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212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侍从官走后,公主身后的老太监又开始唉声叹气:“都是老奴无能啊,公主殿下千金之躯,居然要去参加那些蛮夷的宴会。我听说这些穆赫兰教徒最喜欢用又黑又壮又丑的兽人当仆从,我一想到整个宫殿里到处都是那些黑丑阉人,就觉得有污凤目,有污凤目啊!”

永福公主也拿这个忠心耿耿却总喜欢胡思乱想的老太监没什么办法,只能随口安慰两句,别让他再哭哭啼啼。

到了晚上,永福公主带着两个千户前往总督宫赴宴。

这座建筑源自托勒密时代的希腊宫殿,后来经历了多次修缮与扩建,如今仍然在使用中,混杂了希腊、埃及、穆赫兰三种风格,有种别具一格的艺术气质。

永福公主边走边打量着周围的檐廊柱墙,时不时露出赞赏的神色,甚至感叹出声。

身为华夏子民,她心中多少带着“大明天下第一,其余皆是蛮夷”的傲慢心态。但是这一次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视野从紫禁城拓展到整个广阔的世界以后,永福公主便渐渐放下了心中的傲慢,开始学会欣赏其他文明,并学习其长处。

不过唯有一点,她坚信大明强出世上诸国千万倍。

那就是饮食。

就比如这马穆鲁克苏丹国,民众犹爱甜食。以前马穆鲁克贵族招待永福公主的宴会上,总少不了各种水果制作的甜点,尤其是那种用蜂蜜腌制的椰枣,齁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除了甜食外,还有各种油腻的肉食,也让口味清淡的公主殿下不习惯。

当然,最令人发指的饮食习惯是,这些人居然不用餐具,直接上手抓取!这和茹毛饮血的蛮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让母后知道,有一天我曾用手抓羊肉吃,她肯定会气得背过气吧?”永福公主心想。

就如永福公主所料,今晚的宴会上,打主力的仍然是甜腻和油腻两种滋味。

好在公主殿下提前用佩剑削了一双筷子随身携带,就算在宴会上无法保护自己的胃,也至少能守护大明皇族的优雅体面。

今晚参加宴会的客人有十几位。作为主人的巴尔斯贝伊坐在最上首,其他客人分坐左右。

永福公主提前打听过了,今晚的宴会上,除了自己之外,最尊贵的客人有三位,分别是来自白羊苏丹国的乌尊·哈桑,奥斯曼的王子穆罕穆德,以及一位被尊称为天命先知的少年。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屑不如一屑

在晚宴上的众多客人中,十三岁的伊斯玛仪,无疑是永福公主投注了最多注意力的一个。

因为他是众人中最强大的职业者。永福公主觉得这位神术使用者,实力至少于自己不相上下。同年龄的自己,肯定打不过伊斯玛仪。也难怪别的少年还在学习玩耍的时候,伊斯玛仪就能成为教团首领,被数万乃至数十万人追随。

“如果不是走出来亲眼一见,我又怎么会想到,大明之外居然出现了如此惊才绝艳的年轻人呢?”永福公主心中感慨。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穆赫兰教苏菲派有一套特殊的力量传承体系,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灌顶传功”,。如果不是继承了从爷爷开始传承下来的神赐力量,年纪轻轻的伊斯玛仪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只不过就算是穆赫兰世界新近崛起,万众瞩目的少年天才,伊斯玛仪在接人待物上还是有些稚嫩。

今晚这场马穆鲁克苏丹举办的欢迎宴会,本应该其乐融融、宾主尽欢。结果因为伊斯玛仪一落座就摆出了一张阴沉的臭脸,宴会过半都不苟言笑,所以整个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伊斯玛仪不高兴的原因是,巴尔斯贝伊在宴会上提供了许多酒水。呃,或许称之为“椰枣发酵汁”、“葡萄发酵汁”、“高度蒸馏的粮食精华”更为合适。

此时马穆鲁克苏丹国的法律中,饮酒是合法的,只有酿酒才是犯罪。只不过为了照顾其他国家来做客的同教兄弟,所以巴尔斯贝伊才给宴会上各种酒精饮料换了个称呼称,权且遮羞。

对这个做法,参加宴会的埃及本地贵族,以及来自奥斯曼和白羊苏丹国的客人们,都不介意,乐得享受酒精带来的快乐。

只不过伊斯玛仪就很不高兴了。

他所率领的萨法维教团,以激进狂热著称。伊斯玛仪本人,也是一位严格遵守教规的虔诚信徒。就算他心里其实不想当狂热的教徒,但是为了获得教团拥护,也只能扛起激进极端的大旗。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伊斯玛仪终于忍受不了这纵情饮酒,堕落放纵的氛围,冷哼一声,带着两名全身裹着黑布的护卫,离开了总督宫。

“呃……”正端着酒杯的马穆鲁克苏丹看着愤然离席的伊斯玛仪,先是微微一愣,然后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黄月派的小顽固,走了更好,我们还能够更自在的享用美食!干杯!”

说完,他将黄金酒杯里的葡萄酒一饮而尽,然后抹了抹被紫红色酒液浸湿的脖子,狠狠的打了个饱嗝。

比起堪称人中之龙的少年伊斯玛仪,如今统治着穆赫兰世界第一强国的马穆鲁克苏丹巴尔斯贝伊,就显得十分不堪了。

如今的马穆鲁克王朝,由埃及布尔吉系马穆鲁克统治。

马穆鲁克的原意是“军事奴隶”,从阿拔斯王朝开始,哈里发们便开始用这些没有根基的奴隶组成禁卫军,强化君权。

或许是罗马帝国在埃及统治数百年所留下的传统吧,“禁卫军继承法”也被马穆鲁克们学了过去。掌握了军政权力后,马穆鲁克们就开始玩起了废立苏丹的那一套,直到沙贾尔正式改朝换代,取代阿尤布王朝,建立了马穆鲁克王朝。

因为马穆鲁克的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外国购买的奴隶,所以这个阶层中有许多异于地中海人种的外貌。如今统治国家的布尔吉系马穆鲁克,就是源自高加索地区的切尔克斯人。

得益于血统,巴尔斯贝伊高鼻深目,五官端正,称得上仪表堂堂。不过永福公主对他的评价只有四个字:绣花枕头。

马穆鲁克苏丹国如今已经到了王朝后期,直到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之前,历任苏丹就没有一个明君,几乎各个都是昏庸无能的家伙。

在这些屑苏丹中,巴尔斯贝伊还算其中比较好的一个,只是贪婪了亿点,残暴了亿点。

伊斯玛仪这个黄月派异端走人之后,穆赫兰绿月派的客人们接着奏乐接着舞。

永福公主自然成为了宴会上的中心人物。除了美貌和实力外,其他客人愿意与公主殿下交好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她的国籍了。

白羊王朝崛起之前,曾是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奥斯曼和马穆鲁克这对难兄难弟,更是曾经被跛子暴打过。而给三个苏丹国造成了巨大阴影的帖木儿,却曾经向大明称臣纳贡。这一屈辱经历可是被卡斯蒂利亚使臣亲眼看到,然后传扬出去的。

在各国贵族对大明贵客的奉承当中,宴会总算是结束了。永福公主也差不多摸清了如今地中海的政局。

七圣教和穆赫兰教的这场冲突,她并不关心。只不过为了返回大明,她只能暂时站在穆赫兰教一方,所以还是花了一些心思,去了解即将面对的敌人。

不过听说七圣教一方的十字军领袖中,有一个很有可能和自己一样是明人,她心中又生出了另外一些打算。

从这段时间的来往,永福公主早就看出来,马穆鲁克苏丹并不是个靠谱的君主。他说会帮助自己在阿拉伯半岛的亚丁港建造新船只,但鬼才知道这个承诺最后能不能实现。

放眼一片黄沙的阿拉伯半岛,根本就没有适合造船的树木,必须要从东非或者印度洋岛屿进口木材。如果马穆鲁克苏丹国仍然强盛,能够对阿拉伯半岛诸多小国和游牧部落施加影响力,那么不论是造船材料,还是其他问题,都很容易解决。

但问题是,马穆鲁克苏丹国现在正陷入持续的衰退中,区域影响力大不如前。

尤其是三年之前,因为瘟疫肆虐,农民大量死亡,埃及出现了饥荒,沉重打击了马穆鲁克苏丹国的实力。

坐拥尼罗河大粮仓的国家居然会发生饥荒,你敢信?

三年后的今天,虽然国家渐渐开始恢复了,但也远远没到强盛富足的程度。而在这种埃及农民们接连遭受瘟疫和饥荒的打击,仍然在忍饥挨饿的时候,马穆鲁克的统治阶层,上至苏丹,下到低级埃米尔,仍然在对农民横征暴敛,然后将宝贵的粮食卖给外国商人,以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

这样的国家能好吗?不能。

永福公主相信巴尔斯贝伊的承诺,但是并不相信他的能力。

而且,对方开出的前提条件是,要她帮助穆赫兰圣战军战胜欧洲的异教徒入侵者。

对于穆赫兰圣战军能否战胜七圣十字军这个问题,永福公主并不乐观。

虽然参加圣战军的三大势力——马穆鲁克、奥斯曼、白羊,都是区域强国,领导者中的人才也不少,但矛盾同样多。

白羊苏丹国面临着帖木儿和奥斯曼两面的压力,距离又最远。乌尊·哈桑与其说是前来参加圣战,痛击异教徒的,不如说是来挂个名蹭威望与虔诚,好给国内宗教狂热份子一个交代的。

奥斯曼同样也面临着白羊和巴尔干七圣教诸国的两面压力,不可能全力响应圣战号召。而且那位能力不凡的奥斯曼王子,听其言论,似乎对消灭苟延残喘的罗马帝国更感兴趣。

作为此时穆赫兰世界的头号强国,马穆鲁克的地位倒是比较超然,没什么矛盾不可调和的死敌。只不过其他国家对这个衰落的大国,已经是口服心不服了。

尤其是奥斯曼。

当年征服了大片巴尔干领地,又在尼科波利斯打败十字军,最后又被跛子帖木儿俘虏的奥斯曼苏丹,绰号闪电的巴耶济德一世,还是从沦为马穆鲁克傀儡的哈里发手中,得到了“罗马省苏丹”这个称号,算是拥有了第一个合法合理,得到穆赫兰世界广泛承认的头衔,比以前自封的那些头衔,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如今,以前的老大哥马穆鲁克已经开始衰落了,雄心勃勃的奥斯曼人,自然对曾经被马穆鲁克册封过的事情,开始耿耿于怀。那位胸有大志的奥斯曼王子,在圣战中会心甘情愿的听从马穆鲁克的指挥,做一个兢兢业业的工具人吗?

永福公主不相信矛盾重重的穆赫兰圣战军,能够战胜七圣十字军,在心中打定主意,要做两手准备。

当然,如果她知道参加十字军的欧洲诸国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德行,一屑不如一屑的话,或许会改变想法。

走在昏暗的长廊上,正前往马厩的时候,永福公主突然止住脚步,对身后低声说道:“牛千户,马千户,注意!”

两位千户神色一凛,立即拔刀在手。

就在这时候,一个身量不高的人影从背光的暗处走出来。

“来自丝之国的美丽公主,我是伊斯玛仪,萨法维教团的谢赫,继承了第一先知力量的马赫迪,科穆宁家族的传人。”少年向永福公主自我介绍道。

暗暗吐槽了一句“好长的头衔”之后,永福公主行了一礼,问道:“伊斯玛仪先生,请问您将我拦下来,有何贵干?”

第三百九十二章 热那亚大舰队

“公主殿下,我知道您想要带领属下们尽快返回东方的故国。但是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陆路漫长遥远而危险,海路遥远危险而漫长,不论选择那条路线,什么方式,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果没有本地统治者的帮助,将更加难以成行。”

伊斯玛仪话锋一转,又道:“如果我愿意为您提供帮助的话,我相信您一定能够早日踏上故土。”

“伊斯玛仪先生,巴尔斯贝伊苏丹已经承诺为我提供船只。据我所知,在东地中海,乃至红海和阿拉伯海域,马穆鲁克都称得上是极强的海上力量,如果说有哪个国家能够帮助我返回家乡,那一定非其莫属。请问,您有什么地方强过巴尔斯贝伊苏丹呢?”

少年自信满满的仰起头,朗声说道:“公主殿下,我本人,每一方面都强过巴尔斯贝伊。今天的宴会上,您已经见识过他的德性了。除了饮酒作乐,搜刮钱财,夸夸其谈外,他什么都做不了!已经过了好几个月,我们的圣战军依然顿挫不前,如一盘散沙!跟这种人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补充道:“您或许不知道,我不仅是萨法维教团的首领,还是白羊苏丹的外孙。我说我是科穆宁家族的传人,并不是牵强附会的自我吹嘘。我的祖母,来自特拉比松帝国,是正统的科穆宁公主!”

这个消息让永福公主露出惊讶之色。

没想到之前在宴会上,那位对伊斯玛仪擅自离去毫无表示的白羊苏丹,居然是伊斯玛仪的外公!

她想了想,想觉得大约是因为两人分别信仰不同的穆赫兰教派系,所以关系——或者说故意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关系,并不亲密。

“公主殿下,我不仅能调动萨法维教团的资源,在白羊苏丹国境内,也极有影响力。我可以帮助您从陆路抵达巴士拉,然后赠送十艘阿拉伯快船给您。这样,您的舰队,就能从波斯湾扬帆起航,返回赛里斯了。”

伊斯玛仪提出的这个方案,论路程遥远程度,其实和巴尔斯贝伊的方案差不多。不过眼前锐气勃勃的少年,显然要比那个沉湎酒色的中年大叔靠谱多了。

而且,伊斯玛仪向永福公主要求的回报,也更加容易达成。

“公主殿下,我只需要您帮我一个忙,我就会为您的回家之旅,提供全力帮助。”

“什么忙?”

“帮我攻击一支欧洲人的舰队……”伊斯玛仪说道。

他所指的,正是如今在亚历山大港大肆采购粮食的热那亚人。

伊斯玛仪知道,这批粮食运回欧洲,是用来供给十字军的。马穆鲁克人这种毫不犹豫的出售粮食给敌人的行为,实在是愚蠢至极,简直是对整个穆赫兰世界,乃是真神安卡巴勒的背叛!

所以,他决定对这支舰队发起袭击。如果能够击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运粮船,那就再好不过了。

缺少粮食的军队坚持不了多久,甚至会不战而溃。这样,将来突尼斯所面临的入侵,将会削弱不少。

而且,对于马穆鲁克人来说,热那亚的金币已经赚到了手上,就算知道自己擅自袭击了七圣教徒,巴尔斯贝伊不会过于愤怒。最多私下抱怨伊斯玛仪,破坏了亚历山大港“良好的营商环境”。

只不过白羊苏丹国的海上力量全都在波斯湾,他在地中海并没有可用的舰船。好在伊斯玛仪凭借自身威望,从巴尔干到安纳托利亚,再到叙利亚和埃及,以及的黎波里塔尼亚,有不少穆赫兰海盗、海商、水手、渔民等等,在海上讨生活的人,自愿加入了他的麾下。

不过这支七拼八凑,拥有大大小小三十条船的舰队,还不是热那亚人的对手。

所以伊斯玛仪希望拥有三艘东方巨舰的永福公主能够加入。这样一来,胜算就高得多了。

永福公主考虑一番,觉得眼前少年提出的建议,要比马穆鲁克苏丹的更靠谱,于是点点头,答应了他的邀请。

……

隐藏在亚历山大港繁荣贸易之下的局势,暗流涌动,不断变化。不过热那亚舰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两拨敌人给盯上了。

由于每天只有四艘船能够进港载货,所以直到三月初,所有商船才装满了采购来的粮食,准备启航返回欧洲。

率领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是热那亚海军元帅里纳尔多·迪·阿多诺。

这位刚满四十二岁,正当壮年的海军统帅,来自热那亚共和国著名的阿多诺家族。这一家族与现任热那亚总督所在的坎波弗雷戈索家族,是热那亚最强的两个贵族势力,就像后世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一样,两个家族几乎垄断了总督之职。

坎波弗雷戈索家族出过十个终身总督,而阿多诺家族出过七个终身总督。

许多热那亚人认为,面对亡灵海盗的威胁时,现任总督托马索·迪·坎波弗雷戈索表现得太过软弱,太过保守,只知道被动防御,甚至丢了大半个科西嘉岛都毫无行动。最终导致共和国变成如今这幅贸易萎缩,经济凋敝,海上势力范围被威尼斯人大口蚕食的悲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