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3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第十二章 上课!

“武装力量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点个国策过了七十天就哗啦一下变出来的。它必须有背后的工业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支撑。”

康曼德从粉笔盒里抽出根粉笔,在手中掂着。扫视教室里的学员们。显然大家早就习惯了从他嘴里蹦出不明所以的词汇。

整合运动里那些“文化人”都坐在这里,他们都是之前在武工队里深入冻原时表现优异的人员,现在是部队的政工学员和民事工作表现优秀者。这些人将是未来的政工和行政骨干。

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出乎意料,但是,整合运动现在的整体共识里确实包含这个:爱学习。

这点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纵然这帮家伙还带着股“泥腿子,瞎胡闹,一身虱子两脚泡”的气息,但是他们其实无比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匮乏的恶果绝不亚于物质匮乏。现在有了机会,他们一下子就像扑进水里的海绵一样疯狂吸收。

对于这个班而言,其学习内容包括时政热点、哲学理论、科技前沿等,但是最多的还是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塔露拉第一次系统地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谷山脊河流走向,计算坡度,并在地图上标注敌我态势,还是在这里。

现在,塔露拉还是拧着眉头,旁边的阿丽娜听她讲着凯尔希的问题。作为军事干部旁听的爱国者和霜星在最后排默默听着,中间夹着某位老女人。

不过,今天的主角可不是“剧情人物”们。

康曼德清了清嗓子,双手压着讲台说道:“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整合运动以改造泰拉社会为己任。

“然而,把话说得明白些。现在的整合运动,是被人联地外兵团113师‘包养’的。它所获取的绝大部分资源不是来自泰拉社会,而是来自113师。大家虽然不至于觉得我们是在拴狗链子,但也都迫不及待想冲向西北冻原,跟以前认识的乡亲们一起干出些事业。

“而我们这个班的任务,就是向你们提供完整的政工教育,告诉大家‘怎么做’,并在中间回答‘为什么’。”

康曼德说着,已经将几个要点一条一条写在黑板上了。

“整合运动要走群众路线,这我说过不止一次;然而群众不是生来就要跟我们走的,这我也说过不止一次。

“昨天我们讲到,群众工作的基础,是让群众获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并且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利益去引导和发动群众。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迅速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的实际利益。”

康曼德和他的侦察兵们满西北冻原乱窜,除了收集人口外还有实地考察的任务。人联侦察员、113师的社会历史研究处、西北冻原的本地战友们耗费过无数口水、咖啡、纸张,整合运动的农村政策试行稿才开始成型。

整合运动当前的最大特点当然是紧紧抱着地外兵团这个金手指……不对,金大腿……也不对,只能说是精金制承重柱。除了人力以外,一切资源都相当充沛。所以当前考虑建立的农村基层体系,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吸收尽可能多的农户。

西北冻原像,但不是西伯利亚;也不是华北平原或黄土高原。就像乌萨斯帝国很像但不是沙皇俄国,更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关系;“这片大地”也不是地球。

当前西北冻原上的农村状况,是“大家都一样穷”的小规模村庄公社。沙俄也有村社。但西北冻原的村社不能与沙俄的村社画等号。

沙俄村社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农村废除农奴制后普遍建立起来的。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但土地归村社支配,定期在农户中间重新分配土地。地主是村社的“保护人”,负责监督和维护其土地范围内的秩序和安全,有权撤换村长或其他公职人员,有权向村社提议开除农民,直至将其驱逐出村社。未经地主允许,村社不得改变轮作形式和开垦空闲土地。

——沙俄的村社,是农奴制改革后国家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形成的基层社会生产和行政单位。有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而乌萨斯帝国基本管不到西北冻原,只有纠察队有事没事过来刮地皮算不得有效管辖。这里的村社只是西北冻原农民们在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下为了互帮互助保证生存形成的。

——西北冻原的村庄,只是因巨大的生存压力形成,先进点的是小农经济,落后点的勉强脱离原始公有制,还没“进化”到乌萨斯其他地区的农奴制那种较为先进的制度……

不过反过来讲,只要能解决生存保障的问题,在西北冻原吸纳人口就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整合运动预计的工作方法,是组织生存危机最为严重的村庄集村并屯。一个大型集镇将拥有200~300户家庭,凭借人联极高的农业开发水平和强大的生产力,让并村集屯的农民过上温饱型的日子不难。与此同时,在集镇内将派遣整合运动工作队建立政权机构,组织民兵,同时进驻一个排到一个连不等的正规军。

集镇除了居民点外还将成为一个堡垒,成为整合运动向西北冻原辐射影响力的据点。观察报告敌情、存储粮食弹药、部队宿营选址、存储武器弹药。

不必遮遮掩掩,这就是蝗军在东北搞集团部落制和美军在安南搞战略村的思路。蝗军虽然剿抗联成功,但造成农民大量死亡逃亡,永远失去了民心。而美军在南越搞战略村也弄得声名狼藉还效果不佳。

军事效果暂且不论,他们的行为都会引发极为尖锐的民生矛盾,是因为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而战略村本身又没有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给他们。农民失去生计,生活贫困化,能不选择逃离甚至造反吗?

但是西北冻原的情况截然不同——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冻原农民们的心理预期降到了“能活命就行”,还有地广人稀这一极大的优势。同时,整合运动政权还有113师这个直接把挂开到修改游戏代码级的作弊器。

比如说,人联地外兵团113师用合成粮食工厂和自动化高效种植工厂提供了十分充足的饲料粮和主粮,这就使得整合运动几乎不需要从农民手中拿走什么。

要知道,在俄国内战中,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要实行余粮征集这种颇为极端的政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需要庞大的军队,同时还要供应至关重要的城市和工厂,必然面临着沉重的粮食缺口。

而整合运动不仅不用收粮,还能放粮。这还不是用来宣传的作秀,而是113师的粮食产能确实可以轻松养活整个西北冻原的人口。再像来自人联的农机队、农技员、化肥和农具协助集镇开荒、改进生产和兴修水利。再像免费帐篷和有补贴的模块化快建房屋……有了资源余裕选择银弹攻势的整合运动几乎没有引起什么不满,就把整个西北冻原的聚居点分布按自己的需求重新配置了,也把这里的人口都变成了自己治下的根据地公民。

收获之后,由于产量提高,农民手里除了明年的备粮之外,还会有可供出售的余粮,这些粮食由集镇统一收购,然后进入整合运动政权的流通体系。农民们手里有余钱之后,通常会储存起来对抗风险。但集镇能提供牲畜甚至农机,发放低息无息贷款,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生病农民生产。

于是农民存钱备不时之需的欲望就大大减少了,这笔钱转化成的购买力则大大提高。这时集镇开设的供销社就体现出了价值,农民消费产品,手中余钱又进入到整合运动本身的经济流通当中。

一个有效的循环由此构成。

“总得来说,相比军队和行政这种脱离生产的组织,经济工作以较少的投入就能获得相当的收益。我们可以让当地人民生活取得比较显著的好转,收拢人心,将人口收纳到我们的有效管辖之下。当然这只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我们人联地外兵团113师的工厂不能一直让钢制锄头之类的产品干扰。整合运动面对迅速扩展的市场,还要尽快组织起本地工厂,建立起自己的产业工人群体。这又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了。”

有人举起手来:“我有个问题。”

康曼德点头:“说吧,亲爱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那位中年人身为文官小贵族儿子,却在报纸上发表大量激进的平权和革命言论,被乌萨斯帝国政府判处流放刑罚;他既不是久经考验威望过人的游击队长,也不是热情洋溢美丽动人的博学少女,甚至因为考取律师执照和在狱中准备毕业考试而发际线上移。可他却硬是在选举中当上了整合运动中央执行委员。

这个人说:“即使这样,这与人联地外兵团113师有什么关系?既然地外兵团认为人口是最珍贵的资源,那么为什么不尽快把尽可能多的人口归纳到自己的管辖范围里呢?”

康曼德笑了,一如既往,是看见乌里扬诺夫时就会很微妙的笑容,让大家感到奇怪。

“乌里扬诺夫同志。”康曼德收起突然跑题的思维,正色回答,“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但这不代表什么样的人都是有意义的。

“人联的社会运行,是高度劳动分工的。对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人,要求不同,复杂而困难。无论是生活在农奴制、原始村社还是移动城市中的人民,他们的素质都不足以成为人联所需要的公民。

“整合运动主导的政权,除了能协助我们推进泰拉的现代化建设以外,还能将人也组织、动员、改变。改造人本身,本来就是社会变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在当前环境中就有直观体现:改造还没来到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阶段,现在需要的是争取人们认同我们的观点,站在我们的立场。

“由外来的手对压迫者们完成革命行为,然后把成果发放出来,群众本身基本不直接参与革命行为,无法培养出真正的打倒剥削阶级的革命觉悟,反而甚至有可能会在同乡同族与帝国正统等旧思想影响下同情起他们。

“不是觉悟了的人民本身在先锋队的引导下,用自己的投票决定集村并屯中的争议,自己扛起武器和敌人做斗争,亲身参加公审纠察官和税吏;就不能在思想上完成真正的变革。”

乌里扬诺夫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注视康曼德,然后点了点头。

这时候,整合运动的最后一位中央执行委员举手提问了。

是个军队政工学员,还是个会写诗的忧郁系帅哥——只是个子比较矮。这位鞋匠家庭出身,蔑视一切神灵的神学院优秀毕业生,为了给律师助理的革命组织提供经费抢劫银行(就在市中心,与市政府与驻军司令部在同一个广场上!)而被捕流放;在乌萨斯军管矿场中硬是组织起一场感染者奴工暴动。他举起手来:“那好吧,总政委同志,我们竭力想象过人联描绘出的泰拉蓝图。这一切都很美好。但问题在于,贵方似乎是想要不负起那么多的责任?”

康曼德还是微笑:“问得好,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我倒想问问您,朱加什维利同志,你们就这么急着找个父亲吗?你们想要我们干涉,我们却绝不肯自己一头扎进来。”

全场寂静。

康曼德身体前倾双手支住讲桌,目光扫视全场:“我们所记载的历史里,有两个主导过一整个时代的大国。其中一个在各国挑选追随者时,像是有特别的天赋般,总能挑中那个国家里最反动、最落后、最与广大人民对立的群体。这个国家的军事技术与武装力量虽然世界一流,但是其武装起来的小国军队却常常陷入政治上的孤立,成为小丑般的存在。

“另一个国家则……对外援助根本不算经济账,只算政治账。像是吃了资源红利后有钱不知道怎么花的大撒币。它不注意改变受助国的经济结构,只输血而不造血;受助对象难以自立,只能持续不断要援助,而这个国家也不敢断援助,因为一旦切断,受助国就会直接倒向前一个国家。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我们明白了一点:社会是要组织生产的,如果社会改革做不到建立起另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生产的循环体制,那就是失败的。

“社会改革如果强行赋予了超出自然资源与生产力的新生产关系和生活水平,那靠什么来弥补社会运行高消耗与低产出之间的巨量亏空?反正我们地外兵团113师出不起,我们体量再大,也只是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文明,向大自然放血,我们还没有狂妄到这个地步。然而,老实说,现在西北冻原根据地的欣欣向荣,能同时做到高消费和高积累,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因为113师在不断向这里投资。

康曼德抬高音量:“我们从不藏着掖着,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你们:别的时候谈感情可以,谈钱的时候别谈感情,伤钱。我们给了你们很多东西,比如质量过硬的产品、出色的知识人才、双方都能接受的报价和稳妥的融资渠道。你们以后必须偿还这些东西,但这要等到你们在我们的帮助下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造血能力之后——我们希望受助方的整体发展与我们自身的长期盈利间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听起来很荒谬。但这是我们拥有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武力和优越的生产力后,为了更长远的利益放弃了短时间高强度压榨。这不是我们道德高尚,而是我们认为这才是实用的实用主义——最纯粹的实用主义反而不实用,就像不结合实际的理想主义只能用来想。

“不必太感激我们,我们只是做生意;不过,我们也不玩强取豪夺,我们只做生意。我们不会把你们当自己人,也不奢望你们把我们当自己人,我们不会要求你们负担‘自己人’应付的责任;但我们可以先当一个友善的陌生人,基于利益和道德相互合作,在一次次共赢的成功中慢慢成为朋友、建立信任,最后才会到成为自己人的那步。”

康曼德向着满屋子表情各异的听众们点头:“就是这样。”

这时候,塔露拉突然没有举手就直接提问道:“总政委同志,为什么跟我们讲这些?我们这个班的学员,职责不是在前线负责鼓舞军心和在村镇负责行政工作吗?我们只要知道如何给士兵们进行政治动员,怎么干好驻村办事员不就行了?”

康曼德笑着摇摇头:“塔露拉同志,想要缔造新世界,想让更多的人选择加入建设新世界的行列。而我们最需要的是在冷静思考过后,选择认同我们描绘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人。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明白吗?这话当然适用于各位,我对你们的期望是,你们在座的所有人,将来孤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年以后,就能让那个地方全都是整合运动的支持者。”

学员们当中掀起一阵私语,有人问:“这可能做到吗?”

“我们实现的‘不可能’多了。”康曼德答道,“记住,知识就是力量,你们要好好利用。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顺带多说一句,同志们,有人为自己的工作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头疼。我要说,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由直面问题的基层组织和群众商议,得到合理解决。没有出自本乡本土的基层组织,很难解决本地特色的现实问题——所以有了你们整合运动。

“只有能在最基层做好剿匪和民生工作这些艰苦、复杂、困难,也似乎没有什么大成绩的工作,整合运动才能在管辖区域里扎根,有着真正的生命力。”

西北冻原的、从城里来的、从更外面来的人们都沉默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PS1:

最近看见过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苏联笑话式黑色幽默: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谢谢,那你们能不能赶紧走啊?”

真·值得深思。

PS2:

玫瑰花蕾已然绽放

触碰着紫罗兰花

百合花从梦中醒来

在微风中点头含笑

云雀在云中翱翔

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而欢乐的夜莺

则在低声吟唱

——不管你信不信,这是年轻时的斯大林写的……

PS3:捏麻麻地,试水推本周无望了。我寻思这本的开头不比老书强多了,这几天也天天5k+,咋还是点击和字数差不多的逼样……

第十三章 突如其来

“从我们费尽心血从冻原上收拢来的一千个贫农、流浪汉和游击队员;到今天领导着上百个村镇,几乎囊括住了西北冻原的全部人口,铲掉了所有乌萨斯官方势力和绝大多数匪帮。整合运动有了些成就,也锻炼了自身。”

凯尔希听着康曼德的侃侃而谈,跟着整合运动的中央执行委员们走进了食堂。

虽然名头听起来很响亮,但考虑到中央执行委员会五人管理的区域和人口,只能说这是个县领导班子——而且别说百强县,评个县级市都够呛,更像穷得当当响人还特别多的困难地区。

“凭借先进的采矿和冶炼技术,我们用乌萨斯军管矿场的名义向乌萨斯帝国政府官方上交的源石,比以往这里真的还在帝国掌控时还多,于是这里的异样就被乌萨斯帝国忽视了。”

凭借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贫瘠的西北冻原上,西北冻原根据地很快做到了主粮自给自足。大家在背风谷地与山丘向阳坡的露天耕地上种红麦和甜菜,在大棚和温室里种各种种子来自人联的新菜,在地窖里整蘑菇。所以就有了现在还不错的菜肴:炊事员们淡定地用大勺往不锈钢餐盘里砸进土豆泥、黑面包、土豆炖牛肉、西红柿炒鸡蛋、青菜豆腐,往汤碗里舀进罗宋汤。

康曼德则继续头也不回地说:“当然,我们也不指望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因为乌萨斯帝国的贵族、军头和官僚再怎么内部矛盾、贪污腐败、争权夺利,他们也清楚自己的一切都系于这个军国主义帝国。所以,建设好自身才是最关键的……”

塔露拉默默地戳了下康曼德的肩膀,总政委回过头,看见凯尔希已经端着盘子吃了起来。

“……上桌。”康曼德黑着脸一挥手。

之后坐在桌上的中央执委们囧囧有神地看着凯尔希用文雅而不失速度的作风扫荡了餐盘里的一切。

“阁下对我方最没有异议的应该是伙食水平了。”康曼德微微摇头。

凯尔希优雅地用手绢抹过嘴:“抱歉,让您见笑了。卡兹戴尔的农业水平着实……一言难尽。”

“不过整合运动是一个在理论水平、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的组织。哪怕您眼界再高,也不至于连这样的评价都不肯给吧?”康曼德继续说。

“您可以把自我评价上调一些,我不认为这是自吹自擂。”

康曼德点头:“很好。我还得说一件事,塔露拉同志曾经反应过这么一点,您似乎觉得我们忙碌于村子间的行为有问题?”

“并不,不这样是很难得到支持的……只是贵方未免在这种事情上投入了太多资源。我个人怀疑你们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凯尔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