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263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马友夫为这次防御战,准备了两百枚附魔了照明术的榴弹。按照一枚照明弹的效果持续五分钟来计算,足够支持棱堡作战到天亮。

到时候,他的战略意图也图得到实现了。

马友夫手中的榴弹发射器,如今已经进行了全面改进。

他仿照左轮手枪,给榴弹发射器安装了一个十二发弹巢。由于整个弹巢重量超过十斤,无法像左轮手枪一样,单靠食指扣动扳机的力量,来完成弹巢的转动,所以马友夫参考了这个时代已经逐渐普及的机械钟,在榴弹发射器上安装了一个发条装置。

这样一来,只要马友夫在装好弹之后,先将弹巢往逆时针方向转一圈,上好发条,接下来只需要扣动扳机,发条钢片的弹力,就会带动弹巢转动。

原本发射一发榴弹就要重新装弹的榴弹枪,现在进化成了能够一次性发射十二发榴弹再装弹的半自动武器,马友夫手头的火力,又凶猛了不少。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把榴弹发射器的重量增加了很多。要不是因为某个LSP成就让他力量属性提高了不少,已经足以和身强体壮的骑士媲美,恐怕还真没办法熟练运用这件武器。

在一发又一发照明弹的辅助下,穆赫兰军队借助黑夜掩护的企图,也基本上破产了。

一发又一发准且狠的十二磅炮弹,带着尖啸声砸到穆赫兰军队中,带来大量杀伤。

第一波进攻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在特莱姆森叛军推进到四百五十米距离时。一发实心炮弹从距离地面一米六的高度,飞入特莱姆森叛军中,如同串糖葫芦一般,击中了一支扛着攻城梯,排成一列纵队的士兵。

整整十二名士兵的脑袋,一眨眼的功夫就被炮弹齐齐削断,就像是同时遭受了斩首刑罚一样。十二具脖颈断面喷着鲜血的尸体,又在惯性作用下向前走了一两步,才整齐的倒在地上,这一幕直接吓傻了周围的士兵们。

随后,那颗罪恶的铁弹砸在地上,又因为凹凸不平的角度而弹起来,犁出一条血肉模糊的通道,在肢体乱飞的凄惨场景中,最终耗尽所有动能。

缺少组织度,成分复杂的穆赫兰叛军,立即崩溃了,扔下手中的武器向后奔逃,然后被督战队射死了一大片,才不得不满怀愤恨、恐惧、无奈的情绪,转身继续进攻那座可怕的十字军堡垒。

马穆鲁克人和奥斯曼人并不会拿这些特莱姆森叛军当自己人,十字军也更不会手下留情。虽然马友夫认为,这些特莱姆森人发起叛乱,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既然已经拿起武器反对十字军,那唯有用火炮与刀剑来回应而已。

虽然说起来有点残酷,但是马友夫还要感谢对面的穆赫兰圣战军,将这些原本分散在大山与沙漠中的特莱姆森叛军,集结起来,送到自己的炮口下面。

只要今天将这些人杀个精光,那很长一段时间里,特莱姆森都将拥有安定和平。

前方是十字军凶残的火炮,后方是穆赫兰“同胞”致命的弓箭,特莱姆森叛军就这样在“前进,被火炮砸得士气崩溃,后撤”,以及“被督战队逼着继续前进”的状态中,来回拉扯。他们最好的记录,也就是进攻到防卫坡的起点处,随后再也无法承受大规模伤亡带来的压力,一哄而散。

这一次特莱姆森叛军学乖了,没有向后方逃窜,而是向左右两边的山上逃去。

只不过现在已经是十月份,阿特拉斯山区的气温陡然下降,这些人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很难存活下来。而且就算活下来了,被同信仰的兄弟如此对待之后,其反抗意志也会消减很多,对十字军无法再构成威胁。

紧接着,是由奥斯曼和马穆鲁克两国的军队,发起进攻。

不过,不论是马穆鲁克征募自埃及和叙利亚的轻步兵,还是奥斯曼的阿扎尔雇佣兵,其本质都是由普通农民组成的部队,战斗力无法让人信赖。

不过毕竟是己方的直属部队,不是特莱姆森叛军那种可以随时抛弃的耗材,在发起进攻时,两位穆赫兰统帅还是给与了一定支持。

乌理玛们向参加进攻的士兵们施展了强化勇气的神术,让这些普通士兵不再畏惧十字军的火炮。

而穆罕默德王子,也趁着十字军火炮屠杀特莱姆森叛军的时候,将炮兵阵地前移,并迅速修建好了用填满泥土的筐子,还有原木所构筑的火炮掩体。

这样一来,奥斯曼炮兵就能对十字军棱堡造成更大的威胁。而且就算爆发了炮战,己方炮兵有掩体保护,也不至于太吃亏。

这个策略确实很有效。虽然奥斯曼人口径不一的各种原始火炮,仍然无法对棱堡的城墙造成威胁,但是城墙上的守军,在持续不断的炮火打击下,还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有一发巨型魔法射石炮所发射的炮弹,甚至直接砸中了一门十二磅步兵炮,将炮架直接轰烂以后,碎裂的石弹又四散飞溅,将这个炮组的士兵全都杀死。

好在马友夫手头有充裕的备用炮兵,所以棱堡的火力并没有因为这次损失而减弱。

不过在遭遇了这次损失后,马友夫不得不将所有的炮兵火力全部集中起来,进行反炮兵作战,以消除奥斯曼人火炮的威胁。

而防御正面攻城部队的任务,就全部交给步兵部队了。

不论是马友夫精心打造了新式火绳枪部队,还是已经在过往战例中证明了价值的巨盾弩手和长弓手,都能对穆赫兰的轻装步兵造成有效杀伤。

只不过这种杀敌效率,终究不如装填葡萄弹的火炮。

敌人冲到距离棱堡三百米以内的距离后,就能利用手中的土耳其复合弓进行攻击。即便马友夫的部队披甲率很高,但密集的箭雨仍然给防守造成了不小麻烦。

敌人最接近棱堡的一次,已经翻过了防卫坡,在壕沟上搭建了桥板,马上就要冲到城墙下,架设攻城梯了。

只不过马友夫此时祭出了自己步兵王牌,一个掷弹兵百人队后,就瞬间扭转了战局。

从晚上八点钟持续到深夜十二点的漫长战斗结束后,马友夫迅速清点了己方损失。

十二磅炮损失了两门。一门是被奥斯曼火炮摧毁的,一门则是因为炸膛而报废的。

即便鲁昂火炮工坊的工艺已经进行了大量改进,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平均水平,但也不能保证每一门火炮都是在整个寿命周期里不会出问题的优秀产品。炸膛这种事,总是避免不了的。

只不过马友夫仍然有足够的火炮布置在城墙上,所以问题不大。

至于步兵方面,一共死亡了四十八名士兵,还有九十二人因为受伤而不得不退出战斗。

总体减员率在百分之九左右,还可以接受。

而穆赫兰圣战军一方,情况可就惨得多了。

在炮兵对射中,奥斯曼的火炮阵地在坚持了两个小时以后,彻底哑火。包括那两门目标明显的巨型魔法射石炮在内,大部分火炮都被摧毁,炮兵部队起码损失了三百人。

至于步兵部队,看看长一公里,宽大约两公里的战场上,留下了多少尸体,就知道穆赫兰圣战军的损失有多惨重了。

马友夫粗略估算了一下,敌人的伤亡大约在七八千人,所有轻装步兵部队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

只不过就算承受了如此损失,穆赫兰圣战军仍然没有后退的打算。

下马的西帕西骑兵们开始集结列队。这些奥斯曼苏丹国的军事支柱,虽然因为制度败坏而出现了战斗力下降的趋势,仍然是穆罕默德王子手中最强大的力量,即便是新近崛起的耶尼切里,也因为人数不够,而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西帕西骑兵们冷漠的看着那些从前线撤回,浑身带着血迹与伤势,无比凄惨的阿扎布佣兵,露出轻蔑之色。

这些愚笨懦弱,为了金钱踏上战场的农民,怎么可能与高贵尚武的西帕西骑兵相提并论?

在尼科波利斯,西帕西骑兵又不是没有和十字军交战过。既然西帕西骑兵们的父辈能够战胜十字军,那么今天自己也一样能够战胜那些欧洲侵略者!

第四百八十章 雾起

集结列队以后,西帕西骑兵们在自己的身前空地上,摆上一块精致的小毯子,开始进行这一天过去之前的最后一次祷告。

一位德高望重的乌理玛主持这次祷告,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诵经声,西帕西骑兵们身上,冒起了一道魔法灵光。

穆赫兰教的乌理玛,大致相当于七圣教的教士。

只不过七圣教的教士中,只有拥有足够的资质,才可以通过祈祷获得七圣赐予的超凡力量的人,能够晋级为一名牧师。

而穆赫兰教的乌理玛,却没有这种限制。每一位乌理玛都可以通过祈祷与诵经来获得超凡力量。只不过这种超凡力量无法作用到自己身上,只能给其他穆赫兰信徒赐福。

而且,乌理玛施展的神术,也普遍比牧师的神术效果更弱。只有那些对真神安卡巴勒足够虔诚,对《真神金经》足够熟悉,且德高望重的乌理玛,才能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施展高级神术。

论个体实力,乌理玛无法与牧师相提并论。前者在战斗中只能当一个BUFF机,而后者不但能够使用神术增益己方,还能穿上重甲,拿起武器,直接上前线与敌人战斗。

两个宗教对于神术的运用,一个偏向广度,一个偏向深度,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有各所长。

只不过,每一位乌理玛都能施展神术,让穆赫兰信仰能够在诞生之初,就迅速传播,遍及整个阿拉伯半岛,并且迅速向伊朗和安纳托利亚等周边地区扩散。这个体系对传教很有益处。

但是论各自神术体系在战场上的作用,穆赫兰教就比不上七圣教了。

虽然每一个乌理玛都能使用神术,但是穆赫兰教体系的神术种类与效果,却不如七圣教。而同种神术又不能叠加,就导致了穆赫兰军队虽然时常可以获得神术增益,但提升却并不明显,不能像七圣教的牧师们那样,可以通过在关键时刻施展高阶神术,扭转战局。

不过就算是这样,得到神术加持,精神和身体都得到强化的西帕西骑兵们,仍然给防守堡垒的十字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马友夫甚至听到,有士兵因为紧张而大口吞咽唾沫的声音。

已经经历了四个小时战斗,按理说早已熟悉战场环境的士兵,还能有这种反应,说明那些西帕西骑兵所展现出的压迫感,还是很足的。

马友夫甚至怀疑,对方故意要将西帕西骑兵准备作战的样子展现给己方,来制造无形的压力。

这还不算完。

西帕西骑兵们结束了祷告以后,开始从乌理玛们手中领取一个个杯子。

“奇怪。这一幕真像出征前喝壮行酒的场面。不过穆赫兰教徒不是禁酒吗?就算私底下喝,也得找个‘发酵果汁’的名头来遮掩,怎么可能光明正大的犯禁?”马友夫生出疑惑感。

不过等一千名西帕西骑兵喝下杯中液体以后,马友夫立即察觉到,那并不是普通的酒水,而是某种兴奋剂,有大幅度提升战斗力的作用。

一千名精锐的西帕西骑兵,在喝下了红色哈希什后,居然连双眼,都开始绽放出红色光芒。

他们表情开始变得凶狠好斗,胸膛大幅度起伏,宛如鼓风机一样进行着呼吸,仿佛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压抑住体内快要爆炸的精力与求战欲。

如果说之前这些西帕西骑兵还只是武技精湛,装备精良的优秀战士,那么此时,堡垒上的十字军们,只看到了一群渴望鲜血与杀戮的野兽。

或许也只有历史书上记载的那些能够狂化的可怕维京战士,能够与这些这些西帕西骑兵媲美了吧。

“群山的胡须啊!面对这些被药物催化的暴徒,恐怕就连如花岗岩般顽强的矮人战士,也要心中发憷!”欧力·长须不由得感叹道。

这位矮人大师不在鲁昂管理各种铁匠工坊,而是千里迢迢前来马格里布,其目的就是测试两门新铸造的符文火炮。

虽然当初欧力·长须与让·布罗的炮术比赛输了,在火炮发展路线上一败涂地,但是马友夫并没有完全否定符文火炮的价值。

他特意让欧力·长须结合了矮人的符文魔法技艺,还有这个时代最尖端的火炮铸造技术,打造了两门符文大炮。

这两门符文大炮的使用思路,与寻常火炮大不一样,马友夫打算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可能会出现在战场上的超凡敌人——比如之前与亡灵海盗作战时,遭遇的那种死灵巨像。

一门符文大炮,总重量达到三吨,拥有五十比一的长径比。这意味着这种符文大炮发射的二十四磅炮弹拥有更快的初速度,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

虽然符文大炮重量很大,但是炮身上篆刻着多个减重符文。所以在运输时遇到难以通过的地形时,让符文法师激活减重符文,就能让符文大炮轻松通过障碍,大幅提高了机动性。

另外,符文大炮的炮口,篆刻了幸运女神米尔娜的祷文。只要在开火之前,由符文法师注入魔力,念诵一遍,就可以大幅提高火炮命中率。

除此之外,这种符文大炮所配备的炮弹,也不局限于马友夫军中普通火炮所使用的的实心铁弹、空心爆炸弹、葡萄弹这三种,还有各类具有不同魔法效果的特殊炮弹可以使用。

听到欧力·长须的感叹,马友夫说道:“大师,那些穆赫兰人再凶悍,再无视死亡,也不过是血肉之躯。除非对方全都由中坚位阶的超凡者组成,否则在我们的大炮面前,仍然脆弱得如同一张纸。”

马友夫虽然在和欧力·长须对话,不过故意将声音提高,让周围的士兵都能听到。

看到公爵大人依然信心十足,十字军士兵们心中的焦虑感也降低了不少。他们此时已经连续战斗了四个小时,身体和精神都相当疲惫,如今面对悍不畏死的敌人,难免产生畏难情绪。

不过一直在旁观战斗的欧力·长须,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公爵大人,我们矮人炮兵的两门符文大炮,什么时候能投入战斗?你专门将我们调来这座外形像星星的堡垒,难道只是让我们来旁观的?”

“放心,矮人大师,等敌人的杀手锏登场了,你们会派上用场的。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关键,就在诸位矮人身上,请耐心等待。”

见马友夫这样说了,欧力·长须也只能哼哼两声,然后继续乖乖等待。

此时,敌阵中传来充满嗜血欲和求战欲的欢呼声。马友夫放眼远眺,发现是西帕西骑兵的指挥官,一个挥舞着黄金弯刀的大胡子壮汉,正在进行战前动员。

马友夫听伯纳德讲述过出使的经过,知道奥斯曼王子麾下,有这么一位试图在宴会上刺杀伯纳德,以激化双方矛盾的帕夏。

“穆罕默德居然将最重要的攻坚战任务,交给这种有独走倾向的属下,唔……”马友夫若有所思,“要不然,我就顺手帮未来的君士坦丁堡征服者,除掉这个不听话的属下得了。”

就在西帕西骑兵们准备进攻的时候,一阵大雾袭来。

马友夫眉头一皱,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下令道:“集结全部战斗法师,施展造风术,将这股大雾吹散。”

他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周围环境中弥漫的游离魔力,浓度大幅上升。这说明这股大雾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

在鲁昂军队的编制中,每一个连队,就会配上一位至少能够施展一环法术的战斗法师。现在驻扎在棱堡的步兵,一共有两个营队,所以马友夫手下有六位战斗法师。

其中有四位一环法师,两位二环法师。

造风术是二环法术,如果让这些战斗法师自己施法,是绝不可能将浓雾驱散的。

这是因为单人法术的效果在战场上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范围和射程也太短了。

在不使用“法术增程”等技巧的情况下,单人法术射程大多数都在两百米范围左右。只有某些诸如海啸术或者雪崩术之类的高级法术,射程能够达到一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