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不可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八纵主力部队如果没有南下参与正太路战斗,他们手中现在还有很多部队。抽调一万多人都不成问题。给人见君发电报,让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收缩兵力。有些不重要的据点和碉堡可以放弃,部队重要保证县城和重要据点。
冈部直三郎很是不甘心。
自己竟然变得如此窝窝囊囊,竟然要避开八路军的锋芒,实在是丢脸之极。
但他只能是选择退一步。
因为对于他来说,既然保不住一些地方,只能,是选择放弃一些地方。如果兵力继续跟现在这样分散开,很容易被八路军各个击破。八纵几天之内已经摧毁了五十多个碉堡。
日伪军的伤亡直线上升。
冈部直三郎最担心的是,八纵胃口大。不满足于摧毁几个调堡,而是开始瞄准察哈尔的那些县城。丢失几个碉堡,和丢失一座县城完全是两个事情。所以他只能是有所选择。送走了田中新一之后,冈部直三郎觉得眼皮一直在跳。
自己的前任莲沼藩就是因为驻蒙军损失惨重,所以被解职,回去接受大本营的质询。自己这边要是出现问题,估计也逃不掉被问罪。
自己为什么要来驻蒙军?
他之前是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其实有很多其他选择。就是去野战部队当师团长,也比现在来驻蒙军当司令官好很多。
“司令官阁下,出大事情。八纵16团部队出现在怀来城外,开始攻击王家营村、榆树湾、马上屯几个据点。”
出去传达命令的驻蒙军参谋长田中新一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冈部直三郎也是站起来。
来到了地图跟前。
看着地图喃喃道:“16团这是要攻城。
冈部直三郎脸色变得难看。
因为王家营村、榆树湾、马上屯这几个都是怀来县城外日军的重要据点。16团选择进攻这几个据点,那明显就是为了攻城。只要清除了这些据点和堡,下面就可以直接面对怀来县城。
“桑巩地区情况如何?
冈部直三郎的目光从怀来县城来到了桑巩地区。
这里是怀来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地。为了控制这里,日军从怀来开始,一路往南设立据点和碉堡,一直延续到桑巩地区。在桑巩地区日军和16团、地方部队之间争夺很是激烈。
因为双方谁也不愿意把这个粮食产地丢掉。
“也接到了求援。不知道是哪来的部队,已经,开始进攻桑巩地区的据点。而且人数不少,进攻部队不少于一千人。这支部队甚至还带着一些步兵炮。我们在那边设立的碉堡,根本挡不住。”
“人见君是什么意思?”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少将旅团长人见与一目前就在怀来。
所以怀来县城兵力还是不少的。
“他表示对于城外的情况他也是无能为力。虽然他在怀来县城兵力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特殊兵种。他现在唯一能够保证的是,怀来县城一定能够保住。”
“那就算了。”
冈部直三郎摇头。
手中没有兵力,怎么做都不行。
“告诉人见君,怀来县城绝对不能有任何问题。至于城外的据点,让能够撤回来的部队撤回城内。”
第334章 涿鹿战役
窘迫的驻蒙军,手中没有部队的冈部直三郎,只能是选择最保守的战略。
出去扫荡?
想啥呢。
现在的驻蒙军能不能保住自己地盘都是问题,哪里敢出城扫荡。
所以冈部直三郎选择的是,放弃那些不重要的据点和碉堡,部队开始集中起来。往县城,往一些重要据点集中。可以说七七事变之后,驻蒙军是第一次如此窝窝囊囊,避开八路军的锋芒。
但冈部直三郎看起来非常窝囊的选择,其实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的日伪军部队一旦散开,就会被八路军各个击破。察南支队这边,目前投入了五个主力团。隶属于察南支队的16团、18团、25团,以及纵队临时调配给察南支队的37团和38团。
5个主力团,总人数13000人左右。
都是目前纵队战斗力一等一强大的部队。
而且都是打过大仗、硬仗的部队。
加上宣涿怀根据地是八纵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地方部队非常优秀。特别是张子华一直重视发展地方部队。所以察南支队目前下辖2个游击支队,3个县大队,28个区小队,总人数超过七千人。
张子华这一次全权负责察南支队,负责宣涿怀这边的破袭。
他的计划是全面出击、多面出击,在整个宣涿怀根据地都发起进攻,以此来调动日军。最好让日军疲于奔命,自己则是在日伪军运动当中伏击他们,给驻蒙军重创。
所以16团进攻怀来县城外围,组织地方部队进攻桑巩地区的日军据点。为了支持地方部队攻克桑巩地区的日军据点,甚至把察南支队仅有的几门步兵炮都调配给他们。
其他地方部队也都是散开,攻击在宣涿怀公路上的那些据点、碉堡。
张子华是特别希望驻蒙军派兵出来增援的。
只有日军离开那些县城,部队才能够伏击日伪军。
相比起龟缩在城内,驻蒙军派兵出来是最好的。在他们增援途中打伏击是八路军最擅长的。而且只要日军增援,那么本来就兵力不足的驻蒙军其他地方的兵力就会更加薄弱,这就给察南支队机会。可惜冈部直三郎没有按照张子华他们想的那么决定,反而是直接选择当缩头乌龟,让那些外面据点和调堡的日伪军自己顾自己。现在能够退回来的,赶紧撤退。至于已经被八路军包围,无法撤回去的,那只能是听天由命。
日军不动,察南支队只能是解决日军这一年来在宣涿怀根据地修筑的调堡。
但张子华不满意。
只是解决这些调堡怎么能够。
察南支队手中拥有八纵最强大的部队。现在察,东支队和察西支队都闹得轰轰烈烈,察南支队如果啥也不干,太对不起强大的战斗力。
现在张子华手中能够调动的部队有两万人左右。
张子华要打一场能够改变宣怀局势的战斗。
“张书记,您好。”
“王洪生同志,你好。”
张子华要做大事情。
而且因为事情太大,所以是亲自出面。这个事情张子华,或者说察南支队这边已经是操作了有一段时间。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或者说时机不成熟,因此并没有启用。
但今天终于要开花结果。
“王洪生同志,你哥哥的态度如何?”
王洪生是察南支队派到涿鹿的地下党。
是张子华亲自过问,支队敌工部单线联系的地下党。之所以派他去涿鹿,是因为他们家在涿鹿是一个大家族,家族子弟很多。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亲大哥是王家目前的当家人。
日军来到了涿鹿之后,一直在拉拢王家。
或者说是威逼利诱。
最后王洪生的大哥决定带着自己族人参加了涿鹿自卫团,其实就是日军在涿鹿打造的伪军部队。
因为王家是涿鹿大家族,家族人员很多。而且家里有钱有地,所以王家老大担任涿鹿自卫团的一个营长。
张子华是了解过王家老大的。
王家老大叫王洪王亮,还是一名留学日本归来的,有段时间还在晋绥军当过军官。不过后来离开军队回到了老家继承家业。因为他留学日本归来所以日军对他格外拉拢。他本人并不愿意当伪军所以开始是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不过后来日军越来越强势,加上自己家人都在涿鹿。
因此在日军威逼利诱之下,最终带着一些族人参加了自卫团。
这个年代这种人很多。
你要是把他们都当成是敌人,那么就根本无法在敌后斗争。很多人没能够离开老家,为了生活就在日本人手底下生活。这样的人只要手中没有血债,并不是那种铁了心当汉奸,那么都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张子华一直在争取此人,所以把王洪生派到了涿鹿。让王洪生做王洪亮的工作。
王洪亮的态度一直在变化。
开始成为伪军的时候是不情不愿,毕竟是要担着汉奸的骂名。但随着日军在中国越来越强势,心中又有一些小窃喜,对于自己的选择有些满意。如果日本人真的控制了中国,那么他们这些人也算是新的“开国功臣”。
可是王洪生做王洪亮的工作之后,王洪亮又是有些犹豫。
反正就是非常复杂的心里波动。
后来八路军在敌后表现越来越好,甚至让驻蒙军都吃了癌。这就让王洪亮又开始摇摆。当然主要是发现,日军已经没有了开始的那种强势,看起来很难真的控制住中国。加上旁边又有自己弟弟的劝说。再说王洪亮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如果可以,当然不愿意当一个铁杆汉奸,所以这几个月当中双方一直有联系。
张子华是准备让王洪亮这支部队反正。
但王洪亮犹豫。
他的家人都在涿鹿,他担心自己反正,会危及到自己的家人。
张子华也认为时机不成熟,所以并没有强求。
现在的情况出现很大的变化。
驻蒙军兵力不足,而八纵部队已经开始推进到宣化、涿鹿、怀来这些县城。张子华认为时机成熟。
这个看抗战未期就知道。
那么多伪军部队反正,那都是八路军早早地就跟这些伪军有联系。只不过那些伪军还在犹豫,担心选择错误,所以一直在骑墙,想看看局势再说。
一直到抗战未期看到日军是真不行了,他们才决定反正。
现在察哈尔地区的情况也差不多。
面对驻蒙军,八纵占据了优势。那些非铁杆汉奸看到这种情况,都在悄悄地和八路军联系,希望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张书记,我哥哥同意带着部队反正。后天东门会是日军一个分队和我哥哥他们把守。我哥哥说他可以把日军控制住,然后打开东门。
这才是张子华的目的。
1940年9月2日,八路军总部已经下了命令,从3号开始百团大战第一个阶段的正太路战役正式结束。接下来百团大战进入新的战役,那就是撤离正太路,主力部队扫除根据地内重要公路上的日军据点。
可以说百团大战正太路破袭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晋察冀军区和129师部队,出动了50多个团。
相比起历史上,晋察冀军区和129师出动的主力部队更多,战斗力更强,武器装备更好。把整个正太路打了个稀巴烂。
特别是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几乎是全军覆没。
这两支部队本来就被抽调了五个独立大队南下,剩下的部队被晋察冀军区和129师的部队几乎全歼。甚至129师386旅击毙了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少将旅团长吉泽忠南。
吉泽忠南也成为了百团大战,八路军部队击毙的日军第一个将军。
不过华北方面军开始调派大部队进入正太路。
26师团、35师团、36师团、37师团、41师团、110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都抽调部队进入正太路。足足抽调了四万多人,加上伪军部队,有七万人左右。
虽然晋察冀和129师在正太路有五十多个团,但面对如此多的日军反扑,还是选择避其锋芒,进行下一步战役。
但对于八纵来说这才是开始。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