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96章

作者:随遇而安

“魏副主任,看到这些资料,你应该知道目前我国的林业状况是多么的危急。”“是。”

梁喜年龄很大。

目前已经是六十四岁,再有一年就是六十五岁。

按照七届二中会议达成的共识,只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那么午部退休法就会正式生效。梁喜这种情况,65岁就要退休。好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还在构思和准备当中。不过梁喜别看已经64岁,再过半年就是65岁。

但精力充沛。

这些日子大家都忙,魏红军才三十多岁,都感觉身体很疲劳。但梁喜不一样。

这么大的年龄,竟然还跟年轻人一样精力充沛。一眼看上去就是满面红光。

都已经是大晚上,但梁喜把魏红军留住,就开始和魏红军讨论林垦部的工作。给了魏红军一份目前中国林业情况的报告。不过这对于梁喜来说,倒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因为梁喜本身就是著名的林业专家。梁喜191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专业,1923年赴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研究林产制造化学,1927年任教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1933年开始担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一直到现在。

正是因为梁喜这样的履历,伍豪才提名梁喜担任林垦部部长。这是一个真真正在,很纯粹的读书人。

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既然让他担任林垦部部长,他就要为中国的林业兢兢业业的努力。

梁老,我一直在华北打仗,对于这个情况也是亲眼看过。察哈尔、热河、山西、河北一带的山林破坏严重。很多山上都是光秃秀的。现在华北好多地方的木柴价格是越来越高。很多人家里烧火的燃料占据很大部分的开支。”

“就是如此。”

梁喜道:“魏副主任,目前我国林业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看着不管。未来我国建设需要木材的地方还很多。还有无法回避的燃料问题。如果继续下去,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慢慢的沙漠化,侵害我们的耕地。”

“是。”魏红军的态度很好。

毕竟对面的梁喜是林业专家,而且是六十多岁。不管是从学问上,还是从年龄上,魏红军都很尊重梁喜这样干实事的知识分子。对于魏红军的年龄,梁喜倒是没有大惊小怪。

因为中共这边的年轻干部很多。而且辛亥革命的时候,同盟会那边一大堆的什么都督、司令、师长之类的,也都是二十来岁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所以梁喜并不在意魏红军的年龄。

梁喜考虑的是,魏红军能否听进去自己的建议。因此他继续道:“但林业发展,不是人们认为的简单种树就可以的。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程。什么样的地方应该种植什么样的树或者是草,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树,这都是科学。从培育树苗开始,到种植,除病害,防范火灾等等,都需要专业的知识。

梁喜一边说一边看魏红军。

因为梁喜知道,魏红军是军队打出来的干部。

八路军、解放军一直被讽刺为泥腿子部队。解放军的很多干部文化程度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梁喜担心魏红军这样的军队干部,只懂得打仗,对于这些技术完全不懂,也不尊重。

魏红军倒也没发现梁喜这点小心思。听着梁喜的话,点头道:世间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带兵打仗是如此”

农民种地是如此,林业发展肯定也是如此。我们都是需要去发现内在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把这个规律用起来。”

“对。”

梁喜一听魏红军的话,心里就很高兴。这不是一个排斥知识的泥腿子草莽干部。

所以梁喜高兴道:“我们国家在林业基础方面几乎为零。但未来我国要大规模发展林业,就需要大量掌握林业知识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一些林业专业,都是依附在农学院。每年培养的学生,不少高校才几个人。中国目前很多高校培养大学生,都是走掐尖培养精英的模式。这样培养的学生,因为学校倾注的心血比较多,所以学生学的还是很好的。但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满足新中国需要的林业人才。我之前就听说中共非常善于培养干部,你们办的那些大学,都是一次性培养上千名,几千名学生。我认为这是新中国教育的方向。”

“梁老,你的意思是?”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掌握林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而不思少数几名林业方面的顶尖人才。只需要学习三四年时间,掌握基础的林业专业知识,就可以分派到各地,帮助各地林业的发展的林业技术人才。想要短时间之内培养一大批新中国需要的林业人才,那么必须要摈弃前几十年大学培养模式。我提议,我们应该尽快的从各个大学抽调林业专业,合并起来组建专门的林业大学。集中全国的力量,扩大招生。而且应该迅速组建关于林业方面的大中专院校。现在林垦部刚刚成立,其他很多工作还无法推进。但组建这几个高校,我认为是很适合的机会。

梁喜说完之后,很是期盼的看着魏红军。

他是真的全心全意为新中国林业考虑,他希望得到魏红军的支持。魏红军喜欢和梁喜这样的人打交道。

所以道:“梁老,我非常支持你的想法。等开国典礼结束之后,我就安排和郭老、教育部、高等教育部一起讨论这个事情,尽快的确定这个事情。最好在今年之内词整好,组建梁老说的那种专门的林业大学。”

“好。”

梁喜很高兴。

关于如何培养林业人才,梁喜是考虑过的。

他毕竟是大学教授,对于民国时期的大学还是很了解的。现在中国的高校还没来得及跟历史上一样跟苏联学习,成立专门的大学。

但梁喜已经明白,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大规模培养林业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专门林业大学的路子。而且要摈弃民国时期大学招生很少的那种模式。民国一些好大学,一年招收几十个人,一百来个人的都有。

这种模式教学质量倒是不错。

毕竟走的是精英模式。

但梁喜知道,这样的大学不是新中国需要的。新中国的建设需要的人才单位是十万、百万来数的。所以就算教学质量会下降一些,但也需要大规模,模式化的培养人才。梁喜没想到魏红军一下就同意他的想法。

看到梁喜很高兴,魏红军道:“梁老,还有一件事情我想咨询一下。”“魏副主任,请说。”

“我听说海南那边已经有人试种橡胶树成功。这是不是表明,我们在海南等地完全可以大规模种植橡胶?”梁喜这种人,说好打交道,的确好打交道。

可是同样,这种读书人,也有很多方面是不好打交道的。那就是这种人容易认死理。现在梁喜担任林垦部部长,魏红军虽然分管林垦部,但很多事情还是不能绕过梁喜。一旦梁喜不认可,到时候会有一大堆的麻烦事。

橡胶种植,就是林垦部的事情。

历史上在海南发展橡胶产业的时候,就是林垦部带头的。现在的情况还是很好的。

历史上解放军刚刚解放海南岛,没几天朝鲜战争就爆发。接着中美关系急速下滑,甚至影响到了东南亚香蕉种子进入中国。当时很多华侨只能是偷偷地往中国输入香蕉种子。现在的时间不错。

梁喜不是说大话的人。

想了片刻之后,道:∵“关于橡胶种植,我不是专家。不过这方面我也有过一些了解。按理来说,既然有人已经在海南成功种植了橡胶树。那就表明,在海南完全是可以种植橡胶树的。”

梁老,橡胶是现代工业离不开的战略物资。一旦我们能够种植成功,不仅我们国家自己能用。而且还可以出口橡胶,给国家换外汇。特别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是不产橡胶的。现在我们从苏联贷款很多,要是我们能够种植协胶成功,那么就可以用橡胶抵债。因此我的想法是,你们林垦部考虑一下这方面的事情。然后我联系一下华中局和华南分局,看看怎么在海南发展橡胶产业。”

“这没有问题。”梁喜点头。

魏红军这才道:“梁老,那这几天你就把组建林业大学,包括林业大中专院校的想法写一份计划。还有关于在海南那边发展橡胶产业的事情,你都制定一份计划。等开国大典结束之后,我们博仔细讨论。”

第763章 中央集权和地方主义

1948年5月1日。

现在的北京相比起刚刚解放的时候干净很多。这不到一年之内,部队和北京市民都参与了对北京垃圾的清理工作。弄得现在的北京各方面都焕然一新。

魏红军凌晨四点多,就来到了现场。

就怕出纰漏。

好在赵震生、韩伟他们都是非常妥当的人。很多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开国大典时间放在了下午,大约两点左右的时候,中央人民政府56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当然魏红军不在。

因为魏红军这个时候在现场。

参与开国大典的军民有30多万人,都聚在了天安门。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还有一些邀请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大约90多个人登上了天安门。

这个时候整个天安门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顶点。

真的是如此。

辛亥革命的时候,多少人认为重要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中国就会富裕强大。多少中国的知识分子当时就是抱着这么幼稚的想法。至于什么是共和国,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知道。

可惜他们都想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也掀开了潘多拉魔盒。在一片混乱当中,各种各样的野心家层出不穷。中国陷入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当中。

后世很多人对军阀混战当中伤亡少的事情津津乐道,甚至还表示那些军阀多么有风度。

但他们从来不会睁眼看看军阀混战给中国百姓带来的苦难。那些军阀,为了养活手中的部队,只能是不停的搜刮地方。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收税都收到了几十年后。

可以说军阀混战让中国是民不聊生。

可惜不少人把自己代入了军阀当中,而不是代入普通平民当中。所以他们只看到了军阀的乐趣,看不到广大百姓的苦难。

情。

后来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终于要迎接和平。对于北京的这些军民来说,和平是他们一直以来最奢望的事情。经历过战乱的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不是后世的人可以理解的事这个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

就是很多不喜欢中共的商人和地主,对于中共能够结束战乱,是非常佩服和支持的。因为这是多少年大家一致期盼的事情。

所以看到主席他们的身影,大家欢呼声片。

下午三点,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波曲宣布开国大典正式开始。

在三十万军民的欢呼声当中,主席用他特有的湖南口音说出了经典的“同袍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

接着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主要是证明新中国的合法性。

第一句话就是,自常凯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援助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

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然后主席公布了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人员名单。

从主席、副主席开始,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单,都一起公布。

这套程序结束之后,就是阅兵仪式。

魏红军作为阅兵总指挥,陪同总司令去检阅了三军受阅部队。

这一次阅兵部队海空军三军都有。

海军和空军,目前都是非常弱小的。主要的部队都是陆军部队。此次阅兵总共选择了一个步兵师,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装甲师。

一个步兵师是华北军区选择的,两个步兵团一个是东北部队,一个是山东部队。

都是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部队。

骑兵师来自华北军区原骑兵纵队。

炮兵师也是来自华北部队,至于装甲师是两个装甲团组成。一个是东北来的,一个是华北的,最后临时组建的装甲师,参与这一次的阅兵。

整体来说此次阅兵部队以华北部队为主。

这绝对不是魏红军任人唯亲,故意把这样的好机会留给华北部队。而是目前主力部队都南下,一时半会也不可能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参加阅兵。

没那么多时间。

直接从华北抽调部队是最简单的。

再说华北部队的素质是相当好的。为了这一次的阅兵,魏红军专门从华北军区公安司令部抽调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李庆船,之前就开始对这些部队进行训练。

打仗和阅兵是两回事情。

阅兵要好看。

这方面李庆船绝对是一等一的。

部队正规化方面,在华北军区李庆船就是第一位的。

检阅完部队,朱总司令回到城楼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内容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中共的一切命令命,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