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21章

作者:随遇而安

他们入党、参加八路军,更多的是为了抗战。

他们更多的是民族主义者。

这些人要么教育,要么需要清理出党。要不然未来的解放战争,这些人当中不少人会成会为不安定因素。一旦战况不利,他们是随时有可能倒戈。

而且是没有任何负担。因为他们支持的不是八路军的政策,只是支持八路军打鬼子。如果目前普察翼根据地范围之内有国军部队,他们说不定就直接投奔国军。

因为重庆毕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合法政府。

所以魏红军对于他们的教育一刻不敢放松。

魏红军希望他们能够在革命战争当中跟上来不要掉队。忙了一阵之后,魏红军总算是对翼热察军区一些不好的思想苗头进行了整顿。

当然魏红军不是只干了这么一件事情。

除了思想问题之外,开辟通辽抗日根据地也是魏红军目前的当务之急。

“夏侯文同志,我想让你负责通辽根据地的开辟。”

魏红军想了很久。

在冀热察军区的干部当中,也是犹豫了很长时间。

最后选择了夏候文。

在目前的冀热察军区当中,开辟过根据地的干部很多。文武双全、军政全优的干部也不在少数。

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辟根据地,魏红军还是最看好夏侯文。

当年夏侯文赤手空拳在怀来东南部地区开辟了农村根据地,最终打造出了一千多人的新一团。后来更是带着一个连的部队,开辟了龙延赤根据地。

更是在这里打造了察东支队,在八纵历史上也是拥有赫赫战功的部队。

察东支队的主力后来成为了现在的第八旅,同时还有一个骑兵旅。

察东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夏侯文功劳最大。

“政委,有通辽的日伪军情报吗?”

夏侯文没有片刻犹豫。

应该说现在夏侯文是第八旅政委。目前冀热察军区下面有晋察冀军区赋予正规编制的旅级单位只有三个,第一旅、第八旅、第九旅。

作为第八旅的旅政委,远比去开辟一个陌生根据地更好。

但夏侯文却没有犹豫。

夏侯文这种态度,这种觉悟,是魏红军最欣赏的。

要去通辽开辟新的根据地,当然不能是盲目的。

虽然通辽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但不是说八路军就对于通完全陌生。随着翼热察军区的成立,军区政治部已经往周边各地都派人发展。

主要是在各地组建地下党支部。

开始了解关东军的情况。在这方面军区也能够从延安那边得到苏联的情报。苏军一直和关东军对峙,往关东军这边派遣了大量的谍报人员。

一些重要情报是不可能告诉延安,但一些常规的情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魏红军立马给夏侯文介绍道:“目前关东军主力都在中苏国境线一带。通辽地区目前是两支部队在管理。日军部队来说,是关东军119师团。这个119师团是原日军第8国境守备队留守人员和23师团留守人员组建的师团。本来这个119师团是驻扎在海拉尔的,不过因为我们攻克赤峰,所以119师团南下防备我们。目前119师团主要驻守在白城、通辽一带。”

关东军兵力的不足是很明显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关东军的心思都在苏军身上。因为相比起中国军队,关东军更畏惧苏军。毕竟目前的中国战场上,能歼灭日军一个联队、一个旅团那都是大胜仗。如果能够歼灭一个师团,那简直是一等一的大胜仗。这还是现在日军师团实力大大下降的情况之下。

可是苏军呢?

苏德战场上,那是什么规模的战斗。一次性伤亡几万,都是小战斗。那些大的战役,一次性伤亡几十万、上百万,损失的飞机、坦克都是以千为单位。

如果苏军攻过来,那才是关东军最害怕的事情。

因此关东军主力现在都在中苏国境线上。其他地方上的日军部队就少了很多。要不是因为热察军区攻克了赤峰,日军是不可能把119师团南移。

119师团进驻白城、通辽之后,日军立马把海拉尔的军警宪特集中起来,在海拉尔组建了独立混成第80旅团。

不过从番号就可以看出来,关东军部队的变化情况。119师团,其实就是警备师团,战斗力已经是相当差。因为他大部分官兵都是第8国境守备队和23师团调到太平洋战场之后的留守人员,以及开垦团招募,最后打造的师团。

“除了119师团之外,这里还有一些伪军部队。

关东军设立的第九军管区的司令部就在通辽,下辖伪满步兵第2师、伪满骑兵第3团,伪满骑兵第6团,还有一些独立骑兵连、山炮连等部队。不过别看番号挺多,但真正的人数不多,加起来也不过5000来人。除了这些伪军部队之外,通辽一带的伪警察数量不菲。通辽周围的那些县,都有常设的伪警察警备队。估计这些伪警察,包括日本警察,全都加起来应该有几千人。具体数字我们不是很清楚。”

通辽的日伪军说多不少,但说强大也不怎么样。

要不是冀热察军区攻克赤峰,这一带本来都没有正规日军部队。包含通辽在内的兴安南一带,之前都是伪满军和伪警察负责此地的治安,人数大约一万人上下。

一万人的伪满军和伪警察,八路军真不放在眼里。

真要是在野战当中碰面,冀热察军区这边的主力团,一个团就能够击溃他们。

听完了魏红军的介绍,夏侯文道:“政委,军区能给我多少人?”

“你想带着多少人?”

夏侯文立马开始思考。

对于魏红军让他离开第八旅,去通辽开辟根据地,夏侯文倒是没有怨言。离开自己的老部队,是有些不舍。但夏侯文比谁都支持军区的东北攻略。

他是心底里支持魏红军对于东北的想法。

所以他愿意去通辽。

夏侯文想了好久,魏红军也没有催促。因为去开辟通辽抗日根据地,这不是小事情。夏候文一直看着通辽地图,过了十来分钟之后,才道:“政委,我想要六个步兵连,一个骑兵连。

“我给你六个加强连,每个加强连编制200人。每个连给你配备一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六门五○小炮。从军区各个主力团抽调,干部方面你来选择。你可以从全军区选择干部,只要不是特殊原因,我一律批准。只有骑兵连,我给你一个骑兵营,你自己去骑兵旅抽调一个营。这六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营大约1500人的部队组成东北支队,你来担任支队长兼政委。当然你除了指挥部队打仗,更重要的是要开辟新的根据地、巩固新的根据地、发展新的根据地。所以你可以跟军区要求配合你工作的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

夏侯文再次沉默。

因为他要仔细思考。魏红军很有耐心,毕竟这可是大事情。好一会之后,夏侯文道:“政委,我想带走两个人。第八旅参谋长姜鹤白同志和第八旅政治部主任吴平山同志。”

“怎么说?”

“政委,姜鹤白同志是东北人,以前在东北组建义勇军打过仗。而且他多年在河北地区独立作战,后来担任新一团团长、26团团长表现都很好。

这是一名军事素养很高的军事将领。我去通辽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发展根据地上,平时的战斗需要姜鹤白同志这样出色的军事干部。至于吴平山同志,因为他们家在赤峰,所以他会一口流利的蒙古语。赤峰地区蒙古部落很多,人口的一大半都是蒙古族。

所以需要会蒙古语的干部。如果可以我希望军区能够给我派遣一些蒙古族干部,一起去通辽开辟根据地。”

“嗯。

魏红军点头。

夏侯文想的还是很周到的。

“你的这些要求不过分,军区党委会应该可以通过。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你。用自己熟悉的干部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能有山头主义。你以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会和很多其他干部打交道,千万不能陷入山头主义当中。你要学会平衡,学会团结。”

魏红军是真的很欣赏夏侯文。

他的未来无可限量。

因为能力是真的很出色。

历史上他作为平西支队的干部,后来编入第四纵队,最后成为冀热察挺进军的干部。因为冀热察挺进军发展差,直接影响了他的进步。本来在怀来开辟根据地很好,但最后一直在机关单位工作。

本来很好的开局,结果最后只是开国大校。

但现在不一样。

因为来到了八纵,夏侯文在察东地区是独当一面。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冀热察军区重量级的干部。

正因为很欣赏夏侯文,所以魏红军更不想他在其他方面出问题。这一次他要带走的姜鹤白、吴平山,都是他的老部下。魏红军不希望夏侯文陷入山头主义的漩涡当中。

夏侯文道:“政委,你放心。”

“好。你现在可以开始挑选部队,还有一些根据地地方干部,你也可以开始挑选。”

“是。”

第569章 魏红军报告

成立东北支队,既然已经决定了,魏红军就不墨迹。

慢悠悠的不是魏红军的风格。

魏红军立马召开军区党委会,讨论东北支队的问题。最后通过了魏红军的提议,从军区各部队抽调六个加强连,一个骑兵营,总共1500人的部队,组建进军通辽的东北支队。任命夏侯文同志为东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姜鹤白同志担任东北支队副支队长,吴平山同志担任东北支队副政治委员。

夏侯文也是迅速完成了部队的组建。

时间刚刚进入9月份,夏侯文就带着东北支队北上通辽。

而这个时候的魏红军则是一直在写“抗战后的东北”这份报告。魏红军发现党内很多人对于东北重视,但现阶段他们对于东北的重视还不够。或者说他们对于战后的东北局势判断比较乐观。

这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魏红军才专门写这份报告。

以前的魏红军资历浅、级别低,很多时候没有资格在更高的方面发言,或者说就算是说什么也没什么作用。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借助杨全武,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递上去。但现在魏红军是晋察翼政治局委员,冀热察边区区委书记,还是冀热察军区政治委员,完全可以直接上报自己的想法当然也不能越级。

还是要先通过晋察冀中央局,或者是晋察冀中央局书记聂帅。

魏红军把报告交给了聂帅。

聂帅看到魏红军递上来的报告之后很是吃惊,甚至可以说是吓了一大跳。因为魏红军在这篇报告当中,有很多“离经叛道”的想法。里面很多内容是不适合公开的,甚至不适合在党内高级干部当中公开。

聂帅对于魏红军是很重视的。

所以急以急忙忙的叫魏红军来到了张家口。

聂帅看到魏红军之后,发现魏红军脸都瘦了一圈,所以很是惊呀。聂帅当然不知道魏红军这段时间一直在各个根据地,和党员干部谈话。

几乎把整个冀热察根据地都转了一遍,因此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还有这份报告写下来,魏红军也是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怎么可能不瘦。

“你呀,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不爱惜身体。革命工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行的,你要注意身体。”

聂帅对于魏红军真的是很爱护。

可不希望魏红军也跟目前党内不少干部一样把身体给弄垮了。现在党内有不少干部,因为身体情况不好,所以中央安排的时候很是头疼。

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体就不适合工作。

“司令员,我没事。”

“红军,你的报告我看了。有些方面写的不是很详细,我想听你当面解释一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