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魏红军自己都不敢保证。
到时候魏红军不说话,其他人看在魏红军面子上,放人一马,就轻轻处理。
这都是会发生的事情。
而且这样处理真的震慑到了党内干部吗?
并不是。
因为这一次只是因为魏红军强力要求,才会重重处理。
难道以后发生这种事情,魏红军这个政治局常委又要一马当先冲出去?那成什么样子。省一级的干部魏红军可以开口,难道发生在区县一级的事情,也需要魏红军出马?
如果区县一级发生事情的时候,省里的领导和中央想的不一样,那么处理也会不一样。这样就是随性,完全看领导人的心情。这样的处理怎么可能有威慑力。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要形成一个制度。
有了一个处罚的依据,有了一个制度,以后发生这种事情才不需要魏红军出马。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部,包括公检法部门都可以根据法律条款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全面的监督,才能够真正的震慑党内干部。
所以魏红军考虑的不是这一次事情怎么处理,而是利用这一次事情怎么建立一个新的,让党内干部都能够遵守的法律条文。
大家都在考虑魏红军的提议。
这可不是小事情。
一旦中央真的决定设立“渎职罪”,那么这一次广西的事情,光是要判刑的就不是一个两个。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渎职罪”,广西这一批干部算是运气好了。
“我支持。”
总司令率先开口。
道:“我负责党内纪律以来,查获了不少渎职的干部。渎职的后果有大有小,但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干部渎职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所以只能是党内处理和组织处理。但处理之后,他们的级别还在,最多就是调到赋闲单位。又或者降低他们的级别,但他们依旧是干部身份。可是有些干部渎职的后果非常严重,而且完全是党员干部的责任。但也没有更深的处罚。”
“要是设立‘渎职罪’,那么那些案子就能够真正从重处理。也能够给更多的党员干部一个震慑。”
总司令负责党纪工作,所以见过各种渎职的案子。
渎职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主席掐灭了手中的烟,道:“说得好。杀一儆百,杀一人可以救百人。我同意设立‘渎职罪’。广西的事情来不及使用‘渎职罪’,但这一次也要重重处理,让大家引以为戒。红军同志,书记处那边先拿出一份处理方案。而且我提议这个案件要在九大议程当中,让同志们在九大上公开讨论。正好可以在九大上也讨论讨论关于‘渎职罪’的事情。”
主席不可能不生气。
中央为了应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如临大敌,谁能够想到广西捅了这么大的篓子。
“我也赞成设立‘渎职罪’。”
聂帅点头。
以往公检法办案的时候,对于很多党员干部是非常恼火的。
因为只要没有受贿,没有经济问题,那么这些党员干部除了强有力的警察系统之外,根本不把检察院和法院系统放在眼里。就算他们做错了,在他们看来也轮不到检察院和法院管自己。
当然目前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对于党员干部的确是没有多少办法。新中国处理干部主要是党内处理。
最后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一致同意设立“渎职罪”。不过这样的罪名,需要法律委员会那边先讨论出具体的条款,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至于广西的问题,常委会议决定先让广西省委省政府配合钱英他们完成赈灾善后工作。
先让广西稳定下来。
但已经决定对于广西干部进行一场大手术。常委会议要求组织部那边先拟定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长,广西副省长候选人名单,然后交给政治局讨论。至于陈曼远他们的处理,先让书记处拿出一份方案,然后在九大之前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最后确定。
常委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以书记处第一书记的名义,代表政治局常委会接连下发了好几份文件。先是给钱英发电报,要求钱英负责后续的善后工作。一个是受灾群众家里要安抚,一个是要保证广西接下来的农业生产。
然后给广西省委省政府发电报。
要求陈曼远他们必须要配合好钱英的工作。
接着魏红军给广东省委书记罗启容,湖南省委书记周肖舟打了电话,希望他们配合钱英,支持广西的赈灾。主要是希望这两个省份拿出一部分粮食先借给广西,让广西度过难关。等以后广西缓过来,再还粮食。这两个人魏红军都熟悉,罗启容不用说,周肖舟魏红军也非常熟悉。
因为抗战的时候,周肖舟就一直在冀中军区。解放战争的时候,调到冀热察区党委担任宣传部长,当时就是魏红军直接领导的。后来华北局成立,又担任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华北局组建南下干部团,周肖舟又担任干部团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华北局的南下干部团大部分都跟着第五野战军进入了江西、福建、安徽,还有一部分进入了广东。但也有少部分跟着第四野战军,特别是王秋云部一起进入了湖南,接管了湖南。
周肖舟就是其中一个。
因为周肖舟在抗战之前担任过主席秘书,主席对于他的能力非常信任。八大之后中央点了周肖舟的名字,让他担任湖南省委书记。
部署了这些事情之后,就是九大的广西代表团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个事情,那么广西九大的筹备工作就是广西省委负责的,主要就是陈曼远负责的。以陈曼远的资历和级别,九大上选为候补中央委员的可能性很大。但现在陈曼远已经不适合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情。
陈曼远这一次连自己的九大代表资格都保不住,更何况是负责广西的九大代表选举工作。
因此魏红军和邓希贤商量广西九大筹备的安排。现在离九大满打满算也就五个来月的时间。其他省份的九大代表选举都快要结束了,很快就要给中央上交代表候选人名额。
但广西现在还没有开始。
所以必须要尽快的恢复广西九大代表选举。
魏红军和邓希贤商量,又跟修养同志、陈运同志、聂帅他们讨论之后,决定刚刚从越南回国不久的韦国庆同志南下广西。临时担任广西九大筹备会主任,广西九大代表团团长。要求韦国庆去广西,全权负责广西九大代表的事情。
在魏红军忙着这些事情的时候,“波匈事件”开始爆发。
996 波匈事件
波兰经过了“波兹南事件”之后,情况一直都不好。
早在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力就下降了很多。这个包括对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乃至于对于东欧各党的影响力也下降很多。所以才会出现“柏林事件”和匈牙利党中央改组等事情。
其实换句不好听的话来说,还是新上任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他们,没有了以往斯大林在东欧的那种威势,或者没有那种“凶名”。不说二战苏联红军横扫欧洲的威势,就说东欧各国政党都是见过斯大林时期肃反运动,甚至不少人是直接参与过的,所以本能的对于斯大林是畏惧的。
斯大林只要活着,就能够压制住东欧那些反对派。
但很显然赫鲁晓夫在这方面根本无法和斯大林相比。
波兰这边也是如此。
斯大林去世之后,波兰社会也松了不少。因此1955年年初,波兰就开始出现一些知识分子组成的民间团体,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了四十多个这种团体。这些团体从成立时候开始,就不是接受政府领导的团体。或者说他们就是反政府的知识分子团体,主要做的就是批评苏联和波兰政府的政策。只不过波兰政府已经没有精力去压制这些声音。
他们在知识分子和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很大。
因为他们很多本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学界地位不低。现在他们公开开始批评波兰政府的一些政策,得到了很多在校学生的支持。
因此从1955年开始波兰国内舆论环境越来越恶化。等到1956年5月份“秘密报告”传到了波兰之后,波兰局势更是瞬间迅速恶化,局面根本控制不住。这些知识分子团体,本来只是抨击政府一些主张,但还没有到跟政府提出政治诉求的地步。
但“秘密报告”之后就完全不一样。
整个波兰党内外的思想都乱了。波兰党中央光是解决党内思想问题就已经精疲力尽,根本没精力管这些舆论。因为相比起中共,东欧国家对于斯大林同志的推崇更深刻。因为中共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所以有自己的开国领袖、革命领袖,东欧则是缺乏自己的革命领袖。
因此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后,几乎是完全照搬了苏联的模式。从政治、经济乃至于军队方面,都是直接延续了苏联的体制。可是想要在和苏联完全不一样的国家推行苏联模式,肯定会有很多阻力。为了解决这些阻力,同时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东欧国家二战之后,都学习类似当年苏联肃反的手段。
二战之后苏联情报局在东欧抓“铁托分子”,东欧国际的情报局也加入进来,抓捕了大量的所谓“铁托分子”。而且东欧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压国内的一些实力派,包括党内的一些“非苏联”思想分子。给他们扣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帽子进行打击。
结果苏共开始全面否定斯大林同志的之后,曾经受到打击的“民族主义”派系的干部开始在党内获得了很大的同情,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毕竟原来党内信奉的精神领袖斯大林同志被苏共自己全面否定,让原来的那些“苏联派”干部,已经没有任何底气说话。他们之前能够压制住党内外各派,靠的就是高举斯大林同志的旗帜。
现在这个旗帜苏共自己都否定了,你还怎么举起来?
结果党内的“民族主义”派系和党外的那些知识分子党派迅速合流起来,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波兹南事件后,各种抗议活动在波兰各地持续出现,国家公诉机关、苏联大使馆、军事部门、监狱等地方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人们要求重新清算苏军制造的卡廷惨案,要求苏联返还于1939年就事实上占领的原波兰东部地区,将俄语教育排出教育体系等。
这些事情让波兰整个社会越来越不稳,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党内外对于领导层的不满也是与日俱增,这种愤怒终于在波兰全国党代会上爆发。1956年10月18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二届八中全会。
此时赫鲁晓夫再次玩了一个逆天的操作。
1956年10月19日,赫鲁晓夫没有通知波兰方面,就带着米高阳、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科涅夫元帅(华约组织部队司令)、安东诺夫(苏军总参谋长)等高级干部,突然飞抵华沙。同时,驻在波兰的苏军开始向华沙及其他城市移动,还从东普鲁士调动部队进入波兰,并增派了在波兰港口的军舰,形成了对华沙的包围态势。
苏联情报机构在东欧经营多年,波兰统一工人党内部情况,苏联是掌握的。正因为苏联知道这一次波兰统一工人党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不妙,所以赫鲁晓夫才如此强势的来到了华沙。赫鲁晓夫面对波兰党领导人态度傲慢,怒气冲冲地大声训斥波兰党的政治局代表团成员,要求参加波兰党中央委员会的会议。
本来赫鲁晓夫如此大张旗鼓,肯定是要以雷霆之势压住波兰统一工人党,让他们听话。
结果呢?
波兰统一工人党这边态度强硬,不仅直接拒绝赫鲁晓夫要参加会议的请求,而且坚决要求苏联军队停止前进。赫鲁晓夫别看气势汹汹,但色厉内茬。应该说赫鲁晓夫来波兰之前根本没有什么计划,就这么气冲冲的来到了波兰。结果碰了钉子,在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代表团强硬拒绝之下,竟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然后态度软了下来。
波兰统一工人党也是很聪明。
立马跟赫鲁晓夫表示,波兰统一工人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就算在国内政策上做一些调整,但也只是经济方面的调整。在政治上、外交上会一直跟着苏联,不会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赫鲁晓夫也表示同意不再干预波兰党内事务,然后灰溜溜的离开了波兰。
可以说赫鲁晓夫此次来波兰是真正的虎头蛇尾。
赫鲁晓夫离开之后,波兰统一工人党全国会议继续进行,会议上波兰重选政治局委员。结果罗科索夫斯基落选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罗科索夫斯基是苏联元帅,但1949年应邀来到了波兰,成为了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波兰元帅,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
罗科索夫斯基就是苏联和波兰关系的象征性人物。
现在他落选波兰政治局委员,已经是表明苏联和波兰之间的亲密关系结束,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再是苏共的一个傀儡。
可以说这一次赫鲁晓夫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丢尽了脸面,把底裤都漏了出来。波兰党内外发生的事情,苏联情报局很清楚,早就汇报给了苏共中央。
赫鲁晓夫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么悄悄地和波兰领导人私下讨论,看看苏联和波兰的关系怎么调整。悄悄地解决波兰的问题,维护苏联和波兰的关系,别人还会夸奖你的外交能力强。要么你既然气势汹汹带着部队去了波兰,那就直接以势压人,压着波兰统一工人党答应你的条件,跟斯大林一样做一个强人。
不管是外交能力受到肯定,还是做一个政治上的强人,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都是好事情。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于赫鲁晓夫都会高看一眼。
结果赫鲁晓夫采取了最让人诟病的办法。做出了斯大林的态势,带着那么多苏共高层和苏军部队来到了波兰,最后是灰溜溜的被人赶了回去。这种事情就是放在街头混混的大哥身上,都是一个耻辱的事情。更何况赫鲁晓夫是超级大国苏联领导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这一次不仅丢了自己的脸,把苏共和苏联的脸一起丢了。
苏共和苏联丢了脸,以后苏共和苏联还怎么领导社会主义阵营,怎么领导国际共运。
赫鲁晓夫离开波兰之后,也知道自己这一次丢了脸面。
突然有些恼火。
但他更明白,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稳住东欧。要是自己这一次处理不好东欧的事情,那么好不容易平息的苏共内部会再次出问题。
所以10月19日当天就立马给中国发了电报,把波兰发生的事情给中国通报一下。要求中共派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最好是修养同志、伍豪同志,或者是魏红军率领的代表团尽快去苏联,商讨波兰问题。
修养同志和伍豪同志是中共七大开始的领导人,几次代表中共中央去苏联。不仅和苏共中央干部熟悉,就是和东欧政党也熟悉。而魏红军是因为有抗美援朝的功劳,所以身上有光环,在社会主义阵营威名赫赫。虽然是中共后起之秀,但在东欧政党那边的地位很高。现在东欧国家有分离的趋势,魏红军这种击败过美军的将军非常有震慑力。而且魏红军现在也是中共政治局常委,身份也足够。
对于这个问题中央非常重视。
毕竟波兰事件很容易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所以1956年10月20日,中央就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上总理通报了目前波兰发生的事情,以及苏联的要求。
“现在苏共中央邀请我党派出代表团,和苏共中央讨论如何处理东欧问题。也是希望能够得到我党的支持。现在同志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主席也是直接进入正题。
因为时间紧迫。
“‘秘密报告’全面否定斯大林同志的后果,在东欧开始大面积爆发。我们在东欧各国的大使馆发过来的情报来看,目前东欧很多国家都有不稳定的趋势。各国都出现了要求政府整改的呼声。除了波兰之外,匈牙利的情况最危险。若是这一次的事情不能圆满解决,社会主义阵营会有分裂的危险。”
修养同志神情严肃。肃
在目前冷战的大背景之下,两个阵营之间绝对是你死我活。阵营内部可以有矛盾,但阵营不能散了。就像是南斯拉夫现在能够在两个阵营之间左右逢源,是因为两个阵营还存在。要是社会主义阵营不存在,欧美是不可能让南斯拉夫像现在这么好过。
中国也一样。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