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16章

作者:随遇而安

就在两个人吃饭的时候,总司令走了进来,乐呵呵的道:“老毛,好消息,晋察冀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晋察冀军区已经彻底打破了日军扫荡,而且战果也非常辉煌。一分区杨全武率领部队全歼日军35师团的220联队,击毙了35师团步兵团少将团长饭田泰次郎。还有王秋云率领部队伏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歼灭日军1600人,击毙了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少将旅团长越生虎之助。

第314章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好啊。”

主席听到汇报大喜。

晋察冀军区实在是太给力。主席说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晋察冀也是不负众望。上一次反扫荡已经击毙了两名日军少将,这一次竟然又击了两名少将。

实在是表现太好。

陪同陈家庚的就是李铁闽。

李铁闽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秘书,闽南语、国语他都会说。所以此次陈家庚的延安之行,就是他充当陈家庚的翻译。李铁闽立即把总司令说的内容说给他听。

听完陈家庚是很是惊。

几个月前八路军就击毙了两名少将,没想到又击毙了两名少将。

什么时候击毙日军将军这么容易了?

不过不管如何,他都高兴。这一次来到延安之后,虽然这才是第二天,但他已经是对于国民党宣传的“共产共妻”、“长毛土匪”等等之以鼻。

只要是亲自来延安看过的人,对于这些说法都不会相信,因为完全都是污。

所以他立马问道:“晋察冀是?”

“陈先生,看地图。” 之前主席和陈家庚主要是谈关于党的政策方面,还有目前国共摩擦的一些情况。并没有过多的谈军事方面。现在看陈家庚感兴趣,总司令上前在地图上道:“目前我八路军部队的根据地主要分四部分。晋西南、晋西北、绥远地区是我八路军120师开辟的根据地,这地图上画的那些小圆圈都是我八路军120师部队正在控制的根据地。”

陈家庚毕竟六十七岁。

眼睛比不上年轻时候。所以他靠近地图,仔细看了看。

地图上有很多小圈圈。

发现在晋西南、晋西北、绥远地区,圈圈很多。如果把这些圈圈都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大圈圈。陈家庚虽然不懂军事,但也明白八路军120师控制了不少地方。

总司令继续道:“这边以太行山为中心发展的根据地是我八路军129师,除了在山西,129师部队还开辟了冀南根据地。就是这边。

陈家庚看着地图点点头。

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完全看明白地图的情况。

因为地图上明确的画了国军在哪里,日军在哪里,八路军在哪里。之前听主席说敌后根据地,他还不是很理解。但看着地图他完全理解是什么情况。

“这是山东根据地。是山东部队和我八路军115师部队开辟的。至于晋察冀,就是这里。晋东地区、察哈尔地区、热河地区、还有冀西地区、冀中地区、冀东地区。这些都是晋察冀军区,是我八路军115师开辟的。刚刚说的一分区是这里。几个月前击毙日军两名少将旅团长的八纵,就是隶属于我晋察冀一分区的部队。这一次一分区再次击毙了两名少将。将”

“好,好。”

陈家庚连连叫好。看着地图更加明白八路军部队是怎么发展的。因此他开口道:“我离开重庆蒋先生请我吃饭。问我要去哪里,我说来陕西,看西安,最后想去看看延安。蒋先生跟我说,八路军部队‘不服从命令’、‘高摩擦”、‘不抗日、‘游而不击等。但现在来看,八路军哪里是不抗日。八路军部队真的是一支劲旅。

这一天下来陈家庚真的是非常兴奋。

回到住处的一路上都压制不住兴奋之情。陈家庚很想了解这支接连击毙日军将军的部队,所以问了陪同自己的陈长风道:“晋察冀一分区很厉害他们怎么会这么能打仗。”

陈长风是主席的勤务员出身。

现在是延安公安分局局长。他1929年参军1930年就开始跟着主席,担任他的勤务员。对于这些是非常熟悉的。因此介绍道:“我八路军部队都是原红军部队改编的。晋察冀一分区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发展出来的军分区。而115师独立团前身是红一师,是中共在1927年秋收起义的时候率领的部队。”

然后详细介绍了部队的渊源。

陈家庚连连点头。

没想到是这样出身的部队,难怪那么能打仗。

“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全武同志是从军十年的老红军,主席曾经说他是‘军中赵子龙。从红军时期开始,他就打过很多硬仗、恶仗。

陈家庚听得是津津有味。

以前没研究过八路军部队,所以对于八路军不是很熟悉。现在听介绍,八路军这些指挥员都有这么多的故事。

陈家庚想了想,问道:“他们的生活水平好吗?平时都吃什么?”

“如果粮食充足的时候,可以吃一些玉米做成的面。但这种玉米面没有那么充足,一年当中不打仗的时候,粮食不足的时候,都是吃黑豆加土豆,然后配野菜。我们八路军武器装备差,和日军硬碰硬伤亡太大。所以我八路军的根据地主要都是在山区,粮食产量低,所以吃的也比较差。

“这么困难吗?”

“其实吃的差,对我们来说可以忍受。毕竟我们都是这么苦过来的。但目前八路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药品,缺乏医疗器材,当然也缺乏医生。所以每次反扫荡之后,就会有大量的伤员因为没有药品,所以失去性命,我们却无能为力。上一次反扫荡之后,晋察冀军区那边有超过3000名伤员因为没有药品在医院失去了性命。”

听着陈长风的话,陈家庚忍不住流泪。

陈家庚虽然年纪大,见过的世面也多,但有时候还是很感性的。一想到那么多优秀的战士,因为缺少药品丢掉性命,他就接受不了。

“陈老,陈老。”

陈家庚年纪大了。

李铁闽看到陈家庚伤心,所以拉了拉陈家庚,道:“陈老,我觉得我们华侨捐赠的物资当中,可以适当的分一些给延安,给八路军部队。

李铁闽一直往来南洋和国内。

在重庆和伍豪、叶建鹰等人接触颇多。因此他对于国民政府的宣传是完全不相信,思想上也慢慢的倾向延安。因此陈家庚这一次访问延安,也是李铁闽在背后促成的。

李铁闽对于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很是同情。

毕竟八路军部队作战的环境很是艰苦。

看看国军嫡系部队,就是连长都有一百块薪水,师长级别的有八百、一千。就算是这样这些师长军长都不满,大量的吃空饱。上报一万人的军实际能打仗的还不到五千人。在国军部队这种吃空饷的情况是比比皆是。

但八路军这边师长的津贴才五元,连主席的津贴也只有五元。

下面的基层指战员,每月津贴更是只有一两元。当然这只是规定,八路军很多部队其实连这个津贴都发不了,因为手中根本没有钱。

八路军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当中抗日。

所以看到李铁闽才会劝陈家庚。

“对,对。陈同志,国民政府每年给八路军、新四军发多少军饱?

陈家庚问了陈长生。

陈长生道:“我八路军每个月大约能够拿到六十万,新四军有七万左右。不过从八九月份开始,我八路军部队和国军之间出现一些摩擦,所以国民政府断了我们的军饷。

“八路军和新四军每个月不到七十万?”

“是。”

陈家庚听完之后久久没有言语。

从七七事变开始,一直到现在华侨的捐款数量达到三亿。没想到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一年还不到千万。华侨一个月的捐款,就足够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一年的军饷。

陈家庚来延安之前,是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八路军部队如此困难,但打的仗却这么漂亮。

陈家庚在重庆一个多月,也是了解过八路军、新四军的作战情况。武汉会战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越来越活跃。

这两年八路军部队的打下的漂亮仗非常多。

在陈家庚看来,八路军这么能打仗,每个月的军饷怎么也应该有几百万才对。可是竟然只有不到七十万。而且这七十万,国民政府也已经停止支付。

很快陈家庚对李铁闽道:“这一次我们带来的物资当中,分一些给延安。还有捐款方面,我的意,思是也给延安准备一些。关于这一点我会亲自去和大家解释。我自己带来的那笔二百万的款子,你帮我整理一下,我要给延安。我在重庆只看到了莺歌燕舞,看到了腐化堕落,看到了纸醉金迷。却没有看到任何希望。但虽然才在延安待了一天时间,却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陈家庚是真的很感动。

所以他决定自己捐钱。这几年生意不好,陈家庚的资产也缩水很多。但这一次他还是努力筹款,弄来了二百万。本来是要捐给重庆的。

但在重庆他心情不好,所以没有把钱拿出来。

这一次他准备捐给延安。

至于华侨的款项,他虽然是会长,但也不能随便决定。之前华侨款项都是直接捐给重庆的。但陈家庚开始有其他想法,他想要从其中抽调一定比例,捐给延安。

但这个事情他需要和其他人商量。

“好。”

李铁闽点头。

陈家庚和李铁闽用的是闽南语,陈长生听不懂。

不过他还是能够感受到陈家庚情绪的变化。陈长生不仅是主席的勤务员,还是非常出色的侦查员,在红军部队是带兵打过仗的。

要不是他机灵,也不可能当了主席七年的勤务员,也不可能派过来陪同陈家庚。

延安和八路军生活条件差,也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援助。可惜不管是苏联,还是华侨,他们的钱都是支持重庆。这一次陈家庚过来,延安也想要团结陈家庚。

华侨捐款当中,只要露出一点点,对于八路军的支持就不是一点点。

因此延安才会如此重视陈家庚。

都不需要和重庆相比,只要给重庆的十分之,甚至是二十分之一,延安就已经非常满意。陈家庚离开之后,总司令道:“老毛,这是荣臻同志的电报。他想要把八纵升格为两个军分区。而且八纵分家为两个军分区,但只是名义上分家,实际上不分家。希望完全保留八纵干部结构,保持八纵这方面的独立性。”

主席接过电报,很快就明白聂帅的意思。

八纵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单位。

资历浅,后崛起的部队,但战功赫赫。因此设立军分区问题也多,当然最主要的是干部配备问题。新成立两个军分区,不知道多少干部对这里的位置会虎视既耽。

之前聂帅一直跟延安表示,希望先稳定八纵的架构。

主席放下电报,想了想问道:“老总,你是怎么考虑的?”

“从军事角度来讲,八纵现在的发展态势很好,在察哈尔发展也很顺利。继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的确是最好的事情。如果打破现在的干部结构,要是陷入人事问题,那么一定会影响部队战斗力。

荣臻同志应该也是考虑这个问题。但山头主义要不得。”

聂帅的想法,主席和总司令都一下就判断出来。

但这里面又有浓厚的山头味道。

聂帅对于八纵的问题,一直是支持和信任。也是考虑目前察哈尔根据地发展,才有这种想法。但在主席和总司令,还有其他军区看来,就有护犊子,山头主义的倾向。

主席想了想道:“荣臻同志比我们更熟悉八纵的情况,那就让晋察翼分局自己决定。不过这只是过渡期的问题。还是要告诉荣臻同志,不能滋长山头主义的问题。

第315章 升格军分区

“司令员,延安的意思是?”

展同看着电报,有些把握不住。

延安的电报内容很短。整体来说答应了军区的要求,但又有一些批评。答应军区想要升格八纵为军分区的提议,但后面的话当中却有批评。他本身就是做政治工作的,所以能够看出延安电报当中有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因为这虽然是中央的名义发出来的电报。

但和以往普通的电报不一样。除了中央的回答,也有主席亲自草拟发出来的电报。主席的电报短短不到两百字的内容,语气也没有太严厉,但内容却不同寻常。

“主席这是支持八纵升格为军分区,但反对我们如此保护八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