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高刚此人虽然野心大、胆子也大,但另一方面来讲,也可以说是事业心强、魄力十足。有能力、有经验、有魄力,要做事情就需要高刚这样的干部。高刚来到中央负责书记处之后,现在正是要大干一番事业,奠定自己地位的时候。
所以把事情交给他,他可以在农村掀起一场大运动。
虽然这种大运动有后遗症,但正所谓"矫枉过正”。在扫除那些封建思想当中,需要高刚这样的干部,需要一场大运动,思想大革命。
"恫志们,现在发生的这些问题,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我们干部的原因。我们的干部要充分动员群众,只有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依靠人民群众,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我知道我们很多南下干部在新解放区有很多方面不适应,但大家还是要克服困难,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只要人民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那么任何的客观原因都无法阻挡我们的步伐。”
东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做工作的确是不容易。
虽然目前中国各地都有方言,但南方地区最严重。甚至两个村之间,说的都不一样。所以南下干部在南方工作,困难的确是非常多。就是很多中央领导,他们的口音都很浓重,更何况是老百姓。
但这种困难必须要克服。
邓志辉表态道:“我们中南局已经准备对于我们的干部进行大规模的整训,进一步提高干部水平。”其他干部也点头。
这方面大家都有经验。抗战、解放战争的时候,因为干部严重不足。所以根据地都自己培养干部,都有类似于军政干部学校这样的学校。算是都有经验的。
魏红军道:"同志们,为了苏联援建项目的顺利落地,中央财政受到了很大的压力。1949年财政再次赤字。但这才是开始。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多,我们要承接的苏联援建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财政的压力会更加严重。所以尽快的掌控全国的农村,尽快的稳定住全国农村的税收,是我们现在非常紧迫的事情。所以回去之后,一定要动员我们的农村干部,尽快的掌握农村具体情况。”
“好。”
“是。”
等讨论了税收问题之后,魏红军道:“下面同志们说一下农垦的问题。”
827农村工作会议2
"魏书记,目前农垦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具体隶属关系。因为各个农垦,隶属关系不明确,管理部门多而乱,所以对于农垦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管理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东北局秘书长,东北农村工作部部长召德尊开口。召德尊是高刚五虎将之一。
但其实历史上召德尊和高刚并没有多少渊源。他是东北人,清华大学毕业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是中共学运干将出身。七七事变之后常年在冀西和晋中、太行地区革命,一直到中央派他去东北工作才开始和高刚有合作。
特别是在北满地区,召德尊是高刚土改运动的左膀右臂。
所以高刚出事之后,才连累了召德尊。
道:"说起我们东北,目前主要有军垦和民垦两种模式。先说说军垦,自从主席号召解放军部队参加生产之后,各支部队都有自己开垦的耕地,这些都属于军垦。但因为各支部队都参与军垦,所以大部分部队都有自己的军室,自己的农场。在东北只要是部队驻扎的周围,都有或多或少的军垦。从军级单位开始往下甚至营连级单位都有属于自己的军垦,数量繁多复杂。而且因为目前没有确切的军垦制度,因此没有明确军垦范围。所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军垦和地芳政府乏间出现争执的情况。”
“不过相比起军垦,民垦的问题就严重很多。在东北,各种国营农场建立不少。但他们的归属问题,统一领导都成为了大问题
为了管理这些国营农场,
下面地方政府有自己的国营农场管理局,各省农业厅也有自己的国营农场管理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也成立国营农场管理局。别看都是国营农场管理局,但这些部门对千宝营农场的管理排皮居多。”“
“还有一些农垦是一些负伤致残的荣誉军人开辟的荣军农场',复原军人开荒的'农场!。对于这些农场,军区认为这是隶属于军区的军垦,应该是军区管理。但地方政府认为这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农场。军队和地方政府各执一词,谁也管不了谁。"
说着说着兆德尊很是头疼。
中央削弱地方中央局权力之后,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好处明显。
中央权威大涨。之前军委想要统一全军后勤困难重重,地方兵工厂并不听从军委号令,都是直接听命于地方军区。但随着中央削弱地方中央局和大军区权力之后,军委总后勤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大致上已经统一了全国的兵器工业和后勤生产。
其他部门也是一样。
还有像轻工业部。
之前为了出口罐头,轻工业部想要整理全国罐头厂。但那些罐头厂的管理权都在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手中,想要统一管理非常困难。各种手续繁杂。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根本不把轻工业部放在眼里。
但现在不一样。
中央部委的权力越来越大。一些规模不小的工厂,都变成了直属轻工业部的工厂。相比起解放初来说,现在的中央做什么事情都顺利很多。
这都是中央集权的优点。
但缺点也不少,就像是召德尊说的这个事情。
各个省份之间,一个省的各个市级单位之间,军方和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利益彼此纷争不小。如果高刚作为东北局第一书记坐镇东北,那么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高刚都能够解决。
因为高刚在东北是党政军一把手。但现在的东北就不行。
林峰虽然是东北局第一书记,但他可没有高刚的威势,也没有成为党政军一把手。结果党政军三方面,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问题。“河南、湖北等地也有这个问题。”
邓志辉点头。
表示中南局也有这方面问题。
开始组建各种农场,开辟军垦、民垦的时候好处很多,可以短时间之内开辟大量的荒地,提高粮食产量。可是随着军垦和民垦的增加,全国的各种国营农场数量很大。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军垦、农垦必须要管理起来。
归属问题要解决。
但这是一块大蛋糕。
都想要咬一口。军政部门之间互不相让。
"军垦和伤残军人、退伍军人开辟的农垦除外,我们首先要把剩下的民垦统一管理起来。既然办了国营农场,就要对这些国营农场制定规矩。国营农场怎么交公粮,国营农场的利润要怎么处理,农场的工作人员是工人还是农民,他们的待遇要怎么确定,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的领导机构。”
军垦和国营农场要管起来。
不能像以前一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特别是那些国营农场,工作人员的待遇是一个问题,国营农场的认定也是一个问题。国营农场是目前农村合作社,还是工广?他们的公粮、利润怎么安排,都需要明确起来。
"魏书记,既然民垦都是农场,那么就应该归各地农业部门管理。我建议农业部成立国营农场管理局,地方那些国营农场的管理部门全都合并到地方农业厅的国营农场管理局当中。以后全国所有的国营农场,就交给农业部,地方农业厅管理。”
农业部部长李少成开口。
其实李少成早就想要把这些国营农场弄到农业部门管理。
只不过这些农场很多都是当年打仗的时候成立的。背后各有各的势力,谁都不愿意轻易把这些心血交出去。所以李少成才没能够成功。不过现在就很适合。
农村工作委员会权力大,现在又讨论这些农垦的归属。李少成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下面的很多干部都是点头支持。因为目前召开的是全国农村会议,参加会议的大部分都是地方农村工作负责人。把民垦的管理权收到农业部门,大家当然是欢迎的。
魏红军看向邓希贤、习中迅他们。发现邓希贤和习中迅也都是点头支持这个想法。所以魏红军拍板道:"那就这么决定。定等中央和政务院批准之后,农业部成立国营农场管理局。地方对于国营农场的管理部门全都并入国营农场管理局,统一接受农业部国营农场管理局的领导。接下来说说,伤残军人和退伍军人开辟的农场要怎么处理?是归属于国营农场管理局,还是交给军区领导?”
“我认为应该是地方管理。”
邓志辉开口。
虽然涉及到军方,但邓志辉丝毫不觉得为难,很直接的道:"不管是伤残军人,还是退伍军人,都已经退出了军队。既然如此他们开辟的农场,就不应该交给军队管理。特别是退伍军人开辟的农垦,既然已经退伍那就不是军队的人,其实和民垦没什么区别。直接划入民垦范围就可以。倒是伤残军人开辟的荣军农场,性质有些特别,是政府和军队对于伤残军人的优待。所以荣军农场不好跟其他民垦一样。在上交公粮上,利润分配上,需要有所区别。"
魏红军点头。
邓志辉常年在地方负责农村工作,所以对于农村事情很是熟悉。而且邓志辉党内资历深、级别高,所以敢于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我支持邓志辉同志的说法。”
邓希贤支持。
目前全国"荣军农场和退伍军人开辟的农场"不少。地方政府和地方军区为了争夺这些农场的控制权龌龊不少。必须要尽快的决定这些农场的控制权。邓希贤、邓志辉虽然都是军人出身,但军队是军队,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必须要有所区别。战争年代军队除了打仗,还要负责开辟根据地,地方事务也会插手。但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健身年代之后,很多事情军队就不应该管理。
必须要交给地方政府。
今天来开会的,大部分都是地方干部。他们当然也是支持这一点。地方军区权力不小,什么都想要插手,地方干部当然不愿意。所以都是支持邓志辉。
魏红军也不反对。
“至于军垦,还是需要和军委那边商量。”军垦毕竟不一样。
是军队控制的,还是需要和军委商量。
魏红军点头道:"军垦问题我会在会议结束之后,给中央一份报告。邓希贤同志、邓志辉同志、李少成同志,你们三个人牵头在会议结束之前制定关于国营农场的各项条款。”
“好。”
“是。”
魏红军继续道:“接下来我们讨论农业合作社的问题。”
828 农村工作会议3
“这个问题率先是山西省委提出,我们请赖若宇同志简单说明一下。”在七届四中会议之前,山西省委给中央提交了一份提案。
那就是"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因为七届四中会议是党的会议,主要讨论党的方针,而不是政务,因此七届四中会议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而是把这个问题交给了新成立的农村工作委员会。
赖若宇站起来道:“山西老区的互助组织,规模庞大,历史较久,基础很好。不过随着战争结束,农村经济有了恢复以及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不少参加互助组的农民生活和以前富裕中农差不多。但正因为大家的生活好起来,没有太多约束力的互助组开始涣散。他不是往我们需要的现代化、集体化发展,而是互助组慢慢的瓦解,这不是一个好的倾向。”
“相比起来我们之前在某些县试验的合作社,不仅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相反越来越稳定。我们山西省委对于山西目前试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认为这是互助组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
接着赖若宇详细介绍目前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
自从魏红军在冀热察军区试验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三年时间。赖若宇还是晋南行署主任的时候,就在晋南
-些县乡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等担任山西省委书记之后,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加重视。
淘鲁家每年都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都在山西各地调研合作社的情况。所以山西省委对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有非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所以才有这样的提议。
赖若宇介绍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之后,魏红军道:"“赖若宇同志,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几个问题我想问你们山西省委。第一点,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互助组的进二步发展。这种合作社是什么模式的?是彻底消灭私有基础,一切都走集体资产模式,还是保留私有基础?”
“第二点:你们山西省委的意思是,目前的互助组全部转为合作社?还是慢慢的提高合作社的比例?“
"第二点:合作社的分配方式。以前互助组主要是以土地、投入的资金、农具加上劳动作为分配,如果是合作社要以什么模式分配?如何保证广大农民生存的情况之下,还能够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
"第四点:对于很多农民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想要自发生产。合作社是如何去解决这样的消极因素。”魏红军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历史上修养同志和薄树春同志他们提出的质疑。
历史上山西省委提出从互助组发展为合作社,被修养同志、薄树春同志、刘华福同志严厉批评。华北局召开会议,几次点名批评山西省委的提议是空想,是腕离实际,要求山西省委检讨。但山西省委不仅不退缩,反而几次召开会议认为自己正确。结果这件事情闹到了中央,闹到了主席前面。还是主席支持山西省委的意见,才有了建国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八十年代开始,大家对于建国初期的合作社发展是持有否定状态的。认为建国初期的合作社发展,是制约新中国农业的发展。一直到进入新千年之后,才有不少人重新研究这段历史,开始出现肯定新中国早期合作社发展的观点。
魏红军在这个时空十多年时间,对于中国农村的了解越来越深。
对于新中国早期的合作社,有自己的看法。
合作社在大跃进当中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所以受到很大的诟病。但这个和建国初期发展合作社的成功并不矛盾。新中国早期发展合作社,对于中国农村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赖若宇听到魏红军的问题,回答道:"魏书记,短时间之内彻底消灭私有基础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魏书记之前也写过文章,几次强调所有权问题。而所有权的问题,其中就涉及到私有基础的问题。我们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为了集中农村的土地、牲畜、耕具,大家一起使用,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为了消灭农民的私有财产。我们合作社要做的是,对于私有基础逐步的动摇它,削弱它,最终消灭它。但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魏红军很欣赏山西省委的几名干部。
因为他们很多都是非常年轻,但一个个都非常有文化,而且很多都是早早地参加革命,抗战时期亲自参加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的干部。这些干部是真正有学历、有文化,还有实践能万的干部。
就像是眼前的赖若宇。
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具体问题上,都有很深的造诣。
谭振林开口询问道:"赖若宇同志的意思是,山西要发展的合作社,只是联合生产的单位,并不会动摇农民本身的财产。"谭振林不得不问这个。
因为谭振林负责的华东地区,那是中国最富裕的地方。
不仅城市富裕,农村地区也有不少富农。如果合作社要把个人财产也纳入进去,那么华东农村说不定闹出什么事情。目前党内,特别是基层干部当中是有不少“共产风"。他们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消灭私有财产。
如果不确定合作社的问题,到了地方很容易走样。
“是。合作社是一个分工合作生产的生产单位,不是乌托邦的共产主义单位。”赖若宇点头。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