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这名干部魏红军就更熟悉。说起来这还是魏红军的学生,是魏红军在盛县开办的农村讲习所出来的学生。当时年纪还很小只有十七岁,还是盛县中学的学生。
不过现在已经25岁,成为了一名有经验的农村干部。
也就魏红军不是常凯申。
如果魏红军也跟常凯申一样,那么魏红军在盛县开办的农村讲习所毕业的学生都得喊魏红军老师。魏红军亲自上课培养的农村干部就有300多名。后来这个学校一直存在,整个抗战期间少说也培养了4000名以上的农村干部。
刘浩道:“中国历史就是在这种循环当中。各个朝代开国的时候,人少耕地多,所以问题不大。
可是几十年之后,就开始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这里面虽然有权贵吞并土地的事情发生,但也有农村会出现一批聪明人成为新的地主。接着新出现的地主开始新一轮的土地兼并。然后没有土地的农民成为流民,最后爆发农民起义。旧的朝代结束,新的朝代开始。”
刘浩说到这里,很多人才反应过来。
原来魏红军说的是这个意思。
他们很多人之前不明白魏红军的意思。但刘浩非常准确的说出了魏红军的想法。大家都是做农村工作的,一个个脸色突然变得难看。
如果跟刘浩说的那样,历史就是这么循环的。
那么大家革命的意义何在?土地改革的意义何在?
难道就是为了打倒旧地主,创造新地主?
或者是为了打倒旧权贵,打造新权贵?
农村的土地情况继续这样循环?
这都不是大家革命的目的。
“书记,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想要人人平等,在农村就是耕者有其田。可是如果按照书记说的那样,土地改革之后很快会再次出现地主和贫雇农,那么我们革命还有什么意义。不说现在我们只是减租减息,就算我们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如果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农村再次变成现在的样子,那我们土地改革的意义何在?”
有些干部直接提出了疑问。
魏红军很满意。
中共的成功,就是这些千千万万中共干部们努力的结果。主席一直都说要让一线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其实关于冀热察根据地的土地改革,魏红军完全可以自己制定各种方案政策,然后在冀热察根据地推行。
但不行。
这样的结果是,很多干部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魏红军的想法。如果他们不完全理解魏红军的想法,那么工作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魏红军是希望大家完全理解自己的土改思路。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够步伐一致。
所以魏红军才召开这一次的会议,统一大家的思想。让大家可以理解和接受魏红军的土改想法,同时魏红军也想听听这些来自一线农村干部的意见。
“书记,如果想要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规定,土改之后分到的土地不可以进行私人买卖。”
李少成开口。
李少成一说,有些干部就恍然大悟,道:“对啊。书记,正因为农村土地可以买卖,所以才出现,那么多问题。如果我们规定农村土地不允许进行私人买卖,那么就可以避免发生这种事情。
魏红军笑了笑。
道:“这只是我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刚刚刘浩同志说得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土地问题。这是上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我们开一次会议就能够解决,我希望大家回去多思考这个事情。也可以分组讨论。下一次会议我们再好好讨论。我现在问第二个问题。我们士改之后,就跟刚才说的那样。有的人富起来了,而且是靠着勤劳富起来了。而不是靠着坑蒙拐骗积累了财富。那么到时候这样的家庭我们要怎么对待?
他们如果本来就是党员,那么就变成了富农党员。
可是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党派,这样靠着勤劳成为富户的,是合格的党员,还是不合格的党员?我们在,政治上要如何定义他们,要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如,果把耕地租给别人,或者在自己的产业上有雇佣别人的行为,这是不是剥削?如果有党员有剥削行为,那么他们还是中共员吗?”
很多人觉得理论是没什么用的,都是夸夸其谈的。
可惜他们忘记了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很多时候理论的突破,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就像是魏红军现在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土改之后,富裕起来的农民要怎么对待?
他们的出身要变成富农?政治上要以富农地主来对待他们?
如果这个人是党员呢?
要继续承认他们的党员身份,或者是把他们开除出党?
这个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问题,好像魏红军故意找事情一样。但这个东西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这个事情会在不久之后发生。
历史上东北因为这个事情发生了巨大的争论。
以高刚为首的东北局干部和休养同志为首的华北局干部之间,可是发生了巨大的争论。
官司打到了主席那里。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的成分到底是地主、富农,还是原来土改之前的贫雇农。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党员家庭富裕起来,那么这个党员还是不是党员?党员能不能允许富起来?党员有产业之后,如果雇佣别人干活,那么党员是不是成为了剥削阶级?
这都是涉及到土地改革,以及后面的中央政策问题。
“书记,其他的我不好说,因为我也想不明白。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我们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生活的更好,摆脱贫穷的命,运。我们党既然是为了让广大的穷苦百姓翻身做主人,让他们更好的生活。那么我们应该是鼓励大家勤劳致富。若是因为大家勤劳致富,却以富农地主来对待,在政治上排斥他们,那么大家以后还怎么敢努力?农村的那些百姓,谁还敢勤劳致富。
魏红军虽然对于冀热察土改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想法,但没有自大到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自己手底下这些地方干部都是经验很丰富的干部。
对农村工作很熟悉。
魏红军很重视他们的意见。所以提了问题之后,也把他们的话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制定政策的,根据。
“书记,我也觉得有一些问题。如果说党员干部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致富也成为问题,不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只能是甘于清贫吗?我们党员干部是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但也没有道理不能勤劳致富。
而且我们党员干部在农村就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如果连党员都不敢勤劳致富,那么广大的农民谁又敢勤劳致富?”
“书记,我反对这种说法。”
魏红军看向了陈韬。
魏红军欣赏陈韬,一个大学生,中学老师,却能够扎扎实实的扎根农村,工作这么多年。不说别的,光是这种扎根农村多年的精神,就让魏红军很欣赏。
陈韬道:“书记,我认为勤劳致富和党员富户,以及党员剥削应该分开来看,而不是把他们混为一谈。我们党应该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农民劳动致富,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参加革命的目的。但党员不一样。书记,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圣人?就是我们党员,又有多少人敢拍着胸说自己是大公无私的?如果我们的党员都能够做到大公无私,那么我们的革命早就胜利了。我们大部分的党员也有私心。如果农村的党员富农多了起来,他们更多的精力会放在自己家的事情上,我们怎么保证他们能够带领农民一起致富?再说我们是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了消灭剥削革命的政党。怎么能够允许我们的党员自己成为地主?把自己的耕地租给农民,在自己的产业雇佣百姓,这不就是剥削行为。一旦我们的基层党员干部自己有了产业,和基层政府联合起来,我们的基层政权就会彻底崩坏。
魏红军把陈韬的话记录下来。
这个问题魏红军也是比较头疼的。
历史上东北局书记高刚和当时党和国家二把手修养同志之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争论。他们两个人工作上的矛盾,后来升级到了其他方面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高饶事件”。
应该说魏红军小胳膊小腿,不应该涉及到这样的问题。
但没办法。
魏红军现在走到了这个位置。目前的魏红军只脚已经开始迈入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行列,再进一步就有资格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所以有些敏感的政策肯定会碰到。魏红军不可能避开那些敏感的东西。
既然避不开,那么只能是迎难而上。
主席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到了魏红军现在的地位,斗争已经是无法避免的。
陈韬的想法魏红军颇为赞赏。
在农村土改之后,农村刚刚发展起来,就出现,富农党员。历史上东北局这边有些干部就认为,富,农党员的出现可以做一个示范,激励其他农民跟着他一起致富。修养同志也支持这种说法。
但高刚却认为这样的情况是有问题的。
富农党员的出现,如果不加以限制,会有不少后遗症的。
就像是陈韬说的这样。
只要是人就有私心,党员也不例外。一旦有了自己的私产,那么党员的私心也会随之扩大。一旦出现这种事情,直接影响的就是基层政府。
因为在这个党员数量不多的情况之下,基层的党员基本上都是干部。现在可不像是后来,农村一大堆的党员。目前这个年代一个村才有几个党员。
所以才有一句党员干部之说。这个年代基本上是把党员和干部放在一起说的。
还有关于党员把地租给农民,自己的私产雇佣百姓等等。
明显的剥削行为,却有不少干部支持,包括得到了修养同志的支持。修养同志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样的经济模式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完全可以支持。可是他忘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可以允许其他所有制的经济存在。但这里面不应该涉及到党员。
如果连党员都涉及到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党员也参与雇佣百姓,那么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经济如何转入社会主义经济。
在这方面对于党员还是应该要有所限制。
“这个问题大家回去可以想一下,明天我们一个一个的讨论。我问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土改政策的目的是打倒地主,还是打倒地主阶级?又或者是即消灭地主阶级,也要消灭地主?
第648章 魏红军的问题2
“书记,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吗?”
赖大河直接提出了疑问。
地主和地主阶级有什么不一样吗?不都是地主。虽然农村工作队有陈韬这样有文化的干部,但是也有赖大河这种农民出身的干部。魏红军也熟悉赖大河。
赖大河是魏红军在盛县一手发展起来的农民干部。
赖大河出身中农,小时候读过一点书,不过也就读过两年私塾。人高马大,还跟人练过武。而且在自己家乡爱打抱不平,但又不是那种无所事事的地痞。自家的耕地打理的非常好,别人有需要的时候还积极帮忙,所以在家乡年轻人当中颇有威信。
后来赖大河带着本村二十多个年轻人参加了八路军,参军两个月就因为作战勇猛成为了排长。可是魏红军和部队指战员谈心的时候,发现赖大河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做事情条理分明,人也聪明。部队,战士之间出现一些矛盾,赖大河看起来是粗人,但却很有办法消这种矛盾,是一个政工干部的好料子。不过当时全面铺开减租减息工作,地方干部奇缺,所以魏红军让他来到农村讲习所学习。
在农村讲习所学习三个月之后,慢慢赖大河成为了根据地农村干部。
农村工作做得非常好。别看文化程度不高,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农村的工作。但赖大河毕竟基础差,这些年努力学习,但有些理论上的问题他是搞不清楚的。
“谁来说说这两个的区别?”
陈韬开口道:“打倒地主是,消灭地主这个人。比如说是一个村进行土改,那么消灭当地的地主。这个可以是身体层面,也可以是政治层面,又或者是经济层面。打倒地主阶级是一个很广泛的观点,更多的意思应该是改变封建土地关系。也就是改变目前农村的这种土地关系。
陈韬还是很有知识。
一下就明白魏红军的意思。
赖大河皱眉道:“书记,我在农村讲习所听过你的课,也看过一过些这方面的书。耕者有其田一直是很多农民的美好想法。像农村的那些半自耕农和贫雇农,从小就渴望有一个自己的耕地。土改改变封建士地关系,让大部分农民都能够有自己的士地,一直是我们党的目标。但我反对从身体层面上消灭地主。我们晋察冀在抗战时期,上下一心,才能够有现在的局面。现在抗战结束了,我们有可能要进行土改,就对地主进行身体上消灭,这不对啊。从道义上说不过去。”
赖大河比不上陈韬这样有文化的人。
但他懂最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做了,那就是错的。晋察冀的富农地主,特别是抗战期间还留,在根据地的富农地主,有很多人都是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日。
怎么能一句话就要对他们进行身体上的消灭。
赖大河认为这是不对的。
当然赖大河文化水平有限,无法从理论层面说出什么道理。
魏红军点头。
这个问题魏红军倒是直接道:“陈韬同志说的意思大致是对的。什么是打倒地主阶级,什么是打倒地主,是不一样的概念。赖大河同志讲的也有道理。同志们,我可以清楚的告诉大家,我们土改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农村剥削制度,推翻影响工业化、影响现代化的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而这种落后的农村生产关系,就是封建士地制度。也就是说我们土改就是要彻底结束农村封建土地制度,制定一个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完成一个耕者有其田的新农村。而我们土改的敌人就是地主阶级。这个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地主,而是指一个阶级。”
紧接着魏红军继续道:“但怎么才能够消灭地主阶层?是不是把那些地主都杀了,那就是消灭地主阶级?并不是如此。我们说的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地主阶级,是结束农村的土地关系,消灭农村的剥削。农村没有了封建土地关系,没有了以封建士地关系为核心的剥削,那就是消灭封建地主阶级。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