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虽然西藏叛军的确是乌合之众,但西藏军区缜密的安排,也是此战能够迅速获得胜利的关键。
说到西藏军区缜密的安排,大家对于魏红军判断局势的能力是再次叹服。魏红军是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聂帅的感叹是最多的,毕竟聂帅是真真切切看着魏红军成长的。晋察冀后期大发展的时候,魏红军对于日军战略的判断也是如此的准确。正是因为有了准确的判断,晋察冀中后期才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晋察冀才能一路辉煌,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大家感叹完了之后,开始进入会议正题。
"这一战彻底歼灭了反对我们新政策的西藏反动贵族势力。接下来西藏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让西藏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邓志辉很是高兴的说话。
和平解放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迅速解放,不需要打仗,可以减少对于地方的破坏,减少自身的伤亡。
但坏处就是,没有打破原有的利益结构,很多旧社会的渣渣继续活跃在新政府。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和平解放要做很多妥协。
就像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时候,中央给西藏方面做出保证。那就是解放六年之内不会改变西藏原有的结构,六年之后重新
开始进行谈判。
可是到了1955年左右的时候,因为西藏地区反对声音太大,所以没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改革。
为什么西藏的这些反动贵族一定要叛乱。那是因为魏红军主持书记处之后,可没有那么好说话。魏红军虽然没有直接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但准备在西藏成立政府,也要在西藏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按照书记处提议,政治局通过的方案,计划1962年全国第三次人大会议召开之后,西藏就会召开第一届人大会议,同时成立西藏自治区政府。
一旦西藏召开人大会议,成立新的政府,就彻底改变西藏目前的一切。那些老旧贵族的特权都会被废除,所以西藏这些
反动贵族等不及了。
因为西藏问题如此的复杂,所以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革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西藏农奴也没有完全解放。现在好了,西藏反动贵族一扫而空。正适合在西藏推行社会主义改革。
“邓志辉同志说的对。西藏叛乱虽然让西藏变得混乱,但同时也扫荡了整个西藏反动势力。对于西藏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事情。"
总理也赞成邓志辉的说法。
总理继续道:"不过毕竟是发生了动乱,现在的西藏肯定是人心惶惶。中央应该尽快稳定西藏的人心,稳定西藏局势。”
这么多人参加叛乱,接下来的事情才最重要。
那就是如何安定西藏人心。
“对,安定人心非常重要。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要严厉打击那些反动势力,同时要团结那些支持社会主义改革的西藏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稳定西藏人心。25
彭珍开口。
西藏有独立倾向的反动贵族,也有很多支持国家统一的开明贵族。此次平叛郑伟山准备充足,那些煽动叛乱的反动贵族,基本上都被西藏军区一锅端。
一下子抓了这么多人,必然会导致人心惶惶。为了稳住西藏,还是要更大程度的团结西藏开明贵族,让他们站出来支持平叛。这是最快稳住西藏局势的办法。
“彭珍同志的想法治标不治本。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团结上层开明人士
只是补充,不能成为主流。我们的革命真正能够依靠的永远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要稳定西藏人心,那就要进行彻彻底底的土改。让占据95%人口的藏族农奴出身的同胞彻底获得解放,让他们获得土地和牲口,给他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迅速获得广大藏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只要这些藏族人民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那么西藏就不会乱。”
罗启荣开口。
罗启荣是亲自负责过广东的剿匪工作,土改工作。
对于西藏这种广大农奴占据绝对多数的地方,罗启荣认为就要进行彻底的土改工作。让那些根本得不到人的待遇的农奴,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西藏是怎
么对待人民群众的。
这些曾经的奴隶,翻身获得解放,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西藏,那么他们就会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最大的支持者。
至于所谓的西藏上层开明人士,只能说他们很多人识时务。想要依靠他们在西藏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
“罗启荣同志说的对。”
聂帅道:“土改,解放所有的农奴,才是稳定西藏最根本的办法。”
目前的政治局委员当中曾经负责过土改的干部占据一大半,很多人甚至是亲自负责过土改工作。
就像是休养同志,陈运,魏红军,邓希贤,邓志辉,邓合,罗启荣,谭振林,李先年都参加过土改工作。所以对于土改
的作用,大家都清楚得很。
所以很快大家确定西藏接下来最重要的改革内容。那就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彻底解放百万农奴,在西藏推行土改。
为了稳定西藏局势,政治局决定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废除原来的西藏工作委员会,改为西藏自治区党委。
任命原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敬武为西藏第一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原西藏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范名转为党委副书记。
至于本来在西藏工作委员会担任职务的西藏军区干部,不再继续担任政府职务。
同时从内地调一些干部补充西藏自治区党委。
调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作彬,调内蒙古
省委副书记刘浩,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这里面孙作彬负责党务工作,刘浩担任西藏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负责西藏土改工作,范名负责西藏统战工作。
张敬武别看只是一名中将,资历是非常深的。中央苏区早期的时候就是师级干部,抗战时期担任过山东纵队司令员,留守兵团副司令员。西藏和平解放之后,一直负责西藏地方工作。
范名是开国少将,抗战时期基本上都在赵寿善部队做统战工作,后来在西北局也是负责统战。
孙作彬算是半个陕北干部出身,解放之后也一直在西北。刘浩是1920年的年轻干部,17岁还是盛县中学中学生的时候,正好参加了魏红军农村讲习所第一
期。之后就一直在农村工作,后面和赖大河他们一起参与了内蒙古和绥远一带的土改工作。目前担任内蒙古省委副书记,也主要负责农牧业。
西藏自治区党委成立之后,西藏就不再是之前军管模式。而是西藏自治区党委开始全面负责西藏的地方工作。
至于西藏自治区政府,还需要中央召开十大之后,西藏第一届人大会议上正式决定。
不过中央对于西藏第一届自治区政府还是有想法的。张经武除了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还会兼任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刘浩会担任新一届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阿旺金美会担任西藏第一届人大委员长,同时担任1962年正式成立的西藏政
协主席。
就在政治局确定西藏下一步主要工作,以及完成对于西藏人事进行调整的时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坤给魏红军递过来刚刚传到中央办公厅的文件。
魏红军主持会议,所以先看了一眼,然后给了主席。
主席看完之后,给其他政治局委员传过去。很快大家都看完了这份来自中国驻印大使馆发来的电报。看完之后很多人面面相觑,很快大家的目光看向了魏红军。
因为这份来自新德里的电报,是报告刚刚在印度发生的事情。
印度集结三万部队,进攻葡萄牙控制的果阿地区。不到两天之内印度军队彻底拿下了果阿,俘虏了几千葡萄牙军队,结束了葡萄牙对果阿400多年的殖民统治。
这场战斗印度军队调动海陆空三军,结果战斗打的太快。双方的伤亡数据跟一场军事演习差不多。双方基本上就没有怎么打仗,葡萄牙军队看到印度军队真的选择进攻,立马就选择投降。
印度一战拿下果阿,就开始在全国大肆宣传。特别是整个新德里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
印度的媒体陷入空前的狂欢中,称果阿战争的胜利是印度人最得意的时刻,大力赞扬印度军队在收复果阿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的战斗精神”。
尼赫鲁更是直接表态:"我国武装部队第一次成为一支非常强大和非常有效的战斗力量,我是深知内情才说这番话的。印度陆军和其它军种,比独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即使应付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合进攻也绰绰有余。”
可以说印度如此轻松的解决葡萄牙军队,让印度上上下下非常膨胀。在印度人的眼中,葡萄牙也是传统的殖民大国。现在印度能够如此轻松的解决葡萄牙军队正表明印度军队非常强大。
果阿战争让印度上上下下都是自信心膨胀。尼赫鲁在新德里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仪式。
整个印度没有人告诉大家,葡萄牙都已经没落了几百年,现在的葡萄牙军事实力狗屁不是。印度国内宣传的都是,印度军队战胜了葡萄牙殖民者。
魏红军一个多月前预测的事情,这么快就应验,让很多政治局领导人再次领略魏红军的战略判断能力。
“同志们,这场战争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1955年印度在果阿严重受
挫,全国舆论都在要求印度出兵收复果阿,但尼赫鲁宁愿被舆论批评,也拒绝出兵。但这一次印度却如此果断的拿下果阿,这里面是国际局势的变化,主要是美国态度的变化有关系。”14
果阿战争证明了魏红军的判断,所以对于魏红军提出的中印战争,大家就更加确信。
陈老总道:"1955年尼赫鲁选择克制,是不想和葡萄牙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因为葡萄牙是北约成员国。印度独立之后一直和苏联关系好,和社会主义阵营关系一直不错。加上印度又是‘不结盟运动’的主导国之一,所以尼赫鲁担心和葡萄牙作战,有可能遭到北约的打击。
“但现在尼赫鲁放弃外交周旋,如此果断的拿下果阿,很明显是因为不用担心和葡萄牙发生军事冲突,会和北约发生矛
盾。目前能够给印度,给尼赫鲁这种保证的只有美帝国主义。
陈老总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外交工作。
魏红军一说,他就梳理明白其中的原因。以前尼赫鲁是担心葡萄牙是北约成员国,担心拿下果阿之后,后续的问题很难摆平。
但这一次竟然直接动武,显然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那只能是美国给了印度保证。
其他人也都是点点头。这个问题很容易想明白。
“美国突然拉拢印度,支持印度,肯定是为了牵制我国。中印两国之间因为边境问题一直有争议,美国支持印度,肯定会在边境问题上做文章。"
大家现在都完全相信中印之间肯定会打起来。
邓希贤道:“目前越南战争打的越来越激烈。虽然越南人民军第一阶段伤亡很大,影响了他们的进攻实力。但越南人民军依旧占领南越大部分乡镇农村地区,而且北越这边还在源源不断的训练新的部队南下。还有在柬埔寨,越南人民军和柬埔寨部队频频袭击美军部队。”59
“美国在越南和柬埔寨战场上伤亡一直在增加,美国在中南半岛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这个时候中印两国发生军事冲突,我国就会被印度牵制住,无法支持中南半岛。虽然不知道美国给印度的承诺是什么,但有了美国的支持,接下来印度一定会在边境线上挑事的。的”
"我们必须要尽快做好战争准备。"
之前魏红军说的只是预测,所以只是进行军队调动和简单的物资储备。
但现在不一样,政治局大部分人都确定中印之间是真的要打仗。大家心中还是非常谨慎的。
毕竟现在的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当中的影响力超过中国。而且印度拥有四亿人口,全国拥有百万部队。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国。
和这样的国家发生战争,大家怎么可能不紧张。
所以政治局立马讨论要怎么办。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增加物资储备。动员四川和青海,利用一切手段增加给西藏的物资运输。
同时西藏这边要尽快动员更多的人,在西藏修筑简易的公路。物资要能够送到
前线。
政治局这边连续召开几次会议,讨论中印之间一旦发生战争。到时候军事上要达到什么目的,政治上要达到什么目的,外交上要怎么应对。
就在这个时候信心爆棚,同时得到美国支持的尼赫鲁,正式通知中国,要求中国遵守“麦克马洪线”,要中国正式承认中印争议地区十几万平方公里地方的主权归属于印度。
中国当然是断然拒绝印度这种要求。中国告诉印度,当年英国搞得“麦克马洪线”,中英两国早就谈判废除。所以所谓的中印争议地区的主权,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里的主权没有任何的争议。
被中国外交部顶了回去之后,尼赫鲁在新德里见中国驻印大使潘子力,批评中
国不尊重印度的主权。潘子力直接批评尼赫鲁违背原来的和平共处原则,现在搞帝国主义,会被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唾弃。结果双方谈话不欢而散。
印度开始调集部队进入中印争议地区。中国这边的部队非常克制,双方发生简单的冲突之后,中国军队就会后撤。
中国军队这种克制,这种退却,让尼赫鲁非常满意。尼赫鲁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前进计划”,要求印度军队在中印争议地区重要地方都设立军事据点。
为了实行自己的计划,尼赫鲁利用果阿战争胜利之后急速上升的威望,对于国防部内部反对战争的将军全都撤换,提拔支持自己计划的将军。尼赫鲁直接领导国防部,制定军事计划。
印度国土部长拉尔·巴哈杜尔·沙斯特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