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特别是农村发展上,金华一跃成为了浙江的大粮仓。靠的就是大规模水利建设,改造常年积水的烂泥田,大规模植树造林改造沙地,改旱地为水田,改种一茬的耕地为种两茬耕地,甚至试验了以磷增氮,获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金华为了把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一个冬天动员当地的人民群众,竟然挖了7000多万担塘泥。把这些塘泥用在耕地上,就能够改良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还有为了改良土地,扩大耕地,开始了治山,治水,改土工程。一个月之内动员了800多万人次,大家是吃喝拉撒都在工地,每天工地都有二三十万人参与。短短一个月之内成功改良土地110万亩,扩大了4.7万亩耕地。第二年这些改良的耕地亩产就增加了170多斤。
魏红军是带兵打仗出身,所以比谁都明白一个月之内完成这种规模的大工程,动员这么多人力物力,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看出金华领导层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
当然金华的成绩不仅仅是农业生产,还有水利建设。光是1957年一年之内金华专区就兴建小型水库达到1522处,堰坝12588条。整个金华专区,几乎每个生产合作社都有一个小型水库。这些水库主要是作为农业灌溉,让金华专区几乎所有的耕地现在都是水田。
除了小型水库之外,金华专区还建设了几个大中型水库,来调节整个金华专区的水资源。
除了兴建水库之外,金华专区还有一个放在全国都响当当的成绩。那就是金华专区的小水电站的建立数量非常庞大,小型水电站是遍地开花。全国的专区当中,金华的小型水电站数量最多,装机容量最多。
魏红军看着这些数据都忍不住叫好。金华的成绩实在是太耀眼了。金华在解放前是一个很落后的地方,不仅粮食产量差,而且整个金华专区没有一个水电站,没有一个水库。所以金华专区有句话叫“十里山丘九里荒、十个山头九个光、夏洪秋旱受灾秧、半年糠菜半年粮。”
这个就是金华本地的民谣,表示金华是多么的贫穷。但金华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利用十年的时间,硬是把金华改造成了浙江的粮食产地,粮食产量突破了30亿斤,直追40亿斤。
金华专区植树造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按照夏侯文的报告,一路上的山丘都能够看到树。山上有树,就会给地方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没想到浙江这边的作风这么低调,如此惊艳的成绩,竟然没有多少浙江报纸吹嘘。
这要是放在其他省份,报纸不得往死里吹捧。中央这边没有精力关注地方所有的报纸,但那些地方省份的省委直接控制的党报,中央也是关注的。如果“浙江日报”这种党报吹捧金华,中央也是能够知道的。
“我们要学习金华的经验。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之下,自己组织起来发展水利建设,特别是几年之内发展了这么多小水电,真是不简单。这些小水电项目你都去看了?”
“看了。金华专区小水电发展非常好。”
夏侯文道:“而且我和李学志同志谈过。他的意思是,随着这几年粮食产量的增加,农村工商业的发展,金华专区政府机构和人民群众手中都是有一定积累的。所以1957年他们联系上海,购买了发电机,金华自己建造了两台1100千瓦的水轮机,完成了中型水力发电厂的建设。”
“这个水力发电厂的成功建设之后,金华准备利用专区丰富的水资源,进一步发展电力工业。而且金华专区还成立工厂,建造水轮机卖给其他地区。”
“不错。”
有能力的干部,总是会放光芒的。浙江1956年,1957年可是出过事情。因为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让中央很是紧张的时候,浙江省长沙文翰在党内会议上提起“党内民主”和“党政分离”的建议。
如果是平常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因为党政关系的问题,的确有些时候影响一些问题。而且这些年提出“党政分离”建议的,也不只是他一个人。
但在这么紧张的时候提起这些事情,让中央这边是勃然大怒,沙文翰也是直接被中央给打了下去。不合适的时候,说出不合适的建议,就是最大的罪过。
但很显然浙江干部还有兢兢业业的做工作,成绩这么好。
“35岁,很年轻的一名干部。”
魏红军看着金华地委书记李学志的档案连连点头。有能力,但不冲不动,计划做的非常缜密,一步一步的完成了金华的改造。
“群众基础也好。金华的老百姓说起李学志同志的时候,都是竖起大拇指。说他学问大,不摆架子,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劳动。”
“嗯。”
魏红军想了想道:“金华一个地方发展没有用,我们要让其他地方也变成金华。”
魏红军看上了李学志。当然夏侯文专门留下来和魏红军谈金华的成绩,也是为了给魏红军推荐金华的干部。
李学志今年35岁,典型三八式干部,1937年14岁上中学的时候就参加革命。在军队当过战士,班长,文化教员,连指导员,当时是冀鲁豫干部,在129师干部学校学习过。解放战争爆发之后成为山东干部,后来加入山东南下干部团,参与接收金华,成为了浙江金华干部。
魏红军看上李学志,主要是看上他能够有条不紊的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大建设。而且从零开始,没有任何的基础,却能够在金华大规模发展小水电项目,成为了全国之最。
当然他不仅农村农业工作做得好,整个金华的工商业发展也做的非常好。
各种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经过金华这边的加工,都成为挣钱的买卖。小小的金华生产的产品,浙江各地不说,甚至卖到了江苏和上海一带。低调的金华,竟然有不少年利润几万,十几万的各种县乡农村工厂。
这是一个走过革命年代,又在新中国建设年代大放异彩的干部。这样出色的干部,应该在更适合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魏红军现在主持书记处工作,这样出色的干部当然要发掘。魏红军准备把他推荐给财经工作委员会委员,水电部部长林大峰。李学志如果留在金华,顶多就是发展金华,舞台也局限在金华。只有把他调到中央,才能够把他在金华更多的经验在全国推广。特别是金华小水电发展经验,现在全国县乡农村都需要。
不是所有的县乡农村都有金华这种开拓能力。对于他们来说需要一个模板,需要有人告诉他们要怎么做。而李学志就是这样的干部。李学志到了中央之后,就可以在全国的县乡农村做到小水电到处开花。
他在金华当了一年的公署专员,七年的地委书记。虽然年轻,但资历是足够的。
不过李学志具体的安排,魏红军还要和组织部,水电部那边讨论。
所以魏红军转移话题道:“回去之后召开会议,讨论此次巡视当中有些什么问题。把他们总结一下,给书记处交一份报告。你们信访局以后也会是巡视制度的重要参与部门。”
“是。”
魏红军在处理巡视工作团报告,财经工作委员会这边也在讨论书记处转过来的巡视报告。
很多问题看起来很严重,但中央处理起来却没有那么困难。还是那句话,真正有权力的部门和干部在上面,很多问题只有他们有权力处理。
但他们不在一线,所以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这些问题。等上面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这种矛盾已经积累了好长一段时间。
什么叫群众路线,对于大领导来说群众路线不是说一定要亲自去听人民群众说什么。大领导工作那么忙,哪里有时间天天去听人民群众说什么。所以大领导的群众路线,就是指上级部门不能和下面的部门脱钩,必须要听到一线干部的声音,上下级之间的消息通道必须要畅通。下面的干部要能够随时反映问题,上面的干部要随时能够听到一线干部的建议。而巡视制度,也是有这样意思在内。
财经工作委员会经过讨论之后,认为农副产品自由市场,就是为了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往来。农村供销社的售卖产品,只要不是国家统购统销的产品,就像是粮食这种。那么售卖农村的蔬菜水果,鸡鸭鱼肉,还是农村编织袋这种手工业品,又或者是农村工厂生产的产品,都是允许买卖的。因为这些都属于农副产品,不需要限制农村供销社只能卖山菜和蔬菜。
与此同时,农村供销社只要没有参与黑市交易,那么农村供销社从国家供销社购买的正规工业品,是允许拿到农村售卖。这个不存在投机倒把的罪名。
至于农村供销社的经营范围上,中央还是把权力下放给了地方省份。但财经工作委员会的建议是,就算不能全省通行,也应该在同一个市内通行。与此同时一些特殊地方,如县与县,市与市,省与省之间的交界地带,可以采取一定距离之间的通行。这种特殊地方,可以稍微放宽政策。
当然这只是一定的建议。实在是因为这个问题太复杂。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交通发展情况不同,所以中央很难一刀切。所以还是需要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然后是关于商业银行的情况。新中国成立之后,改造全国的银行。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目前全国有三家银行。
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一个是中国银行,一个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是专门负责全国外汇管理的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专门管理国家划拨给大工程项目的资金。他们两家银行只能做国家划定的事情,不能参与其他银行业务。
所以实质上目前中国国内只有一家银行,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即是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制定货币政策,参与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同时也负责存贷业务,政府工厂个人的存贷业务都是他的经营范围。
其实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就是一个大杂烩,上上下下只要是中国金融的事情什么都管,什么都参与。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把之前解放区,新解放区的所有银行大部分都并入了人民银行。
如果是之前那种按部就班的发展,这问题不严重。但随着县乡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经济越来越活跃,信用合作社已经无法满足基层经济需要的金融支持。
因为信用合作社大部分的业务并不是金融方面。更多的是属于政策性机构,他要承担很多额外的责任。信用合作社在农村会承担本该是国家民政局要承担的很多责任。金融方面的属性有,但没有那么多,所以跟不上基层经济的发展速度。
同时广东,黑龙江等地因为来料加工,出口货物,经济发展非常快。
经济一旦活跃起来,那么对于配套的金融需求也会和以前不一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财务往来,必须要通过银行。你要是几十块,上百块,可以用现金。但涉及到几千块,上万块是不可能用现金的,只能是走银行转账。因为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一百块钱。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人民银行承担太多的功能,什么都要管,存贷和转账业务都是人民银行的。因此当各种银行业务多了起来之后,人民银行实在是忙不过来。
可是人民银行忙不过来,直接耽误的是大家的生意。很多生意因为无法及时转账就会做不下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必须要不停的调整来适应。
现在就是如此。
新中国的银行体系已经是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无法满足很多经济体的要求,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阻力。所以现实情况倒逼中央进行金融改革。
但财经工作委员会也要考虑一点,那就是人民银行一旦拆分出商业银行,会不会影响国家筹措资金。
最后经过论证之后,财经工作委员会认为这样虽然会分散资金,但对于国家整体的投资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会有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流入银行。
同时财经工作委员会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中国银行再不进行改革,那么广东地区很多生意往来很有可能直接用香港的银行。别看现在控制这么严格,但这些人有的是办法来回避限制。但这个是中央不能同意的。
所以财经工作委员会经过几天的讨论,最终决定从人民银行拆分两个业务。一个是关于县乡农村的存贷业务,以及负责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筹措的商业银行,取名为中国人民农业银行。
一个是关于工商业部门的存贷业务,是针对工商业企业,还有就是城市市民的存贷业务。取名为中国人民工商银行,也是隶属于商业银行。
拆分两个商业银行之后,人民银行就慢慢的从存贷业务当中抽身。
当然新成立的两家银行,虽然不像是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种政策性银行,明确说是商业银行。但其实依旧保留很浓重的计划经济的味道。
那就是划分地盘。就像是农村要养猪,所以去贷款,那么只能是去农业银行。因为这就是农业银行的工作。你要是去工商银行,人家是不会同意的。
现阶段来说,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成立之后一段时间之内会井水不犯河水。不过随着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农村之间越来越紧密之后,两家银行的很多工作就会重叠。就像是农村工商业发展起来之后,那些实力强大的农村工厂的业务是农业银行负责,还是工商银行负责?到时候自然会再次倒逼银行业进行改革。
不过这种银行改革不是简单的事情。人民银行拆分出两个商业银行,每个银行要带走多少钱,要怎么划分现有的网点,都需要时间。
关于县乡农村水利发展的支持,其实随着成立中国人民农业银行开始彻底解决。
因为现在的县乡农村项目当中,还有比投资小水电更挣钱的项目吗?最多两三年就能够回本。这么好的贷款项目,农业银行成立之后必然是重点投资领域。
至于城建的问题,财经工作委员会办法也不是很多。下个通知也没有多少用处,只能是对于地方干部进行更多的教育,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在书记处和各个工作委员会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过了1959年的春节,九届三中会议马上就要召开。
1060 横空出世
九届三中会议要讨论的议题也不少。所以在正式会议之前,预备会议,各个小组会议不断。要让与会代表们充分了解到会议议题的内容,有什么想法在预备会议和小组会议充分表达意见。
魏红军一边参与这些预备会议和小组会议,一边却在紧张的关注原子弹项目的进行。
总理一直在欧洲处理事情,因为现在总理在欧洲的成果非常丰厚。中英两国共同声明之后的建交,打破了因为美国压力之下欧洲僵持的局面。
欧洲各国开始明目张胆的和中国谈判,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都亲自拜访总理。意大利速度最快,没几天就跟中国发表了共同声明,宣布中意建交。
二战结束之后意大利的经济恢复速度很快,从大方向来说意大利经济是越来越繁荣。可是同样意大利国内矛盾越来越严重,南北两边的经济差距拉大之后,社会动荡非常厉害。而且意大利工厂的工资差距,让北方工人和南方工人之间,工厂老板和工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最近一段时间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又开始出现。
所以意大利政府也在想办法缓和这种矛盾。但意大利市场有限,之前意大利积极推动欧洲国家的合作,就是想要让自己的产品走出去。但显然在欧洲,干不过人家英法德,所以意大利也想要找一些新的市场。虽然目前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经济往来不是很多,但也不是说没有。
中英两国还没有建交的时候,就已经在香港偷偷摸摸的进行经济合作。目前充斥在英联邦和英国殖民地,甚至在欧洲流行的不少日用产品,虽然说是英国货,英国商人出售。但其实一大半都是中国生产的,然后在香港贴上英国标签,卖到英联邦,英国殖民地,欧洲等地。
这些产品开始的时候只是衣服,帽子,毛巾之类的,后面是玩具,洗漱用品,鞋子,到了现在甚至开始涉及到一些简单的轻工业产品。
这个过程当中,中国赚很少的加工费。其他的利润都被英国航运公司,英国贸易公司拿走。而且靠着这些低价商品,英国商人冲击了其他国家的产品,拿下了更多的市场,更多的利润。所以英国商人是越来越愿意和中国合作。
还有中法共同声明就有很多经济合作的内容。中国这个贫穷的农业国家和法国合作,涉及到的合作规模就有好几亿美元。这是很多欧洲国家想都没敢想的。
中国这么穷的国家,竟然能够拿的出这么多钱?
虽然不敢置信,但实实在在发生在现实当中。中法国政府和资本家都高高兴兴的去和中国完成合作,都在数着钞票想着这一次合作能挣多少钱。
几亿美元,这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目前整个意大利的GDP也不过是350亿美元左右,几亿美元的合作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会很大。
意大利眼馋英法两国,所以也急不可耐的和中国合作。意大利和总理谈判的时候,很委婉的表示,法国有的意大利都有,法国没有的意大利也有。特别是意大利经济的主导权在政府手中,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只要中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完成合作,那么后面的合作就会非常顺利,不会因为国内其他原因中断合作。
然后是比利时,西班牙这些国家,也是积极参与谈判。西班牙因为二战左右摇摆,两头吃好处,所以二战之后在欧洲比较孤立。要不是得到美国支持,英法两国早就收拾他了。所以西班牙这个时候更是不想被落下。
而且欧洲毕竟是曾经的世界中心,殖民时代的霸主所在地,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是真的很大。当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解冻之后,东南亚和非洲很多国家也正式开始和中国谈判。之前东南亚有些国家和中国关系比较好,但并没有建交。
因为他们担心欧洲和美国的态度。现在欧洲国家和中国都交好了,他们也没有必要担心。所以突然之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迅速拉进。
当然总理之所以还留在欧洲,除了要在欧洲进行强大的外交攻势,争取更多欧洲国家建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驱逐台湾在欧洲的代表。中法建交之后,台湾代表赖在大使馆就是不搬家。
法国方面几次和台湾交涉,但台湾依旧装聋作哑,好像不知道中法建交一样。美国也是支持台湾,给法国施压,不让法国直接驱逐台湾代表,想要变成既成事实。那就是新中国和台湾代表一起在法国,这样实质上法国就承认两个中国。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就可以在欧洲各国推行这种模式。反正中国和欧洲建交的大势美国已经无法阻挡,那就只能是选择另一种方式打击新中国。
总理当然不能允许发生这种事情。所以总理和戴高乐几次见面,催促法国尽快解决这个事情。
法国也是相当恼怒的。法国本来以为台湾看到中法建交,自己也通知了他们,他们就应该识趣。要点脸的话,自己就会收拾东西滚蛋。可是法国没想到台湾代表这么不要脸,竟然跟自己赖皮。
最后法国政府直接跟台湾代表表态。法国已经和新中国建交,要收回大使馆,要求台湾代表离开大使馆。常凯申这才无奈之下承认法国和台湾结束外交关系。
但常凯申依旧是不甘心,所以虽然撤走了大部分外交人员,但还是留下了几个人赖在大使馆。这些人直接就躺在大使馆,阻止新中国外交使团的进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