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727章

作者:随遇而安

中国当然不肯吃这样的亏。

因为中国这样不仅仅吃苏联的亏。

东欧国家都是跟卢布挂靠的,卢布现在高估,直接影响中国和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所以目前双方已经开始讨论这个事情。中国的要求是,100卢布换15人民币。但苏联不同意,认为这样大大低估了卢布的购买力。苏联提出的价格是100卢布兑换30人民币。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定,但外贸已经是100卢布只能兑换30人民币左右。

所以别看只是出口猪,但能够给中国创造近2亿卢布。所以双方才有计划,把中德两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超过5亿卢布。历史上中国和德国贸易的时候,猪就是一等一的出口品。

当然这是好事情。

出口猪之后,可以从民主德国进口更多的机器设备。

可惜中国的生猪产量在1951年发生了巨大的问题,下滑严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是大力支持全国百姓养猪。

因为养猪好处多,特别是可以积猪粪,做成肥料。以至于当时中央号召“家家养猪,修圈积肥”。为了正确的做肥料,技术人员大量进入农村,告诉大家怎么养猪,怎么堆猪粪,怎么把猪类变成肥料。

1947年粗略估算,当时全国的生猪大约有4900万头左右。而到了1948年,全中国的生猪产量已经达到了6000万头。等到1950年全国的生猪数量达到9600万头,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当然1950年的生猪数量已经达到了目前能够达到的极限。再多的话,全国也供应不起那么多饲料。

但1951年生猪数量突然下降。

只有7000万头左右,足足少了2600万头。这可不是小事情。

而且进入1952年之后,这样的情况也丝毫没有改善的样子,农村生猪数量丝毫不见上涨。所以魏红军才紧急召开这一次会议。实在是因为生猪数量下降速度太快。

如果不搞清楚原因,不采取办法,今年的生猪数量可能还不到7000万头。

这不是小事情。

特别是目前准备大规模出口的时候,生猪数量下降会直接影响下一步出口。而且不说出口,国内百姓也需要吃猪肉。去年生猪产量下降的时候,魏红军已经开始派人了解情况。

突然之间生猪数量下降,必然是有原因的。

参加此次会议的都是中央负责农村工作的干部。邓志辉、李少成、赖若宇、召德尊四名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加上农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临池,农业部副部长刘睿龙,农村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罗伟林等人参加。

“同志们,大家都清楚了。现在国内百姓需要猪肉,出口也需要猪肉。但去年生猪数量如此急速的下滑,而且今年也丝毫看不出改变的迹象。这个事情我们可不能看着不管。我们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保障猪肉安全。

罗伟林同志,你们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农村,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有。”

罗伟林立马点头。

罗伟林作为农村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一年当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各省奔波,而且都是去农村待着。仔细调查全国农村的发展情况。

把他们记录下来,然后汇报给魏红军。

关于生猪数量下降的事情,去年已经很严重。所以他们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奔赴各地进行调研。

“说说。”

罗伟林道:“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1951年生猪数量急速下滑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央实施的统购统销。是因为中央从去年开始实行统购统销,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统购统销出了问题?”大家都变的很严肃。

因为统购统销是从195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要政策。统购统销是,政府除了从农村收取公粮之外,农村多余的粮食也必须要卖给政府,参加统购统销的体系当中。政府给农村只留下口粮和种子,其他粮食都统一购买。之前会议上要打击的,想要从其他渠道购买粮食,出售粮食的私商联营,就是因为违背统购统销的大政策。

统购统销的目的是为了把农村财富也转到工业建设当中。

“具体呢?”

898 提高生猪数量

魏红军很严肃。

如果统购统销出了问题,那么必须要进行调整。

毕竞中国进行统购统销也是第一次,工作当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调整统购统销政策,可不是农村工作委员会可以决定的。需要和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干部讨论决定。

“自从1951年全国进行统购统销之后,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影响了农村的一些小作坊。特别是那些以粮食为原料的小作坊,因为没有粮食,所以只能是关门。”

说起这个大家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统购统销之后,农村没有了多余的粮食,留在农村的除了口粮之外就是种子。所以那些什么做粉、豆腐之类的小作坊就维持不下去。

因为没有原料。

罗伟林继续道:“以往对于很多养猪户来说,其中一个重要饲料来源就是这些小作坊的废料。现在没有了这些小作坊,很多养猪户的饲料来源有了问题,就干脆不养猪。” 

“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魏书记,这个短时间之内恐怕很难改变。”

李少成开口。

道:“去年统计,我国目前的公粮收入按照货币大约是32亿人民币。在目前全国财政收入当中,大约占据八分之一左右。而统购统销之后,这里面的利润超过70亿元。有力地补充了目前我国财政不足的问题。所以统购统销是目前中央大政策,不可能有太多的改变。现阶段是全社会的资金都要归拢起来,发展工业。”魏红军看向了其他几个人。

赖若宇有些为难道:“可是很多农村的这种小作坊,不仅可以提高一些农民的收入,还能够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毕竟这些小作坊一般情况之下,都是给农村提供生活需要的一些加工品。”

李少成开口道:“赖若宇同志,这一点我们都知道。可是现阶段却没有其他办法。”

涉及到70多亿的利润。

占据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么大的收入,财政怎么可能放弃。现在苏联援建工厂,那些大型工厂建设起来,一次性投入都是几亿。一些大型工厂几年下来投入十几亿都是正常的。

财政赤字这么严重,就是因为这些工厂花的钱太多。

70多亿,以后可能更多。这么一大笔钱,就是工业发展需要的资金。

大家都是叹口气。

邓志辉都没有说话。邓志辉看向了魏红军,他还以为到了中央就能够做更多的工作。可是在一切为了工业化的口号之下,农村工作也需要配合。

他们调整的余地很少。

好一会之后,魏红军看着罗伟林道:“继续。”

“第二: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统购统销的时候,只考虑给农村留下口粮和种子,未考虑牲畜的饲料问题。所以养猪户缺之精饲料,因此根本养不了猪。”

猪,不能只吃草。

还是要吃点精饲料,这样才能够养好。

其实还是配额的问题。

统购统销,只考虑农村的口粮和种子。其他的都要购买,没给农村留下牲口要吃的粮食。这是统购统销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工作太粗暴,没有考虑农村实际情况。

“农村小作坊我们可以不考虑,但农村牲口要吃的我们不能不考虑。农村牲口也需要一些精饲料,这个一定要调整。”

邓志辉开口。

统购统销必须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农村养牲口是农村经济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全国经济有益的补充。农村除了种粮食之外,还要发展养殖业。

可是如果农村没有留下牲口吃的粮食,不说养殖业怎么发展,光是基础的养殖都无法满足。赖若宇也是点头道:“魏书记,邓志辉同志所言有礼。我们的农村人多地少,如果光是靠着种地,那么农村解决温饱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还要积累资产,富裕起来。我国农村除了种地之外,其他副业必须要同时搞起来。”

“对。魏书记,我也认为这方面定要调整。”

召德尊也是开口道:“去年我还在东北,东北地区的生猪数量也下降了15%以上。从我们解放东北开始,这是第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减少生猪养殖数量。”

魏红军点头。

但没有直接表态,对罗伟林道:“继续说下去,还有什么原因。”

罗伟林抬头看了一眼魏红军。

然后道:“还有一个是互助组和合作社的问题。特别是合作社的推广当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也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热情。”

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发展一直是魏红军主持和推动的。

不仅仅是魏红军,在座的主要干部当中,农村工作委员会第二副书记李少成、第三副书记赖若宇,都是强力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干部。

当然罗伟林更是最早在晋察冀试验合作社的干部。

可以说一旦互助组和合作社出现严重问题,到时候这些农村干部都要吃瓜捞,在政治上受到影响。所以罗伟林对于合作社发生的问题更是仔仔细细的做过调研。

“仔细说一说。”

合作社出问题,魏红军也很重视。

但倒也没有紧张之类的。

因为新生事物的发展,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会有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发展会一帆风顺,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发展的观点。害怕出现问题,不敢做事情。或者出现问题之后大惊小怪手足无措,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很多农村进行合作社之后,牲畜的归属权就变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合作社是以土地、耕牛、农具这些农村生产资料为公有化发展起来的生产单位。可是生猪这样的,他不是生产资料,因此不属于合作社的资产。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合作社成为农村生产单位,而养猪都是私养,这就和合作社发生了一些冲突。甚至有些合作社干部不认为生猪是社员个人财产。因此在没有制定完善章程的情况下,合作社排斥那些养猪户,养猪户不能从合作社获得饲料以及专门的养殖时间。不仅如此,部分合作社以低价购买或者是除账的方式使用社员猪粪,甚至还有一些合作社直接免费拉走养猪户的猪粪。这不仅进一步降低了社员养猪的利润,还让社员失去了对于养猪的信心。甚至有些社员不满合作社干部的做法,开始抵触合作社的发展,影响非常不好。”

“左”的土壤一直存在。

合作社干部也是如此。他们不理解什么是生产合作单位,还以为合作社是全村的一切东西都是公有,然后一起干活,平均分配。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魏红军看向了赖若宇。

赖若宇摇头,道:“我们山西对于合作社和养猪的事情分的很清楚。合作社是合作社,农民养猪是养猪。绝对不会把两者搞混,更不会把社员的猪当成是合作社的财产。这方面我们山西的干部抓的很紧,魏书记以前在山西也是几次强调过,我们一直都记得。不过个别地方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也不敢绝对保证。”

目前全国来说,山西的合作社发展是最好的。而且山西的合作社,对于集体资产、个人资产分的最清楚。

魏红军在晋察冀培养的农村干部当中,三分之一都进入了山西。所以山西的合作社情况不敢说完美无缺,但在全国来说,的确是走在最前面。

“中南局那边,除了河南地区之外,其他地区问题也不大。因为中南局下面的那些省份,合作社普及有限,更多的农村是互助组的模式。”

邓志辉也是摇头。

李少成回答道:“魏书记,从我们得到的数据来看,目前问题比较严重的是西北、西南、山东、河南、华东一带。”

罗伟林他们的确是调查很仔细。

把目前生猪问题查了不少。

说白了就是生猪数量突然下降,问题主要是出自新出台的一些政策。就像是统购统销,以及推广合作社等问题上。这些政策的推广过程当中,忽视了农村具体情况。

很多都是想当然的推广。

没想到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完全无法接受这些新政策。

农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临池道:

“魏书记,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解决生猪数量问题。那么不仅会影响出口问题,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的市场上猪肉一定会供不应求。”

“嗯。”

魏红军点头。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

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所以市场上对于猪肉的需求很高。如果不解决生猪数量下降的问题,很快市场上就会缺少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