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萌面大虾
只不过这位大臣的到来,让李承渊极度意外。
看着面前这位满脸谄笑、一身活宝气质的辛其物,李承渊无比惊讶道:
“辛大人?你不是太子门下吗?怎么也来找我了.々?”
辛其物闻言,满脸谄媚道:“嘿嘿,殿下,下官这也是被逼无奈啊!”
“坐坐坐!”李承渊伸手请辛其物落座,然后身子前倾,满脸好奇问道:“别急,慢慢说,怎么个被逼无奈法?”
辛其物闻言,苦着脸道:“殿下,您有所不知,前几天我因为偶感风寒,所以第二天起的晚了一些。
然后,上早朝的时候,我为了不迟到,就跑得快了一些,结果被那些都察院的人给盯上了。
上奏参我说殿前失仪,被陛下好一顿责罚!”
李承渊疑惑道:“只是殿前失仪,不至于怎么着吧?最严重的也不过是罚点俸禄而已啊!”
辛其物臊眉耷眼的看了李承渊一眼,然后吞吐道:“这偶尔一次殿前失仪确实不算什么。
但殿下,您知道我,有时候一高兴了,确实有些忘乎所以。
其实本来也没多大的事儿。
⑴ling0⑴67⑴0wu5
那那些都察院的人,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
就可着我一人欺负。
听说都察院那边已经有十几个人在上奏折参我了!
这么大的阵仗,下官根本扛不住啊!”
李承渊眼神一动,轻声道:“你没去找太子?”
“找了啊!”辛其物叹道:“但太子不是被陛下禁足三天了吗?
我根本见不到太子,太子只是让人给我传了话,让我自求多福!”
“???”
自求多福?
不应该啊?
李承乾疯了?
这时候他不应该对辛其物鼎力相助吗?
否则人心一旦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还是说,太子又开始准备韬光养晦了?
李承渊心中很是不解,但他没表现出来,而是接着问道:
“那陛下那边怎么说?”
辛其物道:“陛下那边还没给结果,但我想着可能好不了了,听说我很可能会被外放!
殿下,下官家眷都在京都,家母年迈,不堪舟车劳顿。
如果有可能,下官真的不想外放。
所以无奈之下,下官只能来找您了。
这不听说殿下您最近广纳贤士,其物不才,也想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啊!”
看着辛其物谄媚的笑脸,李承渊陷入了沉思。
对辛其物他还是很喜欢的。
虽然这人有时候有些太“浪了”,但关键时刻他还是很顶事儿的。
都不说别的,谈判期间他对范闲说:前线将士出生入死换来的胜利,我们不强势,对不起这些兵啊!
只这一句话,就足以让李承渊认可辛其物。
至少作为鸿胪寺少卿,辛其物是非常合格的。
而且这位辛大人还是个活宝,如果能收归门下,也是个乐子人。
只不过......李承渊有些不确定辛其物是真心还是假意!
但他旋即一想,不管辛其物是真心还是假意,对他似乎都没影响。
反正核心的事情也不会找他,以后朝堂有事,他能跟着吆喝几声,那就算不白收留了。
另外,辛其物这人也是会投机取巧、谄上媚下的!
剧情里,范闲当了科举主考官,他就曾乔装打扮给范闲送礼。
这样的人,道德底线很是灵活。
如今遭遇大难,他能来投李承渊,倒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想了想后,李承渊对辛其物道:“.〃辛大人,我个人对你是很欣赏的,但有件事我也希望你清楚!”
辛其物急忙起身拱手道:“殿下您请说!”
“嗯!”李承渊看着辛其物,认真道:“别的皇子怎么对待门客我不清楚。
但在我这里,最忌讳的就是两面三刀、左右逢迎甚至吃里扒外之人!
辛大人来投靠我,我自是相信辛大人的人品。
但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辛大人的心不够诚,那我李承渊可绝不是好脾气的人!
我敢当众强闯鉴察院,自然也敢不惜一切代价铲除叛徒!
在我这里,叛徒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诺的的)辛其物听得浑身一哆嗦,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殿下,我不是叛徒,您明鉴啊!下官是真心来投靠您的!”
辛其物是真被吓到了。
李承渊强闯鉴察院可不是白做的。
现在很多官员听到这事儿都会吓得一激灵。
辛其物胆子本就不大,李承渊这么一吓唬,他吓得整个人都哆嗦了。
李承渊见此,颇有些哭笑不得。
他只是给辛其物打个预防针,没想到给他吓成这个样子。
李承渊摇了摇头,然后起身把辛其物扶了起来。
“辛大人莫慌,我那番话不是针对你,只是入门须知而已。
你放心,既然你真心投靠我,那我必然会相助于你!
我现在就进宫,去找陛下帮你求情!”
辛其物一听这话,顿时欢喜的脸都笑成了菊花,再次跪倒在地,大声道:“多谢殿下,下官愿为殿下效力,自此殚精竭虑,矢志不渝明!”
“好了!”李承渊再次把辛其物扶起来,点头道:“行了,辛大人,把心放肚子里,我这就进宫,你回去等消息吧!”
“下官遵命,那就有劳殿下了!”
辛其物彻底松了口气,笑呵呵的转身离开了.
第134章 庆帝让人捉摸不透的算计!可以泡温泉了!
皇宫,御书房。
李承渊特意来为辛其物求情。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了.
这段时间,经常有太子和二皇子一系的官员遭到贬斥,这些官员不只局限在京都,还包括地方官员!
一开始,李承渊只以为庆帝是在教训太子和二皇子。
但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李承渊才渐渐回过味儿来。
很明显,庆帝这可不只是为了出气,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以此为借口,完成对官场的清理!
而这件事庆帝怕早就在准备了。
或许从范闲进京.....甚至是从他被封王的时候就开始了。
就是因为庆帝察觉到了太子和二皇子实力越来越大,让庆帝感觉到了危机。
故而开始布局,以他和范闲为破局点,一点点的蚕食太子和二皇子的势力。
也是因此他才能被封王,范闲才会有机会继承内库!
当然,剧情里没有展现庆帝清理官场这一段。
但后面李云睿卖国走私的事情败露后,庆帝居然没怎么生气。
从这就能看出来,李云睿卖国走私的事情,庆帝早就知道,甚至可能是他默许的。
只是庆帝没想到李云睿居然用这笔钱供养李承泽。
之后事情败露,才让庆帝动了清理官场的心思!
而正是因为李云睿卖国之事败露时,庆帝已经悄无声息的完成了对官场的梳理,所以他才能稳坐钓鱼台,自然也就不会生气。
..
所以太子就是知道了庆帝的决心,才暂时收敛了锋芒,再次蛰伏起来了?
这倒是符合太子的心性。
李承乾就喜欢完整中扮猪吃虎、暗中谋划的勾当。
至于老二李承泽,他恐怕很不甘心,但面对强势的庆帝,他也只能尽力自保。
917唯一让李承渊看不透的是,庆帝对他好像太过“宽厚”了!
这段时间,凡是李承渊上奏求情的官员,庆帝全都赦免了。
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都成了他的门生。
这也使得短短半月时间,在朝堂势力上,李承渊已经隐隐能和李承泽分庭抗礼了。
上一篇:影视:人在林深,开局简艾送上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