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280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穆罕默德王子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笑道:“看来是我们在突尼斯城周围布置的防御太完美了,以至于连那个赛里斯人都感觉棘手,所以放弃近处的突尼斯城,转而去进攻远方的圣山。”

“王子,你表情如此轻松,看来已经找到战胜敌人的办法了?”乌尊·哈桑也笑道。

“您不也是吗?”穆罕默德王子回应道。

随后两人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起来。

马友夫从安纳巴出发,舍近求远,南下进攻圣山,在这两位统帅看来,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战略选择。

从安纳巴到圣山附近的沙漠绿洲城市加夫萨,整个路程超过四百公里,而且途中还要翻过阿特拉斯山脉,穿越广袤的半干旱丘陵地区。沿途这种恶劣的环境,即便是习惯在沙漠地区作战的柏柏尔人也要感觉吃不消,更何况是久居在凉爽地区的欧洲人呢?

“我知道,马友夫选择进攻圣山,是觉得现在快要到冬天了,马格里布地区的雨水增多,气候变得湿润起来。再加上圣山带来的额外水资源,所以即便是欧洲人,也能在这个季节深入马格里布腹地作战。”乌尊·哈桑一副“我早料到马友夫想法”的样子。

看着对方信心十足的模样,穆罕默德王子问道:“尊敬的苏丹,那你打算如何应对十字军的进攻?”

“当然是主动出击,趁着群山与沙漠把十字军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在野战中击败对方!用一场真正的大胜,作为礼物献给全知全能的真神安卡巴勒!”

乌尊·哈桑有如此信心,既和之前击败神罗皇帝西吉斯蒙德的辉煌胜利有关,也有穆赫兰圣战军的兵力,给他带来的底气。

经历了一系列作战后,刨除战斗和损耗带来的伤亡,乌尊·哈桑手中还有一万二千白羊圣战军。穆罕默德王子则掌握着的奥斯曼军队和马穆鲁克军队,有将近两万五千人。

另外,东路十字军大溃败以后,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许多柏柏尔游牧部族,如今也纷纷响应号召,派兵向突尼斯苏丹阿齐兹二世效忠。如今突尼斯军队的数量,增加到了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上万骑兵。

这样一算的话,穆赫兰联军可以动用的兵力,其实并不比西路十字军少,都是五万人左右。

虽然马友夫认为,自己的军队在火器和披甲率上有极大优势,能够轻松击败相同数量的穆赫兰军队。不过乌尊·哈桑也认为,十字军在装备上的优势,将会被恶劣的环境因素极大削减。己方作为本土作战的军队,却可以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战胜敌人。

即便是后装线膛枪的时代,祖鲁黑叔叔也能够凭借正确的战术和高昂的士气,将不可一世的龙虾兵杀得大败,取得让大清国羡慕哭的战绩,更何况是十五世纪早中期,双方武器并没有明显代差的这个时代呢?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乌尊·哈桑可不是唯武器论者。他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发挥己方的长处,肯定能够击败马友夫这个强敌。

乌尊·哈桑的战斗意志很坚定,是铁了心要和马友夫的十字军进行决战。但是穆罕默德王子的想法,就有些微妙了。

一方面,通过对神罗皇帝西吉斯蒙德的大胜,穆罕默德王子走出了之前失败的阴霾,觉得自己又行了。之前输给马友夫,是在各种因素多重作用下的偶然情况。如果再次和那个赛里斯人在战场上对决,他不一定会输。

骨子里的骄傲,让穆罕默德王子并不甘心就这么离开突尼斯。他还是希望带着辉煌的、完美无缺的胜利,回到埃迪尔内,让父亲大悦,让那些兄弟嫉妒得发疯。

不过呢,穆罕默德王子已经和马友夫签下了移民合作协议,只要与对方维持友好关系,将来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收益。比起一时的痛快,或许这种细水长流的好处,才更加重要。

另外,他与马友夫签订协议的时候,可是以真神安卡巴勒的名义起誓的,违约很可能遭来神罚。

乌尊·哈桑也看出来穆罕默德王子的犹豫。

他开出了一个让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王子,如果你愿意与我一起并肩作战,击败异教徒侵略者,那我可以答应你,在胜利之后,将那门棱镜魔炮交给奥斯曼。”

“什么?”穆罕默德王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乌尊·哈桑。

对方没有用什么“以真神安卡巴勒之名”或者“为了穆赫兰兄弟姐妹”,这类没营养的套话来说服自己,而是一下子提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要知道,在这次对抗欧洲入侵者的大圣战中,那门威力强大的异界魔法武器,就是导致几个穆赫兰国家相互猜忌提防,在相当长时间里无法联合起来对敌的罪魁祸首。马友夫当初那个二桃杀三士的计划,是相当成功的。

没办法,谁叫这件武器实在是太强大了呢?

但是现在,乌尊·哈桑为了战胜十字军,居然愿意将棱镜魔炮拱手让出来?

两位统帅毫不相让的直视着对方。过了好一阵,两人再度同时发出哈哈大笑。

穆罕默德王子赞道:“不愧是‘高大者’乌尊·哈桑,您的气度与胆识让人钦佩。好,我答应您!”

语毕,穆罕默德王子又好奇道:“苏丹殿下,您愿意让出如此大的利益,也要战胜马友夫,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那些空泛的口号吧。我作为即将与您并肩作战,与异教徒在沙漠中分出生死胜负的伙伴,想听一听您的实话。”

乌尊·哈桑微微抬了抬眼皮,慢悠悠的说道:“在上次十字军围攻突尼斯城的战斗中,那些残忍的异教徒,曾经用投石机把腐烂的人畜尸体投入突尼斯城中。这导致城内爆发了一场小瘟疫。就连阿齐兹二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也染上了瘟疫,最终不治身亡。”

穆罕默德王子顿时愣住了。

他最近一直没去突尼斯城,居然连如此重要的消息都不知道。

又或者,有人刻意封锁了这个重磅消息。

穆罕默德王子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乌尊·哈桑。

如果他学习过赛里斯语,此时肯定会想到“无利不起早”这个俗语。

原来乌尊·哈桑如此卖力的保卫突尼斯苏丹国,其真正目的在这里。

如今的突尼斯苏丹阿齐兹二世,在历史上死于1434年。按照这样算起来,他只有不到一年时间好活了。

而且因为宠幸炼金术士马希尔,经常服用各种透支生命力的壮阳催情药,所以他去世的时间,恐怕还要比历史上更早。

在东路十字军围攻突尼斯城期间,连夜的炮火和投石器的密集石弹攻击,让阿齐兹二世整日整夜的担惊受怕,健康状况极度恶化。

第五百零八章 联合,反复

阿齐兹二世随时都有可能去天国享受七十二个处女,他留下的突尼斯苏丹之位,本来应该由儿子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曼苏尔继位。

这位曼苏尔娶了一个来自瓦伦西亚,信仰的七圣教的妃子,生下两个男孩,分别是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蒙塔希尔以及阿布·阿鲁姆·奥斯曼(奥斯曼在穆赫兰世界也是很常见的姓名,与绿罗马没关系)。

因为受到妃子的影响,曼苏尔对七圣教比较了解,也能够和欧洲人和平相处。对于非常依赖欧洲贸易的突尼斯苏丹国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优点。所以曼苏尔才被阿齐兹二世指定为为苏丹继承人。

但是,曼苏尔比父亲还早一步去见了真神安卡巴勒。

所以阿齐兹二世没办法,只能指定曼苏尔的大儿子蒙塔希尔来担任苏丹继承者。

这一点,到适合洪武年间的大明继承人问题很相似。

而且与大明情况不同的是,按照突尼斯传统,曼苏尔死后,苏丹之位的继承权应该由阿齐兹二世的其他儿子接手,而不是转给曼苏尔的儿子。

所以蒙塔希尔的叔叔们,可就有很多想法了。而且他们对苏丹之位的宣称,还要比当年朱老四强得多得。

本来突尼斯苏丹的继承权就有争议,结果现在因为一场瘟疫,让蒙塔希尔也遭了重病,然后紧随父亲而去。

这也怪棱镜魔炮所需的能量太多,所以在东路十字军开战之前,乌尊·哈桑和阿齐兹二世,就将大量乌理玛送到新迦太基堡垒去了,天天念经朝拜,给棱镜魔炮充能。结果这就导致突尼斯城里的神术使用者奇缺,在围城期间,没办法用超凡力量给蒙塔希尔治病,导致其症状迅速恶化,一命呼呜。

眼看着疼爱的孙子死去,伤心绝望之下,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阿齐兹二世,对于棱镜魔炮也产生了成见,认为这是为突尼斯带来灾祸的不祥之物,放弃了得到棱镜魔炮的想法,只希望这玩意快点离开自己的国家。

这样一来,要如何处置棱镜魔炮,只需要乌尊·哈桑和穆罕默德王子两人商量,就可以了。

话说回来,阿齐兹二世和他的孙子蒙塔希尔也去世之后,突尼斯苏丹之位的归属,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到底是由蒙塔希尔的兄弟,阿齐兹二世的另一个孙子奥斯曼来继位,还是从阿齐兹二世的其他儿子中选一个出来作为苏丹,如今突尼斯的贵族们,为了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之前十字军大兵压境的时候,这个矛盾还隐藏在水面下。但是如今战略形势好转以后,这个矛盾便开始迅速激化了。

这一切,乌尊·哈桑都看在眼里。

历史上,阿齐兹二世死后,突尼斯经历了一年多的动乱以后,苏丹之位最终被奥斯曼获得。这位苏丹在位五十三年,在其统治期间,突尼斯苏丹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了许多胜利,国内稳定繁荣,被称作是“哈夫斯王朝的最后一滴荣耀”。

不过现在,突尼斯苏丹国的历史进程被十字军南征改变以后,那位奥斯曼恐怕没办法再成为苏丹了。

因为乌尊·哈桑看中了这个位置。

虽然他和阿齐兹二世在对抗十字军的经历中,接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人死如灯灭,乌尊·哈桑和阿齐兹二世的儿子孙子们又没什么交情。个人情谊与道德,都要让位于国家与家族的利益。

通过最近的一系列胜利,乌尊·哈桑在突尼斯贵族当中,建立起了广泛的威望,拉拢了很多支持者。再加上手头的一万多白羊精兵,他完全有实力在阿齐兹二世死后,去夺取突尼斯苏丹之位。

不过乌尊·哈桑并不想自己去当突尼斯苏丹。

他准备将这个宝座授予外孙伊斯玛仪。

伊斯玛仪号称是穆赫兰先知再世,能力卓著,麾下有精悍的萨法维教团追随,现在缺的,只是一个施展能力的舞台罢了。

将突尼斯交给伊斯玛仪统治,乌尊·哈桑相信他一定能够迅速站稳脚跟,说不定之后还能够向西收复被十字军占领的土地,最终统一整个马格里布。

别看白羊苏丹国是个内陆国家,但是因为乌尊·哈桑娶了特拉比松的科穆宁公主,双方是对抗奥斯曼人的亲密盟友,所以相当于白羊苏丹国在黑海也有出海口。

借助海上航路的联系,乌尊·哈桑的白羊苏丹国,就可以与伊斯玛仪的突尼斯结成联盟,从东西两个方向,以海路两个方式,对奥斯曼人造成威胁。

这,便是乌尊·哈桑的大战略。

大方的将棱镜魔炮这件强大武器送给穆罕默德王子,换取对方支持去击败马友夫的十字军,只是他为了夺取突尼斯政权,进而组建奥斯曼包围网的铺垫而已。

穆罕默德王子恐怕也想不到,这位在自己面前慷慨大方,为了圣战愿意付出一切的白羊苏丹,其实最终谋划的事情,是对付自己的国家。

这不仅仅是因为乌尊·哈桑比年轻的穆罕默德心思更深沉,目光看得更长远。也是因为奥斯曼的战略重心,此时已经放到了欧洲,将征服孱弱的拜占庭帝国视为重中之重。在东方边境,奥斯曼人处在守势,对白羊苏丹国的土地并没有想法。

但乌尊·哈桑却知道,以白羊苏丹国的地缘政治形势,东面曾经的中亚霸主帖木儿帝国,早已经因为分裂内乱而失去了扩张能力,自己真正的大敌,是位于西边,近一百多年来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安纳托利亚霸主的奥斯曼人。

乌尊·哈桑的一切对外军事外交行动,都是以遏制奥斯曼人为基本准则来行事的。即便在圣战中,也是如此。

比如之前那场彻底扭转战略局势的佩拉杰大海战中,伊斯玛仪指挥的穆赫兰海军,就特意放过了十字军海军中属于威尼斯的船只。

因为在对付奥斯曼人的联盟中,威尼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了战略上的考虑外,将伊斯玛仪扶持上突尼斯苏丹之位,也有维持国内稳定的考虑。

虽然乌尊·哈桑很喜欢聪慧远超同龄人的外孙伊斯玛仪,但是他同样对其心怀戒备。

因为这位萨法维教团的谢赫,信仰的是穆赫兰教中的黄月派,在以绿月派为官方信仰的白羊苏丹国中,是妥妥的异端。

当年波斯人为了对抗阿拉伯人的影响力,虽然改信了穆赫兰教,但是却自己整出了一个黄月派,来和绿月派分庭抗礼。这也是后来中东地区穆赫兰教内部各种冲突的重要诱因。

白羊苏丹国横跨安纳托利亚、高加索、伊拉克、伊朗等地区,国土广大,境内民族信仰众多,治理难度极大。

而乌尊·哈桑最忧心的事情,就是信仰黄月派异端的波斯人,势力在逐渐壮大。

当初他将女儿嫁给伊斯玛仪的父亲,最大的目的就是拉拢黄月派,让他们不要添乱。

但是,这终究是权宜之计。

伊斯玛仪现在才十三岁,就展露出史无前例的能力。等乌尊·哈桑百年以后,白羊苏丹之位传到他的孙子辈时,还能压得住伊斯玛仪吗?

有伊斯玛仪这个天才领袖,有萨法维教团作为骨干,还有众多伊朗民众的支持……到时候,有可能发生乌尊·哈桑最担心的事情:伊斯玛仪开始鸠占鹊巢,以白羊苏丹国为地基,建立起一个信仰黄月派,由波斯人统治的国度。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乌尊·哈桑决定采取釜底抽薪之计,让伊斯玛仪和他的萨法维教团,直接在遥远的突尼斯安家落户。

到时候,伊斯玛仪在马格里布想怎么传播黄月派信仰,他都管不着,也不想管。双方没了根本利益冲突,凭借血缘关系,就是最可靠的盟友。

穆罕默德王子没有乌尊·哈桑考虑得这么多。他只是难以拒绝棱镜魔炮的诱惑,所以决定撕毁与马友夫的协议。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答应乌尊·哈桑,而是说明天给出答复。

“军情如火焰一般,变化迅速。希望王子你能够尽快做出决定。我明天会再来与你会面。”乌尊·哈桑向穆罕默德行了一礼,然后离开帷帐。

穆罕默德王子返回军营以后,立即找来一位德高望重的随军伊玛目,请求他解答自己的疑问。

“尊敬的伊玛目,我已经以真神安卡巴勒的名义,与异教徒签订了协议。如果我现在撕毁那份协议,会不会受到真神的惩罚?”

“王子殿下,您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深处,撕毁那份协议的最终目的是很么?”

穆罕默德王子沉思良久后,回答道:“我的最终目标是,用一切手段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那座世界渴望之城,将那座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为供奉弯月的圣庙!为了这个目标,棱镜魔炮是不可或缺的。”

苍老的伊玛目缓缓点头,并没有直接回答穆罕默德王子的问题,而是说道:“《真神金经》上说,穆赫兰教徒如果被形势所迫,吃下了猪肉等违禁的食物,也是没有罪过的。因为真神安卡巴勒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穆罕默德王子双目一亮,向伊玛目恭敬道:“我明白了。”

第五百零九章 全都要(三更,求月票)

第二天,穆罕默德王子与白羊苏丹再次会面时,最终达成了一致,决定联合起来,尽一切力量击败马友夫的十字军。

乌尊·哈桑作为这次战役的统帅,立即下达了一系列命令,派出大量斥候,严密监视十字军动向。确定十字军依然在向南方挺近,继续翻越阿特拉斯山脉后,他就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