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28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而且,“既然上扬斯克与切尔斯基地区无法穿过,那么在其后方的北方荒原东部就没必要严加防守了”。于是该地区部署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完全把这里当成了疗养院。帝国军的所谓防线,堑壕的深度刚刚够用来填尸,防御工事也才刚刚开始挖地基。至于后续应有的建材和设备......不是被抽调去了西南战线,就是被军官老爷们拿去倒卖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顿河流域的家伙们发了财,其他地方的军人们也迅速投身各种买卖,而最常见的“业务”非倒卖物资莫属。在乌萨斯帝国,军队同样也饱受物资匮乏之苦,但毕竟有优先供应的资格。只要搞定部分关键节点,各种明暗渠道总会适时出现。倒腾军用物资发财,之后账上生花或是挪用其他物资弥补亏空,完全可以应付过去。

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态,两个乌萨斯集团军仓库里的物资如同开闸泄洪一般流入黑市,为通货膨胀推波助澜。更让人不知如何吐槽的是,这两个集团军倒卖的物资有相当一部分最后转入了保民军之手。在一轮魔幻之旅后,原本该是乌萨斯碉堡支撑柱的木料变成了保民军急造军路上的圆木。

按照帝国军的现行编制,一个集团军的野战主力部队应当有三个5师制的步兵军,一个集团军有十五个左右的师。可是乌萨斯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合计仅有十个师。这十个师还都是从人员到训练再到武器装备全都一塌糊涂,人称“除了步枪什么都缺”——这步枪还得靠前装枪凑数。

他们的软实力同样让人无语。简而言之,在地理位置和军事部署层面上,两个集团军的各军、各师大多呈分散部署状态,完全没有称得上“防线”的部署;在主观认识和心态、觉悟层面,基本没有什么称得上“备战”的表现。保民军的指挥员和参谋们反复思考,怀疑两个乌萨斯集团军从没考虑过来自西侧的大兵团进攻。

所以,“柏林”计划一开始的要点,就是用最快速度穿过横贯北方荒原中部的山脉,把战线推到两个乌萨斯集团军面前,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消灭。

关键在于时间。

敌人很弱是真的,但是交通条件过于脆弱是也是真的。不用整师整团地在阻击阵地上与滚滚而来的装甲纵队同归于尽,哪怕大多数乌萨斯军人都在猝然来临的打击中逃窜,但只需要一小部分忠于职守,尚存荣誉感的帝国军官兵选择尽忠到最后一刻。麻烦就不会小。

散兵游勇在森林的掩护下向保民军行军队列打黑枪,拖延行军速度。保民军就必须挤过仅仅四车道甚至双车道公路上满满当当的行军队列,把部队派进路边的森林驱逐游击队。

散兵游勇对桥梁和公路实施简单的爆破。保民军就必须让工程兵和工程器械穿过拥挤的行军队列,赶上来修复。

为了避免这种被小石子绊个跟头的事情发生,保民军投入了大量的侦察力量定位山间公路沿线的帝国驻军,并投入了大量的特种作战力量和空中力量去迟滞较大规模敌军动作,消灭逃入森林的小股敌军。

但这只是治标,治本的办法是加快行军速度。保民军的解决办法是,让作为突击箭头的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成立“先遣支队”。这些团营级别单位的实质为全面机械化的诸兵种合成战斗群,小规模的坦克、装甲步兵、自行火炮等单位密切配合,既能保证速度足够快,又能独自解决一路上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先遣支队必须全速突击。即使是支队中的装甲步兵也要尽可能减少下车作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坐在装甲车里伴随行军队列,用密集火力将任何试图靠近车队的敌人撂倒。如果遇到必须攻克的目标,装甲步兵们才会考虑下车作战,而且突破目标后绝不停留,继续前进。占领和巩固留给之后赶到的主力部队。

而且这还不过是行军-作战-突破的问题,更加严峻的后勤补给摆在了保民军面前。要知道,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的核心是发动机和无线电。要持续进行快速突破,不仅要保障作战车辆的妥善率,后勤保障车辆的妥善率也至关重要。如果无法实现及时的跟进补给,装甲集群很有可能出现大批车辆抛锚趴窝在半路上的情形。

可不同于之前在顿河流域向较为固定的阵地输送物资,这一次后勤部队必须紧紧跟上全速飙车的前锋部队,将弹药、油料、零件、给养、器材全部送到指定部队的手上,同时还要给行军部队留出通道。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空中突击夺控塔钦斯卡娅机场的“贾布瓦计划”。保民军方面一直是视作“极有价值的后手”,并投入了相当资源。

**

康曼德在耳机里听见,林淮生正在声嘶力竭地向后方司令部报告“已经到达指定区域,发生遭遇战,马上可以解决。机场仍然没有控制,突击队正在搜索电力设备”。

随着憨狗连长带领的四个星际战士小队投入战斗,那些盾卫以惊人的速度崩溃了。

这伙被紧急空运来的帝国军盾卫,可能是北方战线中战备水平最高的帝国军分队。在星际战士的第一轮攻击后,他们就只剩下大约一个排。这帮家伙被猛烈的火力赶出运输机周围,被压缩在跑道尽头很小的一块区域内,四面被围无处可逃,却仍然坚持战斗,以排水沟和大型机械为掩护,拼死抵抗。并且数次拒绝了劝降。

这里的设施和设备是现成的,对后续的空运工作十分重要。星际战士不得不节制地使用火力,谨慎地发起又一轮冲击,才把这些已经没剩下几个的盾卫逼到举手投降。

而在机场塔台方向,实力差距更大的双方却还没有结束战斗。人联突击步兵们身穿中轻型动力装甲手握热射激光枪,面对那群在乌萨斯帝国军队中都算三流的机场守备兵却久攻不克,原因其实很简单:电力系统跟那几十个乌萨斯兵渣子在一个楼里。

航站楼里面传来的爆炸声让康曼德心里一惊。但是跑道照明闪烁了几下,依然灯火通明。塔露拉和霜星随即听见他在大声咆哮:“A-1,A-1回话!这里是二号!你们他妈在磨蹭什么,到底控制住指挥塔台没有?刚刚是谁在搞爆炸?”

“报告二号,这里是A队1号。不是敌人爆破,是我们扔手榴弹,我们还需要一点儿时间拿下来。”

“你们干什么吃的?!还没本地同志靠谱!早知道你们不行,老子就派雪怪上了!给我保护好发电机和照明线路!”

或许是康曼德的怒火推动了笨拙的突击步兵,或许是被动力甲激光枪吓懵了的敌人终于回过神来投降。三分钟后,塔台顶端出现了几个人影,他们的敌我识别灯在动力装甲的战场视觉增强视界里闪烁着——这当然不是乌萨斯帝国军会佩戴的。

给第一梯队领航兼护航的那几架“风暴隼”轻型武装炮艇已经脱离了战斗,它们按计划飞向机场周边,展开空中警戒幕。别的不说,侦察情报指出,塔钦斯卡娅机场周围有总共可达五个连队的帝国军士兵。突击队收拾他们当然轻而易举,但总得小心提防。

与此同时,第二批次的炮艇正在呼啸而来。而大型侦察无人机正在高空盘旋,将战场态势的信息不断输送到后方,以便司令部定夺。林淮生已经在指挥系统里要求“贾布瓦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从投送突击部队变成空运大中规模的野战部队和重型装备,把这次突击从战术行动变成影响全局的战役行动。

康曼德注意着从第二批炮艇上跳下来的保民军指战员们。这些都是身穿重型动力装甲的保民军盾卫,论块头只比星际战士们逊色一些。可在扛着导弹发射筒火箭发射巢重型火箭筒重型迫击炮加特林机枪等各种家伙事,显得自己更加庞大的盾卫当中,有一个啥也没背的装甲兄贵居然鹤立鸡群。

哪怕他已经截去头上茂盛的大角,大家也都知道是谁能这么大块头。康曼德戳戳旁边的霜星,声音洪亮:

“你爹来喽!”

第三十九章 悲剧、喜剧和闹剧

当泰拉人民保卫军火急火燎、手段尽出地自西向东突击时,他们对面的帝国军官兵依然处于一种近乎于放假的状态。自清晨5时30分起,已经过去整整6个小时,可北部战线周边的两个集团军依然对自己当面的状况一无所知。

这倒不是说两个集团军从上到下从司令官到列兵都是白痴,或者小聋瞎到连那么猛烈的炮火和空袭都一无所知。这个滑稽的现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除了帝国军通信能力薄弱,保民军的战略欺骗和战场遮断十分有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让人不知该如何评价的理由:

“没有人意识到北方战线的巨大危机”。

在乌萨斯帝国军队的眼中,北方战线与其说是“次要战线”,不如说是大后方。以北方战线崎岖难行的地形和极度恶劣的交通环境,在这里投入重兵集团发动一场进攻战役?这个人要么对军事一无所知,要么就是疯了。而这群对技术变革毫无敏感性,脑袋有如花岗岩的家伙们,遇上不符合他们常识的状况时,各种悲剧、喜剧和闹剧便开始上演了。

首先开始察觉到异样的集团军司令部,是乌萨斯第一集团军司令部。但不幸的是,第一集团军司令官莱宁坎普上将虽然参与过内战爆发前的多次战争,经验丰富,却对他的参谋人员态度粗暴,这使他成了一位不好共事的指挥官。

此外,在乌萨斯帝国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莱宁坎普与第二集团军司令官萨姆索诺夫上将的私人关系严重地恶劣化了。当然,说莱宁坎普作为一名高级将领——即使是乌萨斯帝国的高级将领——会不惜以国家和个人利益严重受损为代价来报私仇,这有点太牵强了。

但是,面对隐约出现的零星消息,莱宁坎普的意见一律是:

“你开什么玩笑,这绝不可能!什么?侦察兵们都是老兵?还有居民的证词?哈,您居然遇上了一群被吓破胆的胆小鬼!好吧,上校,既然你坚持,我允许你做一次武装侦察。我给您三......算了,五个小时,如果五小时后没有确切的敌情......我等你的消息。”

压抑着怒火的声音刚刚告一段落,门外的卫兵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各种杂物砸向墙壁的闷声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随即是气冲冲的高叫:“红脑壳开着坦克从上扬斯克山脉里冲出来?他们怎么不说对方开着飞在天上的移动城市载着百万大军?他们以为坦克上长了翅膀吗?”

大门被打开了,面色难看的第1集团军司令官夏莱宁坎普上将顶着一张臭脸走了出来,一众参谋小跑着跟在后面,只留下一群惊魂未定的卫兵。

莱宁坎普上将的怒气并没有因为一通发泄而消减多少,他对周围这群参谋里喜欢瞎扯淡那几个尤为不满。

你们特么当老子傻,真以为我对机械化啥都不懂?

在泰拉的战争形态中,陆行舰队和陆军是走路的两条腿。而机械化与摩托化,则是让陆军战斗力飞跃的新版本答案。简单来说,军语中的“机械化”,是指以机械设备作为运输和战斗工具,而“摩托化”,是指以机械设备作为运输工具。

摩托化步兵们有卡车坐,通常是乘车机动到敌军直射火力范围外,下车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汽车此时隐蔽,步兵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向敌人开进,逐渐展开战斗队形投入战斗。而机械化步兵完全可以在行进间稍加整顿,通常采取坦克在前,步战车在后的协同动作方式,“边冲边打”。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

但无论是机械化部队还是摩托化部队,核心都是动力水平远超人畜力的交通工具。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带来优势,但在许多时候也会导致劣势。

乌萨斯远不是对机械化军队一无所知。虽然机械化或摩托化部队的本质与传统步兵和陆行舰队都不相同,但乌萨斯也在自制坦克装甲车辆与实施机械化作战中进行初步尝试。在西南战线那里也组建过机械化军实施装甲突击。

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不顺利。帝国逐渐意识到红色叛匪在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高新军事技术的应用上都远胜自己,也有着丰富的战术知识和经验。但帝国军通过研究和运用,还是掌握了不少机械化战争的特性。

比方说在复杂地形之下,机械设备克服障碍的能力终归不如双脚;

比方说协调数以百计的机械化装备协同行动,既不同于单位数量稀少的陆行舰队,又不同于传统陆军靠两条腿和四条腿走天下。不仅是前所未有,而且还十分复杂。

有谁能够让师级规模的坦克装甲车组成的突击集群,和多达数万辆的各种车辆通过道路狭小的上扬斯克与切尔斯基等山脉?想法设法防止塞车的同时还能保障这条钢铁长龙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补给?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嚷嚷这种屁话的,要么是夸大其词掩饰胆小,要么是心理压力过大需要治疗。

就在莱宁坎普上将为自己好不容易在这穷乡僻壤组织起来的沙龙被打乱而怒火八丈高,他手下感觉情况不对的参谋们哀叹自己“把情报送进了聋子的耳朵”时,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里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

只有最可靠的心腹才知道,那些全身裹在黑灰色皮革,头戴有多条呼吸管道的头盔的家伙来找过萨姆索诺夫将军。

然后,萨姆索诺夫就像被火烧屁股般动作起来,匆忙地向属下各部队发去询问,并招来自己的参谋们对着地图开始研究战况。

可当将军要求他们以“塔钦斯卡娅机场被占领”为前提思考时,参谋们开始怀疑将军是不是吃错了药。

作为应答,将军面无表情地拿出了皇帝内卫转交给他的照片。大家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照片:塔钦斯卡娅机场灯火通明,甚至可以看到跑道上正在降落的运输机,成群结队的整合运动分子与武器装备、物资器材正分布在机场区域中。敌人完全没有偷偷摸摸的意思,他们甚至在机场附近建立了范围很大的照明区域,一朵朵降落伞正在那上方缓缓下降。

坏消息还在一波接一波地传来。通信部门终于开始发觉,无线电、有线电、源石技艺等各种通信手段实际上都被切断了。主动发出的无线电报犹如泥牛入海,不见任何回应;有线电则清一色地出现线路故障。至于源石技艺通信......

通信术士军官这样告诉他:“我这么说吧,将军,这里的源石技艺感应环境就像演奏到最高*潮的交响乐现场!任何通信用源石技艺都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实现远距离交互!”

不仅是主动询问没有得到回应,按照通信条令应有的定时汇报也没有出现。

意识到大事不妙房子要倒的萨姆索诺夫立刻下了两项命令:

第一,集中所有传令兵单位,把当前的紧急通信工作交给他们;

第二,将战场情报与战场形式分析汇总,转交给第一集团军司令部;

第三,命令第二集团军麾下距机场较近的各师,克服一切困难向机场靠拢并发起反击。各部队不要等待友邻,一旦到达就立刻投入战斗,同时尽可能让炮兵向机场发起炮击,最大程度地阻挠他们的运输!

应当说,萨姆诺索夫的应对没有什么问题,在众多困难的环绕下把手头极其有限的资源用在了无可争议的地方。他没有任何主观上的错误。

可他注定要失败。

泰拉上的技术爆炸与先进技术输入,引发了令军人们眼花缭乱的军事革命,军人们只能勉强地去适应它。在这个潮流中,泰拉人民保卫军是当之无愧的弄潮儿,虽然这份从容和领先来自机械降神般的“神秘势力”。但再怎么说,这些技术和他们引发的变化,还处在泰拉人能够理解的范畴内。毕竟,保民军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不过是二战末期至冷战初期之间。

而人联势力亲自深度介入的“贾布瓦行动”不同,乌萨斯帝国武装力量,将面对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打击。

**

“我问个问题,你老家那边是哪个来着?”

康曼德与林淮生并肩站在机场跑道上,等待着关键力量的来临。康曼德顺带着问起了林淮生。

“有坍缩液的那个51号宇宙。我还记得上面为了对付南极前文明遗迹里的割据势力,给小行星装上发动机扔下去。他们那些物质穿梭舰和飞行炮艇相比之下还不如火柴盒,整个南极地下空洞都塌了,所以全球就统一认识开始接受改造了......”

林淮生表情唏嘘,然后问:“怎么了?”

“没什么。那你听说过《国家意志》吗?”

“没有,怎么了?”

康曼德抬头,看了看远方空中开始显现的机影:“贺凡的坦克来了,咱们就别浪费时间了。不过那是本很有意思的书,你可以以后抽空看看。”

“......莫名其妙。”

林淮生嘀咕着,同时把热切的目光投向半空中。十四架雷鹰运输艇的机影已经渐渐清晰起来。与以往主要负责人员运输与火力支援的雷鹰炮艇不同,雷鹰运输艇的主要职能是载具运输。雷鹰炮艇上的载员舱在运输艇型号上变成了电磁夹具。

林淮生在战前准备时,曾经力排众议地强调,要在部队运输序列表中优先运输一支精干的工程兵部队,而且要是正牌的人联工程兵部队。他们降落以后迅速清除了跑道尽头的障碍,平整土地,利用起敌人遗留下来的建筑材料,以骇人的速度去完成乌萨斯工人一年才能完成的进度。现在跑道正在进一步延长——按照固定翼运输机的快速机降经验,跑道每长一百米,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吞吐效率。

至于特别重要的单位,则有金贵的重型炮艇乃至重型垂直起降运输艇来单独运输。比如那个工程连和他们的工程机械。

现在塔钦斯卡娅机场上,虽然云集着人联、整合运动、罗德岛、卡兹戴尔等各方面的部队,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步兵。最重型的火力是星际战士们的等离子炮和保民军盾卫们的重型迫击炮。

即使是星际战士也不能替代坦克的职能——当然,你不能用T-55和阿斯塔特们比。坦克的装甲和重量赋予了其稳固性,在敌人火力威胁下不被压制继续观察和射击的能力;坦克上装备的坦克炮有车载级别传感器加持,在可以在昼夜的各种天气条件下对各种地面目标快速开火。而步兵不仅只能靠工事和隐蔽来保护自己,单兵的观瞄设备也是完全赶不上坦克的——包括星际战士。反坦克导弹和激光炮都会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尤其在夜间,根本无法对抗坦克。

所以,在机场中投送装甲部队是稳定防线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雷鹰运输艇在跑道旁缓缓降落,电磁夹具们纷纷解锁,一辆涂装着雪地迷彩的“费鲁斯”战斗坦克发出电动机尖利而微弱的轰鸣,开了过来。

坦克车长竟然是一名中校,他在降落后就钻出车体前方乘员舱的顶盖,一直扶着炮管站在炮塔前,居高临下看着林淮生和他简陋的指挥部——拢共四十来个人还拆成两半,指挥器材主要靠手提肩扛。

中校坦克车长跳下坦克,大大咧咧地走向林淮生。虽然已经天色方亮,但却是阴天。在各种补光增强照明的映衬下,他就像一个注定要成全林淮生的救世主。

“贺凡向行动前指报道。我有一个连的‘费鲁斯’坦克。”

“来得正好。刚刚得到情报,虽然咱们北面的第一集团军没有什么反应,但南面的第二集团军却像屁股上挨了踹一样。司令部向下面所属的各部队下达了攻击机场的命令。即使有空中遮断,也会有整建制敌军在夜间到达,我们需要做好……”

话音未落,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自南而来,一架双翼战斗机拖着长长的火尾出现在众人视野里,追逐它的两架歼三似乎对此时开火可能误伤机场周围密集的人员和物资感到顾虑,硬是从这架“书橱”的六点钟方向绕到三点钟处,才用几个短点射将其击落。

康曼德说:“那些原始电风扇不能更低慢小了,空军打起来还真不容易。看吧,敌人已经在应对了。地面部队也是迟早的事儿。”

贺凡嗤之以鼻:“晚来不如早来的好。”

“对了,师首长之前向我提起你,他们说你的单位是整个人联大军团里也数一数二的坦克部队。”林淮生不无恭维地说道。

“那还用他们说?”贺中校的回答直截了当,倒是让林中校一时有些下不了台。

“嚯,还是这臭脾气。”康曼德在旁边打圆场,“行了,赶紧准备吧。等夜里遇上敌人装甲突击艇甚至陆行舰开创的时候,整个机场可都指望你了。”

“好,我马上出发。”贺凡并不多问,他转身几步,窜上坦克钻进驾驶舱。

“这位可够狂的。”林淮生不由得感叹说。

康曼德回答:“当初这家伙还指挥黎曼鲁斯的时候,曾经缩在陡坡后面,等混沌泰坦过来把他罩进虚空盾时再仰射,一炮废了那台战将级泰坦的腹部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