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49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需要多人操作,所以配合度一直是个问题,无法执行俯冲攻击等精确打击。

唯独有一个优点:不怕死飞行员以及集群轰炸时有弹药威力加成,在载荷上不去的情况下,使用叠氮装药也没有太大的改善,于是.......经过年师傅和客师傅的联手攻关,对付这种要塞和固定阵地的新型湿件炸弹就被开发出来。

其单独的特色就是威力低的仿佛在刮痧,重量大得仿佛重磅航弹,而其独特的优势就是——集群轰炸的威力和单独精确攻击的威力是两个次元。

随着轰炸的持续,大气当中的源石粒子数量会增加,然后快速抵达峰值,然后被后续的轰炸引发放电效应,最终,目标区域会形成一团贴地雷暴,附带强力EMP干扰和随机打击任何身上有金属物的电弧。

第一发下去,可能就是冒出点电弧出来,然后扩散出大量的源石粒子,第二发,电弧会变得细密绵长,第三发,落点的电弧会练成一片,源石粒子饱和.。

如果进行地毯式轰炸那么就会出现炸弹炸开的时候,几乎看不见火焰和电光,然后飞行器返航的时候,背后会是一条地毯般的电弧风暴带。

如果是多机联合轰炸,那么场面会形成一个立体的雷暴带,电弧会顺着战舰的表面和金属传导设备迅速传递或者干脆击穿绝缘保护层,对战舰的外部设备,电力设施以及人员造成巨大的破坏。

既然砸不开装甲龟壳,那干脆就不砸了,把电断了,人杀了,观瞄和武器设备全烧毁,那和摧毁战舰也没有区别。但是,这种轰炸因为需要相当长的反应时间,所以对于移动高速目标的杀伤力很低,而且轰炸的机群规模一变小,威力是指数倍下降。

对此,老夏给取了一个非常又臭又长的名字“异客氏大型电荷激波立体炸弹”,而飞行员和投弹手根本不会叫全名,他们会这么称呼轰炸的过程:

“一中队进入空域,开始高空水平初期轰炸”五架昂贵的高空飞行器掠过天空,“投放‘异客先生’”

“‘异客先生’已经装填进发射管.....3.....2......1,投送!”

这种高空飞行器只能投放一枚这种炸弹,作为初期创造集群轰炸环境边界使用,接下来的正常的轰炸集群就会携带2枚炸弹进行第一轮地毯式轰炸,其电弧风暴会把任何暴露在室外的身上带着金属物的士兵击倒,前线阵地只坚持了7天就是这个原因。

当士兵们发现拿着武器和穿着盔甲死得更快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脱掉护具,丢下武器,而当地人冲上来的时候.......阵地上的人根本来不及捡起装备了。

而且就算是因为法拉第笼效应,重装士兵没有被电死,也会因为大电流持续的通过外部的高阻金属而迅速发热,被活活烧死在盔甲里面,精密的武器会因此融化损坏,并且按照电学的基本原理,其中最为精细脆弱的部分反而会第一时间遭到破坏。

三轮轰炸之后,阵地上或许伤亡不大,但是所有的法杖、源石装置、法术火炮等精密设备,甚至通信设备,灯光设备都需要返厂维修或者干脆报废。

即便是普通的刀剑弩弓如果真的被电弧连续击中一样会被烧到变形,虽然变形的刀依然可以砍人,可......你准备用砍刀打赢对面普及步枪的部队吗?

连续的几声爆炸,炸点附近开始出现明显的源石粒子干扰现象,直白说就是出现了大量在日光下都在发光的颗粒,“源石污染武器,戴上防护设备!”

作为补给基地和舰队驻扎点,这些设备是不缺的。泰拉人对于源石污染是有不少办法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呼吸过滤系统,只是防护设备并不便宜,导致大部分的工矿企业并不舍得给工人配备,这终究不是便宜的活性炭物质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有人都紧张的冲进最近的庇护所,拿出之前就分发的防御天灾和敌方可能丢出的源石污染武器的防护装备穿戴好。

“就这么几下,这些萨卡兹人也太小看我们了吧?”他们该不会是觉得这些污染武器真的可以在战场上起效吧?

“还在后面!”防空炮位在竭尽全力的拦截那些平飞的轰炸集群,在这个高度,携带了沉重的异客炸弹的轰炸机们很难进行规避,不断有飞机被命中拖着黑烟滚落,但是,每一个操作者都在失控之前把炸弹丢了出去。

异客炸弹的最大优势就是根本不用考虑轰炸精度,只要区域爆炸量达标,靠的是环境源石能量被释放出来的威力,而不是炸弹本身的当量。

所谓因地制宜嘛,泰拉到处都是高能物质云,这样的情况下不想办法利用起来那就太奇怪了不是?本质上大部分的大型法术装置也是用的这种能量。

蔓延在大气层当中的源石粒子云就好像是一个超巨型的行星级的太阳能蓄电模组,阳光是其主要能量来源,而它们以特定方式刺激就能迅速被激发出来,变成人类能够观察到的法术效应。

只是相比湿件起爆器来说,人工引导的方式,效率各种意义上来说就太低了。

很快,更多的炸弹到处炸开,阵地和基地上笼罩着一层灰云,腾起的烟尘和源石粒子一起交织在一起,不时闪过一点点电弧,这说明区域部分高密集点的能级饱和了。

接着是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轰炸,不断的飞机运载着炸弹过来丢下,最终,整个基地都笼罩在一层轰鸣的雷云之中。

那密集的防空炮火也在第三轮轰炸开始就停了下来,这场人工小范围天灾雷暴会持续数个小时之久,如果继续投掷异客炸弹还会进一步延长其时间。

但是,其饱和之后,威力就不会再有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永固掩体和城市级区块的破坏力不高,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这玩意儿可以尽情的往城市里面丢,破坏电力、供水、封锁道路和通信。

雷鸣轰隆,电弧乱窜,就好像是一场雷暴天灾过境,一开始莱塔尼亚人并未联想到那些炸弹上去,只以为自己实在时运不济,遇到天灾袭击。

但是,随着连续在几天内挨了几次这种小型天灾肆虐,几乎破坏掉了整个基地和采掘模块外围的全部设施,战舰也有严重的损毁现象,才意思到这是某种战术武器达成的效果,而当他们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后,士气就彻底崩溃了。

泰拉人一直以来对于天灾的恐惧,在战场上被引爆,哪怕军官们用刺刀逼迫都没人再愿意待在一个随时可能被敌人引发新天灾摧毁的地方继续抵抗下去。

三万头猪,卡兹戴尔人要抓好几周,但是三万个拥有战舰、永固掩体和充足补给的人,只用了不到5天时间,就全部成建制投降。

由于良好的永固掩体和战舰庇护,实际上他们的伤亡并不高,这要得到后面几轮轰炸,让雷暴肆虐的时间更长,直到将一部分战舰外部设备都烧毁才会开始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杀伤。

失去了一整只分舰队,莱塔尼亚人的进攻就从僵持变成撤退,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的全线溃退,敌人可以在战场上引爆天灾的消息在到处流传,即便宪兵和军官们禁止谈论这个事情,依然无法阻止更多的前线士兵意识到这一点。

而泰拉过去的宣传就是,天灾是人力无法抵御的灾害,不然为什么会有移动都市这种结构,说白了就是顶不住只能跑,连城市都不得不搬上轮子跑路,那么自己这点简陋的防御工事顶不住得跑路是必然的事情。

当一个人开始逃跑的时候,还能靠督战队解决,十个人以上就需要镇压,一百个,一千个人开始舍弃阵地,不准备在天灾即将覆盖过来的地方等死的时候,任何高明的将军都无法阻止他的军队在一夜之间变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败退变成逃跑,逃跑变成溃逃,最终变成一场十万人的马拉松竞赛,卡兹戴尔军队甚至没有怎么追击,恐惧本身就化为了最可怕的追兵,逼着每一个人的拼了命的往后跑。

辎重、武器、装备全部被舍弃,甚至一部分后方补充来的部队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见前面的人全部在往后逃跑,仿佛被人杀破了胆子。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士气就不高的莱塔尼亚补充军团自然也跟着逃跑,即便有个别比较精锐一点的部队在阻挡住了部分逃兵,并且就地准备防御的时候,关于敌人用天灾当武器轰炸阵地的消息也就同步传开。

经过不知道几道手之后的消息已经变得极为的骇人听闻,一两个人这么说的时候,军官们反而可以想办法去验证,但是如果你遇到的每一个友军都是这么说的时候,以贵族军官的个性是绝对不会冒风险,他们会下令部队后撤一段距离,特别是让自己的亲卫队和自己后撤。

可问题是,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一旦下了这个命令,很快,这只部队也迅速加入了马拉松比赛当中。

后面跟着来的萨卡兹山地师和空军师仿佛是在郊游一样,时不时就会在路边捡到实在跑不动或者丢失了全部补给品,又饿又冷的俘虏。

“人工天灾?开什么玩笑!藐视科学也要有个限度!”这个消息传到莱塔尼亚之后,所有的议员和高级军事官员都是一脸“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

一种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地方,引发人工制造的大规模天灾(传言升级)的武器,并且敌人还不是作为决战兵器或者超级武器,而是配备给了一群轻步兵单位,普及列装使用(传言升级)——那说的还是卡兹戴尔?还是你们这些马鹿跑错地方,跑去大炎挨锤了?

你说维多利亚或者大炎有,大家还能将信将疑,你说卡兹戴尔有?嗯?一群最近才开始种上地,不至于靠天吃饭的奴隶,有人工天灾引发器?

单纯只是这样大家还不惊慌,毕竟卡兹戴尔有不少先民遗迹,他们要是挖到什么奇怪的古代超级兵器呢?

但是,你说他们随时都能动用,普及前线,那......那也太夸张了吧!

先民超级武器,这年头谁家没一两个啊,只是,要么限制巨大,要么难以修复,要么是一次性用品,你突然给我说敌人有成吨的这东西,而且毫不在乎的全丢在战场上了,这是在藐视议会的智商吗?

但麻烦的是,前线不断传来的消息,还有一小部分还残留着几分忠勇的特勤部队拍下来的雷暴轰炸现场照片,议会也不得不被迫相信敌人有这玩意儿。

然后他们按照泰拉历年来的天灾破坏力和覆盖范围的最低值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卡兹戴尔的投入使用量和这个用法理论上应该有的保有武器量来换算莱塔尼亚全国能吃几发——最后,人全都麻了——能给你核平三遍还有剩余的。

实际上完全没有那么多的数量,也没有那么大范围,更没那么大威力,而且产能也根本跟不上,主要是作为主材料的猪脑子生产周期不同于其他原料,是按月来的,博士已经丢光一年攒的全部备弹。

但是,情报战就是这么回事,在不知道卡兹戴尔的具体情况和武器参数下,他们只能按照泰拉天灾的参数来换算,再根据前线被夸大了N倍的说法进行参考——最终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

【PS】

卡兹戴尔研发速度之所以这么惊人,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加聪明,或者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是吃干饭的——而是他们这个炸弹和相关的武器、动力技术实际上都是泰拉本身就有的技术甚至淘汰低端技术的整合。

其他国家以前也想过,只是没办法找八百个术士塞进弹壳里面打出去。

但是,老夏可以定向培育出猪脑版本的定向术士湿件塞进弹壳里面打出去。

本质上相当于卡兹戴尔往前线丢了成千上万的术士自爆,形成的区域的微型天灾。

并不是他们的科技真的就比其他国家更高,研发速度仿佛小手一点瞬间完成,而是......额,低端技术堆料堆上去的。

第三十二章 标题晒太阳去了

莱塔尼亚人几乎退回了战争发起时的状态,但是,卡兹戴尔也没能拿回丢失的边境农场地带,那是一片大平原地区,重新整编之后的莱塔尼亚舰队牢牢的把守住这个区域,让他们难以进攻。

投掷电荷炸弹需要超大型的轰炸机才能执行,不管是机体运输还是术士转场的速度都不快,最前面的部队只持有基本的武器装备,根本没法进行攻击。

更别说,这种炸弹的原料都已经耗尽,至少要数个月之后才会生产出第二批来,由脑芯片,人工泰拉血液,人工神经网络与源石神经网络组成的弹芯触发器的保质期有限,最多一年就需要更换,也没法储存更多。

在敌人没有再次引发人工微型天灾,而且己方的陆行舰队陆续汇合,扛不住天灾,至少能跑的情况下,莱塔尼亚人就顺利完成某种意义上的重整旗鼓。

最起码,那些溃兵也知道两条腿是跑不过天灾的,只有搭上陆行舰才有机会逃命,于是慢慢停下脚步,但是,这些被吓破胆子,缺乏装备、补给和辎重的士兵显然是不可能再派上前线。

至少这样看上去,莱塔尼亚的兵力依然还算充足,成功的恐吓住了对面,让萨卡兹人不敢继续进攻。

在大平原地带上和陆行舰队打仗是很愚蠢的事情,即便有电荷炸弹也是一样,那玩意儿需要相当的时间来酝酿,在达到触发阈值之前,目标早就离开毁伤区域了。

第一次用还可能占一个情报先手,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看见那些炸弹掉下来,陆行舰就不会还愚蠢的待在原地不动,而是果断进行规避,开出边界区。

无法积累到一定阈值上,就无法触发大范围的毁伤效应,而单个炸弹的威力是真的刮痧。现在摆在所有莱塔尼亚人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或者说,如何确定对方有无摧毁莱塔尼亚的天灾武器储存。

当然,这个消息也迅速传递到了维多利亚和卡西米尔那边,乌萨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息。

各方的反应截然不同,维多利亚一边高呼要惩戒制造这种武器的卡兹戴尔人,把他们原本的魔族称号再上一层楼,几乎要渲染为泰拉一切灾难的罪魁祸首,一边收缩前线舰队,让各舰队做好转移和应对可能的天灾轰炸的准备。

显然,维多利亚打的是高呼口号,先让别人去送死,自己观望一番再去摘桃子的做法,而乌萨斯则火速要求卡兹戴尔作为合作伙伴提供天灾武器的原型。

他们和哥伦比亚还有卡西米尔的战争很不顺利,莱塔尼亚的宣战更是给了乌萨斯腹部重重一击,整个乌萨斯的军队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在三个战场上苦战。

几乎完全是依靠着冬季来临,乌萨斯的恶劣天气才勉强顶住进攻,小皇帝的军制改革初见成效,但是没想到莱塔尼亚和卡西米尔会宣战,导致,仅有的新式军队被摊薄,并且遭到惨重杀伤,贵族军阀有再次抬头的迹象。

而卡西米尔一边与维多利亚保持外交上的口径一致,一边私底下在和卡兹戴尔方面做各种沟通尝试,大有吃两头槽,两边都不得罪的味道。

至于说雷姆必拓,是最先跳出来要求制裁和军事打击的,他们在宣传上几乎要把博士他们说成是地狱的魔王在世,要屠杀和奴役整个泰拉——也不能怪他们这么着急,如果卡兹戴尔真的崛起的话,雷姆必拓和东国的地缘环境没啥区别。

东边是大海和海嗣入侵,其余三个方向就是卡兹戴尔和伊比利亚还有大炎,大炎一向封锁边境不管事,而开放的口岸龙门则被卡兹戴尔隔开了——那么雷姆必拓就等于是坐在了笼子里面,不着急才怪。

虽然雷姆必拓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工人运动开始了。

主要是之前和卡兹戴尔的工程合作被勒令结束之后,享受过老夏这边的劳保的雷姆必拓工人回去之后就自发性的要求雷姆必拓的企业涨薪、调整休假时间、完善劳动保障,特别是增加关于矿石病的平价治疗药品清单。

这种荒谬的要求,自然被雷姆必拓的企业家们否决了,平价治疗药品勉强还能谈,毕竟感染者本身也意味着损失了一部分的劳动力,就算有高昂的保险扣费,对于企业来说,负担也略大。

如果从卡兹戴尔可以进口那种廉价的抑制剂,那么他们也不介意在这方面少赚一点钱,平价出售,毕竟少赚总比不赚甚至亏钱好不是?

但是,涨薪和增加休假就没得谈了,更别说更完善的劳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雷姆必拓自己国内的问题也就爆发了。

最主要的是,企业家们完全没想到那些回来的卡特斯们一个比一个武德充沛,镇压的工作现在搞得鸡飞狗跳,反而让这些人更加的团结起来。

由此,雷姆必拓指责卡兹戴尔在资助这些人,往他们国内运输武器和装备,但,事实上,这个事情是伊比利亚和阿戈尔人做的,其原本的目的是之前的海嗣进攻,雷姆必拓东面也是海岸线,所以需要相当的武装力量。

但是,雷姆必拓官方的那些企业部队根本靠不住,只能想办法训练一些意志坚定的部队,不然海嗣不管从哪一点突破,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灾难,在这种情况下,阿戈尔人就为边境上的一部分雷姆必拓人提供了装备和军事训练。

总而言之,现在整个泰拉东部大陆简直是鸡飞狗跳,海嗣与人类,人类与人类,工人与企业,国家与国家打得不可开交,完全是一片混乱的场面。

大炎,京城外围防线,海嗣分为三线进攻,已经越过了山关防线,水系密集的江南地区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补给点和顺着水路前进的路线。

多处大炎水闸被攻破,北线的海嗣绕过了北方军团的防线,沿着北河向着京城狂飙猛进,而中部,大炎好不容易召集来的部队在子午镇与海怪激烈战斗,南线则是一触即溃,眼看着京城就要被四面包围。

已经有人建议迁都突围,迁移到尚蜀,借助三山十八峰的天然防线对抗海嗣。海怪已经切断了大炎京城大部分的对外通路,勤王命令已经发出,虽然处处皆有回应,但是大多是远水难解近渴,更别说,不少地方也是有心无力,他们自身也面对海嗣的进攻,根本抽不出人手来。

军备相对严整的朔方军控制的区域勉强能维持,他们派出了一只为数4000人的援军前来增援,但是,同时面对北方邪魔和海怪的进攻,也很难抽调更多人出来。

而这只援军则被防止海怪混入而被阻挡在京城的城墙外,只能在城外的低地地区和周边的贫民窟想办法驻扎——朝中衮衮诸公,直到现在还在防备军门崛起,万一这只精锐部队进入京城之后,直接夺城政变呢?

在大炎的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皇帝也不得不同意这个安排。

大炎京城防线,老陈和鬼姐被派到这里巡防,为什么她们会在这里呢?

因为她们必须在这里,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质子。在京城即将合围,皇帝不管是死守还是迁都跑去尚蜀,他都担心老魏干脆的在龙门登基称帝好么,同样,大炎历史上也特么有这个先例在的。【唐肃宗就是这么干的】

毕竟皇帝跑路或者困守围城无法履职,亲王或者太子提前继位统领天下继续作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是那些道学家都没法说他是乱臣贼子,甚至还要赞誉几句什么的。【宋钦宗也是这么干的】

真的,例子多得翻翻书能找出七八个来,所以,皇帝不敢跑,也不能跑,坐在京城大殿里面的是皇帝,跑了就不是了——可不跑也没区别啊,围城战一起,内外隔绝,一旦老魏自立,他能怎么办?

坐着等死,然后自己叔叔带着人来成功平乱之后,对着自己的尸体流几滴鳄鱼眼泪坐上那个位置吗?

固然老魏大概是没有那个想法,但问题是他想不想并不重要,他能不能才是关键,毕竟想法随时可能改变,但是能不能做到就没那么简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