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284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通过这种办法误导了十字军斥候以后,马友夫就会相信自己真的已经离开了,然后放心的转头与乌尊·哈桑厮杀。

等双方在卡里比小镇附近,两山之间的狭窄谷地杀了个你死我活,精疲力竭以后,穆罕默德王子就可以率领生力军杀入战场,一锤定音,取得最终胜利。

到时候,他甚至会考虑,是不是将乌尊·哈桑也一起干掉。

进入森林中,命令大部队小心隐藏起来,就地休息以后,穆罕默德王子也放松了入夜以后就一直紧绷的神经。

他在一棵大树下垫上毯子,就这么靠着树干沉沉的睡去了。

然后,第二天天亮,穆罕默德王子和菲利普三世一样,被部下嘈杂的呼喊声给吵醒了。

一位耶尼切里跑了过来,对仍然睡眼朦胧的穆罕默德王子急道:“殿下,不好了,马穆鲁克人不见了!”

听到这个消息,穆罕默德王子顿时浑身一机灵,睡意全无:“这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了什么,全部详细告诉我。”

马穆鲁克人驻扎在一公里外的林地中,双方的营地之间隔了一座隆起的小山丘,相互之间看不到。穆罕默德王子和马穆鲁克军队的指挥官阿布·曼苏尔·尼扎尔约定,每隔一个小时,就相互通报一次情况。

谁知道天明时,前去与马穆鲁克人通报情况的奥斯曼斥候小队,抵达对方的营地后,却发现林间一个人也没有,只是地上零星散落的马粪,证明这里之前确实有一支军队停留。

最后,这支斥候小队分散搜查以后,才在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封用匕首插着的手写信。

耶尼切里将那封手写信和匕首都递给穆罕默德王子。

穆罕默德王子仔细打量了一番手中握柄镶嵌了红宝石,外面镀金的华丽匕首,点头道:“没错,这是阿布的匕首。还是之前在突尼斯城下大胜神罗皇帝以后,我亲手送给他的战利品。”

随后,王子殿下将那封信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随后长叹一口气,整个人自与马友夫开战起来,撑起的一股精气神,完全泄了下来,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一般。

“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是输给了马友夫。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就连战略布局,我也输了一次。”

马穆鲁克指挥官阿布在信上说,他昨天在抵达卡里比镇以后,便收到了一封来自马穆鲁克苏丹的亲笔信。

巴尔斯贝伊告诉他,十二月一日,马友夫集结了一支规模超过两百艘的庞大十字军舰队——其中还包括了十艘宛如海上堡垒般,拥有重火力的卡拉克大帆船,抵达亚历山大港。

这支舰队对港口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狂轰滥炸,不仅仅让城市损失惨重,更是将马穆鲁克苏丹国赖以为生的贸易也给切断了。

位于亚非两大洲的交界处,又毗邻欧洲,掌握着亚历山大港这个当今全球贸易十字路口,马穆鲁克苏丹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对贸易产生了依赖性。即便是加入到圣战中,亚历山大港依然对欧洲商人开放,并没有搞贸易禁运之类的措施。

马友夫这一记狠招,可以说掐住了马穆鲁克苏丹国的命脉。

而且,巴尔斯贝伊苏丹还担心,万一欧洲人不仅仅只是封锁港口,炮轰城市,而是准备派遣大军登陆怎么?

当年法兰西国王,人称圣路易的路易九世,一生发动过两次十字军。第八次是进攻埃及,第九次是进攻突尼斯,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有这个先例,就说明法国人绝对是有胆子,也有想法登陆埃及的。

嗯,还未出生的拿破仑先生点了个赞。

虽然马友夫不是法国人。但是在一个外国人率领下的法兰西军队,不是更应该让人担心吗?

巴尔斯贝伊苏丹生怕法军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的事情提前四百年发生,赶紧一路逃回了开罗,并一连发出十二道命令,要求埃及和叙利亚地区的总督们,立即集结兵力,前来保卫亚历山大港。

另外,在如此危急的时候,还打什么圣战啊,本来穆斯塔因被俘以后,马穆鲁克圣战军在马格里布就是彻底的配角,不过是奥斯曼的打工人罢了。如今老家被偷,在外的圣战军——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要立刻回防。

战事进行到如此关键的时候,眼看就要爆发第二次扎马战役,决定最后的胜负了,这种关键时候却收到君主的退兵命令,但凡有点血气和自主意识的将领,肯定都无法接受。

不过阿布·曼苏尔·尼扎尔显然不是岳武穆,根本不需要十二道金牌,突尼斯的使者带着苏丹的信件找到他以后,这位指挥官立即就接受了命令。

阿布是一位凭借着和巴尔斯贝伊有裙带关系,才能上位的高级马穆鲁克,并且最终坐到了万夫长的位置。

正因为背后有关系,自身资历又老,所以在穆斯塔因被俘以后,他被推举成为马穆鲁克军队的统帅。

他的优点是没有主见,没有野心,愿意听从命令。

他的缺点也是没有主见,没有野心,愿意听从命令。

所以,阿布能够带着马穆鲁克圣战军,甘心屈从于穆罕默德王子,只满足于在胜利后得到战利品报酬即可。但是当巴尔斯贝伊苏丹的命令递到手上以后,阿布也不会想着“马上要开战了,拖一两天再返回埃及也不迟”,而是立即听令,拔营走人。

他也知道,穆罕默德王子肯定会强烈反对自己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所以选了一个奥斯曼人为了明天的大战而抓紧休息的时候,悄悄开溜。

现在,失去了马穆鲁克军队以后,穆罕默德王子手头兵力减少了一大半。

以他如今的实力,已经不配成为能左右战局的力量了。

战胜十字军的希望已经大大减小,而且即便最终胜利了,他还有实力从乌尊·哈桑手中获取胜利果实吗?

“殿下,马穆鲁克人走了只有大约一个小时,如果现在去追的话,还来得及。”一位耶尼切里亲卫建议道。

“不用了。如今双方的合作基础已经没有。就算追上去,马穆鲁克人不愿意跟我回来作战怎么办?难道要用弯刀逼迫对方吗?怎么可能!”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决战之前

因为马友夫在埃及的盘外招,导致穆罕默德王子之前的一切谋划算计,彻底失败。

花了好长时间才接受了现实的穆罕默德王子,找来信使,命令他去给卡里比镇的十字军传个消息:“这是我的亲笔信,你交给巴尔公爵。告诉他,我马上从杰巴尔丘陵出发,往东撤往苏塞港,然后返回安纳托利亚。我们之间的协议依然有效。等我回到埃迪尔内以后,便开始组织七圣教和正圣教的移民,前往马格里布。”

说完这番话,穆罕默德王子心情十分复杂,既心有不甘,但是又有种释然的感觉。

这一次大圣战,他失败过,也胜利过。因为马穆鲁克人临阵脱逃,第二次扎马战役的胜负,如今也与他无关了。回到埃迪尔内的宫廷以后,这份不算亮眼的成绩,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有了移民生意获得的大笔财富,穆罕默德王子相信,自己肯定能够战胜诸位同父异母的兄弟,问鼎苏丹宝座。

到时候,等自己用马格里布获得的军事经验组建了新军,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以后,再和马友夫决一胜负也不迟。

反正他还年轻,今年只有十八岁,比马友夫还小。

……

与落寞退出战场的穆罕默德王子相比,这个早晨,菲利普三世却陷入了狂喜当中。

得知奥斯曼人已经撤离卡里比小镇以后,他立即跑到马友夫的营帐里。

这时候,马友夫正在慢条斯理的吃着早餐——油条配蜂蜜,再来一杯蜜枣酒。

在油脂珍贵的前工业时代,油炸这种烹饪方式可是相当奢侈的。看到马友夫正用以华夏标准而言非常异端的手法——餐刀切块,去对付盘中的油条,菲利普三世顿时没好气的吐槽了一句:“为什么我每次见到你上餐桌的时候,你的盘中都有我没见过的新食物?如此紧张的战事都能费心研究菜谱,不愧是赛里斯人啊!”

不过那“金黄色油炸酥松面包”的香气,还是让菲利普三世没有忍住。马友夫刚刚切下一块,那“咔嚓”的脆响余音绕梁的时候,他就伸手抓过去送入嘴里。

“嗯,真好吃。也只有我们这样的富有领主,才能吃油炸食物。”菲利普三世满意的不断点头。

随后,他才想起了正事,对马友夫说道:“我的朋友,你真的说准了,奥斯曼人和马穆鲁克人,全部撤出了卡里比镇!”

“我知道。”马友夫点点头。

在菲利普三世到来前,他就收到了斥候的报告。不过起码要有三波斥候回报,确定奥斯曼人真的撤退了,他才会放心。

可惜,因为这几天需要不断快速机动,所以部队没有将热气球带上。要是有天空中的眼睛在,穆罕默德王子想玩什么花招都没戏。

“马友夫,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奥斯曼人为什么会撤退了吧?”菲利普三世急急忙忙找上门来,就是为了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马友夫此时当然也不需要再卖关子了,于是将自己派出小股舰队前往克里米亚收购黑土、白奴、粮食等商品,然后将这些小舰队全部集结为一支大舰队,在返程时去亚历山大港武装示威一圈的事情,告诉了菲利普三世。

“有穆斯塔因提供的各种情报,我对马穆鲁克苏丹巴尔斯贝伊,还有现在指挥马穆鲁克圣战军的指挥官,万夫长阿布·曼苏尔·尼扎尔的性格与行事作风,都十分了解。亚历山大港被袭击,马穆鲁克苏丹肯定会发疯一般召集军队来保卫自己。而万夫长阿布,也会忠实的执行苏丹的命令,不管战况如何,都会立即返回埃及。”在讲述了一番自己的布置后,马友夫总结道。

“唯一我无法确定的因素就是,马穆鲁克苏丹的信件,到底什么时候能够传达到阿布手中。”马友夫接着说道,“如果仗都打完了,马穆鲁克人才收到自家苏丹的命令,那一切都晚了。”

马穆鲁克苏丹的信件,要先通过传讯术发送到突尼斯城,然后再通过信使传递到前线。好在有瓦伦蒂娜在,马友夫也能掌握突尼斯城里的各种情况。

为了等待埃及传来的消息,马友夫率领着十字军,一直在和穆罕默德王子玩静坐战争的游戏。

后来,在加尔迪马蹉跎了几日以后,他终于收到了从新迦太基城堡发来的信息:带着马穆鲁克苏丹命令的信使,已经从突尼斯城出发,去寻找马穆鲁克圣战军了!

这时候,马友夫的十字军才开始动起来,与穆罕默德王子的圣战军来了几次一触即离的表演式战斗。

不过双方的战斗虽然儿戏,但是在进行战略机动时,还是绞尽脑汁,经过了一番博弈的。

最终选择在卡里比镇附近进行决战,也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不得不说,冥冥之中还真是有天意一般,让双方最终汇聚在当年扎马战役爆发的地方。

大西庇阿和汉尼拔这对古典时代闪耀的将星宿敌,早已作古。

而现在,在这个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期,到底是谁能够用一场伟大的胜利,来开启新的时代呢?

现在看来,胜利的天平已经明显向马友夫倾斜了。

他本来也不知道马穆鲁克人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拿到苏丹命令,撤军返回埃及。不过没想到这个好消息来得如此之快。

仅仅过了一个晚上,马穆鲁克人就走了。

而穆罕默德王子也因此失去了大量可用兵力。不论他脑中谋划着什么,是想要继续遵守与马友夫的协议;还是选择背叛马友夫,与乌尊·哈桑团结合作;亦或是当一个坐山观虎斗,最后取得完胜的大赢家,此时都不再重要了。

因为对于穆罕默德王子来说,手头没了硬实力,在战场上胜算已经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承认失败,乖乖走人,继续维持与马友夫的约定,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就在马友夫与菲利普三世在帐篷里聊天的时候,奥斯曼的信使到了。

马友夫接过信件读了一遍,点点头。

通过己方斥候发回的情报,还有穆罕默德王子自己带来的信息,马友夫已经可以确定,奥斯曼人此时已经走远了,在一天时间里,根本赶不回来。

这时候,眼见的马友夫突然注意到,奥斯曼信使的头发上,沾满了星星点点的小水珠。

他心中一动,走出帐篷,伸出手掌感受从天上落下来的点点湿意:“下雨了!”

菲利普三世也赶紧跑过来,发现天上已经开始飘下稀稀落落小雨点,顿时惊道:“没想到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这时候又来了一个坏消息。乌尊·哈桑等的就是这样的天气!”

“不用急。这样的雨量,暂时对我们没有影响。而且不要忘了,要举行能改变天气的大型仪式法术,需要很长的时间。只要在敌人完成法术之前,将之击败,不就行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很快,声音雄浑的象牙号角在军营里吹响了。

这是集结的信号。

四万十字军很快从营地里鱼贯而出,向卡里比镇以西,乌尊·哈桑驻扎的达布卡塔亚哈村前进。

乌尊·哈桑也很快得到了十字军倾巢而出的消息。

他在小村里仅仅驻扎了一个晚上,也没来得及修出什么坚固的营寨。与其坚守,挨十字军的炮火,还不如主动出击,发挥己方的骑兵优势。

将施法者们依然留在营寨里进行仪式法术后,乌尊·哈桑也率军倾巢而出。

他本以为马友夫要留下一半兵力对付奥斯曼人,但是双方在达布卡塔亚哈外相遇以后,乌尊·哈桑才发现,十字军居然倾巢而出,人数超过四万人!

乌尊·哈桑尝试了好几次联系穆罕默德王子,结果不论是派出去的信使,还是使用传讯术,都杳无音信。

行军打仗时使用的传讯法阵,一般来说规模都比较小,传讯距离有限。如今联系不上穆罕默德王子,要么说明对方已经在传讯范围之外,要么说明对方已经撤下了传讯法阵。

无论哪种情况,对于乌尊·哈桑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援军放了自己的鸽子,让乌尊·哈桑一下子处在兵力劣势。这对于军队质量本来就不如十字军的穆赫兰圣战军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但是事到临头,乌尊·哈桑也没有退路了。

到了这一步,如果他选择避战,那么军心士气根本维持不了,只能不战自溃。

好在此时雨越下越大,这对于乌尊·哈桑来说,是个好消息。

双方交战的战场,是一块位于两山之间的平坦谷地,只是在谷地中间隆起了一个丘陵。马友夫就将炮兵布置在这里,然后全军在丘陵右侧的平地上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