌后战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

但八路军主力部队还没有大规模实行。一直等到115师分兵,成立晋察冀军区,八路军主力部队才会真正开始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日军不重视这些地方,八路军还没有来得及开辟根据地。

因此魏红军看着蔚县地图眼睛越来越亮。

“魏指导员,还有一个消息。鬼子和保卫团谈判,那位郑家大少爷提出了条件,那就是日军要承认他的保卫团编制要有五百人。日本人不同意,毕竟保卫团现在也就是一百来人,不愿意给这么多编制。不过我们最近得到的消息是,双方谈的差不多,马上就要确定下来。”

“消息准确吗?”

“是。”

第004章 判断

“郑家是盛县大户?”

“是最大的地主。他们家是从下泉镇发家的,下泉镇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是他们家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他们的土地。不仅土地多,他们家在县城还有好多财产。

甚至传闻他们家在北平、太原、大同这些城市都有商铺。要不是如此,也不可能是他儿子当保安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