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122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第二百二十六章 炮打娘娘庙

“老师,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贞德站在炮兵阵地前,脸上罕有的露出了疑虑之色。

因为,接下来法军的炮击目标将是西堤岛。

虽然真正的目的是摧毁西堤岛两岸,扼守塞纳河航道的城堡,但是以这个时代的火炮精度,肯定多多少少会误伤到位于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对于一名虔诚的七圣教徒来说,这样的后果会带来何种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事前马友夫早已向贞德说明了炮击对于整个作战计划的必要性,但事到临头,即便心志坚定如贞德,心中的犹疑情绪,依然存在。

马友夫只得尽量安慰她:“放心吧,让娜。有热气球提供的弹道修整,我们的火炮准确度会进一步提升,不会造成太大误伤。就算圣母院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战后我也会出资将其完全修复。让娜,想想那些饱受战争折磨的平民吧。为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让这个国家恢复和平,一座冰冷的石质建筑而已,又有什么不舍的呢?”

好在如今的巴黎圣母院,只是巴黎教区的主教座堂,并不像兰斯大教堂或者圣丹尼教堂那样,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再说了,反正后世这座大教堂也会在大火中损毁,现在挨几发石弹也无所谓了。

法国人自己都不心疼老娘娘庙,马友夫这个赛里斯人何必去共情呢。

贞德握着战旗,沉默片刻,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我明白了,老师。就如你所说,要想完成驱逐英格兰人的事业,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好在西岱岛上除了驻军和效忠英格兰人的教士外,并没有什么平民。”

说服了贞德,其他事情就好说了。

否则只是由马友夫下达这个命令的话,炮兵们很有可能出于对七圣信仰及对教廷的敬畏,心中产生抵触甚至反抗。

“开火!”

伴随着贞德一声令下,八门臼炮立即发出震天怒吼,将二十四磅重的石弹射入城中。

一直以来,法军炮兵对巴黎的攻击,都只针对城墙防御工事。城内的居民虽然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但并没有直面危险危,小日子还算过得去。

但是当炮弹接二连三的落到西堤岛以后,巴黎市民们才惊觉,原来战争就在自己身边。

炮弹砸在塞纳河上掀起了冲天水柱,也在巴黎市民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恐慌迅速蔓延,许多有头有面的市民代表,汇聚在卢浮宫外,要求贝德福德公爵想办法,尽快消弭法军炮兵的威胁。

然而实际上,法军此时炮击造成的破坏微乎其微,只有五名驻扎在西堤岛城堡内的英军士兵,被炮弹击破房顶所散落的碎石砸中,受了轻伤。

而且随着法军炮击精度的进一步提升,砸到西堤岛附近的市政厅、卢浮宫、圣母院、大学等地的炮弹,也进一步减少了。

但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巴黎市民的担忧可以当做是杞人忧天,直接忽略。卢浮宫和市政厅面临的威胁,咬咬牙也就撑过去了。但巴黎圣母院随时面临法军炮击威胁这件事,却需要慎重对待,尽快解决。

因为这里,将是亨利六世加冕为法国国王的地方。

想象一下,当高官云集的加冕典礼开始时,当唱诗班神圣的歌声响彻圣母院主殿时,当巴黎大主教将王冠戴到亨利六世头顶的时候,法国人的炮弹突然砸了进来……

那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要是运气再差一点,国王殿下在炮击中出了点意外,贝德福德公爵迄今为止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立即土崩瓦解。

从卢浮宫搬到相对安全的圣波尔宫以后,贝德福德公爵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如何让法兰西人停止炮击——这是在圣母院举行加冕典礼的必要条件。而为亨利六世加冕为法王,又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出席今天会议的,除了几位将领外,还有温彻斯特大主教,约翰·博福特。

因为之前奥尔良公爵大肆增兵,巴黎防御越来越吃紧,所以贝德福德公爵向伦敦写了一封求援信。

如今小国王身在巴黎,伦敦的贵族们自然不敢怠慢,动员一番,又七拼八凑了一支由一千长弓手和六百重装步兵组成的援军。

英格兰毕竟比不上西欧第一人口大国法兰西,派出这支不到两千人的军队,已经快到本岛的极限了。

这支军队由博福特大主教率领,在加莱登陆,然后进入诺曼底地区,又收拢了一批,最后南下抵达巴黎。

由于失去了蓬图瓦兹,这支英军只能从陆路南下,中途还遭到了拉海尔率领的法军骑兵袭击。

好在关键时刻,博福特大主教靠高阶神术稳定了军心,部队没有在法军奇袭下迅速崩溃,最终逼退了拉海尔。

最后,博福特大主教带着几十车粮食,大约两千五百步兵,还有一万英镑军费,进入巴黎。

博福特大主教带来的增员,虽然有力的强化了巴黎守军的力量,但是对于整个战局,并没有决定性的帮助。

贝德福德公爵身边的激进派将领甚至建议,不如将诺曼底地区的大部分守军,都集中抽调到巴黎来,保卫国王。

不过贝德福德公爵果断否决了这个建议。

虽然法兰西人已经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集结在巴黎城下,没有余力开辟新的战场,但是勃艮第人却不得不防。

万一抽调了守军以后,菲利普三世率领军队从皮卡第地区西进,那绝对能够摧枯拉朽般占领诺曼底。

当然,激进派也有自己的说法。

首先,菲利普三世在上个冬天经历了纺织工大起义,元气大伤,现在肯定没有多少动员大军与英格兰作战的愿望。

更何况,那位勃艮第公爵如今正将主要精力放在神圣罗马帝国方向。

就在今年春天,菲利普三世成功让自己的侄子成为了列日主教,随后又陈兵边境,准备胁迫列日主教区听命于自己,成为勃艮第公国的附庸。

第二百二十七章 军事不行就靠政治

在当前局势下,勃艮第人应该没能力干涉英法之间的战争。

而且,诺曼底是法王直属领地,就算要收复,也该交由法兰西军队去做这件事。勃艮第军队如果进攻诺曼底,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还会引得两国君主互相猜疑。

不过最终这些理由都没有被贝德福德公爵采纳。他依然持谨慎态度,在整个诺曼底地区,留下了一万多守军。

尤其是首府鲁昂,就有六千军队。

贝德福德公爵在强化巴黎防御的时候,同样也对鲁昂城墙进行了改造和强化。没有起码两万人规模的部队,以及重型火炮,根本别想攻下这座坚城。

只要己方别犯低级错误,作为巴黎大后方的诺曼底,还是固若金汤的。

“这次博福特大主教带来了几百匹战马,是对我们骑兵的及时补充。要我说,就应该聚集全部重骑兵,突袭法国人的炮兵阵地,将那些能够威胁巴黎城内的火炮,全部摧毁。”伯恩哈德说道。

这位条顿骑士在最近的巴黎守城战中,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虽然骑士下马以后也是最优秀的重步兵,但是贝德福德公爵并不想让这些宝贵的机动兵力浪费在血肉磨坊一般的城墙上,所以禁止伯恩哈德出击。

就连来自蛮荒非洲的兽人异教徒,都登上城墙为保卫国王而战,堂堂条顿骑士却只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像个薪水小偷。伯恩哈德自然不满足这种现状,时时刻刻想要找机会出战。

不过他的建议很快便被法斯托夫否决了。

这位从基层一路爬到指挥官位置,经验丰富的贵族说道:“经过数个星期的营建,法国人的营地早已经成为了坚固的防线。而且现在法军指挥权已经被马友夫统一。那个谨慎而多智的赛里斯人,可不像奥尔良公爵一样好对付。想要复现上一次塔尔博特伯爵的辉煌战绩,几乎不可能。我们的骑兵如果贸然出击,很有可能会在法军的火炮下损失惨重。”

几乎所有军事贵族,都同意法斯托夫,反对伯恩哈德的提议。

既然主动主出击斩草除根办不到,那就只能被动防守了。

有人提议加固圣母院,直到这座建筑能够抵御法军的炮弹为止。

这个办法虽然笨拙,但是简单有效,确实有可行性。

但是贝德福德公爵算了一下加固圣母院需要花费的大量金钱和劳动力以后,还是摇了摇头。更何况,将巴黎圣母院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哥特式建筑巅峰之作,改造成丑陋不堪的临时堡垒,国王加冕时还有什么荣光可言?

另外有人建议,在加冕典礼当天,聚集足够数量的法师,施展大规模魔法仪式,召唤大型能量护盾来抵御法军炮击,以保证典礼顺利完成。

这个方案确实能够保证加冕典礼的体面。巴黎左岸的大学区里,肯定可以找到足够的法师。

但是要说服这些聪明而桀骜的家伙听令,付出的代价肯定要比将圣母院堡垒化高得多。

贝德福德公爵不能将大把的金币全都花在那些不可靠的法师身上。军队,才是保护这座城市的基石。而维持军队士气,最终赢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金钱是必不可少的。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终究没能想出一个足够好的解决方案。

倒是博福特大主教,为这些将目光局限于军事手段的贵族们,提供了一个新办法。

“我认为,我们应该与法国人谈判,让他们停止炮击西堤岛——至少在国王殿下加冕的那一日,停止炮击。”

“大主教,虽然您的智慧我一向钦佩,但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可以用外交手段拿到吗?我非常怀疑。”贝德福德公爵皱着眉头,眼中充满了疑虑。

博福特大主教微微一笑,充满自信道:“这不是外交,而是政治。我们应该从根子上,阻止敌人的暴行!诸位真的以为,赛里斯人下令炮击西堤岛,让圣母院陷入危险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军所有人的支持吗?”

巴黎圣母院虽然在宗教地位上,不如兰斯大教堂与圣丹尼教堂,但也是巴黎的地标建筑,是法兰西首都的宗教中心。

而且,这里还供奉着荆棘王冠这件七圣教的圣物。

虽然圣物不是区区炮火就能损毁的。但是这样的神圣物品,哪怕只是落灰了,都是对神明的亵渎。

马友夫就算说服了贞德,然后凭借圣女的威望压服所有人,展开对西堤岛的炮击,但暗地里的反对者肯定不少。

毕竟,攻击教堂这种事,在这个时代是天然的政治不正确。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当对西堤岛的炮击没有达成理想的效果后,还会有更多人怀疑这一决定的必要性。

法军是不是真的要冒着信仰与道德上的风险,进行这种没有多少收益的军事行动?

“战事持续了半个月,双方都有不少俘虏。我们可以用交换俘虏的名义,派出使团。然后,找一个机会,谴责对方炮轰圣母院的罪行,挑动其他法军将领反对。”

贝德福德公爵轻敲桌面,思索数秒,点头道:“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么就请您去法军营地一趟了,大主教阁下。”

博福特大主教曾经在勃艮第与马友夫打过交道,既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身份也有足够的分量,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为了吾王的荣光,义不容辞。不过……”博福特大主教说道,“我还需要几位副手。他们要在法兰西贵族中拥有人脉关系,能够辅助我说服法军将领们联手反对马友夫。”

“请安妮夫人走一趟如何?她是菲利普三世的妹妹,勃艮第家族的一员,许多法兰西贵族,都对她抱有好感。听说她在根特时,与那个赛里斯人相处得也不错。”

“不行!”博福特大主教立即否决了这个提议。

当然,他不可能将“避免贝德福德公爵戴绿帽”这种理由说出来,只好另外找了个借口:“安妮夫人最近与国王相处得很好。我们需要她安抚因为战事而情绪不稳的殿下。”

安妮夫人是亨利六世的叔母,照顾一下小侄儿也算情理之中。

“但是,城中的确有一位女士,能够对那些法国人产生极大影响力。”博福特大主教话锋一转,说道。

“你是指,圣女伊丽莎白?”霍吉尔伯爵眉毛一挑。

第二百二十八章 圣女对圣女(三更)

霍吉尔伯爵本来条件反射般要将“伦敦卖鱼女”脱口而出,好在及时反应过来,才改口为“圣女伊丽莎白”。

谁叫他便是缔造这位英格兰圣女的始作俑者之一呢,怎么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将那个小姑娘当成真正的圣女来尊敬。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叫伊丽莎白·费舍尔的小姑娘,的确干得很不错。

她抵达巴黎以后,通过为民众免费治疗以及在各个教堂宣讲神谕福音等办法,迅速获得了巴黎人民的支持。

就连小国王在心中不安时,也会向伊丽莎白寻求宽慰。

巴黎围城战打响以后,前线战士死伤越来越多,伊丽莎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医院里,照顾伤兵。

这又为她赢得了军事贵族们的支持。

就连塔尔博特,也曾让伊丽莎白治疗过因为拉海尔的巨剑而残留的伤势,对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赞誉有加。

博福特大主教点头道:“没错。就是她。伊丽莎白虽然有些天真无知,缺少人生历练。但确实是个善良可爱的小姑娘,天然就具有亲和力。如果让由她开口谴责法军的暴行,我倒要看看,自诩为七圣代言人,以正义拯救者自居的那个法兰西女巫,要如何辩驳。就算那个赛里斯人巧舌如簧,面对简单明了的真理时,也无法狡辩。”

“反正那些法国佬头脑简单。既然能够被一个洛林的女巫蛊惑,为什么不能在真正圣女的感召下,改邪归正呢?”有人笑道。

贝德福德公爵摇摇头,并不同意这种蔑视敌人的轻佻语言。敌人要是真的那么蠢,让娜·达克要是真的只会蛊惑人心,英格兰何至于会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