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49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可是没想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

杨全武脾气上来,直接把聂帅给架在了那里。

魏红军苦笑,杨全武这脾气,真是能够得罪人的。

因此魏红军立马插嘴道:“司令员,既然要和平,我们晋察冀肯定是要裁军。”

在一片质疑声中,有人支持,聂帅很高兴。

特别是魏红军作为晋察冀中央局常务委员,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目前负责晋察冀野战军日常工作的干部,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所有人的目光都来到了魏红军这里。魏红军淡定的道:“我们晋察冀打了这么多年仗,付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现在和平希望在即,我们是应该减轻我们百姓的负担。所以裁军势在必行。不过司令员,我们考虑百姓负担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我们征战多年的指战员考虑。他们为国征战多年,都是国家的功臣、民族的功臣。现在和平了,他们要离开部队去地方。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他们,应该帮他们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现在,我们晋察冀这么多部队,一旦裁减三分之一,把野战军部队和地方部队加起来,那就是近20万的规模。这么多指战员离开部队去地方,怎么安置他们,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如果我们安排不好这些指战员,到了地方上发生一些事情怎么办?

“那你的意思是?”

聂帅看向了魏红军。

其实聂帅现在也是跨。因为他刚刚提出裁军方案,就有这么多军队干部反对。因此聂帅也是要仔细考虑的。

聂帅刚刚实在是被杨全武给气的。

杨全武一顿突突突,让聂帅下不来台。现在有了魏红军和稀泥,聂帅也是顺势下台。

魏红军道:“司令员,我认为一次性裁减三分之一动作太大,地方根本承受不住。毕竟近20万指战员复原,地方短时间之内哪里能够安置好这么多人。还不如先成立一个转业军人安置委员会,专门负责这些裁减指战员的安置工作。裁减三分之一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完成。就如第一个月野战军部队可以先裁减几个旅几万人,然后第二个月晋察翼各个二级军区可以裁减手中的独立师这些地方部队。第三个月完成最后一步裁减,这样我们三个月之内就可以裁减三分之一的目标。”

第653章 拖延时间

魏红军的策略就是不跟聂帅硬顶。

聂帅经营根据地是一把好手。一个根据地的发展,除了军队发展之外,更需要组织建设、经济建设、宣传、统战各方面都要一起发展起来。要兼顾农业、工业、商业,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根据地发展。而聂帅打造出了晋察冀根据地,就是因为这些方面都非常擅长。毕竟是留学欧洲学习化学出身的将领。可是唯独在大战略的判断上,聂帅出现过很多问题。

聂帅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误判。特别是在判断局势上,其实出现过好几次重大失误。现在的裁军只是一个,抗战期间判断失误的事情也是一大堆。

最严重的一次失误,就是对冀中军区大扫荡的判断。不管是扫荡之前的判断,还是扫荡之后的判断,聂帅都出现了很大的误判。

扫荡之前判断日军扫荡只是一次常规性的扫荡,结果不仅冀中军区的部队没有那么重视,就连北岳区这边的部队开始也没有帮忙。等到扫荡结束,又觉得冀中军区已经完全完蛋了。所以让冀中军区的主力部队全都撤回来,甚至连地方政府都给撤了回去。结果冀中军区直接就散架。

历史上聂帅为什么在整风运动受到了晋察翼干部那么严重的批评。就是因为在翼中军区的问题上,聂帅的确是犯了大错误。

应该说聂帅是可以做实际工作的干部,但不是一个像主席一样能够掌舵的领袖。可是一旦有主席这样的掌舵者指明前路,聂帅就能够把工作做得很好。

现在聂帅判断即将要和平。

聂帅从国际形势上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各国的打击太大。所以世界列强目前和平是主流。有他们的插手,中国国内也会和平。

而且晋察冀是模范根据地,北平军调处就在不远处的北平,一直在关注晋察冀。魏红军知道,晋察冀压力最大,因为国共两党的目光都在晋察冀这边。

为了表达和平的诚意,晋察冀是一定要裁军的。

中央都下发了命令,聂帅当然要服从。

但裁军也是一门学问。

看看其他几个根据地,哪一个跟聂帅这么老实。

都是玩障眼法。

就像是粟大将那边,用不同的军队番号就糊弄过去。不仅部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

魏红军私下和另外两个野战军司令员杨全武、郭田民早就做了防备,等的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本来是想要说服聂帅的,谁能够想到帅这么快就开会讨论裁军问题。开会的时候,想着只要大家一致反对,那么聂帅也会犹豫。但看现在的情况,明显聂帅被激怒了。

认为下面的干部不听话了。

特别是杨全武这个样子,这可不是好事情。魏红军可不能看着聂帅和杨全武、郭田民这些晋察翼战将闹矛盾,所以魏红军只能是出来和稀泥。

杨全武、郭田民都是资历深、战功赫赫的战将。而且他们和聂帅的关系都很深,就算是吵了架,很快也会没事。特别是杨全武和聂帅的关系非常特殊,聂帅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跟杨全武翻脸。

郭田民最多就是附和杨全武,聂帅也不会找他的麻烦。可是如果他们闹得太厉害,依旧是会影响彼此的关系。系甚至影响晋察冀的团结。

因此魏红军立马用另一个角度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听到魏红军的话之后,聂帅皱眉。

转业指战员的安置问题。

这个的确是大问题。晋察冀目前部队很多,加上这些日子各个军区虚报的番号,目前晋察冀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加起来有近六十万人。就像是魏红军说的,一旦裁减三分之一的部队,那么就是裁军近二十万,可不是小事情。这么多指战员转到地方,你要是不好好安置,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再说他们毕竟是为国征战多年的英雄。总不能打完了仗,就把他们都打发回家。

“那你说第一步应该要如何裁减?”

“司令员,按照中央精神,第一步就应该是我们晋察冀几个野战军部队裁减。晋察冀不需要这么多纵队,也不需要那么多野战旅。完全可以合并几支纵队,裁汰一些多余的部门,在按照编制裁减。

就像我晋察翼第三野战军,目前拥有四个纵队,11个旅。我们晋察翼第三野战军第一步把四个纵队缩编为两个纵队,11个旅缩编为8个旅。这样第一步我们裁汰三个旅,以及两个纵队那些机构,这样我第三野战军最少可以裁军两万人。

魏红军说的板上钉钉。

其实现在的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是有四个纵队,号称11个旅。但后面两个旅几乎是虚设的,只有编制,人员很少。包括纵队也是如此,12纵队除了番号,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这一次魏红军直接撤三个旅。

其他的旅,有的是办法打碎了,和其他部队合并。到时候晋察翼第三野战军虽然还有两个纵队,但战斗力会大大增强。

“第二步,等第三野战军裁减完成之后,就开始裁汰我们军区下辖的地方部队。目前我冀热察军区下辖六个独立师,还有四个独立旅,以及各种县大队模式的地方部队存在。四月份的时候,我们翼热察军区愿意把军区下面的六个独立师全都裁减。

这样我翼热察军区就继续裁减四万人左右。当然如果到时候需要,我们冀热察军区也可以把剩下四个独立旅也裁撤。”

“第三步,对于野战军部队进一步瘦身。野战军部队第一步裁撤之后,一个纵队下辖四个旅。不过为了和平,我们一个纵队可以下辖三个旅,同时对每个旅进行裁减,每个旅大约8000人左右。这样我第三野战军可以再次裁撤三四万人,最后拥有两个纵队不到五万人。那么我冀热察军区和第三野战军前前后后裁减十万人。

魏红军说完,聂帅脸色好了很多。

虽然魏红军这个裁军方案的速度慢,但的确也是在裁军。所以聂帅看向了下面的一线将领,特别是杨全武和郭田民。

聂帅虽然是晋察冀中央局书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但在晋察冀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杨全武、郭田民、刘道声、魏红军、王直他们现在都是属于一方诸侯。他们都是各自二级军区的司令员或者是政委,更是晋察翼三大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

手中的权力很大。

甚至比历史上权力更大。如果说晋察冀在抗战出色的表现,让聂帅在军内、党内的地位骤升,影响力巨大。那么目前晋察冀的这些将领,在抗战立下了赫赫功绩。打的胜仗越多,他们在地方的权力越重。

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裁军工作也不好做。

当然聂帅不是没有办法。

只是一旦完全不顾及他们的脸面,硬推这个事情,很容易闹得将帅失和。所以他还是希望在会议上达成一致。

杨全武和郭田民相互看了一眼。

杨全武旁边的王直拉了一眼杨全武,然后道:“司令员,我赞成魏红军同志的想法。就算是裁军,我们也应该一步一步来,让部队和地方都能够有时间适应。这样对我们的部队,对于地方都是好事情。我们第一野战军愿意在第一个月把第一野战军五个纵队17个旅,缩编为三个纵队,12个旅裁汰五个旅,裁减四万人。等完成了野战军部队的裁减工作之后,就开始对于翼中军区和翼鲁军区的地方部队进行裁减。我们会跟冀热察军区一样,把手中的独立师部队全都裁撤,大约有五万人上下。

如果人数不够,那么我们愿意继续裁撤手中的地方部队。这样到了我们翼中军区和冀鲁军区两个月之内就可以裁撤八万人左右。

聂帅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晋察冀在河北的部队最多。毕竟冀中军区和冀鲁军区在河北控制100多个县城,控制的人口有近2000万。真的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物资有物资。

黄勇虽然带走了三个旅的部队,但依旧有大量的部队。

所以裁减这边的部队最困难。

好在王直表态愿意裁减。聂帅町着杨全武,杨全武脸色还是很难看,但还是道:“司令员,我回去之后,就会召开会议,推进第一野战军裁减工作。一个月之内,一定会裁减五个旅。我们第一野战军最终的裁军目标定在三个纵队,9个旅,七万人左右。”

杨全武表态之后,雁北军区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刘道声开口道:“我第二野战军目前拥有两个纵队七个旅,愿意整合成一个纵队,裁撤两个旅,15000人。等完成野战军的裁军之后,雁北军区愿意把手中的独立师全都裁撤,大约两万人上下。两个月之内雁北军区和第二野战军可以裁撤近40000人。我第二野战军最终的裁军目标定在一个纵队,4个旅,三万人左右。

聂帅迅速在心里面计算。

按照这三个野战军的说法,他们在一个月之内可以裁军75000人。

虽然和自己想象当中不太一样。

但也开始了裁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等野战军裁撤结束之后,下面裁撤地方部队可以有十万人。到了这个时候,聂帅心目中的裁减计划就完成的差不多。

所以聂帅点点头。

魏红军看到聂帅点头,心中大定。只要不是在这个会议上直接确定裁军,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会议结束之后,完全可以私底下和聂帅重新讨论这个事情。

现在已经是二月未,等过了三月份,进入四月份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会再次变得紧张。到了五月份国共两党剑拔督张,裁军工作就会停止。所以也就是三月份和四月份两个月是最危险的时候。只要拖延裁军的时间,那么一旦国共两党的关系紧张起来,裁军工作就会不了了之。

魏红军现在做的就是拖延时间。

先从裁减空番号开始,只要熬过三月份和四月份,裁减的事情就过去了。而且这一次裁军其实也是一次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好机会。

裁汰老弱,整合机关部门,让野战部队专注于打仗,其他事情野战部队不管。

这对于晋察冀部队是好事情。

聂帅最后道:“那我们重新制定一份新的方案,上报给中央。

第654章 新的裁军方案

“你们说司令员到底是怎么想的。

会议结束,大家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家小聚一下。

当然也是为了讨论现在的情况。

都是目前晋察冀的一线高级将领。他们都不相信所谓的和平,可是聂帅是铁了心要裁军。幸亏魏红军反应快,要不然这一次会议不知道会发生多大的冲突。

杨全武就忍不住发牢骚。

“老杨,你今天不应该那么冲动。我们是要说服司令员,不是跟他顶起来。你这样让司令员下不来台,他怎么好好听我们说话。”

王直和杨全武搭档也有些日子。

双方磨合还不错。

所以直接批评了杨全武。旁边的李志敏也是非常担忧的道:“是啊。老杨,你今天太冲动了,司令员是真的很生气。不说司令员,你也不应该说刘华福同志是投降派。幸亏有魏司令员岔开话题,给了大家一个台阶下。

晋察冀发展到现在,安定团结的局面很重要。

现在这个时候,如果聂帅和下面战将发生冲突。会影响聂帅在晋察的威信,也会让中央怀疑聂帅的控制能力。当然晋察冀这些战将也会受到中央的质疑,担心晋察翼战将现在都成为了不听话的骄兵悍将。这样对整个晋察冀的发展都不好。

杨全武看向了魏红军。

忍不住笑出来,道:“就你小子鬼精鬼精的。

这一关总算是过了。

杨全武虽然在会场上发了脾气,但现在后想也是心有余悸。

如果这一次裁军会议开的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晋察冀的团结问题。一旦真的按照聂帅的方案裁军三分之一,完全是自断手臂。

现在晋察冀周冀围的国军部队有多少?

阎锡山有十多万部队,在绥远的傅作义部有十多万人,还有在河北的李宗仁、孙连仲、庞炳勋等人也有四十万人。而且国军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开进河北,河南等地。

当然还有很多华北地主看到国军部队过来,立马放弃和八路军的合作,投奔了国军。他们利用自家的财力,开始组建各种地主武装,地方上出现各种各样的保安团部队。不要小看这种地主武装,加起来人数是非常多的。

这个时候裁军这样大规模的裁军,以后想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