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51章

作者:随遇而安

冀热辽挺进军的教训就在那里。

现在中央要派人去主持东北军事工作,肯定是要找一个能够让那些骄兵悍将服气的将领。目前中央这边有这种能力的军事干部,只有负责抗大的许向前,负责党校军事工作的林飚。

他们一个是曾经四方面军总指挥,一个是曾经一军团军团长,115师师长。

都是有资历、有战功,可以压服前线骄兵悍将的存在。

总司令道:“林隧同志吧。晋察冀就是原115师部队,林飚同志上上下下都熟悉,他过去不需要磨合。现在东北没时间磨合,需要的是偶尽快的稳定局面,然后部队进入反攻。”

“林飚同志的确合适。”

主席也是点头。

道:“我看这样,林飚同志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同时担任东北军区司令员。陈运同志继续担任东北局书记和东北军区政治委员。”

第606章 抽调部队

书记处有了决定之后,中央很快就开始调兵遣将。

在中央党校的林帅被任命为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全权负责东北的军事工作。而且这一次林帅去东北,不像是之前陈运他们,是光杆司令。

中央开始抽调部队和干部陪同林隧一起过去。

中央任命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肖金光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还有就是去年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归国的李天友,都跟随林飚一起去东北。

同时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序列当中抽调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编入东北军区序列当中。不过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不是全都去东北,而是在延安留下三个团。留在延安的三个团组建新的教导旅,正式编入120师序列。原教导第二旅副旅长宋志远担任新成立教导旅旅长,张中亮担任政治委员。

这里面教导第一旅的主力部队都是冀鲁豫部队,也就是当年115师344旅出身的部队。往前数就是当年在陕北的许海东担任军团长的红十五军团。

教导第二旅是晋察冀部队组成。

都是1943年陕甘宁地区局势危急的时候,从晋察翼和翼鲁豫抽调来保卫延安的部队。现在华北方面军收缩兵力,结果晋绥军区压力大减。

延安可以从晋绥军区抽调部队,所以这一次派遣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跟着林帅一起去东北。

当然中央还有一个考虑是,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都是出身115师。目前在东北的部队,都是晋察冀部队,加上教导第一旅、教导第二旅,大家出身都差不多。这样在东北的部队,往前数都是出身115师。

这样就便于林帅指挥。

然后中央开始和下面各个根据地进行协调。准备从各个根据地抽调一批地方干部,随后进入东北。

“师长。”

“师长。”

林帅接到了命令之后,并没有和自己的部队一起来。

后面的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交给了教导第一旅旅长杨德志负责,林帅和肖金光两个人快马加鞭来到了晋察翼。因为他需要从晋察翼抽到部队进入东北军区。

虽然他是115师师长。

但晋察翼和115师早就分家。现在八路军序列当中,晋察冀是可以和120师、129师、115师并称的平行单位。晋察冀也成为了一个大山头。

想要从晋察冀调兵,还是需要提前和晋察冀协调。

所以他和肖金光来到晋察冀,和晋察冀军区的领导碰面协调。王秋云和魏红军也是接到了聂帅的招呼来到了张家口。在张家口见到了林帅。

两个人立马立正敬礼。

别看林帅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在战场。但林帅在红军时期那可是一军团军团长,是两个人多年的老首长。两个人哪里敢有丝毫的怠慢。

林帅在延安的时候,魏红军是去拜访过他的。

但因为王秋云没有去延安,所以林帅已经好多年没见过王秋云。其实要不是王秋云和魏红军打出来,林帅差不多都快要忘记王秋云这个人。

毕竟两个人以前级别太低。

在红军时期,王秋云是军团出名的诱敌高手,因此林帅还亲自给王秋云部署过命令,亲自嘉奖过王秋云。只不过时间太久,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这一次也就是魏红军和王秋云站在一起。如果是在外面碰到,林帅都已经认不出王秋云。

“王秋云。”

“到。”

“好。”

林帅点头,笑着道:“不错,这些年表现不错。”

轻轻地拍了拍王秋云的肩膀。

王秋云得到林帅的赞赏很是激动。

当年在中央苏区,谁不知道一军团军团长林帅是中央红军当中最年轻有为的战将。王秋云和魏红军从赤卫队正式加入红军开始,编制上一直在一军团这边。

对林帅的那种崇拜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林帅话不多。

也没有跟两个人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叙叙旧就离开。

王秋云看着林帅的背影,跟魏红军道:“师长真的担任了东北军区司令员了?”

“对。”

“太好了。你说我们冀热察军区离东北这么近,这一次师长会不会调我们部队进入东北。这样以后我们又在师长下面打仗了。

魏红军没有回答王秋云这句话。

但魏红军心里明白,冀热察军区的主力应该是要进入东北。只是不知道晋察翼这边是怎么选择的。是要把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直接并入到东北军区,还是只抽调一些部队进入东北。

两个人进入聂入帅的指挥部,看到聂帅紧皱眉头,所以喊道:“报告。”

聂帅抬头看到了王秋云和魏红军。

摆摆手让两个人坐下。

看着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晋察冀的后起之秀聂帅很是自豪,但同时也是无奈。聂帅也没有藏着掖着,对两个人道:“见过林隧同志了?”

“在外面见到了。”

“这一次中央任命中共同志为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是为了让林飚同志全权负责东北的军事。而且中央也批准东北局的申请,往东北派遣更多的部队和干部。”

王秋云和魏红军静静地听着。

魏红军自从给中央建议“东北战略”的时候就明白,这一天必然会到来。

东北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拥有其他根据地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东北的工业,是延安怎么都无法放弃的。现在局势对于八路军越来越有利,中央当然不可能放过东北。

可是东北毕竟是陌生的地方。

东北局现在算是有了基础。但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必然是需要更多的部队和干部。

“中央从联防军序列当中,抽调了教导第一旅、教导第二旅,在延安留下了三个团之后,其他部队都跟着杨德志同志进入东北,部队已经出发正在来的路上。我们晋察翼这边也要派出六个旅的部队进入东北。

“司令员,要抽调这么多部队?”

魏红军深吸一口气。

晋察冀目前的那些旅,一般都是一万人以上的编制。像冀热察军区的第一旅这样的主力旅,更是一万四千人的编制。就算人数少一点的旅级单位,也有七八千人。晋察冀这一次要抽调六个旅去东北,那就是要抽调六七万人左右的部队。

晋察冀军区虽然发展很快,部队数量也很多。

可是抽调六七万万人,对于晋察翼依旧不是小数目。冀热察军区和冀热辽军区大半的主力都要去东北。

聂帅点点头。

道:“刚刚和中共同志谈过。中共同志准备在东北成立野战军部队,总共要组建三个纵队,每个纵队最少下辖三个旅。冀热辽军区那边,邓华同志会亲自带兵过去,和程世华同志的第十旅会和,组建东北军区第三纵队。邓华同志担任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再加上一个旅,组建东北军区第一纵队。杨德志同志会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调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苏震桦同志担任第一纵队政治委员。”

说到这里,聂帅看着王秋云和魏红军道:“从你们冀热察军区抽调四个旅的部队,其中一个旅编入到第一纵队。剩下三个旅编为东北军区第二纵队,王秋云同志担任司令员,魏红军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目前在东北的部队,大部分都要改编为地方部队。”

聂帅说完,王秋云和魏红军都没有立即说话。

因为两个人都要消化聂帅说的内容。

王秋云考虑的是,要带走哪些部队。从冀热察军区抽调四个旅的部队,如果王秋云和魏红军狠心,就可以把冀热察军区的精锐都带走。

魏红军考虑的是,难道自己就这样去了东北军区?

所以问道:“司令员,您的意思是,以后我和王秋云同志就不再是晋察翼的干部,要成为东北军区的干部?”

聂帅看着魏红军摇了摇头。

道:“王秋云以后的确是东北军区的干部。王秋云这一次去东北,除了担任第二纵队司令员,还要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但你还是我晋察冀的干部。虽然这一次你去东北会担任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但你只是临时借调去东北,结束那边的工作之后,你还是要回来的。

其实陈运和林帅都是想要把魏红军直接带到东北。

毕竟魏红军可是开辟出了察绥军区和冀热察军区的“猛人”,陈运和林帅他们都愿意带着这样的干部。

但聂帅没有松口。

所以这一次王秋云和魏红军带兵去东北,魏红军虽然在东北局有职位,但依旧是借调。为了魏红军的问题,聂帅亲自给延安发了电报,希望中央能够同意留下魏红军。

聂帅是组织性很强的干部。

很少为了干部问题,跟中央提条件。这一次为魏红军提了条件,中央也给足了聂帅面子。毕竟为了东北战略晋察冀这边是源源不断的给东北抽调部队和干部。中央还是安抚一下晋察冀,所以同意聂帅的意思,魏红军借调东北参与开辟根据地。但晋察冀需要的时候,还是要回到晋察冀。

不过中央虽然答应了聂帅。但魏红军最终是留在东北,还是回到晋察冀,聂帅也不敢完全确定。

因为如果中央最后一定要把魏红军留在东北,聂帅也不可能反对。

“你们两个人回去之后商量一下。看看你们两个人走了之后,翼热察军区的工作怎么安排。还有尽快的选择进入东北的四个旅部队。等教导第一旅和教导第二旅来到热河,到时候你们就要一起进入东北。”

第607章 冀热察军区的安排

冀热察军区党委会议。

大家都是沉默。

冀热察军区的这些部队,是当年八纵分出来的部队。大家在晋察冀一手打造出了八纵这个部队,又有了翼热察军区这个二级军区。

可是现在呢?

冀热察军区又要分兵。

大家目前的心情很复杂,一边是感觉到兴奋,一边是感觉到遗憾感。

兴奋是因为在座的都是冀热察军区的高级将领。现在中央决定大规模抽调部队进入东北,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欧洲那边德国投降,小日本的日子也长不了。现在这么多部队涌入东北,那就是中央下决心要去解放东北。抗战胜利的希望就在眼前,大家怎么可能不兴奋。

再说一句大家的私心,那就是进入东北,是晋升的好机会。

冀热察军区现在基本上已经稳定,大家想要晋升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可是东北现在是一块空白,大部队进入东北可以扩军。到时候大家都有机会。

而且这一次进入东北,王秋云和魏红军级别都很高。不说魏红军的东北军副书记,光是两个人在东北军区一个是副司令员,一个是副政治委员。

现在部队跟着他们两个人去东北,前途都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