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93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她与其说是自己的妹妹,不如说是老师和半个母亲。

通过妹妹在信中直言点醒,阿尔布雷希特才知道,原来从自己前往根特求亲开始,就是一个考验。

考验他能否拥有独立的洞察力和决策能力,而不是总依赖皇帝陛下的庇佑,以及妹妹的指导。

家族派他去低地参加勃艮第小公主的生日庆典,便是第一次考验。

在帮助皇帝西吉斯蒙德镇压胡斯派异端的战争中,阿尔布雷希特表现出色,多次主动参加讨伐异端的德意志十字军。

虽然捷克人民高喊着“扬·胡斯知晓真理”,粉碎了一次又一次德意志人的进攻。但是在一连串大败中,阿尔布雷希特总是能取得战术性胜利,并多次与西吉斯蒙德并肩作战,救皇帝陛下于危难中。

西吉斯蒙德早就公开表示过对阿尔布雷希特的青睐,甚至暗示过,愿意将独女伊丽莎白嫁给她。

而哈布斯堡与西吉斯蒙德从早年间,便一直维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对这桩婚姻乐见其成。甚至妹妹还动用预言系法术测算过,认为这桩婚姻将成为哈布斯堡脱胎换骨,成为欧陆强权的转折点。

但是阿尔布雷希特当时却被勃艮第小公主的美貌与财富迷了眼睛,忘了自己作为奥地利公国的继承人,只能拥有政治婚姻。

然后,当遇到困难时,阿尔布雷希特首先想到的便是询问妹妹,希望她能出个主意。但是他从来没想过,妹妹给出的办法,居然一直在误导自己。

以至于他一他步步走错,最后陷入偏执当中,赌上一切,不但让好朋友送命,也让自己沦为阶下囚。

“作为一名领袖,最基本的素质是‘保持怀疑’,希望你在此次低地之行后,能深刻的学会这一点……”

看着纸上妹妹娟秀的字迹,阿尔布雷希特不禁苦笑。自己这次确实学到了很多。只不过十万金币和沃尔夫的性命,这样的学费实在是太昂贵了。

他继续读信。

后半段介绍了哈布斯堡家如今面临的问题——一场突如其来的内乱。

如今的哈布斯堡家族,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奥地利、施蒂利亚、蒂罗尔三个分支。

阿尔布雷希特来自奥地利支系,其父亲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

奥地利支系拥有正统名号,而另外两个支系控制着蒂罗尔银矿,小日子也过得很好,大家相安无事。

但是就在不久前,施蒂利亚与蒂罗尔支系推选除了一个名叫利奥波德的男人——按照辈分,应该是阿尔布雷希特的叔叔,公开挑战奥地利支系的权威,要求举行族长选举。

被拒绝之后,利奥波德便开始利用银矿收入大肆招兵买马,眼看着一场内战就要爆发。

而奥地利支系论军事能力的话,一大半都在阿尔布雷希特身上。所以为了消弭这场内乱,公爵才需要尽快赎回儿子,让他领兵作战。

“殿下?”见阿尔布雷希特读完信之后,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马库斯试探问道。

“我没事。返回维也纳后,我会尽快帮助父亲平定家族内乱。就让我从这场内战中,学习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统治者吧。”阿尔布雷希特的眼中,闪烁着冰霜般的光芒。

……

此时,龙泉宫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宴会。

既是庆祝平定纺织工叛乱,也是安抚遭受劫难的根特富商们。

马友夫与菲利普三世一同坐在主位,此时正在交头接耳。

“马友夫,刚才我得到消息,那个奥地利的小混蛋已经乘车离开了?”菲利普三世咬牙切齿道。

对于这个一边追求自己女儿,一边暗中搞事的家伙,公爵自然没有好感。

“是的。哈布斯堡的效率很高,已经付清了赎金,我没必要再免费供给伙食。”

菲利普三世无不遗憾的说道:“哈布斯堡家如此急迫,估计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如果你能多拖延一下时间,或许这些粗鄙的德意志佬就会遭到报应。”

“别忘了,公爵大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英格兰。能早点拿到赎金壮大自己,了结一桩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好。”

菲利普三世点点头,眼中有些隐忧:“那个阿尔布雷希特不但是实力强大的龙脉战士,而且拥有优秀的军事才华,我担心他会给我们造成麻烦。”

毕竟勃艮第与哈布斯堡的瑞士领地接壤,他不得不考虑对方将来产生的军事威胁。

如果我剧透一下,这位阿尔布雷希特不仅仅是个出色的年轻将领,将来还会从老丈人西吉斯蒙德那里,继承“罗马人民的国王”、“波西米亚王国”、“匈牙利王国”这三顶王冠,并开启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数百年的事业,菲利普三世会不会吓到立即派刺客去解决对方?

马友夫无不恶趣味的想。

不过他嘴上还是安慰道:“放心,公爵大人。哈布斯堡的奥地利本部,面临胡斯派异端和半游牧的野蛮马扎尔人的侵扰,瑞士地区也起义不断。就算阿尔布雷希特能力超群,逐一摆平了这些麻烦,到时候我们也不可同日而语了。您肯定已经完成了领地整合,统治着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公国。而法兰西,也已经将英国人彻底赶下海去。”

“但愿如此吧。”根特起义后信心受到打击的菲利普三世,在马友夫的宽慰下露出笑容。

第一百六十四章 皇帝是个妙人

菲利普三世仰头灌了一大口红酒,黑皮诺葡萄的芬芳在口腔中扩散,让他心情好了一些。

这个冬天对他来说,过得实在是糟糕。进攻加莱不成,徒耗钱粮。又遇到了纺织工起义,其中还有邪教徒与恶魔煽风点火,让低地最重要的纺织业城市根特,损失惨重。

不过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他与法兰西重臣,赛里斯的马友夫,双方的关系倒是更进一步。之前或许还心有提防,如今却几乎已经成了背靠背的盟友。

当然,其中有一大原因,便是公爵那可爱的、美丽的、强大的,让人宠溺却又心生敬畏的女儿。

菲利普三世的耳目报告,如今还在修道院中疗养的小公主,每天聊天的内容,十有八九离不开那个赛里斯人。

看来这桩婚事即便没有自己推波助澜,最终也能成。

只要马友夫能够成为自己的女婿,那法国的局势就基本上稳定了,自己可以腾出手来,继续向东蚕食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地。

而此时的马友夫,趁着菲利普三世喝酒的功夫,正在打量坐在不远处的安妮夫人。

出征根特之后,已经有许久没有见过这位美丽的公爵夫人了。她依然是那副记忆中娇柔端庄,如兰花般娴静的样子,是宴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女士。

只不过脸色似乎有些苍白。

看来安妮夫人还需要继续治疗,才能维持身体健康。当然,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些亲密接触,也不说不定呢。

马友夫已经习惯了身边有女人的生活,薇拉去瑞士以后,他每晚都感到有些寂寞。

就在马友夫化身马孟德,心里想些有的没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宛若实质的视线,仿佛在狠狠警告自己,不要轻举妄动,染指英格兰摄政的妻子。

他看过去,发现目光来自坐在安妮夫人身边的一位红衣主教。

双方的目光对视后,各自露出表演性质的笑容,互相举杯问候。

“他是约翰·博福特。担任过温彻斯特大主教,也曾被教皇任命为枢机主教。是个难缠的家伙。这次他以英王特使的身份来到勃艮第,是因为伦敦有人对英法勃三方和谈的进展不满,所以派人来敦促我妹妹。”菲利普三世嘴角一撇,语气中满是不爽。

在杀妻狂魔亨利八世改制之前,温彻斯特教区在英格兰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坎特伯雷教区与约克教区。正如美因茨大主教之于德皇,兰斯大主教之于法王。温彻斯特大主教,也时常担任担英王宫廷中的要职,管理国家。

而这位博福特大主教,除了位居要职外,其血统也十分显赫,是英王亨利六世的叔爷。

博福特家族源自爱德华三世长子约翰的私生子女,后来转正获得合法地位,只不过为了与金雀花王室区分,所以用法国封地的博福特城堡来命名其家族。

在政治上,博福特大主教如今与法兰西摄政贝德福德公爵,以及英格兰摄政格洛斯特公爵,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当然,因为远香近臭这个基本原则,博福特大主教如今主要是和同在伦敦的格洛斯特公爵打对台,与巴黎的贝德福德公爵关系倒是不错。

而且,这位大主教与贞德也有些交集。

历史上贞德受火刑时,观刑的英国人中,有人留下了眼泪。而这个人据说就是博福特大主教。

甚至在后世,为了表示忏悔之意,还有人在温彻斯特大教堂正对着博福特主教的地方,摆放了一座圣女贞德的雕像。

当然,在这条时间线上,博福特大主教恐怕没机会为受难的圣女流泪了。

快乐的奥尔良村姑,只会在马友夫的帮助与保护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在马友夫与菲利普三世交头接耳之时,博福特大主教起身离座,端着酒杯一步步走向他。

华丽的红衣主教服,镶嵌着红宝石的黄金十字架在胸口晃荡。如此扮相,自然立即吸引了宴会场上多数人的目光。

“向您致敬,恶魔的克星,来自赛里斯的马友夫阁下。”博福特大主教举杯一饮而尽。

马友夫也只得起身,一口将杯中红酒饮尽。

一场言语的交锋,从一件小事情开始。

“侯爵大人,我听说富格尔家族的‘富人’马库斯,不久前曾拜访过您?”

“是的。他作为皇帝西吉斯蒙德与哈布斯堡大公的使者,来商讨赎回阿尔布雷希特的事情。”

博福特大主教挑眉,露出遗憾之色:“没能与马库斯见一面,真是不凑巧。”

还没等其他人询问,博福特大主教便主动介绍两人的关系:“我在四年前,曾经被教皇任命为德意志、匈牙利、波西米亚地区的教皇使节,处理那些胡斯异教徒的问题。在维也纳的一次宴会上,我与马库斯一见如故。对了,在那次宴会上,我也见到了西吉斯蒙德陛下。那是一位虔诚而勇敢的凡世牧羊人,贵族的表率。”

“是啊,西吉斯蒙德确实是个妙人。”马友夫附和了一句。

博福特大主教称赞西吉斯蒙德,是因为这位神罗皇帝立场坚定的打击异端胡斯派,而且弥合了阿维尼翁与罗马的教廷分裂。

而马友夫说西吉斯蒙德是个“妙人”,是因为这位皇帝左一手将勃兰登堡封给了霍亨索伦家族,右一手找了个哈布斯堡女婿,亲手为南北德意志两大强权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说他是对欧洲近代史影响最大的人,也不为过。

当然,德意志的皇帝在英法两位实权人物的交锋中,只是个背景板。博福特大主教铺垫了这么多,只是为了下面一位人物的登场。

“除了皇帝陛下,我在宴会上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其中便有葡萄牙的佩德罗王子。他也曾响应教皇号召参加十字军,讨伐胡斯异端。我和他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近听闻我国在法兰西境况艰难,佩德罗王子说服了他的父亲,为英格兰提供了多达十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葡联盟牢不可破

博福特大主教脸上带着半是炫耀,半是得意的表情,从菲利普三世的餐桌上拿起酒瓶,给自己满上一杯,然后一口气喝下。

他好整以暇的欣赏着宴会上众人听到“十万英镑”这个消息后,露出的各种表情,或大受震动,或一脸惊讶,或面露动摇,或心生畏惧。

看来,英格兰凭借精锐长弓手打下的威势,仍然深深烙印在法国人心中。

十万英镑,是如今财政捉襟见肘的贝德福德公爵的及时雨。那意味着刀剑、长弓、盔甲、马匹、大炮、火药,以及其他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以及嗅到金币的味道,从欧洲各地蜂拥而至的雇佣兵。

另外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还与英格兰达成了协议,允许英格兰人在葡萄牙以优惠价格招募雇佣兵——不过,这些葡萄牙战士只得用于与法国人作战,保卫巴黎。

鉴于英葡两国长久维持的良好关系,这些葡萄牙雇佣兵将成为贝德福德公爵手中一只相当可靠的武装力量。

被博福特大主教透露的消息震得呆住了好几秒钟,菲利普三世才举起酒杯抿了一口,借此掩饰自己的失态。

“英格兰与葡萄牙的友谊,看来真是悠久且可靠。”

“是的。至少如今看来,葡萄牙人比勃艮第人更可靠。”博福特大主教毫不顾忌的放了个嘲讽。

菲利普三世倒是有足够城府,表情没有变化。其他勃艮第贵族却愤愤不已,要不是碍于对方红衣主教的身份,早就破口大骂,甚至冲上去动手了。

英葡同盟条约签署于1373年,两国王室不仅互相通婚,而且英格兰也多次派兵,帮助葡萄牙抵御强大邻国的入侵。甚至到二十一世纪,这份同盟条约依然有效。

不过马友夫却认为,单单只凭借所谓的友谊,肯定不会让葡萄牙人下如此血本帮助英格兰,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为慷慨仁慈的若昂国王敬一杯。如今这个世道,像他这样愿意无私帮助朋友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他站在敌对立场,我也要表示钦佩。”马友夫很大度的举起酒杯。

博福特大主教得意的笑道:“葡萄牙愿意帮助英格兰,不仅仅是出于道义,也是因为您,风头正盛的拉芒什伯爵阁下。琥珀糖很甜美,能给人带来愉悦,能给您带来财富。但随之而来的,还有竞争与打压。”

马友夫没想到自己稍微稍用点话术,博福特大主教便透露了葡萄牙人的动机。

当然,这不是什么机密,就算自己去打听,也不会花多少功夫——菲利普三世的妻子就是葡萄牙公主。

原来问题出在糖上面。

葡萄牙是欧洲国家中很罕见的白糖生产国。马德拉岛的甘蔗种植业如火如荼,为王室赚取了巨额财富。

另外,当若昂一世的三儿子——亨利王子,占领了北非的休达以后,葡萄牙人也开始从穆赫兰人将北非的白糖,以及撒哈拉以南出产的象牙、香料、奴隶等值钱货物送往欧洲的商路中,分润可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