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贝文看了一下,然后交给自己这边的工作人员。来和中国谈判之前,贝文是看过英国和中国之间所有的历史,也看过曾经签署过的文件,在这方面贝文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毕竟以前英国都是居高临下和中国打交道,但现在英国必须要学会平等的对待中国。
正因为做过工作,所以他看到这份文件的瞬间,就明白这是什么东西。要不然他都不记中国和英国之间还有这样一份文件。毕竟英国作为殖民时代的世界霸主,不知道和世界各国签署了多少文件。十年前和国民政府签署的文件,他怎么可能记得。
贝文道:“周先生,你的意思是?”
“外相先生,这是当年常凯申政府和英国签署的文件。我们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英国要废除这份文件。让这份文件彻底失去法律效力。”
贝文再次看了一眼这份文件。
才明白了中国的意思。中国这是要废除这份文件之后,不承认英国以前划的麦克马洪线。新中国成立了,他们这是开始考虑在西南地区的边境线。
所以贝文道:“周先生,这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也已经不关我们英国的事情。你们要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跟现在的缅甸政府谈。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和我谈这个问题。”
贝文不理解。
中国是什么级别的国家,缅甸算什么?
现在的中国可是刚刚在朝鲜战场上击败了联合国军,歼灭了那么多的美国军队。军队的战斗力,轰动全世界,让美国都颜面尽失。现在就是英国都不得不低下头和中国谈判。
而缅甸呢?
一个刚刚独立,而且国内军阀遍地。现在的缅甸政府连国内这些军阀都没能力解决。
这完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英国碰到这种情况,那还管什么曾经签署过的文件。
贝文虽然年轻时候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干将之一。但他毕竟在英国接受教育,殖民思维很重。所以真的不了解中国怎么就执着于这样一个文件。
“外相先生,我们当初是和你们签的协议。我们现在需要你们废除这份文件,当然也要找你们了。贵国当年逼迫我国签署了一份不利于我国的不平等合约,难道不应该废除吗?”
总理第一次表现出了怒气。
道:“外相先生,看来你这一次真的是没有诚意。你前面的条件都说你们无法做到,现在连这个你们也做不到吗?”
“周先生,何必这么着急,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好好谈。”
贝文开口。
贝文这一次是一定要达成协议的。
六千多人的俘虏一定要带回家。现在来说唯一能够给工党带 来强心剂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贝文站起来,和声和气的和总理说话。
总理坐下来道:“外相先生,我们一直在让步,一步一步的后退,要求已经这么低了。只是想要废除十年前贵国逼迫常凯申政权的不平等条约而已。连这一条贵国都无法满足,你让我们如何相信你们有诚意。”
贝文没有立即说话。
想了一会,又跟旁边的人小声商量。好一会才道:“周先生,你们提出的条件,我原则上可以答应。但具体的,还需要伦敦那边答应。”
“贵国什么时候答应这条条件,我们的谈判就可以继续。我想你们也应该想要尽快解决这一次的谈判。 ”
“好。“
贝文点头。
第一天的谈判结束。
贝文迅速给伦敦发电报,把中国的要求提了出来。艾德礼接到贝文的电报之后,立马和工党-些人商量。大家都认为1941年线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也不是英国的核心利益。
废除就废除,反正也不影响英国利益。
那是中国和缅甸的事情。
他们以后怎么扯皮,那也是他们的事情,英国也不在乎。对于英国来说,这东西有没有都一样。既然中国要求英国废除当年1941年线,那就答很快贝文接到了伦敦的电报。
艾德礼同意。
贝文和总理第二天继续展开谈判。
贝文答应了这个条件之后,接下来的谈判气氛就好了很多。英国不在意1941年线,但中国却很在意1941年线。所以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双方更多的是谈贸易方面的问题。
总理希望打通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贸易通道。
同时隐晦的和贝文提起钱的问题。
希望英国给中国一笔低息贷款。这方面贝文倒是不在意,来之前他依旧已经想到了要给中国赔一笔钱。 但英国毕竟是老牌帝国主义,要是赔款这种名字的话,那就实在是太难听。
所以用另外-种名义补偿,英国是不在意的。
所以双方最后达成了四个方面的合作。
第一:英国通过汇丰银行,给中国一笔3000万美元的低息贷款,利息为1%。从1956年开始还钱,还款期间为10年。不过中国跟英国保证,这笔钱不会用在军事工业上。
别看现在是冷战,好像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国家水火不容。但其实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美元也是相当好用的。实在是因为苏联不会整货币,美元比卢布更受欢迎。
再说等朝鲜战争结束,美国主持的禁运就会慢慢的开口子。
美国也控制不住。
到时候美元比什么都好用。
甚至这3000美元,中国转手在香港放贷款。过几年之后,还完贷款还能够挣-大笔钱。因为现在的贷款利率是非常高的,10%都是比较低的利率。所以1%的利率几乎等同于没有利率。
第二:英国同意香港和中国大陆开通一条贸易通道。但中国要保证,这条贸易通道绝对不能进出口违禁物品。如果中国利用这条贸易通道进出口违禁物品,英国随时可以关闭。
第三:英国政府把两个上海毛纺厂转交给中国政府。一个是怡和纱厂,也就是历史上上海第五毛纺织厂。还有一个是英国博德运公司在上海的毛纺厂,是博德运公司在远东最大的毛纺厂。他本来就是.上海实力很强大的毛纺厂,1950年的时候他还继续投资扩建这家工厂。他们从英国进口整套毛条制造设备,扩建拣毛、洗毛和梳条车间,成为全能绒线厂。
历史上怡和纱厂是1954年卖给中国政府,博德运公司在上海的毛纺厂是1959年卖给中国政府。因为解放后限制外商的扩建,但一五计划的时候国家投资十多个亿发展纺织产业。结果到了1959年的时候,英商的纺织厂面对国营纺织厂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这些外商当中坚持最久的是-家荷兰公司,一直坚持到1970年才卖给了中国政府。
包括很多华侨公司也是如此。
都是一直到1970年左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的。
不过这一次英国政府决定 把他们都转交给中国。
其实就是赔款。
这两家毛纺厂都是目前中国规模比较大的毛纺厂。如果算价格的话,几乎值1700万人民币(新币) 。但英国不可能直接给钱。所以把钱给了英商,让他们把在中国的纺织厂转让给中国政府,以此来抵扣赔款。
第四:英国政府援建中国一家服装厂,给这家服装厂提供400台家用缝纫机。以及援建中国一家缝纫机厂,年产量3000台。目前中国所有的缝纫机厂加起来年产量也不过是4000台。
这说是援建,其实都是免费的。
也是赔钱的一部分。
1951年8月29日,中英关于俘虏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签署了合约。
中国的要求是,英国先落实这些,然后中国就放出这些俘虏。当然为了诚意,中国可以先释放一批伤残俘虏。同时允许英国这边派遣代表去看俘虏的情况。
886包钢剪彩
中英两国谈判的具体细节和具体内容没有传出来,但两国谈判成功是瞒不住的。
英国工党需要这个消息来稳定国内局势,告诉他们英国政府马上就要解决俘虏的问题。当然中国这边也不可能完全保密,因为和英国的谈判,中国也需要和苏联那边打招呼。告诉苏联中国和英国谈判,只是关于俘虏的问题,中国也只是要了一些钱财。中国和英国谈判,绝对不是要背弃社会主义阵营,让老大哥苏联可以放心。
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很注意的。
中国虽然是大国,在朝鲜战场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并没有想过走南斯拉夫的路子。特别是现在美苏两国冷战的时候,中国需要靠上一个老大哥。
所以中国是很认真的拜苏联为大哥。有什么重要事情,并不会隐瞒苏联。本来苏联就担心中国走南斯拉夫路线,主席会是中国的“铁托”。为了打消苏联这种担忧,中国在很多方面必须要更加注意。和英国谈判这种事情,是不可能不和苏联通气的。
当然中国想要的是“兄弟党的大哥”,革命当中的“老大哥”,而不是苏联当“老子党”,当中国的“老子”。苏联方面对于中国和英国谈判,并没有表现出大惊小怪。
只是简单和中国交流了跟英国谈判的情况之后,就没有多说。因为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只要在大战略上和苏联保持一致, 那么苏联也不会像对待东欧小弟那样对待中国。
在谈判结束第三天,中国方面就宣布释放374人的伤残英国俘虏。英国方面派出代表接人,同时还要去俘虏营看看英军俘虏。但英国到底答应了中国什么,还在很多人的关注当中。
英国也是雷厉风行。
在别人还不注意的时候,已经在上海和纺织工业部的干部进行交接。
把两座毛纺织厂转交给纺织工业部。
有了这两个毛纺织厂之后,纺织工业部的计划都要改变。本来纺织工业部准备在上海组建好几个新的毛纺织厂。但现在有了英国人留下来的毛纺织厂,那么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扩建。
从零开始组建一个纺织厂和扩建纺织厂,难度和投入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不仅会大大减少政府的投入,效果也会更好。前前后后可以节省好几千万。
很快中英两国在俘虏问题上达成了协议的消息,其他一些国家也是陆陆续续得到了。有些国家不敢得罪美国,所以也不敢私下找中国。但不代表所有国家都不敢私下搞动作。特别是法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马开始想办法。
毕竟法国也被中国俘虏了好几百人。
还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的国家,他们也是蠢蠢欲动。其他欧洲国家,就像是荷兰也通过荷兰在中国的公司,想要寻找中国政府谈判。
英国能和中国谈判,他们为什么不能谈判。这就是因为美国才刚刚成为西方世界的老大,但因为有英法这两个曾经殖民世代的霸主,所以还无法真正的一呼百应。英国第一个出来和中国谈判,直接撕开了联合国军所谓的联合。甚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英联邦国家,希望英国能够帮忙和中国谈判,把他们的人也弄出来。
当然这是外交部忙的事情。
魏红军这个时候和李富春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包头。
因为包钢一号高炉已经竖起来了。1951年9月6日,包钢一号高炉要出铁,所以进行剪彩仪式。魏红军和李富春代表中央,代表政务院来包钢剪彩。包钢的建设速度,就是新中国的速度。
按照苏联专家开始时候的计划,包钢从破土开工到一号高炉竖起来,最少需要五年时间。
可是包钢的建设者们硬生生的把时间缩短了一年半。
从1948年年初开始正式破土开工,到现在还不到三年半,一号高炉都竖起来了。速度之快,让苏联专家都瞠目结舌。他们认为需要两年时间完成的基建工作,包括厂房建设等等,可是华北基建工程兵和工人,过来支援的绥远百姓,用了不到一年就完成。当然这也和中央大规模支持包钢有关系。包钢要用水泥,中央从全国各地抽调水泥支援。包钢一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就是全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最明显的成果。
早年这里是一片荒凉之地,但现在已经是人声鼎沸。不仅到处都是工厂厂房,而且还有一大片住宅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城市。
这是大事情。
绥远省委书记兼绥远军区政治委员高科林,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绥远军区司令员姚哲,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绥远军区副政治委员白如兵都来到了现场。
跟在他们后面的有参与包钢建设的华北军区基础建设兵团司令员马长庚和政治委员赵子玉。以及此次包钢总负责人,原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赖继发。
以及包钢这边的地方干部。
大家都是熟人。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个人参加这一次剪彩。那就是内蒙古省委书记乌兰福。乌兰福这些年一直希望能够成立一个统一的内蒙古,那就是把察哈尔、绥远,包括热河都并入到内蒙古。
不过开始是因为华北局这边不同意,所以一直未能够成功。现在没有了华北局,但华北出身的干部依旧是不同意。好好地察哈尔、绥远都并入内蒙古,那么他们怎么办?
再说察哈尔、绥远、热河,那都是晋察冀、华北部队打下来的地盘。
凭啥并入内蒙古。
所以双方关系有些紧张。不过今天是好日子,所以两个人都回避这个问题。
“魏副总理。”
“老魏。”
“魏书记。”
“司令员。”
魏红军和他们一个一个打招呼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称呼都有。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