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65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沃翁圣母院的地下室,作为临时停尸间,摆放着许多英格兰贵族的遗体。这时候,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两个工人将一具尸体搬进来。

或许是阴冷昏暗的环境让人心中发怵,两个工人一走进停尸间,便开始念诵掌管生与死之女神凯琳的名字。

“这份工作虽然报酬不错,一天足有6个第纳尔的收入,但实在是太吓人了!”

“小声点,巴里!昨天邪恶的英国人到来,唤醒了沉睡在沙隆千年的战死者灵魂,据说,那死亡的力量还没消失,我们不要打搅死者……”

突然,前面的工人脚下一绊,摔倒在地。裹尸布散开,里面的尸体滚了出来。

这是个骨瘦如柴的男人,从胸口到腰间,有一道让人腿软的可怕伤口。

两个工人吓得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没出现“死者复苏”之类的灵异事件,才缓过劲来。

他们一边相互责怪,一边将尸体重新放入裹尸布,然后在死者的眼睛上摆上两枚硬币。

叫巴里的男人仔细一看,发现尸体的伤口经过了细密的缝合,咋舌道:“这家伙死得够惨的,居然被砍成了两段。”

“据说这是个名叫勒加缪的占星术士,曾经背叛了国王殿下。不过仁慈的国王殿下还是宽恕了他,收殓了尸体,准备葬在修道院里。”

“管那么多呢,干完活就走吧。今晚我要去酒馆里好好喝几杯,要不然睡觉都会梦到这些死人!”

两个工人骂骂咧咧的离开。

铁门关上以后,不知道过了多久,勒加缪的尸体忽然有了动静。

一个鼓包在胸口隆起,然后迅速游走到腹部,开始不停撞击。

缝合的针线不断崩开,最终,扑哧一声,尸体再度裂开,释放出腐臭的气体。

一个粉红色的肉团从伤口处蹦出来,蠕动着向旁边爬去。

这只湿漉漉,发出恶心声音的东西,在停尸间仔细搜寻一番后,找到了合适的目标——身穿丝绸袍子,遗容经过精心整理修复,与生前看不出区别的博汶主教。

肉团从嘴里钻进了博汶主教的身体。

过了一会儿,这位主教伸出手,将放在眼睛上的硬币取下来,然后坐起身子。

“我主仁慈,赋予了我第二次生命!看来,我不需要船资度过冥河了。”他把玩着手中的硬币,自语道,“我是谁?占星术士勒加缪?还是博汶主教皮埃尔·科雄?不,我应该用英国名字。嗯,我现在是彼得·考洪。”

呆坐了一会儿,死而复活,却早已换了灵魂的博汶主教,终于将大脑中混乱的记忆整理清楚。

“新世界必将降临,唯有信者可得救赎。”

低声念诵了新世界修会的箴言后,博汶主教站起身来。他环顾四周,将摆放在其他尸体眼睛上的硬币,全都搜集起来,然后离开了停尸间。

趁着夜色,博汶主教逃离沙隆,用搜集的钱币雇了一艘渔船,连夜顺着马恩河往下游走。

好在昨天一战后,为了防止再出意外,法军将大量兵力都集中到沙隆去了,沿途哨卡很少。

两天以后,博汶主教奇迹般顺利抵达巴黎。

在城门口,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后,守门士兵叫来一位认得博汶主教的贵族。

“啊,主教阁下,没想到您居然活着!七圣保佑,这真是经历了沙隆的惨败后,我们得到的最好消息。请跟我来,贝德福德公爵肯定很希望见到您。”

博汶主教被带到卢浮宫。

此时的卢浮宫还不是后来重新修建的古典主义建筑,而是一座典型的中世纪城堡。

博汶主教被带到一间朝向塞纳河的豪华房间里,有仆人服侍他沐浴更衣。随后,又送来各色美食美酒。

“哼,小把戏。看来这些英国人也不是傻子,行事很谨慎。今后我也要注意一点。”博汶主教拿起酒杯,能够感觉到杯中玫瑰色的酒液里,隐藏着光耀能量。

很显然,里面加了圣水。

曾被人目睹战死的博汶主教,突然返回巴黎,贝德福德公爵肯定会对此产生怀疑。

“甄别邪恶生物的小把戏而已,对有主人赐福的我来说,根本没有效果。”博汶主教仰头,一口将酒水喝下去。

然后,他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窗外塞纳河的景色。

看着巴黎城和平繁忙的景象,博汶主教心中烦躁愤恨的情绪在渐渐积累。

“愚昧的虫豸们,迟早会和旧世界一起毁灭!”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或许是看博汶主教没有因为饮下圣水发生异常,贝德福德公爵终于出现。

这位摄政王的气色不是很好,双眼充血,面色憔悴,走起路来也不再是之前那坚定自信的样子了。

看来沙隆一战惨败后,贝德福德公爵过得很不好。

“日安,主教阁下。”贝德福德公爵坐到博汶主教对面。

“日安,公爵大人。”博汶主教放下餐具。

沉默片刻后,博汶主教问道:“法斯托夫爵士怎么样?”

“返回英格兰,准备接受议会质询。”贝德福德公爵露出苦涩笑容,“帕提战败,有我帮助他。不过这次沙隆战败的责任,必须要有人负责。我现在都有自身难保的感觉了,更不用提法斯托夫。”

“其实不能怪法斯托夫爵士,他已经尽力了。谁能想到战场上会发生那种意外。”

贝德福德公爵摇摇头,说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生活还要继续,我们现在面对的局面十分艰难,你有什么建议吗?”

位于兰斯的博汶教区已经被法国占领,博汶主教和马友夫一样,也是“无地者”。不过他不仅是高阶神职人员,还是巴黎大学的校长,亨利六世的顾问,对于维持英国在法国的统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汶主教能从战场幸存,对于贝德福德公爵来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也需要这位主教提供有用的建议,维持英格兰在法国愈发风雨飘摇的统治。

博汶主教没怎么思考,便将自己逃亡巴黎路上谋划的主意,告诉对方。

“我们应该立即请殿下到巴黎来,为他完成加冕仪式,成为法兰西国王!”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两顶王冠

“加冕仪式?我们现在可没有多余的钱来搞加冕仪式。更何况,巴黎也不安全。”贝德福德公爵说道。

他也知道,英格兰已经失去了最大的盟友勃艮第,而且又遭遇大败,如今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稳定人心。

必须要给那些在法兰西北部拥有封地的英格兰贵族以信心,证明这场战争依然能打下去,依然有胜利的可能性。

还得安抚一下生活在英格兰统治下的法国人。熄掉他们蠢蠢欲动的心思,继续尊奉亨利六世为法国王位的正统持有者。

让英王前来巴黎,举行加冕仪式,成为法国国王,是最好的办法。

正统性起码+30。

但就像贝德福德公爵所说的,这件事很难办。

没钱,没兵。

博汶主教只能给贝德福德公爵逐一分析:“钱的问题好解决,我们可以从低地的商人们那里获得一笔可观的财富。”

“我们已经被勃艮第人背弃,怎么可能从低地商人手头拿到钱?”贝德福德公爵不相信。

“不是在巴黎,而是在伦敦。”博汶主教说出关键点。

英格兰与低地的羊毛贸易,是两国最紧密的经济联系。不少纺织商人常年往来于不列颠和低地地区,在伦敦有不少资产。

英国百姓虽然远离法国战场,但是对百年战争也是相当关注的。每当战事开始,乡间的农民们便会自发聚集到教堂,为国王和军队祈祷。在市集广场上,一旦公布了任何关于战争的新消息,也会有无数人关注。

从法国满载而归,发了大财的军人,是人们眼中的英雄、偶像。从伦敦到约克,每个酒馆里,吟游诗人们都在传唱有关这场战争的诗歌。

不仅仅是法兰西,英格兰的民族共同记忆,也在这场战争中渐渐塑造起来。

所以,当法勃议和的消息传回英格兰本土以后,普通民众肯定会对背信弃义的勃艮第人无比愤恨。

只要稍微加以煽动与引导,怒火中烧的民众就会成为最锋利的屠刀。

菲利普三世与法兰西议和,可不会像后世负责任的外交部那样,会事先发布出国通告,警告商人们近期前往英格兰风险大增。

天天嚷嚷着要扩大权利的商人如果倒了霉,公爵说不定晚饭晚都能多吃两根法棍呢。

等身在伦敦,对政局变化一无所知的勃艮第商人们,被愤怒的英格兰民众血洗之后,王室便可以借平复骚乱,维护秩序的机会,出面将勃艮第商人的资产全部没收。

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过于歹毒,不应该由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教提出来。

贝德福德公爵看着博汶主教苍白阴鸷的脸庞,心中隐隐升起一股凉意。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同意了博汶主教的计谋。

“至于军事上的劣势,其实也没有外人认为的那么糟糕。公爵大人,您应该最清楚。”博汶主教又说道。

英格兰虽然在沙隆之战一败涂地,八千军队损失殆尽,但战后仔细盘点的话,就会发现,天并没有崩塌下来。

首先,发动这场战役的军费,一部分由奥斯曼苏丹买单,另一部分来自英格兰本土的捐助。现在贝德福德公爵手头,好歹还有些余钱,可以充作军费。

另外,损失的兵力,主要来自各个城市的民兵,以及羊毛兵。

那些为祸乡里的羊毛兵死了是好事,还省了一大笔佣金。

而在法兰西有封地的英格兰贵族们,手头仍然有一些兵力。

当然,要将这些分封于各地的军队聚集起来,再发动一场战役,短时间内基本不可能了。不过英格兰也没有到人力枯竭,必须学元首走“轮椅先锋作战学说”的地步。

要知道,在马友夫穿越前的那条历史线,即便签订了《阿拉斯条约》,法国与勃艮第议和,能够集中力量对付英格兰。英军也在北法兰西坚守了整整十五年,才被彻底赶出去。

这可比二战德国占领法国,多出两倍多的时间。

“我们防守有余,但没有力量进攻。而查理七世,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博汶主教继续给贝德福德公爵分析。

法军获得大胜,这场战役的主导者鲁昂伯爵马友夫,以及他的战友圣女贞德,自然是最大的赢家。

他们不但威望会更上一层楼,通过俘虏和战利品缴获,也能赚取一大笔钱。

要知道,单单沃里克伯爵一人,年收入就有五千英镑。他的赎金,肯定超过五十万里弗尔。

相比面子与里子双丰收的马友夫,查理七世就比较惨了。

大胜英格兰,民心士气大振。议和勃艮第,从此不必四面受敌。

但这又如何呢?法王依然穷得响叮当。查理七世想要维持国王的体面,继续过舒适的生活,那么就没有钱继续发动战争。

除非他愿意像以前一样,继续过艰苦朴素的生活,将一切资源都拿来支援军队。

但由奢入俭难,以查理七世的迟疑寡断的性格,很难咬紧牙关,回到过去。更不用说,他还有一位习惯了奢华生活的美丽情人要安抚呢。

到了春天,那些征募来防御天球交汇的法国军队,大半都会解散,以节省军费。英法就像两个精疲力竭的决斗者,即便想致对方于死地,却有心无力,只能瘫坐在地上相互瞪眼。

双方很可能会一直维持小规模冲突的状态。这种情况将延续数年,直到某一方解决了财政问题,有能力征募五千人以上规模的军队,发起新的攻势。

听了博汶主教的分析,贝德福德公爵脸上焦虑的神色稍微褪去一些。他说道:“感谢您为我解惑,主教阁下。这两天我被沙隆一战的惨败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思考其他的事情。现在看来,情况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一切都还有挽回余地。我会慎重考虑为国王加冕的事情。”

见自己说动了贝德福德公爵,被勒加缪灵魂占据的博汶主教,心中狂喜,几乎要高颂邪神之名。

他怂恿英格兰发动沙隆战役的根本原因,是想要得到两位君主的鲜血。

用两位高贵者的血液作为祭品,才能发动那个最终仪式。

既然针对法国的计划失败了,那么将目标锁定在英王亨利六世身上,也是可行的选择。

当亨利六世在巴黎加冕为法国国王以后,便拥有两顶王冠。那个懦弱天真的男孩,一人的血液就相当于两位君主,同样可以作为仪式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