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31团是完全的冀东部队,可是肖子敬枪毙高知远,导致这支部队和肖子敬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差差一点都要动枪。
只有8团、9团、10团是按照肖子敬的想法组建的。
可惜这三个团战斗力最差。
说白了现在翼热辽挺进军的问题就是,主力部队的干部对于肖子敬处理他们老领导的手段感到寒心。虽然他们都是党的干部,八路军干部,所以不会叛逃。但心里面太寒心,所以表面上听命令,但内心当中抗拒肖子敬的命令。这才出现了目前冀热辽挺进军尴尬的情况。
部队集中不起来,就打不了歼灭战。部队散开之后,一个团的实力,最多也就灭日军一个中队。可是这样的战斗,无法真正改变冀东的局面。
“老王,你说说延安为什么建议我们有精力可以往热河发展?
第429章 下一步计划2
“为了东北?”
“对,就是为了东北。
魏红军用力敲了敲地图上的东北,道:“我最近也看过一些资料。东北从张作霖时期就开始发展,不仅农业方面很有发展,工业方面的发展就更不错。东北有煤炭、铁矿等能源,还有很多工厂。
九一八之后,日本人来了东北也开始建设很多工厂。可以说现在的中国,东北是工业最强大的地方。而且东北的工业都是国家需要的重工业。以后要是解放全中国,东北一定是重中之重。而想要进入东北,冀东和热河是必经之路。”
在场几个人都看了一下魏红军。
他们还真是没有想过那么远。王秋云也是如此。他对于热河的想法只是想要继续推进抗日,并没有想过以后怎么样。但经过魏红军这么一说,热河突然之间就重要了不知道多少。
甚至考虑以后解放全中国的事情。
韩卫国心中很震惊。
虽然他一向觉得魏红军有头脑,有思想,目光也远大。可是没想到现在的魏红军都已经开始考虑这么久远的事情。虽然都说东北重要,但现在谁敢真的考虑东北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着现在日军兵力不足的机会,派兵迅速占领热河的广大地区。为部队以后进入东北做准备。”
“进入东北?不太容易。军区情报不是说,关东军这一年来一直在增加编制,增加部队。现在关东军在东北有七八十万人。这么多关东军在东北,你确定我们短时间之内可以进入东北?
王秋云质疑魏红军的想法。
魏红军摇头。
道:“这只是暂时的。你想想日军和英美开战,从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抽调大量部队南下,但那些兵力肯定不够。英美再怎么说也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实力肯定比我们中国强大。从七七事变开始,关内日军一度达到过百万军队,之后一直保持七八十万人的规模。就算是这样,日军武汉会战之后,就已经很难往前继续进攻。日本和英美打仗,东南亚那么多的国家,日本肯定是要派驻大量部队。我想面对英美,日本怎么也不会比在比我们国家的部队少。那么日军之前抽调的那点兵力算什么,肯定是还要继续抽调部队。可是现在的关内战场,日军哪里还有兵力可以抽调。就算能够抽调,也不会太多。到时候日军唯一能够抽调的部队就是关东军。”
日军被美国打的成建制被歼灭,只能是不停的抽调部队。
能从哪里抽调。
只有关东军。
历史上关东军到了1945年的时候,号称百万大军,其实内部早就是空空的。那些新编练的所谓师团,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部队。因为那些师团才组建几个月时间,甚至手中的武器都不齐全。结果为了武装部队,他们把伪军武器收上来,装备这些,新组建的师团。
这种师团拿什么打仗。
根本无法和日军真正的战斗部队相比。或者说到了1945年关东军那些新编练的师团,战斗力还比不上八纵之前的老对手独立混成第二旅团。
现在八纵的第一旅,如果碰到那种师团,绝对可以击溃他们。
“你的意思是关东军人数会减少?”
“老王,你就说说现在的日军好打,还是我们刚刚抗日时候的日军好打?”
“当然是现在的日军好打。现在的日军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四年前的日军。这几年日军战斗力一直在下降。”
王秋云对于这一点很有感触。
日军战斗力的下降肉眼可见。
不管是战术上,还是意志力上,现在的日军和四年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表明日本国内的兵源是越来越差。如果日本和英美作战当中抽调太多部队,日军只能是扩编一些部队。拿什么扩编?东北那么多的垦殖团,就跟我们在张家口灭掉的那些日军。这种部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说的也是。”
“再说关东军最大的对手依旧是北边的苏军。
在辽宁和吉林这些地方,关东军兵力不多,大部分都是日本警察在管。等以后我们控制了热河,就从热河派部队进入辽宁。把宁也打造成我们的根据地。”
“你这说的我都有些迫不及待。”
王秋云被魏红军描述的未来所吸引。
王秋云是军事将领,一个察哈尔已经无法满足王秋云的胃口。
因此王秋云道:“那这个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我们派第一旅作为主力进入热河,抓住机会狠狠地干他29师团。让察东支队的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配合第一旅在热河的行动。参谋长,你看这样行不行。第一旅昼伏夜出,悄悄地从察东进入热河。让特务一团或者特务二团钓鱼,吸引日军29师团。然后第一旅抓住战机,打一场歼灭战。
“我和张子华同志他们商量一下,拿出一份作战方案。”
“好。”
王秋云点头。
不过很快道:“说起进入热河,以前往热河发展是察东支队负责的。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大部分战士也都是在热河发展的。察东支队还有26团、新一团、游击支队,现在又有37团和38团归属察东支队指挥。这么多部队总不能啥也不干。
魏红军点头之后,王秋云立马考虑整个纵队的问题。
八纵部队多。
之前因为张家口有驻蒙军司令部,所以很多部队都在防备张家口的日军,都在压缩日伪军在察哈尔的活动空间。现在拿下了张家口,控制了整个察哈尔。一下没有了张家口日军的威胁,很多部队一下就没有敌人。
“这简单。也往热河方向发展。第一旅他们往承德方向发展,以后拿下承德。察东支队往赤峰方向发展,以后拿下赤峰。自古以来中原进入东北的通道,除了山海关之外,就没有几条路。我们的部队进入热河之后,就有两条路可以进入东北。一个是从承德进入朝阳、阜新,一个是赤峰进入通辽。
第一旅占领承德,以后可以走山海关,也可以往朝阳和阜新发展。察东支队控制赤峰,可以从赤峰进入朝阳,进入阜新。也可以从赤峰北上进入通辽,都是可以通往东北的道路。如果我们没有控制山海关,就可以走这两条路,进入东北开辟抗日根据地。”
魏红军念念不忘的就是东北。
王秋云看着地图点点头。其实王秋云对于东北情况不了解,包括如何进入东北,他也不清楚。不过他知道魏红军心心念念东北,平时看的书也多。
所以他也支持以后有机会往东北发展。
“再说目前的热河地区,我们八路军可是还有一支武装、冀热辽挺进军的11支队在热河发展。这支部队在热河多年,实力应该不弱,而且应该有很不错的基础。只不过热河地方穷,而且是日军多年控制的地方。11支队单独在那里发展应该很辛苦。
我的建议是支援11支队2000条晋造步枪,1000条三八大盖,50挺轻机枪,20挺重机枪,以及20万发子弹。有了这些武器弹药,11支队的实力必然能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我们在热河打开局面就更有利。
魏红军现在是大财主。
到处赠送武器弹药。
手中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只有尽快的送到部队手中,才能够形成战斗力。才能够更多的打击敌人,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周围的八路军部队实力越强,对于八纵越有利。
“可以。”
王秋云大手一挥。
也支持魏红军的想法。毕竟11支队是兄弟部队,而且是有血缘的兄弟部队。都是从当年的独立团发展起来的部队。而且3000条步枪,对于现在的八纵不是个事。
谈完了热河的事情,王秋云点了点集宁道:“集宁也必须要尽快拿下。虽然现在傅作义部没什么动作,可是如果让他率先拿下集宁,我们在,绥远就会很被动。所以我的想法是察西支队、察北支队各出两个主力团,还有他们在兴和县和尚义县招募的自卫团也都带上。我们这一次在张家口不是缴获了那么多大炮,特别是还有野炮和榴弹炮。我们这一次进攻集宁都用上,也让我们的炮兵在实战当中练习一下。
王秋云很大胆。
13联队近1500人的集宁都不放在眼里。
主要是因为手中有了重炮,特别是有了那么多野炮、山炮、步兵炮,加上还有四门榴弹炮之后,王秋云对于拿下集宁非常有自信。榴弹炮打出去,城墙是个什么东西。
“老王,我的想法是围三缺一,放日军一条生路。他们要是死守,我们就歼灭他们。如果他们想要撤退,我们也不用管他们。我们先拿下集宁,控制绥东地区。相比起歼灭这股日军,我们的部队进军绥远,和120师晋绥军区打通关系更重要。只要我们两家联合,这股日军随时可以歼灭。
“嗯,可以。”
王秋云点头。
13联队本来就是新败之军,如果再丢了集宁,那完全就是丧家之犬。跑一些人没有关系。
就像是魏红军说的那样,控制绥东,打通和晋绥军区的关系才是大事情。
第430章 边区币的推行
纵队开会之后,郑来山正式负责仓库清理工作。
制定了张家口仓库物资分配方案。
一部分交给贸易总公司,另外一部分交给各部队,交给下面各个地方政府。然后是和军区商量,看看给另外几个军分区多少物资。
当然八路军总部那边也参与物资的分配要求八纵拿出多少多少物资给周围的一些八路军部队。当然那些非晋察冀的军区,大部分都不是免费拿走这些物资,会根据物资的价格,跟八纵交换东西。
反正随着张家口这边的仓库开始清理,整个张家口全是运输队。现在的张家口最不缺少的就是运输工具。日伪军在张家口拥有一万多匹马和骤子,基本上没有战马,都是后勤部队运物资的马匹。
近在尺的晋察冀部队,现在是每天都在接收物资。一车一车的物资,大量的骤马在运送物资。
甚至张家口到涿鹿、怀来的火车也非常繁忙。
一火车一火车的物资从张家口离开。
还有和晋察冀军区非常近的129师根据地。
也开始接收一些物资。
布匹最多。
张家口仓库里面的布匹之多,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按照八纵这边的初步计算,张家口囤积的布匹和棉布,最少能够做200万套军服。可以想象这里的布匹和棉布是多么惊人。
但就是这么多。
历史上晋察冀部队拿下张家口之后,张家口管理混乱,不知道仓库内多少布匹和棉布被哄抢。因为对于张家口百姓来说,布匹和棉布是最容易哄抢,而且是最有用的东西。八路军部队攻克张家口之后二十多天,是张家口最混乱的时候,不知道被哄抢了多少物资。当时整个张家口老百姓都参与了对于日军军用仓库物资的哄抢,当中布匹和棉布哄抢最多。
后来很多地方听说晋察冀部队在张家口发财。
所以很多根据地组织人过来劳军,名义上是劳军,其实就是为了拉走张家口的物资。
当中占据大头的还是布匹布和棉布。
就是这样的情况之下,晋察冀部队利用张家口仓库当中的布匹一年之内赶制了几十万套军服。结果才用了仓库内的布匹和棉布很小的一部分。后来傅作义部攻下张家口,晋察冀部队撤退的时候,还有20万套冬装军服没有拉走,留在了张家口。几年之后解放军重新解放张家口,张家口仓库竟然还剩下大量的布匹和棉布。
可以想一想,张家口这边的仓库有多少布匹和棉布。
能做200万军服,是八纵后勤处的估算。真实的布匹和棉布,比估算的还要多,而且多不少。八纵总不能把这些布匹都留在仓库。这些物资留在仓库,那就是浪费。还不如把物资分发给八路军系统,提高八路军战斗力。所以一批一批的布匹,从仓库出来。一部分是八纵上交给军区的,还有一部分是支援兄弟单位的,更多的是直接进入八纵的贸易总公司。经过贸易总公司,开始在根据地出售。
为了回报根据地百姓的支持,这些布匹比市场价格低了三成左右。而且只允许一家购买一些,不允许有商人倒卖这些布匹。
除了布匹之外,流入根据地市场的,还有大量的盐、糖这些物资。
不仅根据地内部是这样,对外贸易公司也很忙。八纵利用手中大量的大米和面粉,从日军占领区和国统区换一些粗粮。对于八路军来说,能够吃饱就很高兴。细粮留着都是给患者吃的。就是魏红军这个八纵政委,平时也吃不到细粮。因此纵队不需要那么多细粮。
细粮可以换取大量的粗粮。
对于贫穷的八路军来说,粗粮才是好东西。
可以说一个张家口,让整个晋察冀北岳区都是享受好处。不过别看现在天天有大量的马匹骤子运物资离开,但也就是张家口仓库物资很少很少的部分。
进入张家口之后,魏红军忙着给部队制定秩序,忙着统计物资,忙着在张家口百姓宣传抗日,忙着讨论下一步计划。反正进入张家口之后,各种新问题是层出不穷。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