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虽然是第一次来,但谭振林对于海南垦殖兵团的情况是做过了解的。
他不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
自从担任农垦部部长开始,对于手底下的农垦部队是进行过仔细了解的。为了尽快的熟悉手底下农垦部队,他这段时间天关看资料。
他实在是想不到。
琼崖纵队本身就是海南自己的部队。69军就更不用说,那可是抗战时期普察冀在河北的部队。虽然没有18兵团的65军、66军、67军那么历史辉煌,但也是杨全武手底下主力部队之一。
纪律就更不用说。
渡江战役之后,军委对各野战军部队进行考察。晋察冀或者说华北出来的第五野战军军纪最好。打下任何一个城市,军管会管理都是井井有条。部队进入城市之后,很少出现问题。
可是怎么回事。
现在这才过去几年时间,竟然出现如此恶劣的事情。军民几百人的大混战。
“谭部长,这也不能全怪我们。”海南垦殖兵团司令员张英晖开口。
虽然中央力推大家在正式场合都叫同志,但推行的情况其实并不能说很好。除了级别相差不多的千部之外,你证下面的千部直接叫上级来的千部名字加同志,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特别是谭振林这个级别的干部。
虽然谭振林一直在华东革命,和八路军这边没有多少关系。但谭振林的资历、级别在那里,下面的千部也不好直接叫他“谭振林同志”。
所以张英晖还是叫“谭部长”,包括叫魏红军也是一样。他哪里敢直接叫“魏红军同志”。
现在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同级别会议,或者是正式文件当中都是不叫职位,而是叫尚怎。如果非要加职位,那就放在前面。
“从去年开始,在农场开垦好的土地上,地方互助组或者是合作社,他们直接种上农作物。个别严重的,甚至把衣场已种上的橡胶用犁、拔、烧等手段进行破坏。之前几次我们都是忍了,可是他们越来越过分。这一次也是在我们开荒2000苗的王地上,农民不管我们的阻拦,要种植农作物。我们不让,最后才演变为冲突。并不是我们想要和他们打起来的。”
“对。”
“就是。”
“而且这一次发生冲突的部队,并不是原琼崖纵队和69军改编的海南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而是后来扩编的第五师和他们发生了冲突。都是新招募的农场工人。他们可没有乏前部队的纪律。他们也是忽羌可忍的情况乏下,牙会和他们发生斗殴。”
张英晖说完之后,海南垦殖兵团这边的几个干部立马附和。
谭振林心中大怒。
这些人一个个推卸责任倒是很厉害。甭管是以前的部队,还是后面扩编的林亚工程部队。既然都在垦殖兵团领导之下,那么派过去的干部肯定是原来的千部。新成立的林业工程第四师、第五师这些部队,干部以前都是军队出身。
现在还想要撇清关系。
“你们没有和地方政府交涉过?”“有。但没有任何用处。”
张英晖觉得自己很是冤枉。
自己本来是扛枪打仗的,是杨全武手底下的猛将。抗战时期有过率领一个营的部队,迫降华北治安军1400人。当时一次性缴获了0多挺轻重机枪,晋察冀日报都报道过。本来在军队前途一片光明,可是魏红军调整橡胶天战略乏后,自己就成为了海南垦殖兵团司令员。
放下枪开始建设祖国。他也接受。
本来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
他虽然是猛将,但他不是那种只知道冲锋陷阵,性格莽撞的人。相反他是一个很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千部。橡胶天会战在海南开展之后,他就开始观察海南橡胶产业的发展情况。
别看他不是专业的,但他很快就发现了。
海南从解放开始,冯白局还在海南负责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海南发展橡胶产业。开垦的橡胶种植面积一点都不小,足足肴千几方亩。张英晖观察乏后发现,海南这边从解放之后开始种植的橡胶,长得好的,成功的基本上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依山靠林”。
所以他询问技术人员。
他们很明确的告诉他,橡胶树怕风。
因此这三年当中,他指挥垦殖兵团发展橡胶产业,都是遵循这个规律。并没有因为上面的任务重,就乱开荒乱种植,只追求开荒面积和种植面积。他遵循“依山靠林”的规律,如果没有林木的话就造人工林。
用这种方式种植橡胶,成果很好。种植的橡胶,成活率非常高。
结果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就频频出现和地方上的矛盾。谭振林着了一眼海南地方千部,他们想要说什么,但又是沉默起来。
“那你们有没有去和农民沟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样。”“这个——”
张英晖顿了一下道:“可能是我们开荒离他们太近。”“咚咚咚―—”
魏红军轻轻地敲了一下桌子。
脸色一沉道:“好好说。什么叫你们开荒离他们太近,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相信海南的老百姓胆子就这么大。就算他们相信法不责众,但说他们敢于和军队争抢耕地,我是不相信的。”
发生这种冲突,矛盾已经不是一般的情况。
要不是有很大的矛盾,那些百姓哪里敢和军队抢地盘。魏红军一说话,张英晖立马坐直了身子。
当年中央红军到了陕北,张英晖有段时间从军委部门来到了红一团担任过连指导员。当时他就在魏红军手底下。不过部队改编八路军之箭,他离开了红一团,去了红三团。但依旧是在杨全武独立团。
魏红军之所以生气,那是为了张英晖好。
因为魏红军已经看到了谭振林的脸色。谭振林这脾气,真要是爆发出来,谁能够挡住。他要是发脾气,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所以人送外号“谭大炮”。
别看谭振林个子矮,性格是非常火爆的。
魏红军看到张英晖还是有些犹豫,立马道:“沙学文同志,你来说。垦殖兵团这边发生这种事情,你们军区知不知道?知道的话,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沙学文听到魏红军点自己的名字有些无奈。不过他知道自己逃不过去。
他知道魏红军做事情的风格。既然事情出了,如果弄不到—个满意的答案,这个事情是过不去的。
所以沙学文没有丝毫隐瞒道:“是因为耕地的问题。海南的耕地面积有限,可是自从在海南开展橡胶大会战之后,不算第一批成立的垦殖兵团三个林业工程师,后面又扩编了三个林业工程师。同时垦殖兵团下面还组建了24个国营农场,每个农场都有三千来人。加上各个科研单位,以及动员了不少学生参加天会战。因此自从橡胶大会战放在了海南之后,海南垦殖兵团增加了20多方人。现在整个海南垦殖兵团拥有员工26万人左右,加上他们的家属人数超过30万人。这么多人要吃饭,粮食问题就变得非常严峻。”
“我们这几年在海南开垦了50万亩左右的耕地,可是耕地管理情况不怎么样。去年夏收之后统计我们在海南的耕地亩产贝有81斤。所以粮食产皇很低,我们的垦殖兵团每个人也就能够分到一百多斤粮食。而且海南这边的水资源也不算很丰富,耕地需要水。所以…........"
听到这里谭振林也听明白了。
所以道:“所以你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增加了开荒面积。结果和当地村民开荒发生了冲突?还和当地村民争水了?“
“是。”
“乱弹琴。”
谭振林大怒,直接拍了桌子。这都什么事情。
不过谭振林更生气的是,垦殖兵团拥有的耕地,夏收的时候亩产竟然只有81斤。这是那些不会种地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才能够种出来的亩产。堂堂的垦殖兵团种地,竟然种出了81斤这样让人可笑的亩产。
所以谭振林忍不住,指了指在场的这些干部道:“你们都是农家子出身。在海南这样的地方,种粮食种出了81斤的亩产。你们还好意思说你们是垦殖兵团?就这样的亩产,你让中央怎么相信你们能够种好橡胶。中央的橡胶大会战,怎么能指望你们。我告诉你们,我就是随便找个人在地上撒种子,备产都不会这么差。”
谭振林一顿输出。
不说谭振林一直革命的华东地区,就是东北那么冷的地方,种植的粮食产量都轻松超过一百多斤。可是堂堂的垦殖兵团种地,竟然种出了81斤奋产。
真的是丢死人了。
“谭部长,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垦殖兵团的任务重,哪里能够抽人去好好种地。可是不种地又不行,因为上面给我们拨的粮食不足。我们很多农场必须要自己种地才能够养活自己。可是大家没有时间好好耕地,好好便用肥料,所以只能是抽时间种地,亩产当然不高。很多工人因为提供的粮食太少,工作任务重,所以都退出垦殖兵团。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让我们怎么办。”
“就是。国家任务重,国家缺乏资金,我们都理解。但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
“说起来容易。谭部长你亲自来自己做一下试试。”69军这边很多干部直接就呛了起来。
69军也是晋察冀出来的,战功赫赫的部队。部队三个师,一个师转为公安师,两个师转为林业工程师。虽然他们服从国家命令,但他们自己也有一大堆的委屈。
凭啥谭振林这样嘲讽他们。
谭老板是党内大佬,资历深、地位高。但目前69军很多干部,他们可不管你是谁,反正他们也没踉谭老板一起工作过。所以听到谭振林这样批评就非常不高兴。
都是战争年代枪林弹雨当中走过来的。
脾气都不是很好。
就像是彭老总在西北打仗的时候,贺冰严、廖汉升他们面对彭老总的批评,直接撂挑子道:对也骂,错也骂,就你一个人最正确!我不干了!
桀骜不驯,说的就是这些走过战争的将军。
现在69军很多干部就是如此。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是憋了一肚子气。
“咚咚咚―—”
魏红军又是敲了敲桌子。
几个人本来是声讨谭振林的,但听到魏红军敲桌子,立马老实下来。
魏红军严厉道:“有事说事,有困难说困难,有错误说错误。刚刚谭振林同志说的一点都没错。亩产81斤,你们也好意思在这里抱屈。抗战时期我们一边打仗一边在山区种植粮食,亩产都有七八十斤。怎么谭振林同志批评你们,批评错了,你们不服气?要是让我说,50万亩你们都没能够解决吃饭问题,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声嚷嚷。”
会场静了下来。
虽然69军是杨全武冀中军区打造出来的部队。但魏红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一直负责处理军区和野战军日常工作。而且那个时候华北军区的主要千部培养学校大部分都合并,魏红军时常去军政干部学校讲课,包括去华北局党校讲课。后来更是担任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这些千部很多不是听过魏红军的课,就是接受过魏红军的指挥。
这就是为什么谭振林希望魏红军来海南的原因。魏红军过来可以让会议正常进行。
谭振林也压住了自己的脾气。
他是做了很多年工作的,只不过刚刚有些太生气,所以犯了着急的毛病。压住脾气之后,谭振林很快就理清了思路。因此道:“刚刚我的脾气有些急,在这里给同志们道个歉。但同志们,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问题要解决。我总结了一下,现在有两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是垦殖兵团自己的问题,那就是耕地亩产的问题。包括刚刚同志们说的,橡胶任务重,所以影响了种地。那么未来是不是会因为种地,而影响种植橡胶。具体垦殖兵团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耕地亩产会这么低,我们必须要解决。第二个是,垦殖兵团和当地农民发生了冲突。是你们占了他们的耕地,还是他们看上了你们的耕地。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军地矛盾不能持续下去。橡胶大会战还需要海南人民群众的支持。”
谭振林的工作能力是不用说的。几下之间就找到问题的方向。
魏红军点头,接话道:“我们先解决垦殖兵团的问题。同志们,都说说吧。垦殖兵团这边到底是什么情况?是上面的任务重,没时间打理耕地。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魏副总理、谭部长,我想说两句。”
“李嘉仁同志,畅所欲言。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开会就是让大家都说话。'
华南垦殖总局局长李嘉仁开口道:“我认为目前农场这种一边种植橡胶,一边种地的模式是错误的。“
“怎么说?”
魏红军也一直在思考出现的问题。
所以李嘉仁这么说,魏红军也很感兴趣。李嘉仁道:“种植橡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是说种完了,事情就结束了。现在我们并荒任务重,种植任务重,保护后面橡胶成功生长任务也重。现在我们的华南垦殖兵团,天天得在橡胶园都不够时间。因为我们垦殖兵团自前是一边学习种植橡胶,一边又在学习打理橡胶园,成为合格的橡胶工人。种植橡胶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必须要我们的垦殖兵团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进来。所以这已经占用了大家天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又把种粮食的任务也交给他们,他们的确是分身乏力。垦殖兵团很多农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好好打理耕地因,结果只能是粗放式的种地。随便简单的并荒,然后撒下种子。这样种地的结果,亩产也只能是81斤。其实只要稍微精心打理一下,好好地施肥,那么亩产能够翻一番。”
李嘉仁说出了目前垦殖兵团的问题。
看起来人多。
但开荒任务重,种植橡胶任务重,后面还要仔细打理橡胶园,让种植的橡胶顺利成长。这都需要天量的人员。可是工作任务这么重,还要自己种地收获粮食。
真的没有那么多人。
“那按照李嘉仁同志的意见是?”
“术业有专攻。分工合作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最佳办法。我认为种粮食的工作,就不应该落在各大农场这里。或者是各天农场就应该分种植橡胶和种粮食,不要混淆起来。种植橡胶的团队,只负责种植橡胶。种植粮食的团队,就只负责种地。“
李嘉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魏红军看向了谭振林。谭振林微微点头。
但谭振林道:“可是这样,现在的垦殖兵团人员够不够?“
“的确是不够。应该加强一些人员。我的计算是给垦殖兵团增加3方名左右专职负责种地的人员。”
“我反对。”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