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计划委员会成立之后,正在和苏联顾问学习怎么制定经济计划。中央的意思是,计划委员会要在1952年八大和第-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之前,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所以各个部门就更忙了。
必须要进一-步了解,以及整合自己管理的产业。
1948年的时候,中国的棉纱产量只有39万吨左右。这点棉纱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的需要。
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可以看出纺织业的重要性。现在的中国纺织产业当中,主要是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棉花是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棉花种植都在北方地区,以河北、河南、山东为主。因为北方地区早在1948年年初就已经解放,所以棉花种植恢复的还是很不错。
坐火车的时间不短,魏红军和曾善两个人讨论纺织工业的发展问题。
“纺织工业部下一步的计划是,在江苏、湖北、山西等地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力争在五年之内让我国的棉花产量超过3000万担。
魏红军翻看着纺织工业部的报告点头。
中央很重视纺织工业。
光是1949年投入新建的大型棉纺织厂就有8个,还有兴建和扩建印染厂、毛纺厂、麻纺厂、丝绸厂和化纤厂。光是1949年投入的资金就有上千万。
“不过棉花产量再怎么增加,和国内的需求相比,依旧是远远不够。再说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吃饭依旧是最重要的事情。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会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所以棉花种植面
积的增加是有限度的。
自从纺织工业部成立之后,曾善-直在研究纺织工业的发展问题。
一年下来,对于纺织工业,曾善也是越来越了解。
为了增加棉花种植面积,曾善和农业部那边几次交涉。但农业部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对于农业部来说粮食种植才是第-位的。所以只能是允许有限的增加棉花种植。
这已经是告诉纺织工业部,棉花产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魏红军点头。
不仅仅是纺织工业是如此,应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天然的东西,总是赶不上人类的需求。就像是之前在世界上非常抢手的桐油、橡胶、猪鬃这些产品,如果仅仅依靠天然产量,完全跟不上工
业的发展。所以后来这些东西,都开始进行化学合成,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
曾善继续道:“所以我国的纺织工业要大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是需要发展化学纤维。当中合成纤维来说,我国目前是严重缺乏石油的国家,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发展合成纤维。从原材料方
面来讲,我们现在倒是可以发展人造纤维。不过从未来的大方向来说,想要让我国的纺织产业有巨大的发展,还是需要发展合成纤维。
魏红军没有立即表态。
合成纤维想要大发展,首先要发展的就是石油产业,化工产业。
但现在的中国,石油产业的基础非常差。
而且也没有成熟的石油队伍。虽然这一次苏联援建项目 当中,也有石油工业方面的东西,但想要培育足够的石油人才,还是需要一点时间。
魏红军倒是希望明天就去开采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事情操之过急,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算现在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又能如何。从苏从联购买炼油的机器设备,目前的中国也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就算拼凑发展了石油产业,那也是瘸腿的。
魏红军还是希望稳-稳,利用玉门石油基地,培养-批石油技术人员,培养石油工程队伍。包括这一一次和苏联合作, 培养石油工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利用两三年、三四年的时间大规模培养人员,然
后再进行石油会战。
去开发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这些大油田。
“曾部长,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化学纤维的问题不要着急,纺织工业部可以先做人才储备。同时也派人了解-下且目 前苏联和东欧,包括欧美国家的化学纤维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通过对外贸易部下
面的贸易公司,更多的接触这些产业。一旦国内准备好了,就可以购买所需要的机器设备。我们宁愿人等机器,千万不能让机器等人。
“嗯。”
曾善点头。
人等机器说的简单,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有了机器设备,有了工厂,投钱培养人员好说。可是连机器都没有见到,能不能设立工厂都不知道,就去投钱培养技术人员,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理解。
目前很多干部的思维,还处于最基础,或者说还没有从农耕社会走出来。
他们不理解工业化思维。
纺织工业领域,也不缺少这样的干部。
现在有了魏红军的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办很多。
停留天津、济南传达"三反运动”精神之后,来到了上海。展同亲自过来接魏红军,曾善也有自己的工作。而且曾善本来就在华东工作过很长时间,比魏红军更熟悉华东,不需要魏红军操心。
“魏副总理,欢迎莅临上海,指导工作。”
“展主任,你可真是折煞我了。”
“哈哈哈。”
两个人是老战友。
所以展同开了玩笑,和魏红军拥抱一下。
“展主任,我们有两年没见了。”
“二中会议结束之后,我们就没再见过面。
展同很是怀念在晋察冀的日子。
当年在晋察冀,展同是军区政治部主任,配合聂帅工作。也正是因为在晋察冀的工作成绩,展同被中央认可,先是调到中央担任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后来调到山东
担任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配合罗帅工作。抗战结束的时候,他是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展同担任华东局副书记、常委,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饶书石上调中央之后,展同就开始担任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东局宣传部
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目前的级别是很高的。
魏红军也是政工干部,在晋察冀的时候,有很多工作需要和政治部主任展同对接。所以两个人在晋察冀是接触比较多的。
展同心中也是叹服。
当年自己可是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那个时候魏红军才是小小的营连级干部,可是十来年过去,魏红军已经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政务院排名靠前的副总理。
这一次魏红军过来,展同还是很高兴的。
“陈老总本来是要亲自过来的。但因为贷款问题,他目前正在和上海工商业界代表开会,所以不能亲自过来接你。
“哪里好让陈老总过来。”
魏红军摇头。
虽然魏红军目前党内地位高于陈老总,但陈老总这样资历的干部,魏红军哪里敢摆谱。如果魏红军真的在陈老总面前摆谱,立马就会让很多干部认为魏红军不知天高地厚。
“展主任,华东地区的三反运动'现在进行的怎么样了?”
展同目前是华东局第三书记。
又是华东局宣传部部长。
所以是华东局此次“三反运动”的负责人。其实自从东北局开展“三反运动”,得到了中央高度评价之后,各个地方中央局都进行类似的党内整风。
正是因为已经在全国展开,所以中央才决定,书记处领导全国的“三反运动”。
也派遣中央干部去各地指导"三反运动”。
“目前进行的还可以。对了,柯青石同志正在主持闸北区干部处理会议。要不,我们先去看看? "
如果是其他中央领导过来,展同肯定不会这样。
但展同和魏红军非常熟悉。
魏红军做事情不是拖拖拉拉的人。
“当然好。”
魏红军点头。
柯青石是老党员,真正的老干部。1922年的党员,早年一直在安徽工作,大革命时期就是安徽省委书记。魏红军和柯青石认识,是因为抗战末期柯青石从中央来到了晋察冀工作,就在魏红军手底下
工作的。
在一起工作了三年时间。
1948年调离华北局,去了华东局。
目前是华东局常委,江苏省委书记。
因为他是华东局常委,所以也是华东局“三反运动”的领导之- -。魏红军的车队直接去了闸北,有了舒同在前面,很是顺利的进入了会场。
这个会场布置的非常不一样。
有华东局负责“三反运动”的干部,周围还有- -些民主党派的人士,更是不少记者。柯青石的头发有些乱糟糟的,好多头发都竖起来。
柯青石在台上看到了魏红军、舒同一行。
但他没有在意。
继续主持自己的会议。
宣布处理结果。
"我抗议,你们共产党这是过河拆桥。当初你们接管上海的时候,我可是帮过你们,你们也答应过我保留级别、工资待遇。现在你们要抓我,你们毫无信用。”
下面有个人听到自己的名字,立马就站起来大声叫嚷。
魏红军坐在一旁。
明白这应该是留用的旧政府工作人员。
柯青石在上面道:“我们共产党留用旧政府工作人员,不是让你们贪污受贿,让你们继续当老爷,骑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我在这里重申一遍,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新中国是人民的政
府,不是官老爷的政府。如果不明白这一点, 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成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那么这种人也不是我们新中国想要的工作人员,对于这种人我们共产党就要过河拆桥。
魏红军早就知道柯青石是一名性格很硬的干部。
现在看来比想象当中还要果断。
柯青石继续道:“在今天开这个会议之前,还有人找到了我,希望内部处理,不要公开自己的名字。我想说的是,我们共产党人光明正大,没有什么东西需要遮遮掩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错了就
要勇敢承认错误。我们有些党员干部仗着自己资历深、功劳大,在会议之前到处找关系、找门路,希望能够手下留情。我要说这种党员干部已经失去了革命信念,已经不再是合格的党员。我在这里代表
华东局表态,如果不认识自己的错误,那么就算你资历再深、功劳再大,都会清除出党。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