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240章

作者:随遇而安

肖勇实给王秋云仔细介绍目前日伪军在宛平的部署。

百团大战开始之后,八纵其他部队已经开始动手。

但实力强大的平北支队动作却没有那么大。主要是35团和新二团在昌平破袭日伪军在昌平公路上的据点和调堡。宛平这边动作不是很大。

可是动作不大,不代表肖勇实什么都不做。肖勇实也在规划一场大战斗,所以对于昌平这边的日伪军情况了解很深。

“你觉得该怎么打?”

“如果我们平北支队动手,速度就要快,不给日伪军任何反应的机会。所以我的想法是,是34团、35团、39团、40团、新二团抽调精锐部队同时发动进攻。现在有司令员带来的大炮,我们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同时摧毁日军在宛平县城之外的五个据点。如果这样日军就会措手不及。只要打掉这些据点和碉堡,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围攻宛平县城。”

肖勇实立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秋云质疑道:“这么多部队集中在宛平县城周围,会不会目标太大?”

“司令员,我们平北支队本来就目标很大。这些日子日军就担心我们平北支队有什么动作,所以一直都是战战。只要我们平北支队一动,那么目标就不会小。正因为如此,我们一旦动手,就不能一处一处慢慢的解决日伪军据点。而应该是雷霆之势,几个部队抽调精锐,同时发起进攻。同一时,间之内,同时摧毁日伪军那些据点和调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日伪军措手不及。

“嗯。”

王秋云点头。

道:“此战就交给你指挥。”

“司令员,那你呢?”

肖勇实很惊守。

王秋云本人都已经来了前线,却不亲自指挥这一次战斗。王秋云笑着道:“我来的时候政委给我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利用这一次宛山战役的机会,在昌平、宛平、房山招兵。”

“招兵?”

“对。我和政委预测,这一次正太路破袭战闹得太厉害。八路军部队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出动了快200个团,估计震惊整个华北方面军,甚至是中国派遣军。接下来日军会调整他们的作战步伐。说不定明年开始,日军就会增加部队扫荡我们的根据地。因此在这之前,我和政委想要训练出几个能打仗的新兵团。我们其他的根据地这一年来都非常积极的参军,可是人口规模有限,继续扩军会影响根据地生产。所以我和政委准备在昌平、宛平、房山招兵。这里的人口多,我们的基础也不差。”

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目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接下来日军的大扫荡。

八纵的根据地人口少。

一个县城人口也就十万人左右。盛县的人口算是比较多的,有十好几万人,但也不到二十万人。

因此目前整个八纵根据地的人口只有二百多万人。

这样的人口规模,兵源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招兵买马,那样会影响根据地生产。

但昌平、宛平、房山不一样。

这里的人口是非常多的,就这么三个县的人口加起来有五十多万人口。而且因为和北平、保定、天津不远,所以这里有很多学生。在七七事变的时候,还是刚刚上中学的十四五岁的那一批人,现在都已经是十八九岁。

反正读书人是一批接着一批。

在目前全国普遍文盲的年代,你要是没有宣传、组织,普通百姓谁知道国家民族大义。只有那些学生,有力量、有热情,只要宣传到位就会大量的选择参军。

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准备利用这一次百团大战八路军声势浩大,声名远播的情况之下,在新开辟的根据地进行招兵买马。王秋云这一次来宛平的一大任务就是招兵。

还有就是王秋云和魏红军商量的结果是,随着战斗规模越来越大,八纵必须要有更多独当一面的战将。

但这种战将,除了那种万中无一,天生的将才之外,大部分将领都需要在战场上锻炼和成长。所以虽然王秋云来到了平北支队,但并不准备干涉平北支队的作战。交给平北支队司令员肖勇实全权负责。

“你要打出我们八路军的威名。只有这样我这边招兵才会顺利。

“司令员,你放心。”

肖勇实拍胸脯保证。

对于肖勇实来说,担任平北支队司令员之后,这两年主要的工作都放在训练和整合平北支队上。

然后就是建设昌宛山根据地的地方政府上。

作为规模仅次于察南支队的平北支队,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打过大仗。最多也就是歼灭日军一个独立大队,这在平北支队已经是非常大规模的战斗。

相比起来察南支队从成立开始,一直在打大仗,接连击毙过日军少将。

这一次大好的机会,肖勇实当然要好好把握。

1940年9月24日。

晋察冀军区调动十个团进行应浑战役和涞灵战役的时候,八纵这边也开始了宛山战役。

34团、35团、39团、40团、新二团,各抽调精锐部队。在晚上十点钟同时对日军据点发动攻击。虽然平北支队手中也有改造的迫击炮,但哪里有重炮和步兵炮好用。

王秋云把重炮和步兵炮拉过来,威力惊人。

堡是个什么东西。

在步兵炮和重炮面前,完全是破烂玩意。王秋云和魏红军这一次之所以愿意把这些大炮拉出来,是因为等日军大扫荡的时候,其实这些大炮很多都用不上。

还不如在这种攻坚战当中用上。

果然有了重炮和步兵炮的帮助之后,平北支队摧枯拉朽一般的解决了这些据点。日军78独立大队,人数八百多人。如果他们在一起的话,哪里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可是谁让他们分五个据点驻扎。

各个击破永远是最好的战法。像那些野炮,一发准确的命中,就能够直接摧毁日军碉堡。加上还有改装的迫击炮,日伪军在宛平修筑的那些碉堡,完全成为了八路军的靶子。平北支队只用了不到五个小时,把宛平县城外围的五个据点完全摧毁。

伤俘日军744人,毙伤俘伪军1600多人。日军78独立大队都被炸死在据点里面。

当然伪军在战场上击毙的只有180来人。剩下的大部分都被俘虏。

9月25日凌晨,34团两个营直接堵住了宛平县城西门。

宛平县城位于北京西南的永定河边,西边是卢沟桥。全城只有东西两门,并都有瓮城及城楼,整个城墙比较厚实、坚固,主要是有利于防卫京师。

平北支队堵住宛平县城,可以说是震惊整个华北。

七七事变之后,第一次有中国军队来到了宛平县城,堵住了宛平县城大门。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看着嚣张的34团,不知道该怎么做好。

他们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派兵去驱逐这股八路军。

但他们还没有动手,34团把几门重炮拉过来。

对着宛平县城的城墙轰了好几下。别看只是轰几下,甚至都没有影响宛平县城的防御。但这几炮带来的影响力却是非常深远。因为宛平的炮声,北京城内都能够听到。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震慢。

北平已经多少年没听过这种大炮的炮声。但现在八路军部队竟然都来到了宛平县城外。

肖勇实这个时候的目标当然不是攻下宛平县城。

宛平县城作为北平的西大门,自古就是军事重地。哪里是八路军轻轻松松就能够攻下来的。就算宛平县城之内日军人数不多,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肖勇实用34团的两个营一千来人,加上地方部队在宛平县城外面壮声势。当然肖勇实也担心日军飞机轰炸,所以部队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在外面。

把宛平县城堵住,同时也吸引日伪军的注意。

然后是大部队南下,摧毁日军在宛平、房山区域的据点和碉堡。既然王秋云把步兵炮调来,肖勇实当然要用这些步兵炮摧毁宛平、房山一带的碉堡。

第339章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

面对气势泌凶的日军部队,八路军这边是针锋相对。不过八路军的针锋相对,并不是说要跟你硬碰硬的正面作战。像正太路日伪军太多,八路军主力部队就都撤离正太路,把正太路还给日伪军。八路军部队主要是回到根据地,和那些攻入根据地的,日伪军作战。因为日军虽然大军压境,但毕竟是仓促集合。

中间有的是漏洞。

八路军部队就是专门打击这些漏洞。

129师集合了十个团的部队,在榆社县和辽县(左权县)之间发起了榆辽战役。本来这里驻扎的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不过正太路破袭战当中,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紧急支援正太路。结果被129师歼灭。

因为榆社到辽县公路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公路。

位置就非常重要。

是晋冀豫的重要公路。

41师团的238联队进驻这里。其中一个大队在榆社,一个大队在辽县,另外一个大队在榆辽公路中间的据点和碉堡当中。但238联队毕竟是第一次进入这个地区。

部队占据的地方有些多,兵力分散。

漏洞很多。

129师猛然出动10个团,主力又是八路军部队当中战斗力一等一的386旅。386旅开赴抗日战场的时候,手中只有两个主力团。不过到了现在386旅拥有5个主力团,总人数超过万人。

当然不是说386旅发展慢。

而是386旅始终是作为八路军的机动部队来使用,部队规模一直是有所控制的。386旅每次作战都没有什么固定的区域,总部和129师需要他去哪里,他就要去哪里作战。算是129师的野战部队,机动部队。其实以原386旅为基础发展的部队,已经有了不知道多少部队。386旅首任旅长陈大将这个时候已经是太岳军区司令员。

十个团扑上去,让日军238联队根本没有想到。

虽然这一次八路军主动出击,但主要是进攻正太路沿线的据点和调堡。不像是这一次直接和日军正面交手。1219师的速度快,战术非常出色。

从突袭、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各种战术玩的是如火纯情。

日军真的是疲于奔命。

只是第一轮突袭和围点打援,就让日军完全忆逼。日军急急忙忙的救援,被早就埋伏在一侧的129师部队伏击,当场阵亡四百多人。

开了一个好头之后,386旅声东击西,突袭了辽县县城。

歼灭了日军在辽县的一个中队。

238联队恼怒之下组织兵力要跟129师决战没想到又进入了129师的伏击当中。不过这一次伏击没有那么顺利,日伪军部队很是顽强,双方足足打了一天一夜。

日军被129师伏击之后,甚至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才有少部分部队狼的突围出去。日军此战阵亡超过七百人,没能够带走的重伤员就有400多人,在战场上留下了近1200人。当然因为日军使用了毒气弹,129师这边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

最终日军退回榆社县。

然后是129师部队开始一个一个的攻破榆辽公路上的据点和调堡。

榆辽战役,129师出动十个团两万人的部队。

足足打了八天时间,238联队伤亡严重,在榆社苟延残喘。在榆社的238联队,只剩下了不到600人。到了这个时候129师这边伤亡也很大,因此129师暂时停止了榆辽战役。因此238联队继续盘距在榆社县城,129师算是没能够完成榆辽战役全部的任务。但榆辽战役依旧是一场大胜仗,因为彻底打残了238联队。

与此同时就是晋察冀这边。

晋察冀军区这边压力更大。毕竟要东西两面对付日军两个联队。不过晋察冀军区这边也有优势,那就是晋察冀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建设非常出色。

特别是涞灵战役的涞源和灵丘,这里可是一分区的老巢。

早年一分区刚刚成立的时候,灵丘就是司令部所在地。后来部队往河北发展,所以把司令部迁到了源。所以这两个地方是一分区经营最久,也是最好的根据地。

因此别看晋察冀只是调动了十个主力团,但配合的地方部队超过十个团。杨全武号称是“军中赵子龙”,虽然打仗的时候不喜欢打硬仗。可是不代表不能打硬仗。

特别是必须要打硬仗的时候他不退缩。

涞灵战役,攻打涞源周围那些据点的时候,碰到了真正的硬骨头。

日军221联队部署重兵在涞源城外的山上,在这里修筑据点和调堡,想要用这样的方法控制一分区的老巢涞源。每个据点都放了一个中队,武器也非常好。

结果进攻源外围据点的时候,部队受到了日伪军的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