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5章

作者:随遇而安

不过显然李世平并不是政治部主任最合格的人选。

因为抗战时期,反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也很重。八路军部队出现叛逃的现象,背后都有日军和国军特务的身影。所以一个合格的政治部主任是非常难得的。

“如何建立地下交通线,需要独立支队的如何配合,等人到了你们自己商量。

“是。”

“就这两个事情。只要你们做好了这两个事情,那就是对于军区最大的支持。我时间紧张,就不在你们这里多待。

“罗主任,再有两个来小说天就黑了。还是住一晚再走?”

“不行。此次八路围攻一分区影响很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邓政委带兵出击平西,我的事情就更多了。以后我不太可能常来你们这里,到时候会派其他人过来。”

“是。”

一分区的邓国政委要去宛平建立根据地。

以自己老领导杨全武的性格,必然是司令员、政委一肩挑。到时候罗仁发这个政治部主任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多。而且一分区这么多的事情,罗仁发也不可能每次都亲自过来。

两个人陪着罗仁发出门,魏红军突然道:“罗政委,地下交通站建立之后,从平津地区进入根据地的那些学生是不是都有登记。进来几个人,军区接受几个人,都是有记录的。”

“当然。那些学生进入根据地,都要有当地地下党的路条,都是接受当地地下党组织考验之后派过来的。要是都没有登记,他们中间有个特务,那么整个地下交通线都不安全了。而且他们当中要是有特务混进根据地,对根据地产生多大的破坏。这些学生进入根据地,那都是地下党开路条,根据地接受机关按照名单接收的。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有。”

魏红军摇头。

果然后世电视剧上,那些学生随意的来到根据地都是假的。

现在根据地周围跟日军拉锯战,没有地下交通线的保护,那些学生怎么可能过了日军封锁,进入根据地。而且这种不知根底的学生来到根据地,根,据地敢用她们吗?

就是那些有地下党凭证的学生来到根据地,根据地保卫处都要对他们进行审查。没有地下党路条,野路子进来的学生,审查就更严格了。

“你小子是不是想在中间截留几个学生为自己所用?”

罗仁发突然开口质问。

魏红军连连摆手,道:“老领导,我哪里敢呢?”

“趋早打消这个念头。通过地下交通站进来的学生也好,其他人才也好,那都是有专门的接收单位。一旦来的人和名单对不上,人多了还是人少了,那都是很大的事情。上面查起来,不要说是你,就是师长都无法交代。

“是。”“你们两个现在被很多人关注,千万别犯这种错误。”

第070章 开辟西宁根据地

“老王,你怎么想?”

送走了罗仁发之后,王秋云和魏红军大眼瞪小眼。

两个人来盛县也不过是三个月时间。现在才刚刚对于盛县有了更深的了解,在盛县有了一定的基础,上面就让两个人开辟西宁县抗日根据地。西宁县的具体情况,两个人是双眼一抹黑。

甚至两个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盛县,根本没有关注过西宁县。虽然之前罗仁发就说,以后让独立支队负责发展察南根据地。但现阶段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那么远。毕竟现在的独立支队才几个人,能够维持盛县的局面就不错了。

不过既然上面有命令,两个人当然要遵守。

但如何做,还是要好好想一想。

“在西宁开辟根据地不是那么容易。你看看西宁的位置,他的西边就是大同,距离还不到200里。往东北方向就是察哈尔重镇宣化,距离300里左右。再说西宁到平绥铁路直线距离还不到100里。急行军半天时间就能够威胁平绥铁路。这个地方远比我们盛县重要,对于敌人的威胁也大。因此在西宁县设立根据地,会遭到日军频繁的围剿。”

王秋云指了指西宁县叹口气。

盛县真的不起眼。

但西宁县是真正直接威胁平绥铁路的地方。方魏红军也是脸色凝重。

不过魏红军还是安慰王秋云道:“西宁县开辟根据地,的确是困难。但也不是没有有利的地方。

老领导不是说了,日军部队短时间之内在平绥路部队缺乏。西宁县本来就这么一个日军大队,现在被我们困在了盛县,西宁县那边目前正好是真空时期。适合我们开展工作。”

王秋云的脸色才舒展开来。

看着西宁县地图道:“当然西宁县开辟根据地也是有优势。你看看西宁县的地势,南北山多,而且几乎把把西宁县环绕。山区面积很大,估计占据整个西宁县三成。山区历来是我们发展根据地重要的依仗。有了这些山区作为依托,我们就能够逐步开战山地游击战,发展根据地。我们如果派人进入西宁县,就可以从东南面的山区开始,慢慢的发展根据地。”

晋东北的抗战,其实就是山区游击战。

有山,开展游击战就会容易很多。因为依托山高林密的地势,稍微不利,就可以撤到山上,让日军找不到。就这样先从山区农村开始发展根据地,然后慢慢的扩张。这就是山地发展根据地的优势。

相比起来平原地带的游击战就会困难很多。

盛县这边的地形是南边山多,中间也就是县城所在的地方平原不少,是盛县重要的粮食产地。北面是高陵地带和山地结合的地方。

“老魏,我有些想法,你参谋一下。我们让特务营驻扎在白草镇、北水沟镇,这两个地方作为特务营的防区。一方面切断日军从西宁县到盛县的后勤,同时可以随时支援西宁县发展根据地。”

“行。我和段书记商量,从上一次来的干部当中,抽调原来准备去西宁县开辟根据地的干部。西宁县有我们的根据地和游击队,对我们盛县这边是好事情。以后西宁县的日军有什么动作,我们都能够提前知道,而且他们可以在西宁县袭击日军的后勤。老王,既然要开辟西宁根据地,除了让特务营坐镇白草镇和北水沟镇,抽调地方干部之外,我们部队也要抽调一些人组成小分队,配备足够的武器弹药过去。”

“可以。我们独立支队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武器。他们拿着二三十杆三八大盖都不成问题。

王秋云很是豪爽。

这一次连续两次伏击,部队光是三八大盖就缴获了六百多条。除了三八大盖,还有晋造六五式步枪和汉阳造三百六十条。独立支队一下就增加了一千条步枪。

而且目前独立支队的兵器修械所,虽然还无法制造枪械和子弹。但可以修兵器。独立支队那么多从战场上拿到的,损坏的武器他们就能够修。

当然他们修,主要是拆卸兵器,然后把好的零件按上去。几条坏的步枪,可以组装一个好的步枪。不要说步枪,独立支队连在战场上损坏的机枪都有。

这也是一种补充。

可以说是一下成为了大富豪。

现在不仅仅是独立支队2400人都全副武装,就连下面几个区小队都有足够的武器。支援西宁县一些武器弹药,对于独立支队来说完全是轻而易举。

“至于从部队抽调小分队一起进入西宁县?”

王秋云头疼。

派到西宁县的部队,要能够在陌生的环境,艰难的环境当中生存。这样的干部必须要坚强,政治,素质过硬。不能因为碰到艰难情况就退缩,乃至于叛变。

这种干部在独立支队都是非常宝贵的。

“老王,我们组建一个西宁挺进大队,让高伟担任挺进大队大队长如何?”

“高伟?”

“嗯。我们两个人本来是想让高伟担任二营长。但现在上面既然要开辟西宁根据地,肯定是要派遣一个性格刚硬,能打硬仗、恶仗的指挥员。高伟虽然有些冲动,但他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这段时间也成熟很多。西宁那边的情况不管怎么恶劣,他都不会退缩。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就需要他这样的人去。”

“高伟走了,这二营不还得找一个新的营长?”

“让陶来峰把营长和教导员都兼了得了。现在我们八路军很多部队都缺干部,所以都是一个人兼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我们师长不就是兼任政委。”

“也行。让高伟从二营抽调一个加强排,跟着那些地方干部一起进入西宁。有个加强排,再支援他们二十条三八大盖,和十条晋造步枪。只要他们能够开辟几个农村根据地,那么短时间之内扩军几百人应该没有问题。

王秋云和魏红军最后决定让高伟去开辟西宁根据地。

谈完了西宁根据地的问题,王秋云道:“老魏,军区要给我们派一名政治部主任,那李老师怎么安排?”

李世平可是盛县地下党老人。

更是独立支队的老人。甚至应该说独立支队的前身张家沟村游击队是他一手创立的。他在独立支队和地方党委当中威望很高,毕竟部队和地方党员当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当时魏红军是废了老大的劲,才把李世平留在了部队。如果一句话没有,让李世平让出政治部主任的位置,很容易让人以为军区要夺权,造成不必要的隔。

所以怎么安排李世平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不过魏红军倒是不在意,道:“这个简单。让李老师担任独立支队的副政委。他原来在政治部主任位置上,主要工作也是配合我在部队进行宣传。

让他担任副政委,也是原来的工作。你觉得呢?”

“可以。不过你要提前说好,别弄出什么误会。

“好。”

第071章 西宁挺进大队

有了决定之后,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开始部署此事。

现在时间正合适。

要是过了这个空窗期,说不说定日军很快就恢复对于平绥路一带的部署。一旦日军在平绥路有了足够的兵力,到时候再开辟根据地,会比现在困难很多倍。趁着现在日军兵力空虚,快速的建立一些农村根据地,组建地方游击队,这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王秋云和魏红军立马召开了会议。有刚刚担任独立支队副政委的李世平,参谋长张大虎。

然后是特务营营长吴清河,政委雷佳斌,副营长兼任一连长的张山,二营副营长高伟。然后是地方党委的同志,盛县县委书记段成伟,县长李少成。

还有平西地委培养,准备去西宁县工作的工作组主任黄浩。

“刚刚政委传达了军区的命令。既然军区有了命令,我们就要执行。而且一旦我们能够在西宁县开辟新的根据地,那么西宁县、盛县就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抗日根据地,推动察南抗日运动的发展。

所以我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准备组建西宁挺进大,队,开辟西宁抗日根据地。”

在场很多人都是面面相。

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要成立挺进大队。

倒是黄浩非常兴奋。

当初平西地委培养干部的时候,并不是盲目选择的。去地方开展工作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以本地干部为主。因为本地干部熟悉当地情况,去了之后可以很快就能够站住脚,然后开展工作。

而黄浩就是这样的干部。

黄浩是西宁本地人,学生年代加入了中国中共。在平西地委接受培训之后,本来是要返回西宁开展工作的。只不过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在盛县搞出了很大的局面。

所以独立师决定让独立支队扛起察南抗日的大旗。

黄浩他们就临时留在了盛县,在盛县工作。现在独立支队要开始开辟西宁根据地,黄浩作为当地人当然高兴。

“黄浩同志,你这里有没有问题。毕竟目前来说,盛县比较安全。但去了西宁开展工作,很多都要从头开始。说不定还会有一些危险。其他的同志们会不会有些抵触,不愿意去西宁开展工作?”

魏红军担心的问了黄浩。

黄浩站了起来,道:“首长,你放心。我们组的同志们,如果真的贪图安逸,那就直接留在了军区,不可能参加平西地委的培训。我们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那就好。”

魏红军还是感叹。

八路军能够在敌后胜利,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黄浩这样默默无闻的地方工作者。整个抗战期间,不仅仅是军队伤亡大,军队干部伤亡大。地方根据地的干部伤亡更加惊人。或者应该说,地方干部的,牲是高于军队干部的。1但他们不怕牺牲,一批一批的奔赴敌后创立根据地。

魏红军转过头对王秋云道:“老王,你来宣布任命?”

“你来吧。

王秋云摇头。

部队人事任命,平时都是政委宣布。魏红军站起来道:“那我就公布独立支队西宁挺进大队的干部名单。高伟。”1

“到。”

“你担任西宁挺进大队大队长。你可以从一营和二营抽调一个加强排,组建西宁挺进大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