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玉凤钗 第54章

作者:耶律承基

才走到堂口,贾链又转回来。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不带晴雯这个小丫头?也让她见见世面。

否则不丢脸荣国府的脸面?过了一会儿,晴雯果然重新打扮了出来这才是应该有的标致模样!

贾琏抓着她柔柔弱弱的手腕,“眼二爷去漕运衙门吃大户去!”

晴雯不知道漕运衙门在哪儿,也不知道里面有谁,既然二爷叫让去的,那就去呗!

她欣喜道:“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吗?”

贾琏也不确定的道:“应该有很多你没有吃过的东西吧?”

晴雯高兴道:“那奴婢想吃肉!”

“好!”贾链宠溺的刮了一下她的小琼鼻,“如果他们不给你肉吃,咱们就不出来了。”

晴雯抱着贾链的手臂,“二爷最好了!”

“那是自然的!”贾链便和晴雯同坐一匹马带着大伙儿,都到了漕运衙门。

漕运衙门前有一对纤尘不染全国罕见的白矾石的石狮。进去以后里面建筑规模宏伟,轩堂厅馆极尽豪华晴雯紧紧的拉着贾链的手,一双眼睛溜溜的乱看。“真好看!”

连笑道:“这算什么?等回神京,咱们自己家才是真的好看呢前头有人带路,兜兜转转来到一座小楼,匾额来鹤轩。

又将贾链带到二楼,转过屏风,中间是一桌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的菜肴。一名鹤发童颜的老者方才站起身来,笑道:“贾兵宪,久闻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度不同啊他看了一眼娇俏可人的晴雯,只怕更多的是风流吧!

贾琏也不和他客气,虽然他是总督,二品官儿,但自己可是二等将军,和他一边儿大用不着和他点头哈腰的,也拱了拱手:“知道王大人这儿有饭吃,在下感激莫名,特意带着所有人来了。”

求鲜花总督示意那个参将,“去将贾大人的部属安领好。”

贾琏笑道“那就感激不尽了!”他拉着晴雯直接在小圆桌上坐下,“我真饿了,要不然,咱们现在就吃?”

总督大人没想到贾链这个大家公子出身的正经圣贤弟子,如此不知礼数,竟然和一个丫头同坐。

他几次将心里的火苗压下,“现在就吃!”

也坐到圆桌前贾琏夹了一片里脊肉放在早已经不知所措的晴雯碗里,“只管吃总督大人不会介意的!”

晴雯也知道不好意思,只低头端着碗,不敢看。

她轻声说了一句话,贾链没听清,反问了一句。

晴雯大声道:“我还要!”

话一出口,她就觉得不妥,顿时羞得面红耳赤。

贾琏不禁也尴尬的对漕督王大人道:“小丫头不知礼数,还请王大人见谅!”

随手就将那一盘里脊肉都端了来,放在晴雯面前。

此情此景,王大人如何能忍?这简直就是羞辱!

绝对无法容忍的耻辱!

他腾的站起来,立刻就要走“王大人,如果我有一个法子能够快速的合拢决口,早日恢复漕运,你会不计较我的无礼吗?”

王总督转眼笑道:“贾大人说的什么话来?这才是真性情啊老去只不过吩咐他们在上一盘里脊肉来。”

贾琏笑道:“不满大人,下官自从神京出来,风餐宿,就没吃饱过。今日见了大人这一桌,那才叫饭菜,以前吃的都可以扔掉了。

就拿这里脊肉,偏这里的味道比其他人家的都要鲜美得多,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秘诀没有?”

王总督捻着胡须,旁边侍者替贾链解释道里脊肉之所以如此鲜美,是因为其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选中猪后,就把猪关在室内,以竹竿打猪之背部,猪奔窜不已,直至其血液聚集在背脊上,于是杀猪得其里脊,其余部分丢弃不用。”

贾琏咋舌不已,荣国府够富豪了吧,也没这法子啊!

旁边晴雯夹起一片鹅掌,她好奇的看着小声对贾链道“二爷“

,他们这里鹅掌怎么这么大?那该有多大的一只啊!

侍者又解释道:“这也是方法不同买了只需先把鹅关在一小铁笼里,鹅下堆炭火,旁放酱醋,鹅受热跳腾不,自饮酱醋,至死时掌厚数寸,脂膏尽在其中。”

几句话说的小丫头食欲全无,面色难看不停的反胃,就想把刚才吃进去的东西全突出来。

贾琏看着这桌子好菜,摇摇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外头饿殍满地,里头这一桌饭菜,就要宰杀多少只猪?多少只鹅?罢了咱们直入主题吧!

“总督大人,如果下官能恢复漕运,能不能借我几石粮食大?”

第九十六章荣国府做抵押漕运王总督也是慌了神,朝廷一天三次的催促,必须确保漕粮尽快安全抵达神京虽然没有明确说万一预期了该如何,但比照总河衙门几乎灭门的词,王总督每每想起,后脊梁上都发凉。

他第十八房小妾还刚娶回家呢是以,他现在比新任的还在徐州生病的南河潘总督还要操心河道决口,恨不得立刻就合拢,漕船马上出发!

可惜等了耗了这么多天,管事的杀了批,愣是没人接手总督大人已经不止一次破口大骂这些人官僚,不以生民为重。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二愣子兵备道,居然说有法子堵上决口!

王总督急忙问:“你有什么法子?几天可以合拢?三天行不行?贾琏笑道:“王大“六五零”人,即便我有法子,现在我没银子没粮食也是白搭啊!”

王总督随即怒道“好小子,你消遣我不是?”

”“

“大人息怒!”贾链笑道:“下官比大人还着急呢!所以下才找大人商量来了。”

王总督胡子翘了翘,总算保持了风度,沉声道:“我只和你商量堵决口的事情?”

贾琏赞同道:“正是商量这个!这决一日不堵上,漕粮就一日不能北上,赈灾粮也不能到达灾区。所以,咱们两个不是河道的宜,粮食,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不得不操心河道的事。现在来看,下官有封堵的法子,大人有银子有王总督冷笑道:“好大的胆子,把主意打到漕粮上了。那我还不如等着河工堵上决口,那样的话,即便延迟了,也不是我的责任。”

贾琏摊开手,“那就是没得谈咯!”贾链拉着光扒饭不吃菜的晴雯,“咱们回去,二爷给你烤土豆!”

“好啊!”晴雯放下碗筷笑道。

眼见贾链真的要走,王总督犹豫了一下,在贾链即将走到门旦的时候,说话了“先说说你的法子”

谢天谢地!

贾已经在心里决定了,只要出了这张门他还没有改变主意,他就要对自己下狠手了。

只不过到时候场面可能会有些丢脸贾琏顿时阳光灿烂。

“只要大人能暂时借十万石粮食,十万两银子给下官,下保证十日内堵上决口。”

王总督不为所动,“然后呢?你怎么还我到时候决口堵上了,灾民也赈济了,我的漕粮却没了。还不是要砍我的脑袋!”

说道后面,他几乎是用吼叫的。

贾涟忙笑道:“王大人不着急啊!我给你分析!现在大人的漕船都堵在运河里动弹不得,即便现在运河通了,那也得几天时间疏通吧?有这几天,我的赈灾粮早就到了。说实话,不正是大人你的漕粮挡住了我的赈灾粮吗?咱们只需灵活变动一下,你先借给我,我马上还给你,两全其美,谁都不耽误!”

王总督正在权衡弊,论上,贾链的法子行得通,但关键问题是,头一个,值不值得冒这个险?这个不用想,要是漕粮两个月不到神京,无论什么理由,皇帝都会撤他即便不会像总河那么倒霉,但冲着每年几十万两收入,也该冒这个险第二个,借了钱粮,他没如期完成,还是超期了,岂不竹篮打水场空?第三个,他按时堵住了决口,但后续的粮食还不上,怎么办?银子倒是小事,漕运衙门有的是,到时候先挪用一部分,大不了自己垫上,漕粮报部分损耗,在支买部分,也就补上了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你能保证十天内堵上决口?”

贾今日去看过清江浦决口,塌宽至一百二十丈,如果用现代的技术,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物资,堵住决口应该不成问题。

“如果我来指挥,保证人手和物资,一定能够堵上。”

于是王总督在房间里转了几圈,犹豫了很贾琏这小子值不值得信任?“你拿什么保证?毕竟咱们不熟!”

贾琏似乎明白他的顾虑,“王大人,其实我比你还着急呢如果不堵上决口,我的工作就没办法开展。皇上真会砍我的头的!你若是担心我赖账,我给你写个条,到时候我把荣国府赔给你!白纸黑字怎么样?”

王总督思量再三,一巴掌拍在桌面上,“本督便信你一先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完不成,你就是逃到天边儿去,我也能揪你出来鞭尸”

“好勒!”贾链空手套白狼,终干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到了第二日贾琏便让通判组织百姓搬运漕粮终于有粮食了!

看着一袋一袋的粮食搬出来,淮安城终于安稳下来。

大家自发的行动起来,在官府的带领下,互帮互助,水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生产自救开展的热火朝天。

而淮安一幢房子里面,大白天几个人关着门有一人焦急道:大哥,这姓贾的狗官搬了粮赈灾这么下去,我们可真的没有机会了。不如咱们现在就动手,冲进府衙,将他剁了”

马上有人应和道;“对,一定要杀了他,绘咱们的弟兄报仇!”

“啪!”正中间坐着一个人,你们以为我就不想杀了他吗?可就咱们这十来个人,岂不是白白送死?淮安城已经没有机会了,咱们今天就必须立刻撤离”

有人低声道:“那咱们之前了那么多,白费了吗?中间那人笑道:“怎么会白费?东边不亮西边亮,淮南不行,咱们去淮北啊!听说那边赈济还没开始呢!抓紧时间,还来得及。”

“可是那里不归我们发动啊!白老板会不会33生了隙?”

“都是为了复兴大业,怎么能斤计较这些?”

“再说,咱们也是为了帮他,难不成他还嫌人手太多?”

几个人商定了,出了这间屋子,各自散开找机会离开。

都到淮北去!

贾琏还没来得及审问那些贼人白白失去了一次犁庭扫穴的机会假如他能重视一点,后来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不幸的事情了。

但这些都和贾链没有关系。

他这会儿强势接管了河标诸营“谁赞成,谁反对?”

一边是明晃是的大刀,一边是白花花的银子,趋利避害都是人的本性!

于是,贾涟命令河标几千人,再加上府组织起来的数万人,统统上了大堤

第九十七章有林妹妹的地方要将这些只知道鱼肉百姓,盘剥敲诈的河标大头兵,改造成任劳任怨,高风亮节的子弟兵,那是不可能的!

贾琏从来也没这个想法,除非他不要命了这些败类分分钟就要造反。

因此,贾颁布了赏格,只要依照他设计的铁木土石组合坝的法子巩固坝头,分两头同时施工,每前进一丈,赏银二百两!

这个法子说出来也很简单,就是先在决处打下铁杆,木桩,纵横连接,然后往木桩里边回填袋装石块,各种土石方,防止渗透如此,巩固一段再向前一段当然,赏银都记在了河道衙门的头上,到时候漕运找河道要钱去和贾琏无关!

相信他们两家很愿意把欠债提高一点,然后翻倍,二添作五。

到时候贾涟再不小心捅出来,嘿嘿!

这些都是贾链的黑暗面,不要记在心上在贾链的调度下,第一天,大堤向中间延伸了二十多丈!当场发放了五千多两银子第二天又21延伸了二十丈!

照这个速度下去,只要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合拢。

贾琏也没闲着,不知道谁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将那些老弱、不干活、可以投亲靠友的,发给他们一口袋粮食,然后用船统统送到北边ㄦ去。

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贾链予以了严厉训斥,却积极执行。

南边儿粮食少,又要干活,能少一个是一个淮安的河工、赈济顺利进行,同时将漕粮就近赈济宝应,高邮的灾民。

只是这么一来,钱粮日渐消耗,贾链启南下就显得非常紧迫了到了第三日,大堤已经合了一半但接下来水流愈加湍急,难度更大,稍不小心,便会发生事故,堤毁人亡因此只能稳扎稳扛,缓慢推进大堤上干的热火朝天,贾链却坐在搭起的架子上,悠闲的喝着茶看到哪个地方不对,只派人通传一声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