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玉凤钗 第42章

作者:耶律承基

营造司郎中正五品贾琏一举超过了所有的进士,这是国朝一来从没有过的。

但他失去的是入阁的可能

第七十三章营造司的真面目当贾链知道自己升了官的时候,在纸上面写了很多个营造司,下面都有点点划划做记号。

营造司以前叫惜薪司,前明时,司礼监太监刘瑾把惜薪司改成了内厂内厂是什么?那是比东厂西厂锦衣卫更加令人恐惧的所在可卿款款走来,看到写着大大小小各种营造司的纸条便笑出声来“贾郎中,你这是要选出一个写的好的,刻个牌子挂在哪里么?”

什么贾郎中,说的贾链好像江湖游医一样他挽住可卿的腰,“我在想,怎么才能不落了它以前的名声。”

可卿挣脱了他的掌握,啐道:“又是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我才不听呢!”

贾琏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

可卿一双小手轻轻的给他按着头,“有时候我都在怀疑,你买了这幢宅子究竟是为了我还是为了方便掩人耳目?”

贾琏抓住她的手,笑道:“当然是为了你。”

“那你偷偷摸摸的收集别人的事做什么?”

可卿好像抓着他的把柄,“这可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贾琏不动声色的道:“咱们做生意的,自然要耳聪且明,必须随时打探哪些地方的价格高,哪些地方的价格低,买贱卖高,咱们才有钱赚。”

可卿笑道:“说的好有道理,只是你收集市面上的价格就是了,大不了再加上那些个商贩。”

她凑过来放低了声音,在桌面上写了一个戴字,“但这个人也在其中,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把?”

贾仔细的看着她。

可卿毫不示弱的挺着规模不小的身子。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不是你让我发现的吗?”

贾琏又将她拉过来,在她耳边悄悄的说:“告诉你啊,这可是我的秘密,丫头都不知道的。”

可卿捂着微微发麻的耳朵,脸庞羞红,“谁稀罕?”

眼睛却一眨不眨的看着。

贾琏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花了一点钱,雇了一些人,让他们把一些我感兴趣的事情打听清楚了而己々久。”

可卿顾得了衣襟却顾不了裙子,抓着贾链的手,咬牙扛了几下,“还这么着,我真的恼了!”

贾琏嬉皮笑脸,可卿气得跺脚,“真的恼了不理你了!”转身就要走贾忙拉回她,“好可,我错了,你听我说。”

可卿这才坐在他身边,“那你老老实实的,把手放在我能看到的地方。”

贾琏便攥着她的手,“这些人里头,高到管事,低到伙计,网罗了各色人等,中间有可靠的,也有不可靠的,暂时没有一个谈得上忠诚的。”

可卿静静的听着,疑惑道:“你不仅仅只是为了做生意吧2”

“肯定是为了做生意!毕竟官员的日常喜好,也是生意的一部分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贾链笑道“当然也要顺带着做些别的事情。比如说你刚才提及的那位,为什么总和我过不去?”

可卿瞪大眼睛,“哥哥,你这不是锦衣军吗?”

“嘘!”贾链不让她乱说话,“荣国府里指不定就有。所以,你以后绝不能用咱们府上的人。”

可卿顿时惊起,“有我什么事?”

贾琏不悦道:“你哥哥我手里没有信得过的人。除了你,想不到还有谁能帮我的。”

可卿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不行,我什么也不会,要是误了你的事就麻烦了”

贾琏按着她坐在椅子上,“这段时间我仔细观察着,你不但心思细腻,办事周全妥帖,难得可靠二字。”

可卿还是拒绝道:“可你让我做这个算计人,我做不来的。”

贾纠正她:“算计人这个活计,有我来,你只要把网撒出去,撒的越广越好,然后帮着我把重要的消息挑出来汇总就成了很简单对不对?”

可卿拿不定主意。

“可卿,你不想看到我年纪轻轻,就愁的满头白发,像老头子一样吧?贾琏苦口婆心,要将可卿拖下水。

可卿心软,耐不住贾链耳磨,三两下就投降了。

“好啦!我帮你就是。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贾琏却在旁边笑道:“你上辈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上辈子肯定拯救了全世界,所以这辈子才有了你。”

“呸!

两人日常腻在一起,不足为外人道也。

贾琏忙碌了一阵,才将散落的纸片收起来,放在可卿手上。

可卿笑道“你选了哪一张?我给你裱上去?”

贾琏指着点点划划,“别闹,这是密码呢!四个点划代表一个数字,第一个数字代表一本书,然后一组数字代表页码,组数字代表列数,二组数字代表字数,三组数字加一起就代表一个字。”

可卿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点划,皱眉道:“二,不用字验吗?”

字验是宋代军事通信保密之法。即战前制定军中常有之事四余条,选旧诗四十字,不得重字,每字依次配条,作为暗号在使用时,就以暗号代替具体的事件。其字号由主将战前临时编排,限少数将领掌握,不得漏入军中。如果发生改变就以将领最新颁布的为准“那就合在一起用。”贾链眼前一亮,“那就更加难以破解了。

可卿脸上却有些凝重么觉得心里慌慌的?“哥哥,你这是打算做什么大事吗?我怎贾琏笑道:“总之有备无患。别人要算计我,我必须先知道。我若要算计别人,必须知道怎么才能一招敌。”

可卿俏脸上好一会儿才渐有了血色,“哥哥,我能知道你这营造司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贾琏安慰她,“营造司以前在前明的时候叫惜薪司,曾经威名赫赫,连锦衣卫都归它管。”

可卿啐道:“难怪了,(王好赵)你让我做缇骑头子。”

“不是缇骑,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罗网。我想要你布下天罗地网,无孔不入。”

可卿长呼了一气,方才镇定的笑道“还无孔不入呢!能不变成渔网四面漏风,就谢天谢地了。”

贾琏摇头道:“即便有漏网之鱼,那也没什么,我还有百鸟呢吹可卿探询的看着她,贾链仿佛忘了这句话,笑道:“对了,我给你在上面画一只蜘蛛作为标志吧?”

“不要!”可卿惊慌道:“我最讨厌蜘蛛了!”

贾琏好心劝道:“我会画的很可爱,五颜六色很漂亮的。”

贾当即铺开纸,刷刷的几笔勾勒可卿就在贾链身边瞧着,似乎在他身边盒子上也画了个一模一样的这样的盒子一共有五个,上面的标志各不相同。

可卿猜也能猜到是做什么用的

第七十四章他的药也能吃吗“姑娘,姑娘!老爷…哎呀!”

宝珠总是冒冒失失的闯进来,赶紧遮住了脸。

可卿走过来拧着她的耳朵,啐道:“叫什么?”

宝珠赶紧改口道;“好姨娘,便饶过奴婢这一次吧?”

“呸!”可卿拧的更紧了,“我让你叫姨娘了吗?没记性的东西!以后你不准过来,有什么事情,只叫瑞珠来就是了。”

这里的秘密,还是不让她知道的好宝珠笑道:“好姑娘,奴婢知错了!奴婢再也不过来就是。”

可卿这才松了手,“像你这么大呼小叫的这儿,惹人注意是吧?给你了多少次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在宝珠挽着可卿的手,“姑娘,奴婢是有急事。老爷……”她看了里边贾琏一眼,又补充道:“是那边咱们老爷回来了,问起后边儿这张门的事、正发脾气呢!”

可卿脸上闪过阴云,“又要念叨那些旧话。”

贾琏走过来笑道;“岳丈大人也是担心你,你先回去吧。这里的事也不急在一时。”

可卿这才乖巧的转身回去。

临过门时望了一眼,贾链房里又进去几个人。

好不容易处理完这里的烦心事,贾链将这一切都隐藏在黑暗中,方才离开荣国府,自从贾链升官,品级反而比贾640政要高,他因此就绝了在途上进取的心,卸了担子,越发悠游闲散,官儿也不好好做了,有大把的时间读书。

只这样一来,荣府内与亲戚世家交接渐渐的由贾琏出面承担。

以至干二爷和二奶奶两口子商量着,就可以决定荣国府内许多事王夫人瞧在眼里,急在心里,几次和贾政商议,却也没商议出结如今荣府内链哥儿不出面,谁还认他贾政?回到小院内,那去人很不寻常的和凤姐说话。

见贾链回来,凤姐忙笑道:“二爷,太太才说老爷昨儿开始已经能睁开眼睛,点头摇头了。只是不大认得人。”

贾琏心里移动,高兴道:“如此说来,老爷这是要康复的迹象么?请太医来瞧了没有?怎么说的?”

凤姐张罗着,亲自给贾链换了鞋子,“太太过来就是说这件事儿呢!邢大舅最近得了一个偏方,说是对中风瘫痪有奇效,太太拿不定主意,想听听你的意见。”

贾琏笑道:“那大舅怎么做起这生意了他说了要多少银子没有凤姐不答。

(chdd)那夫人这才笑道:“也不要多少,他说了,这些药都是从西洋那边过来的,原本要两千两只因他有门路,顶多二千二百两就可以拿到。”

“一千二百两?”贾链晒笑,“什么药比千年人参还贵?”

邢夫人面上难看。

小贾涟又笑道:“也不算什么。只要对老爷的病有用的,不说一千二百两,就是一万二千两们也愿意拿只是那大舅那儿可不可靠?药到底有用没有?”

邢夫人自己对她的兄弟也没有多大的信心“见他说的真真切切的,应该有用吧?”

贾对贾赦的病再了解不过眼下这个年代的西药,还不如中药呢!

十成士是邢德全骗邢去人钱的。

但贾链可不会这么说出来,“太太,不如咱们先叫大舅将那西洋药取来,再请太医看过了,要是真的有用,哪怕效用不明显没坏处,咱们也买下来,如何?”

邢夫人想了想,这也妥当。“还是你考虑的周全不瞒你说,我这兄弟自然没有坏心,可架不住心实,容易上当。”

贾琏笑道;“太太,大舅也是走老了江湖的,谁敢骗他?这话我只给太太您说,如果是其他东西,大舅开了口,无论什么买了就是了。但今儿这药关系老爷的身体,才不能不谨慎一二。”

“可不是?”那去人笑道:“如果老爷就此好了,你又了进士,做了官,那咱们家才真的好了呢!”

她还在幻想当中送走邢人,凤姐埋怨懂:“链哥哥,你也知道那邢德全极不靠谱的,他拿的药即便能治病,那肯定也翻了好几倍的价儿,为何不一口回绝了?贾琏笑道;“要是按你说的,太太当面不说什么,明儿说不定就有闲话。好像德全的药是灵丹妙药,一用就好,咱们心疼银子,就是不愿意买。一顶不孝的帽子就戴在咱们头上了。”

凤姐恼道:“我就是不愿意花这冤枉钱。”

“好了,我知道怎么做。总之不会让他了去。”贾链安慰道。

第二日,邢德全兴冲冲的提着药来的时候,太医己经在等着了打开沉甸甸的包袱一看,有七八个小瓷瓶,四五个纸包。

贾好奇的打开一个纸包,里头原来是一块块的树皮。

“这是什么?”凤姐问道。

邢德全笑道“都写在纸上了,叫什么列氏规那。很难得的东西那边凤姐也拆开一个小包,黑黑的一团邢德全道:“这个是罂粟膏子,对止疼有奇效!”

剩下的贾琏就没兴趣再看了问王太医道:“这些药可对症?”

王太医摇摇头,“只两三味药在西洋药书上见过,其他的不敢妄断。”

贾涟笑道:“你只说我父亲吃不吃得?王太医仍然摇头,“我认识的这几味都不对症,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