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所以他们感受不到中国这样大国究竟实力如何。
但现在不一样。
在他们心目当中,中国地位骤然上升。现在如果有人质疑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二,仅次于苏联,他们都会站出来维护。主席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的威望也是急剧上升,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领袖当中,主席的地位也仅次于斯大林。实在是因为这场胜利太宝贵。毕竟目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当中,有谁能够一次性歼灭这么多美军?
当然如果单独上去,谁也没有勇气和美军打仗。
确认消息之后,他们纷纷给中国发贺电,恭贺中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后各国报纸都是大肆报道此事。纷纷斥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终将失败。
有些国家的报纸更厉害,直接表示美帝国主义马上就要没落。
而且东欧政府都非常礼遇中国派遣的这些大使。
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都知道中国派过来的大使,很多当年在中国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是世界上很少见的“将军大使”。所以都想询问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中国军队怎么就能够战胜美军?
而且魏红军这个名字更是响彻整个社会主义阵营。
东欧国家都在询问,魏红军是谁?这样出色的将军竟然出现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真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好事。当然东欧国家关注魏红军,只是好奇和震惊。
但苏联不一样。苏联非常关注魏红军。本来在中共党内,魏红军虽然上升势头明显,但也仅仅是刚刚成为政治局委员的干部。中共最高机构中央委员会还有七个人,苏联关注他们都不够,还轮不到魏红军。
但现在不一样。
魏红军这一场胜仗,会让他在中国党内、军内拥有非常稳固的地位。加上魏红军年轻,今年还不到40岁。所以苏联当然要密切关注魏红军的消息。
因为以后魏红军必然会成为中共党内大佬。以后中国政策的变化,也会有魏红军的意志在内。
所以从魏红军的出身、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后面政务院的情况,以及魏红军本人的工作风格和政治理念,苏联情报部门真的是事无巨细,详详细细的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已经满满的堆积在了斯大林的办公桌前。
“邓副主任、李副主任,民主德国那边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已经签署了合约。“
在这一片欢庆当中,各部门都在不停的传出各种喜讯。
政务院计划委员会秘书长薛木桥和第-机械工业部部长黄靖两个人给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邓希贤、李富春汇报工作。从1948年新中国成立开始,新中国一直在跟苏联,东欧国家谈判。
希望能够加强合作。
苏联率先开始对中国工业进行援建。
不过单单苏联,中国还不满足。中国还一直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接触。因为双方有合作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只不过比较穷而已。
而东欧一些国家,是有工业基础的。
民主德国是中国非常重视的一个国家,因为在东欧各国当中民主德国的工业实力是比较强大的。不过中国和民主德国建交才一年时间, 所以双方谈判进展只能说还可以。比不上和苏联合作那么可是没想到这两天双方谈判有了突飞K猛进的进展。
双方签署了两项大合同。
一个是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另外一个是准备在湖北成立的砂轮厂。
都是很重要的工厂。
无线电器材厂不用说,砂轮厂是目前新中国急需的东西。砂轮是什么,只要是对于工业稍微有了解的都知道,这可是工业发展绝对绕不过去的重要东西。
以至于斯大林都说过,砂轮是工业心脏的心脏。
目前中国只有一个砂轮厂。
那就是伪满时期日本人1940年在沈阳苏家屯建立的“满洲吴制砥所”,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工厂。后来解放军撤离沈阳的时候,这家工厂撤到了长春。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之后把日伪留下的一家丹东小砂轮厂并入到这里,成为了一个新的工厂。不过这家工厂技术能力差,规模很小。
但从1946年开始,这家工厂在短短几年之内攻克了各种技术难关。
高刚主抓东北工业的时候,- 边恢复各工厂正常生产,一边硬生生的留用了几万日本技术人员。-边恐吓,一边安抚,双管齐下,让他们为东北工厂干活。这些人对于早期东北工厂恢复正常生产作用不小。后来高刚听说毛泽民和魏红军两个人在各地办理贸易公司,瞄准的就是日本缺乏粮食。
所以他利用大连那边的贸易公司,用东北的粮食,从日本不仅划拉了不少有用的机器设备,也划拉了不少技术人员。那些被美军盯着的高级技术人员弄不了,次一点的还是有办法的。虽然后面和苏联合作之后,这些日本技术人员不少都回到了日本。但前期这些人参与了工厂恢复生产,培养工人。
同时在东北开办了一大批的各种小规模的技术学校。都是那种随时建立,随时可以撤销的流动技术学校,培养大批所需要的技术工人。
在这方面高刚绝对是立下了大功劳的。
这家小小的,重组的长春砂轮厂,因为划拉了不少日本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几年之内发展迅猛。为东北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功绩。
不过现在全国就这么一一个规模稍微大的砂轮厂,远远不足以满足国内需要。现在国内都是一批一 批的从国外进口。
所以中国准备组建第二个砂轮厂。
新中国找上了民主德国。
其实历史上中国和民主德国合作的不少工业项目都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这家砂轮厂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目前来说,东欧国家当中民主德国算是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的。
跟他们合作对于中国的好处很多。
“而且我们和民主德国那边达成了关于水泥工厂的计划。民主德国愿意帮助我国组建不少于五个水泥厂。”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推进,对于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目前的中国是严重缺乏水泥。
所以计划委员会按照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制定了一份全国水泥工厂建设计划。虽然有苏联的援建,但相比于中国目前需要的水泥,远远不够。
在水泥这方面民主德国是很有实力的。
所以中国一直都希望民主德国能够帮助中国建设更多的水泥厂。中国愿意从民主德国购买水泥厂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同时希望民主德国能够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建立水泥厂。当然目前中国没有钱,无法直接购买机器设备。
因此中国愿意和民主德国达成用出口物资换取水泥厂援建的合同。
但民主德国一直在犹豫。
可是现在都有了突飞k猛进的进展。李富春很是疑惑的道:“和民主德国合作的事情,情我是一直跟着谈判。之前我们双方之间的问题还不少,怎么会突然有了这样的进展。”
李富春不理解。
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援建的谈判,李富春-直是 主力干将。
计划委员会成立之后,平衡各个工业部门和工业领域。某些工业项目投入多了,那么就要减少。一些工业部门发展,结果配套的工业部门没能够跟上来,影响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时候计划委员会就需要做出调整,发展其他配套产业。
所以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口工业机器设备,那也是计划委员会的工作范围之一。
李富春就是三名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之一。
之前谈的时候李富春都是亲自参加谈判的。明明当时有不少分歧,怎么突然之间进展这么快。
薛木桥道:“李副总理,你不知道。这两天民主德国那边的代表有多兴奋,见着我们有多亲切。他们都被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受到鼓舞。”
薛木桥几乎是手舞足蹈的给邓希贤和李富春介绍具体的情况。
“他们比我们还要兴奋。民主德国的谈判代表直接表态,中国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工业发展,就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薛木桥虽然号称是我党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但他本人还真不是书生。
是正儿八经的革命者。
从铁路出发,慢慢的学习。后来在新四军、山东根据地开始实践,和日伪军争夺货币使用权,慢慢的形成了他独特的经济理论。
正因为如此,他比谁都知道,现在的中国需要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支持。
这两天的谈判,他真的感受到了东欧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兴奋。
“最近我们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这些国家的谈判也顺利很多。以前我们只是刚刚建国的社会主义新成员,但现在我们已经不是新成员,而是社会主义阵营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靖回答。
七届二中会议之后,新中国建立之前,黄靖就跟着总理去苏联参与过谈判。
所以他能够非常明显的感受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于中国态度的转变。邓希贤道:“这是好事情。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浪费,计划委员会、重工业部、第-机械工业部、轻工业部都要全力参与目前的谈判。尽快的确定一些援建项目。 老李,你看呢?'
“我也是这个意思。”
李富春点头。
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很多项目中国想要上马,计划委员会也做了计划。但就是因为缺钱、缺人、缺技术,只能是要求苏联和东欧国家支持。所以这些谈判都很重要。
李富春最后感叹道: "战场上的胜利,最容易让人获得尊重。
850全歼第八集团军
第一次战役的第一个阶段结束之后, 各方势力各有各的打算。
美国反应最大。
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直接在报纸上写道: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1950年10月13日,杜鲁门发表了广播讲话。
杜鲁门表示美国非常愿意针对朝鲜半岛停火进行谈判,但美国是绝对不会向“侵略"屈服。同时杜鲁门宣布美国“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人民要为朝鲜战争作出任何必要的牺牲”。他又成立了战时动员机构--国防动员局,短时间之内要扩军100万人,并用一年的时间将飞机的产量提升5倍、坦克的产量提升4倍。
而且杜鲁门的要求必须要尽快的扩军,特别是把复员的老兵重新聚集起来。然后调动大量的运输机,把那些重新召回来的老兵武装起来,运到朝鲜半岛。现在的朝鲜半岛,应该说整个远东美军都缺人。
所以必须要加快运兵。
但这些已经来不及挽救美军在朝鲜半岛的被动局面。整个远东地区有成建制部队,而且还有一定战斗 力的只有台湾的国军部队。
因此杜鲁门立马派人和常凯申接触,想要从台湾抽调十万以上的部队。
常凯申很生气,甚至耻笑美国人。我之前要出兵,你们看不起我,看不起国军的战斗力。结果现在局面不利,就来求我,当我是什么。
我是那么好糊弄的吗?
常凯申当然要利用这个好机会。
跟美国讨价还价。
而且常凯申也害怕美国控制自己派出去的部队。常凯申就是靠着军队崛起的,什么都可以让,唯一不能让出去的就是军队的控制权。所以常凯申组建了一个兵团,任命黄杰担任兵团司令官。常凯申可以同意让国军部队在朝鲜战场听命于美军,但部队的人事权、财证权都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其实美国是非常希望常凯申任命孙立人当这个司令官,甚至旁敲侧击的建议常凯申,让孙立人带兵去朝鲜战场。
但常凯申又不是傻子。
美国和孙立人眉来眼去,常凯申岂能不知道。美军觉得常凯申不怎么听话,-直都想要换一一个人,以前是支持桂系,后来是支持孙立人。但别看常凯申干不过中共,但解决国民党内部那些人,
那是一打一个准。没有一个人是常凯申的对手。
包括薛岳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但常凯申认为薛岳也不是一条心, 对薛岳不是很放心,因此最后选择了黄杰。
组建十五万部队入朝。
当然现在最着急的是英国。自从战场上传出英军29步兵旅全军覆没,27步兵旅情况不好之后,英国国内很多议员都表达了对于这场战争的不满。他们认为这场战斗对于英国毫无意义。
闹得沸沸扬扬。
而一些二战之后刚刚独立的国家,一个个都很佩服中国,同时也担心。佩服不用说,中国也是刚刚建国没几年的国家。但他们已经可以在战场上和美军掰手腕。这样的国家当然值得佩服。
担心的是,大家都害怕这场战斗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他们才刚刚独立,可不想继续打仗。可是一旦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时候就由不得自己。这个时候想要当发展中国家老大的印度站了出来,准备联合一些国家当和事老, 劝-劝美国和中国不要继续打仗。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