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953章

作者:随遇而安

“基础退休金”这个东西明显就非常契合主席平时想要追求的公平。

所以他看到赵寒给他的文件第一时间就分析,这个是主席的想法,也是魏红军这个接班人的想法。或者说这是主席和魏红军一起决定的事情。

但魏红军为啥找自己?肯定是需要自己从理论层面去证明这个想法的正确性需要自己在宣传领域为这个政策摇旗呐喊。

有了这种分析之后,张秋桥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虽然在上海张秋桥深受柯青石的青睐,但一个上海还远远无法满足张秋桥的野心。

上海市委书记柯青石能带给自己的政治资源和魏红军这个接班人能够带给自己的未来,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一旦抓住

了魏红军,得到了魏红军的肯定,那就真能够一飞冲天。

所以面对魏红军的询问,张秋桥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做出自己的表态。

魏红军点头,很满意张秋桥的态度。魏红军其实并不在意张秋桥本身是怎么想的。

魏红军要的是,张秋桥出色的理论功底和文笔。

“魏宏杰同志,你的想法呢?”

相比起张秋桥这种喜欢在政治上投机的干部,魏宏杰的操守好很多。

甭管魏宏杰追求的对不对,他都不是那种左右摇摆的干部。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初,中国舆论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但魏宏杰一直是坚持“继续革命论”,以至于

中央都派人警告他不要乱说话。甚至有段时间都有传闻,中央有些领导建议开除魏宏杰党籍。

还有一次一位中央领导公开表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错误的,结果被魏宏杰一顿喷,让这位中央领导大为恼怒。

可以看出魏宏杰相比起政治人物,更有文人的那种坚持。

魏宏杰这种干部,其实不适合卷入政治风波,更适合当一名出色的文学家。

但这一次魏红军还是找了魏宏杰。因为魏红军需要魏宏杰这种敢于坚持自己原则,不怕别人的围攻,在文化领域名气足够大的干部。

魏红军敢保证,在“基础退休金”问题上,一旦未来魏红军失势,张秋桥说不

定会转变态度,但魏宏杰绝对会坚持。

当然以现在晋察冀干部的发展情况,魏宏杰出什么问题,魏红军还是能够帮他兜底的。

“魏书记,我认为这里面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工作的时候,大家革命任务不同,根据‘按劳分配’制度,工资待遇会不一样。但退休之后大家都不工作,就不存在‘按劳分配'的问题。"

"也就是说你也是支持‘基础退休金'的。”

“是。”

魏宏杰点头。

很是肯定的道:"当我们退休之后,我们就从社会主义劳动人民变成社会主义退休群众。劳动人民和退休群众的分配方

式自然而然就会不一样,不能用劳动人民的分配模式套在退休群众身上。59

“劳动人民要遵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退休群众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公平制度。99

张秋桥和魏宏杰两个人都能够迅速抓住“基础退休金”的核心问题。

张秋桥因为一直在分析主席他们这些领导人的喜好,加上本身就是理论水平很高的宣传干部,所以一直从理论上批判"资产阶级法权”问题。对于“基础退休金",也是从这个方面入手。

魏宏杰不一样,他是一个满怀理想加入革命的文人。所以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公平。

但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入手,两个人都表现出了对于“基础退休金”政策的支

持。

魏红军道:"好的政策,对的政策,不一定就会被党内轻易接受。我今天找你们过来,是想要你们来发起这个话题,广泛的听听党内的意见。”

“魏书记,这种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大事情,我责无旁贷。"

张秋桥立马表决心。

张秋桥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表现的机会。虽然自己也是晋察冀系统出来的,而且在魏红军手底下工作了几年。但毕竟过去了十来年,张秋桥需要和魏红军重新建立联系。

现在魏红军想到了自己,想让自己冲锋陷阵,张秋桥当然是不能退缩。这件事情做好了,未来不管是去宣传部还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乃至于给魏红军做政治秘

书,对于张秋桥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前途。

张秋桥目前瞄准的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目前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波达。陈波达是主席政治秘书出身,走到了现在的位置。自己如果给魏红军当政治秘书,谁说自己就走不到这个位置。

魏宏杰也是道:"魏书记,我服从安排。”

魏宏杰倒是做不到张秋桥这样夸张的回答。

“那你们想过要如何切入这个话题。”

张秋桥道:“魏书记,我的想法是,先谈‘按劳分配’的问题。”

张秋桥可不是空有野心没有能力的花

架子。相反张秋桥是有野心,同样有能力的干部。

来见魏红军之前,就已经复盘过这个事情。

所以对于魏红军的问话,没有丝毫犹豫,继续道:“我们应该先在理论上提出问题,那就是工作的时候是应该进行‘按劳分配’。那么退休之后,大家就不再继续工作,是不是还要‘按劳分配’?”

“只要提起这个理论问题,那么参与讨论的人必然就会增多。这个问题继续深究下去,自然就会引出退休金的问题。这个时候再提出‘基础退休金'的问题。从理论上证明退休人员不属于是‘按劳分配’范畴,应该领取‘基础退休金',那么才能够在党内得到广泛的传播。”

直接谈“基础退休金”,是一件非常

鲁莽的事情。

张秋桥要从“按劳分配”入手,慢慢的引出"基础退休金"的问题。甚至如果引导好了,还不需要自己亲自说,别人就会提出这个建议。可以说张秋桥不仅仅是笔杆子,政治手腕也是非常熟稔。

魏红军心中对于张秋桥的能力还是比较欣赏。要不是他的历史太复杂,政治节操也成问题,魏红军还真想把他弄到自己身边。不过就算不把他带在身边,但该用还是要用的。

"‘基础退休金’的话题一出来,你们的压力会很大。53

魏红军也没有任何的隐瞒,很直接的告诉他们,这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魏红军是不会轻易下场给他们撑腰的。魏红军要看着舆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的政策步伐。一个全党都反对的政策,甭管这个政策有多么正确,魏红军也不会盲目推动。

因为盲目推动的结果会是,根本无法完成政策想要的效果。因为党内不接受,怎么可能好好的给你完成。

这种时候必须要慢慢的说服党内同志们,做通他们的工作。等党内同志们理解了,在推行下去。

"基础退休金"也是一样。魏红军作为党内接班人,不可能第一时间就下场。如果到时候被党内大部分人撅回来,那魏红军怎么下台。

所以这个问题讨论过程当中,一旦舆论不利,魏红军又不好直接支持,那么他们两个人受到的压力会很大。

“魏书记,干革命工作就不能前怕狼

后怕虎,不能太过计较个人得失。”

如果只是说工作,魏宏杰还没有怎么样。但听到有压力,魏宏杰反而有了倔脾气。当年他们还是学生,参加革命都是豁出命的。现在和平年代,就算是受到一些压力,被人批评,那有什么可怕的。

张秋桥看了一眼魏宏杰,心中忍不住吐槽。也不知道魏宏杰这个人是真的这么想,还是在魏红军面前表现自己。

具体是哪些,张秋桥也不在意。因为在张秋桥心中,魏宏杰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以后也不会成为自己政治前途的阻力。

张秋桥说出自己想法道:“魏书记,当问题讨论进入退休金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些党内重量级干部发声支持‘基础退休金'。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讨论下去,最

后在舆论上形成共识。如果没有党内重量级干部支持,很有可能根本谈不到退休金问题上。

魏红军点头。

果然办事情方面开始,张秋桥比魏宏杰有办法,有能力。

“你心中可有人选?”

“有。”

"说说。"

“基础退休金”的问题太大,大魏红军也是小心翼翼。但这种事情必须要得到党内干部的支持。

魏红军心目当中,能够第一时间支持“基础退休金”政策的干部,在政治局有两个人。

一个是彭老总,一个是邓志辉。就像是彭老总,别看早年是学习苏联正规化,认为“一长制”符合现代化军队发展。

但他又是对军衔制度没有那么多的好感,几次都认为军衔制度让解放军部队的官兵之间出现隔阂。

可是魏红军不想太快让政治局委员卷入这个讨论当中。

“柯青石同志。我和柯青石同志在上海一起工作多年,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扩张。对于‘基础退休金'这种模式,柯青石同志肯定会支持的。”

张秋桥立马举荐柯青石。

张秋桥是想要抓住魏红军,但不是说就跟柯青石分道扬镳。两个人多年的革命情谊,当然是要互帮互助。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张秋桥当然不会忘记柯青石。

柯青石是多年的上海市委书记,这几年上海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很多工业上的高科技项目都是上海这边突破的。主席都好几次赞扬柯青石在上海的工作。

加上柯青石的资历,只要中央有大佬愿意支持,柯青石完全有资格在十大进入中央。

"有柯青石同志的支持当然是好事情。”

魏红军点头。

柯青石和张秋桥一样,都是能力出色,同样为了政治前途敢于冒险的干部。

十大在即,柯青石和张秋桥联合起来,能够撬动整个上海的宣传力量。

“那就先由魏宏杰同志提出退休人员的分配问题。在大家开始讨论之后,上海方面跟进。”

“是。”

1107五国会议的邀请

魏红军主持中央工作之后,要的是中央和地方整体上的稳定。但又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因为马上就是十大,大规模人事调整又是势在必行。

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点,就是魏红军目前重点做的工作。

而魏红军在竭尽全力想让中国稳步前进的时候,中南半岛这边打的是越来越激烈。

越南统一战争打了五个多月之后,越南人民军的确是控制了越南大部分地方。

越南人民军集中兵力在西贡发起了好几次的进攻,想要打破美军构筑的防线

彻底解放西贡地区。

美军依靠强大的海军部队,以及空中优势,在西贡地区和越南人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越南人民军虽然接受了苏联军事顾问团的训练,在在这种攻防战当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一般般。但越南人民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士气高昂,不怕牺牲。西贡地区的攻防战,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但五个多月过去,美国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肯尼迪上任之后,面对日益糜烂的越南局势,迅速做出了反应。短时间之内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肯尼迪的军费增长方案。国会批准1961年美国临时增加82.5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同时采取了征召部分预备役人员入伍、扩大民防等措施。

接着各地的美军也开始集中在西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