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从西宁县开始、宣化县、涿鹿县、怀来县,不管是八纵的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以及游击队,乃至于一些不属于八路军的民间抗日武装,都开始了杀汉好行动。
整个察南地区的汉奸都是鬼哭狼。
有钱有势有人脉的大汉奸,立马从家乡逃跑,去大同、张家口这种大城市躲藏。而比不上大汉奸,但也算是有钱的就跑到了县城。更下面的那些维持会长,小汉奸只能是等着被人砍死。
八纵这种活动,让驻蒙兵团咬牙切齿。
可是没办法。
驻蒙兵团目前根本派不出人来,只能是眼睁的看着八纵在察南地区横行无忌。而此时魏红军则是来到北岭庄,然后带着四营和七营越过春花堡,挺进了门头沟。
“八纵政委魏红军。”
“魏政委,你们来的太是时候。我是宛平县委书记李仲升。”
过来迎接魏红军的,是宛平县委的县委书记。
虽然只是县委书记,但却是边区特委书记。算是目前平西根据地地方党委的一把手。
论级别高于魏红军。
这个时候门头沟隶属于宛平县。
平西支队进入平西根据地组建的第一个地方政府就是在门头沟成立的宛平县政府。自从平西支队和宋史伦带来的部队合并为第四纵队出击平北之后,留在宛平县这边的主要是地方部队。
“李书记,你好。目前日军情况是怎么样的?”
“本来日军一直是大兵围剿我们根据地,宛平县不仅有守备大队,还有北平出来的步兵大队。不过围剿这里的日军大部队,去追击第四纵队。因为兵力不够,所以剩下的日军都龟缩到了宛平县城。
结果就露出来了门头沟一带矿区。这片矿区历史悠久,历史记载早在宋朝时期的辽国就开始在这里开矿。在明清时期因为北平周边缺乏木柴,所以北平百姓开始使用门头沟这边的煤炭,所以明清时期这里的煤炭开采发展非常快。到了现在,这里大大小小的矿场很多很。不过主要是英国人和日本人的。
日本人占领了北平之后,加大了对于门头沟矿区的掠夺。不到一年之内门头沟矿区增加了一千多名矿工。”
李仲升对于门头沟这边的煤矿历史非常熟悉。
说起来门头沟煤矿真正大发展是明清时期。因为北京缺乏木柴,只能是大力发展煤炭。用煤炭代替柴炭烧火。之后西方列强也看上了这里,所以英国、法国都开始强占门头沟煤矿。他们带来了新技术,让这里的煤炭产量翻倍的增长。
“门头沟现在有多少日军?”
“不多。只有七八十人的守备部队,加上一个三百人左右的矿区警备队。”
“好。”
魏红军点头。
道:“李书记,你能否给我么派一个熟悉门头沟情况的向导。”
“没问题。”
“还有你们队伍当中,有没有熟悉机器设备的学生,也给我们派一个。”
“有。”
“宋志远同志、曹磊同志、张超同志。”
“到。”
“此战你们要速战速决。宋志远同志为总指挥,曹磊同志和张超同志配合。”
“是。’
“张超。
“到。
“等歼灭门头沟日军之后,你就带人动员那些矿工加入我们八路军。还有把矿区能够拆卸的东西全都拆了带回根据地。拆不掉的就炸掉。当然只准炸日本人的煤矿,英国人的煤矿可不能破坏。”
“是。”
魏红军并没有亲自带兵过去。
魏红军来门头沟,就不是为了打仗的。四营和七营,两个营一千多人的部队。突袭门头沟煤矿,还有当地地下党的帮忙,完全不成问题。
魏红军来门头沟是为了和平西地委商量事情的。
等部队走了之后,魏红军和李仲升道:“李书记,我听说你们这里的地方武装发展的还可以。
“不能和你们一分区相比。”
李仲升叹口气道:“宛平、房山等地虽然看起来人口多,但同样日军也很强大。北平的日军几乎每个月都会派出一两千人扫荡我们根据地。而且我们这里只是看起来富裕,但这种富裕是因为靠近北平,是县城富裕。这里的农村很穷,粮食产量很低。所以我们的情况是粮食不够,同时武器弹药也缺。特别是第四纵队离开之后,我们这边就剩下了一些游击队。一分区所在的地方是穷,但农村有粮食,最起码可以养活部队。
历史上平西、平北、冀东根据地的发展都差强人意。
除了太过于靠近北京,被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反复扫荡有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农村土地贫,粮食产量不高。抗日武装的后勤物资严重不足。
然后是武器弹药不足。
其他地方,可以反复的解决汉奸,还有汉奸武装。从他们手中抢夺武器弹药。但平西、平北一带,汉奸武装都是跟在日军后面,配合日军作战。
想要从他们手中抢夺武器弹药非常困难。
“李书记,我们两家互为椅角,本来就应该互帮互忙。我们八纵手中倒是有一些粮食,支援你们几万斤粮食,十几万斤粮食,还有一些枪支弹药倒是没有多少问题。
“魏政委,此话当真?”
李仲升大喜。
平西这个地方,人才不缺,人口也不缺。
缺的就是粮食和武器弹药。
要是能够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和武器弹药,宛平根据地的发展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毕竟宛平地区人口比山西的县城是多的。
而且宛平这边基础也好。
晋察冀军区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宛平这边的地下党已经组织了超过一千人的游击队。而且几乎是人人有枪,基础是真的很不错。
但后面的发展却远远不如晋察冀的这些根据地。
“当然,我们背靠背,以后要合作一起打鬼子的。”
“谢谢,谢谢。”
“李书记,先别谢。我听说你们平西根据地最多的就是学生娃子。再说当初成立平西支队的时候,邓国政委可是把独立师政治部的干部全都带走了。你们最不缺少的就是有文化的干部。但我们八纵不一样。你知道我们八纵目前的军队花名册,都做不到把所有战士都编在一起。因为不管是纵队司令部,还是下面的团部、支队司令部,都严重缺乏读书人。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做不下去。”
“魏政委的意思是?”
李仲升止住了笑容。
因为他糊涂了。
魏红军笑着道:“李书记,你们缺粮食,缺武器弹药,而我们缺有文化的干部。我认为我们可以精诚合作。我们用粮食和武器弹药,跟你们换取有文化的干部。就是那些学生娃子也可以。”
第137章 武器换人2
李仲升心中无语。
只是听说八纵的王秋云和魏红军两个人,在不到一年时间当中,就打造出了八纵这样强大的部队。在晋察冀军区来说,两个人也算是传说。
从八路军连长、指导员开始,最快成为了军区纵队司令员和政委。
没想到还是如此“奸诈”之人。
竟然要来自己这里做“人口买卖”。不过李仲升倒是不排斥。因为魏红军说的对。目前的平西根据地,是干部多、文化人多,但部队发展不顺利。
平西支队改为第四纵队,号称五千多人。但部队主力来说,一个是独立师老三团,划分给平西支队的时候就有近两千人。另外一个是宋史伦从120师带过来的一千多人的部队。
整体来说发展速度是比较慢的。
但部队发展不顺利,可是平西支队和平西根据地最多的是干部和文化人。大量从北平、天津出来的学生,都在平西根据地这边。
再说平西支队建立的时候,把独立师政治部的人员几乎是一锅端,全都带走。而这些人很多都是抗战爆发之后,加入独立师的年轻学生。这部分学生就有几百人之多。
全都加入了平西支队。
所以平西根据地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人,最不缺少的就是干部。
给八纵匀一些,也不是不可以。
目前第四纵队留下来的不少干部,在宛平这边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李书记,你们平西根据地就在北平旁边,学生还不是楼草打兔子,轻轻松松就有了。就算给我们几个,你们回过头就能够就能够轻松补充几个。
你说是不是?”
“你想怎么换?”
“我知道你们宛平县委派到晋察冀干部学校三十六名学生,三个月学习马上就要结束,是不是?”
“是。”
“你把他们都给我们八纵。我给你们宛平县委三百条晋造步枪,绝对都是好的,再给你们两千发子弹。”
“太少。”
李仲升开始有些惊守,但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平西根据地学生多。
所以派到晋察冀军区那边的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的学生也多。可以说平西根据地完全能够一批一批的往学校派人学习。几个月之后,回来就能够成为,基层指挥员。
实战锻炼之后,很快就会成熟。
三十六名学生,虽然不少,但也不多。平西根据地承受得住。可是拥有三百条枪,宛平县委拥有的游击队实力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可以装备一个营。
两千发子弹,宛平县的地方部队可以打好几场仗。
“增加一挺轻机枪。”
“我要粮食。”
“如果增加粮食,那这三十六人可不够。他们只是刚刚参加抗战的学生,还很稚嫩。给这么多武器弹药,已经是因为我们八纵缺人。如果你们宛平县委要粮食,我可以给你们四万斤面粉。但必须要给我们八纵增加干部。部”
“你们想要谁?”
李仲升大喜。
四万斤面粉,如果省着吃,足够宛平县委机关单位和地方游击队吃两三个月的。甚至可以利用一些渠道,把面粉换成粗粮,省吃俭用甚至可以坚持半年以上时间。
有了粮食、有了枪,宛平地方游击队就能够利用现在日军退缩的机会有一个大发展。
“李书记,你看看。”
魏红军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好几个人的名字。
人数不多。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