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玉凤钗 第41章

作者:耶律承基

这会儿,只有凤姐敢扶着王夫人,笑道“玉还小,他哥哥十八岁才肯发奋读书,两月就中了。要是早些年月,只怕我真的能照老太太说的,做个状元去人呢!依我看,宝玉比他哥哥聪明不知道多少,他哥哥都能中,太太还担心宝玉不能中?大可不必呢!”

口里这么说,心里想着,不读书不科举才好呢!

老太太笑道:“凤丫头,你想的和我一块儿去了到时候宝玉自己想读书了,举人进士难道没有?”

都怪贾链读书进学太容易了,让她们以为举人进士是街上的大白菜,随地都是。

唯一一个明白人李纨,打定主意不说话大

第七十一章朕成全你的美名神京纨绔圈里头,贾链乡试中了最后一名的时候,大家都把这件事都当成笑谈。

好好的公子哥不做,掉头回去读书,最后一名真够丢人的!

可这回贾涟会试最后一名的时候,大家不敢调笑了,简直是逆袭的典范,从来只听说连中两元,连中三元,有谁能连中两尾?贾琏就是了!

大明宫,礼部将今科贡士名册是交给皇帝。

皇帝略看了一眼翻到最后一页,便放下了“听说,外面都在传,有一个双层贡士?”

礼部张尚书立刻回泰道:“今科第三百名贡士贾琏去年京的乡试也是最后一名,是以好事者给他起了这个浑名”

皇帝笑道:“这也奇了,京兆乡试解元落榜,榜尾又是榜星,“六三十”本朝以来未曾有过。”

张尚书见皇帝心情不错,也笑道:“其实,臣特别拣看了贾链的题卷,文采义理皆有可观,尤其策论言有实据,即便够不上等,也不至干最末一名。”

“哦?”皇帝好奇道:“那为何他又是榜星?”

张尚书解释道:上届会试,国子监贾大人充任主考宜,尚平实尔雅。今科会试,沈大学士主考,戴侍郎为副,尚词理平顺,同考官原本选了贾链卷为本房第一,请戴侍郎以不合式黜落,同考再三争取,放而沈大学士才改为最后一名。”

张尚书不小心就给戴异下了绊子,顺带着夸奖了贾链几句感(皇帝笑道:“这戴异,罢了!贾链那两首诗词也读过,以小见大,他必定是有才的,只是身上纨绔习气浓重,连也没想到他真的中!等殿试的时候,朕再瞧瞧他”

十五日后殿试,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贾琏跟着前面二百九十九名贡士进了皇极殿,殿上摆满了三百张桌案,上面铺好了笔墨纸砚。

赶紧找到最后一个空位坐下,题目已经放在上面。

皇帝高坐在宝座上,看不清楚三百名贡士战战兢兢,丝不苟的作答。

贾琏已经见过皇帝好几次,并不怎么畏惧只是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里面,连脚放错地方都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你看。

殿试只有一整天的时间,但贾链照例早早的写完,还剩大半天。

纵目睽睽之下,贾链也不好裁纸打扑克。

挺直身体坚持了一个时辰,拝到中午,实在熬不住了,便状在案上睡着了居然有人在殿试的时候睡着了!

君前失仪,这还了的?监试官、监察御史立刻就要前将贾链拖出来,还想考进士?皇帝早就主意到他子,这时候竟然亲自下来,踱步走到贾链身边拿起他做的殿试策这份殿试策左右双开,左边是红色竖条间隔,左上角还有红色的“殿试策”三个字,空安处用馆阁体写着“应殿试举人臣贾,年十九岁,金陵府人,由监生应戊最年京兆乡试中式,由举人应己年会试中式,恭应殿试,谨将三代色于后,曾祖:源、故荣国公祖;代善、故荣国公;父:赦、一等神威将军”

右开的纸张四周印刷着奔腾的蛟龙图案空白处则写有殿试题目豫之方也,设险者立国之基也,范金者财之要也尔多要举以陈,勿猥勿并,朕将亲览焉。

再往后就是贾链的答题,洋洋洒洒两千余字。

皇帝一时看完,笑着合上殿试策,敲在贾链头上。

贾琏还没醒,换了一个姿势又趴着了。

“贾链!”皇帝轻轻推了他一下。

贾琏这才惊醒。

抬头见皇帝拿着他的殿试策,还有几位大学,尚书,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也祘然在里头贾琏这会儿不敢造次,赶紧磕头认错。

好不容易熬到这里,要是稀里糊涂翻了船,那就白忙一场了。

礼部张尚书斥责道:“此地如何是你睡觉的地方?”

旁边牛继宗笑道;“小孩子贪玩的紧,昨晚上歇的晚,张大人不必深究。”

张尚书胡子一翘一翘,什么深究?没看见本大人是在救这小子吗?沈大学士笑道:“虽说殿试原则上不黜落,但似这等君前失仪,似应加以惩处,皇帝笑道;“继宗说的是!既然你醒了,跟朕去偏殿说话。”

君臣一行去了偏殿。

其他二百九十九人眼睁睁的看着贾链御前诏对。

满满的羡慕嫉妒恨!

他是最后一名好不好!

偏殿内,皇帝中间坐着,群臣两边站立。

贾琏躬身站在中间只听皇帝笑道:“见你第一个写完,若朕没在这里,你是不是又要下棋解闷了?”

贾琏回道:“皇上,这里是殿试场所,多么重要的场合,臣怎么能做那种事?”

“屁话!”皇帝指着他笑:“朕还不知道你在会试干的那点事,如今谁不知道?可见把你定为最后一名还是很合理的。”

贾琏瞪大眼睛问;“皇上,您的意思,我若不下棋,可能名次就在前头了皇帝板着脸,“有可能最后一名也没有。”

贾琏想笑,但见周围都不苟言笑,只好生生住。

“你昨日做什么去了?”皇帝问道贾琏笑道:“皇上,我家老太太在佛前许了愿,让臣中了贡士,嘱咐臣还原。于是臣花了几天时间在造办处打制了一座通体透亮一丈高的玻璃像。昨儿终干做成。”

皇帝捻须道,“正好皇太后宫里少了一尊佛像,算你的功劳!你愿意33不愿意?”

贾琏心里念着巧取豪夺,口里说道:“臣以为摆在皇太后宫里最合适不过了。”

眼见他们君臣说到佛像了,礼部张尚书不得不轻咳一声,提醒下,现在殿试呢!

皇帝这才坐直了,严肃的对贾链说道“贾链,你的策论联已亲览,文辞晓畅,论据充足,深孚意。本当点为二甲,然年少不端,于殿试上酣睡不醒,特黜为今科殿试第三甲一百四十四名三甲就是最后一甲呗,只是三甲一共多少名?张尚书忍着笑道;“一甲三名,二甲一百五三名,三里百四十四名,正好三百名贾琏终于反应过来,“我又是最后一名?”

第七十二章如夫人和正五品皇帝很乐意看到贾链很惊讶的样子,“你既然都是双贡士了,给你凑成一个三星进士,也好在青史上留名毕连中三元好得,连中三尾难得。”

贾琏即便再不乐意,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三星就三星,只可惜是赐同进士出身”

“怎么,你还不乐意?”皇帝笑道贾琏摇头道:“皇上,臣乐意只是忽然想到了一个笑话。”

皇帝今天兴致高,“什么笑话,说来听听?”

贾琏便小声说道:“传说某个县里头,有一天,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二二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出身个再加‘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赐同进士出身”

皇帝听了哈哈大笑。

笑了一半起紧不笑了,旁边正殿试,皇帝也不能太轻浮了。

“那县令还不把这俩幕僚赶走?”

贾琏道:“可不是?县令就在后头听着呢当即一脸铁青的把这两人赶走了二等伯生继宗听不明白,竟然问:“为什么要赶走?贾琏解释道:“县令基21本上都是三甲,也就是赐同进士出身,还有少部分才是举人,连替如夫人洗脚的资格也没有呢!”

生继宗这个兵部尚书来做考官明显是充数,一巴掌拍在贾链肩上“好小子,原以为你改行考科举就变得文绉绉,没想到根儿上还是咱将门的种,这个笑话说的爽利!”

好在贾链素来身体扎实,他这一两下还接得住。要是换了皇极殿里一个来,不立刻打下了才怪。

“行啊?”牛继宗惊讶道:“你那不成器的爹病恹恹的,你却有把子力气,当时怎么想的考进士,不进了军中打熬?”

这伯爷是当年开国八公里头现存爵位最高的,只是和贾向来互相看不上眼,原因从刚才的话里头就看的出。

他这一说话,就停不下来。

贾琏只好打断道:“伯爷,现在殿试呢!不是您府里。”

生继宗又重重的拍在贾链身上,“旁的先不说了,等这里完了,你来找我。”

皇帝笑道:“继宗,他是你们里面头一个进士吧?”

你们,范围就是以四王八公为表的开国勋贵。

生继宗摇头道:当年件堂叔贾敬也中了进士,只是后面出家了“

皇帝点点头,很有深意的看着贾链,要是你们全都中进士才好呢“看来贾家荣宁两府,还是有文气的。”

说到这里,皇帝忽然想起前日宫里一个女史作了一首词,好像也姓贾?这时,生继宗又说话了。

这次他没有拍贾肩膀,只是对着礼部侍郎戴异问道:“戴大人你怎么脸色不好?君前失仪可不好啊!”

戴异脸色发青,皇帝面前又不敢和牛继宗一样可以乱说话。

好在礼部张尚书给了他答案,“戴大人是太上皇千子科殿试三甲第一”

生继宗笑了三甲第一也还是甲啊!

戴异怨恨的看着贾con贾摊开手,无辜的道:“我也是!”

皇帝笑道:“笑话总是笑话,戴爱卿虽然三甲出身,如今也做到礼部侍郎,连状元都要称你一声老师还有什么不快的?”

贾琏在旁边分明感受道戴某人那怨恨的眼神只是一个笑话,犯得着这么小气?其实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试最后一名的因由。

他极力主张黯落的贾链,竟然在殿试里深受皇帝的看重,这不是生生的打他的吗?所以,戴侍郎一百个看贾链不顺眼君臣还在闲谈。

但贾链就没有这么幸运,被赶回去继续殿试了。

这么一来,贾链还在殿试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定下了最后一名的荣誉。

既然反抗不得,那就只好回家替可卿洗脚了这项工作,贾链很愿意。

殿试的排名张榜公布以后,贾再一次成为传奇人物。今科状元你可以不知道,但贾三你不能不知道紧接着,金殿传,恩荣宴,之后就要正是授官了。

按照国朝进士授官制,一甲一名(状元)任命为从六品的螒林院修撰,二、三名(榜眼、探花)为翰林院正七品编修,二里前五十名选正六品部院的主事,后二十名选正七品或中书、行人评事、博士,三甲前十名选评博中行,十一名至二十名选从五品知州,二十一名至七十名选正七品推官,其余尽数选为正品知县。

他最后一名只能到地方上做个县令,可贾链现在已经是正六品的主事了。

他的这种中举立刻做了官,然后再考进士的,情况是极少见的。

像另一个时空里《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清朝毕沅就是中举人当了官还去考进士,而且还中了状元当然贾链比他还是要差一点现在的问题是,该不该给贾链升官儿?当然是不可能的又是这个戴异在御前争得吐沫横飞“三甲封主事已经是莫大恩宠,岂能再升?”

工部姜尚书也赞成道:“贾链年少,需多加打磨,去了棱角,方能委以重任。一旦得封高位,只怕到底对他不利”

总之就是一片反对声。

只有站在旁边看着一群文臣吵了半天得牛继宗嚷道:“人家本来就是正六品,好歹考上了进,怎么也该给点什么吧?要不然谁还考进士?”

吏部秦尚书笑道;“牛伯爷,这又不是分家产,国家名器637不能轻授!”

生继宗笑道:“我只是为子侄辈抱不平。当然,你们说不行就不行,但我听说庶吉士是没品级的?不如就给贾链一个?你们总的同意吧?“不行!”

结果,为了贾链的官职问题,两边再一次吵了起来。

庶吉士是什么?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院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

成绩优异者留于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宜。

翰林为朝廷储备高才之地。前朝一来形成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如果贾链有机会入阁?会对谁有益?在大家吵了半天没有结果的时候,皇帝下来道圣旨,结束了这一场争论“内务府玻璃造办处主事贾链,劳忠,功勋卓著,着晋升内务府营造司郎中,仍管造办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