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41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塔露拉点头,启动通信:“全体注意,按照预定方案,准备行动!”

罗德岛干员们把刚刚从冷冻休眠自动医疗舱中复苏的博士放上担架,小心翼翼地在走廊里走着。火焰在切尔诺伯格四处肆虐,浓烟席卷了各条街道,炮弹在切尔诺伯格的楼房和城市中及其周围炸开,这座庞大的混凝土建筑内回荡着爆炸声,通风设施将夹杂着硝烟的空气吸入建筑。让大家的一呼一吸都带上了硫磺的苦味。博士咳嗽了半声,罗德岛干员们就七手八脚地给他扣上了那个“祖传”的面罩。

当大家走出门口时,变故发生了,但是不太大——一小队灰头土脸的帝国军踉踉跄跄地冲上了这条街道,然后看着站了一整条街的保民军与罗德岛人员,字面意思地跪了。

刚刚赶到的ACE小队无语愕然。看着把破枪烂炮稀里哗拉扔了一地的帝国军,ACE不禁感叹:“真难想象乌萨斯军队会被压制到这种地步。”

“你要是有些基础的军事知识,就不难想到情况会是这个样子。”康曼德淡定地回答,“所以对你们的军事教育还得抓紧,罗德岛不过几百号人的战斗人员,质量还上不去就彻底完了。”

ACE刷拉一下转过头来:“您是说......”

“我不还在岛上挂名嘛。”康曼德回答,“近期会补充你们在军事行动上的能力,毕竟你们要离开乌萨斯了。”

“那可真不错。”ACE喃喃地回答,看着远方接天连地的火箭炮弹雨。

永不止息的炮火掀起了遮天蔽日的尘埃,明明正是上午,甚至是个晴朗的天气,切尔诺伯格却像是处在天灾前夕般昏暗。成群结队的火箭炮弹拖着长长的火尾在烟雾中穿梭。远方的城市防御地带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仿佛塔露拉全力全开在那边肆虐过——不对,塔露拉就是全力全开也不可能与7600门火炮、火箭炮和重迫击炮相比。

切尔诺伯格正在燃烧......

长达一个星期的全面围困中,出色的侦察和情报工作让切尔诺伯格方面军理清了这座虽然是自己名字来源,但并不熟悉的城市。

持续不断的远程打击和空中轰炸几乎瘫痪了城市外围区块的所有履带组,这座城市不可能逃离。而面对城市外围的护城河、壕沟与铁丝网,保民军工程兵投入了装甲架桥车,保证部队有效克服外围障碍地带。

为了掩护突破,保民军的炮火也并非单纯的远程曲射覆盖,各式坦克和重装甲突击炮直接驶到前沿阵地,在目视距离上直射“城墙”上幸存的火力点。那些未被炮火假暂停再急袭消灭的少数火炮和机枪被更加精准的直瞄火力关照,203MM榴弹炮的直射甚至能击穿最坚固的掩体墙。随着从100到203等多种口径的问候,帝国军瞄准城下的防御火力被全面压制了。

在几十米高的移动底盘上,也并不是什么纯粹的一块几十米厚水泥。从几十米宽,容纳人员和车辆进出城市的大型跳板到只容纳一辆车进出的小型出口,还有遍布底盘外壁的检修口和在检修通道里临时开辟的射击口。可以说,移动城市的底盘里是中空的,有着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网络和空间。几十米厚的外壁里也有防御用的军事工事。

高架突击桥与跳跃背包成为了克服底盘外壁的关键设备。得益于谍报侦察员们的努力,保民军精准地选定了主要突破地段。身穿跳跃背包的精锐步兵甚至盾卫战士直接越过数人高的履带组,跳进高度最低的那些破口里。而高架突击桥搭上了较低的缺口,身穿装甲强化型动力外骨骼甚至重型动力装甲的保民军精锐步兵们整排整连地涌入。

地下通道里的交火高度困难,但全装起步甚至有动力装甲的保民军突击队显然有着不小的优势。空占数量优势的帝国军只有手拉栓,在短促激烈的近距离交火中节节败退。更大的阻碍还是迷路和陷阱。

对帝国军而言,红脑壳们的速度实在匪夷所思。前所未有的变态炮火超出他们的所有设想,导致大批保民军突击队成功冲入了移动城市地下层。这又完全超出了帝国军的准备。前沿各师匆忙地把预备队扔进地下通道里,也没能挡得住保民军。突击队开始成功爬出地下通道,在移动城市的地表层出现,在城市边缘建立阵地。

进攻当然不是在每个地段都一帆风顺。帝国军的有些防御支撑点硬得让人傻眼——某处外围炮台光是203和240MM重炮炮弹就吃了五百发,主体结构依然完好。损失掉武器的帝国军炮兵纷纷抄起步枪加强进堡垒的防御工事里,迎战进攻的保民军步兵。

但在绝大多数地段,攻城部队几乎顺畅无阻地打开了通道。在东西南三个方向上的九个突破口内,保民军或是用加高的重型高架突击桥成功搭上了移动城市地表层边缘,或是有突击队已经抢占了控制室,放下外围模块的大型跳板。总之,在攻城开始后的两个小时,大队步兵、火炮和坦克便开始成批涌入切尔诺伯格。

但对于帝国军而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堆有着两个大螺旋桨的飞行器扔下了一堆......

大铁蜘蛛和小铁蜘蛛。

有双刃直升机,怎么能没有镰刀机甲和恐怖机器人?在看见那些拥有高机动性和复杂地形机动能力的多足步行机;以及拥有简易智能的小型辅助机器人时,帝国军官兵感觉自己在精神上大受震撼,几乎动弹不得——

毕竟原本他们该待的片场是防暴反骚乱,负责镇压打砸抢的感染者乌合之众;结果居然一转毛子主旋律片场《解放》,对面每把刺刀平均有三门大炮两辆坦克一架飞机罩着;现在还在往《星河战队》转型,用单打一跟铁虫子玩命!

第五十七章 《星河战队》

公园里的临光小队现在有些精神错乱:

他们的任务是接应博士撤离。但在预定的接应路线上,这处公园里多出了一群乌萨斯士兵。在经历了一堆头脑风暴胡思乱想之后,大家做出了判断:这既不是有高人盯上了自己,也不是因为自己被出卖了啥的。

——那些乌萨斯士兵的模样,明显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们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可能猜出来?

临光小队的判断十分正确。这个乌萨斯步兵营是第三集团军如今难得的“高素质”单位,它至少是完全由青壮年组成,并以军官、军士和老兵占比较大的单位。步机枪、迫击炮配置齐全,还有宝贵的战争术士。

但保民军的火力和突击速度太过匪夷所思,绝大多数预备队不是被猛烈炮火炸成碎片,就是任何命令都还没接到就跟保民军接火了。指挥系统的紊乱让这个原本该去防线上增援的步兵营滞留在后方。这个营的上级在战斗刚开始时命令该营转移到这里,是为了需要时能让这个营以最快速度赶往前线。结果来到这里以后,前面就没了消息。

军官们心急如焚,士兵们百无聊赖。同样的,远处的临光小队抓耳挠腮,只有保民军派给临光小队协助的四个特种侦察兵悠然自得。

那个组长淡定地靠到一手拎着大盾,另一手把骑士剑换成12.7X55MM重型突击步枪的耀骑士临光身旁,放低声音:“临光小姐,我们的增援马上就到。”

临光转头看看携带侦察兵们背后的单兵远程通信设备,反问:“能解决他们吗?”

“哦,来了,您自己看吧。”

于是临光回过头,正好看见双刃直升机射出的火流劈过毫无防备的人群。

来袭的武装直升机只有一架,但这就够了。

这架双刃的机头武器站里装着两门并联的三管23MM机关炮,机腹下还有一门30MM单管机关炮。转瞬之间,数百发小口径炮弹与火箭弹就落入了公园。

航空火箭的炸点连绵密集,犹如一张翻滚的地毯,将一群群乌萨斯士兵笼罩在硝烟尘土之中。大批乌萨斯士兵都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火箭弹炸成了碎片。加特林机炮喷出闪烁的火舌,暴雨般的机炮炮弹打得公园里焦土纷飞。还在奔跑射击的乌萨斯士兵在弹雨中血肉横飞。

在用机腹下那门长管30MM机关炮点杀几个还算有点威胁的战争术士后,那架双刃直升机就停火了。攻击不过持续了两分钟,而这个步兵营已经变成了加强步兵连,并损失了绝大多数支援火器。

惊魂未定的乌萨斯士兵们随即听见了悉悉索索的机械肢体运动声。

四只锋利的机械腿,闪烁着电火花的“嘴”,外形异常邪恶,仿佛地狱爪牙。

成群的恐怖机器人以让人恐惧的速度涌入了这家公园,铁虫子的浪潮中还有放大许多倍,除了四条比人高的机械腿外还有装备三挺12.7MM机枪与火箭发射巢的镰刀步行机压阵。

涌动的恐怖机器人扑入公园,跳跃的镰刀机甲从天而降。在地动山摇的震撼中,镰刀步行机上的驾驶员操纵着武器站上的三挺12.7MM机枪,肆无忌惮地瞄准着。

幸存的乌萨斯士兵们不知所措。短暂的茫然后,人们大多看清了镰刀步行机上的保民军军徽。又是一阵短暂的犹豫。

然后他们开枪了。

涌动的恐怖机器人蜂拥而上。这些小玩意虽然没有任何装甲防护,冲锋枪子弹就能打成蜂窝。可它们速度快目标小,就是拿着自动武器扫射也不易击中,何况乌萨斯士兵们只有莫辛纳甘?

浪潮般的铁虫子涌入乌萨斯士兵们当中。致死级输出的电击器咬上乌萨斯士兵们的躯体;刀锋般的机械腿刺进乌萨斯士兵的胸膛。用步枪和刺刀跟恐怖机器人混战在一起的帝国军官兵们尖叫着,其中不时响起伤者的哀嚎。

更要命的是那几台镰刀步行机——近在咫尺的人群被纠缠住,然后镰刀驾驶员们就兴高采烈地用12.7MM机枪疯扫。大群大群的士兵转瞬之间变成地面上残缺不全的尸体。

电磁肌肉关节发出有力的轰鸣,镰刀机甲那庞大的机械腿横扫,乌萨斯士兵尖叫着飞起。尸体落在临光脚边。

临光吞了口唾沫,这时有人戳戳她的肩膀。

“怎么......嗯?”

康曼德点头,然后挥动手臂。刚刚赶到公园位置的保民军盾卫们中站起一人,把步枪举过头顶向前走去。

......

恐怖机器人们“友好”地用闪着红光的传感器注视举手投降的俘虏,躯干上那个闪着电火花的“嘴”随着身体摆动,锋利的爪牙足够刺入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最大胆的乌萨斯人见到这些冰冷的四足金属怪物也会被骇得魂飞天外。

战士们在那些树木上直接捆炸药炸倒,身穿重型动力装甲的盾卫拖走那些树干。又一批直升机随即赶到,在这个刚刚开辟的着陆区扔下了成群结队的保民军步兵和轻型装甲车辆。部队立刻开始加强着陆区周边防线并向外延伸。

罗德岛干员们现在在一处小树林里,环绕着三辆重型步兵战车坐在地上休息。罗德岛的通信干员摘下自己的耳机,走过来汇报:“坏消息:‘坏家伙’号飞行时被炮弹破片打伤了,三个小时之内没法过来。”

“而且这个着陆区面积小,任务重,周围残敌也没有彻底肃清。环境这么差,投送部队可以冒些风险,输送VIP就是另一回事了。”康曼德在旁边插嘴说,“我建议返回彼得海姆中学,那边至少更加稳固。至于前往的路上,还会有我们帮忙护送。”

于是在短暂商议后,小小的营救特遣队继续从地面行进。并在短暂行驶后,并成功与从城市外围打过来的突击队会合。

恐怖机器人这种无人兵器对大部分保民军单位而言还是过于复杂,所以攻城部队主力中除了少数镰刀机甲外,还是那些老玩意:坦克、装甲车、突击炮、牵引火炮、动力装甲。

唯一有些不和谐的地方在于:这些老玩意太特么多了!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巷战都是一个坑死爹的战场选择。从耶路撒冷到斯大林格勒,从摩加迪沙到格罗兹尼,从地球那个可悲的大土球到突破天际的太空城,从那个泰拉到这个泰拉,凡是出现大规模巷战,毫无疑问都是绞肉机、绞肉机、绞肉机以及绞肉机。伤亡数字让人心脏停摆,弹药消耗犹如天文数字,刺激着部队指挥官和后勤部队的神经。

为了应对在大城市里展开全面巷战这个难题,切尔诺伯格方面军把大量的坦克、工程、炮兵和防化单位拆散开来送进各步兵部队。平均下来,每个负责组建“强击支队”的摩步团都能再加强一个配置重型动力装甲的战斗工兵连、一个85MM加农炮连、一个120毫米迫击炮连、一个坦克或自行火炮连。

这样一来,改编为“强击群”充当先锋的保民军步兵连都有五六门火炮和四五辆坦克装甲车提供支援,还有工兵排和防化排。突击队里的自动武器和爆炸物数量大大增加,每个步兵配了超过十枚手榴弹或者其他爆炸物。在如此可怕的火力配置前,帝国军那孱弱的武器密度当然不够看。

不错,第三集团军还有十二多万人的兵力,扛着过时的武器驻守在大大小小上千条街道中;他们还用铁丝网、有轨电车和各种各样的大小杂物与专业材料搭建街垒路障,还有模有样地在钢筋混凝土大楼里设置火力点,建立侧射倒打火网。

然后他们就在机械化军团的打击下几乎一触即溃。

原本应对线列步兵、骑兵与技艺术士的速成巷战战术,在面对武装直升机、坦克、装甲车、火箭筒和镰刀机甲时都成了笑话。不用送命的恐怖机器人和小型无人机负责前敌侦察;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步行机部队在楼顶间跳来跳去实施攻击;身穿X-01的战斗工兵有着远远超过轻步兵的防御和机动力,塞满附加装甲的坦克和装甲车上加装多挺12.7毫米机枪。上述任何一种武器的火力都足够把墙壁和街垒打成蜂窝。

凭借着准确的情报,保民军远程炮兵的炮弹一直围绕着军事目标爆炸。但突击部队面对在街道和建筑中驻守的敌人毫不留手——要与敌人短兵相接时还留手,那死的就是自己了。

在完全军事化的筑垒地域里,突击部队对每个火力点都是连带着建筑本身一起清剿。燃烧武器、爆炸物、机关炮和直接一跃而起撕开喉咙的恐怖机器人,让突击队所过之处不是尸体便是焦土。

而在居民区布置防御的行动遭到了全城和全军上下的空前反对:军人们知道敢玩这一套不会让自己少挨半发炮弹,反而会让自己从被优待的俘虏变成欠屠的战犯;平民们的态度从大贵族到乞丐都是一致的——别他妈把炮弹引过来!

这让保民军指战员们在突破外围防御成功进入城市内部时,没有受到太大阻碍。这里的防御者只是被击溃后退下来或者匆匆往前线赶的,来不及建立任何工事。只能往街道障碍或预先垒的沙袋墙后一趴,在楼顶或窗口里架设机枪。

并在接敌后被凶狠地蹂躏着。

遇到堵塞街道的街垒或者成为火力点的窗户,保民军会直接开火轰击,摧毁敌人的火力点,让敌狙击手和机枪手变成碎片。尽管保民军在进入居民区后已经相当克制,坦克不再开炮,步兵战车的机关炮只打单发,但连带损害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营救特遣队大大增加了护送力量,除了爱国者的盾卫与梅菲斯特的特种兵外还多出了康曼德和塔露拉——虽然由康曼德和憨狗带队突袭石棺的人联星际战士与突击步兵们都留守在那里,但塔露拉一人就起码顶一个机械化步兵营。

不过,乍一看特遣队还是维持着原来的态势:VIP与罗德岛干员进车,穿动力甲的家伙们在外面跑。有力的保护和重步战的视野,让罗德岛干员们仿佛置身事外,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

架着机枪的沙袋墙被一炮撕碎,后面的乌萨斯士兵们大多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断了一条腿的机枪手飞到街道中央惨叫,还完好的那条腿在满是浮土的街道上抽搐,用鲜血和泥画出诡异的图画。

街道上的尸体横七竖八,身穿制服或袖章的男人、老人、少年尸体一起在装甲车辆血淋淋的履带下变成肉泥。街道旁挂着白旗或白布条的门窗里露出恐惧和紧张的眼神,但也时常有人兴高采烈地打出红色的玩意。

“这些街区以小市民等中间力量为主,他们保持中立就没什么问题。”康曼德淡定地坐在重步战的乘员舱座椅里,向同车的罗德岛干员说,“而实际上,得益于乌萨斯帝国已经要完蛋的经济形式,连只追求安稳的阶级和阶层都对政权变化乐见其成,至少是不反对了。要是石棺在工业区,我保证诸位从进入到离开不用开一枪。”

坐在车顶的塔露拉从敞开的顶盖里伸进一只手,几乎是憋着笑地递给康曼德对讲机:“听听。”

对讲机里正传来广播电台的实时新闻,女主持人用着抑扬顿挫的语气,向听众宣布:“......在切尔诺伯格军警和市民的团结协作之下,少数流窜入城的赤色分子已经被消灭,大部分街区已经恢复和平。目前,军队包围了舒瓦克大道上负隅顽抗的叛匪,这次袭击很快会得到平息。请大家待在家中,不要惊慌,光荣归于皇帝陛下,归于乌萨斯!”

康曼德往身旁的显示屏上看去,看见路牌上标着“舒瓦克大道”。他又看向道路上朝切尔诺伯格纵深推进,源源不断的保民军人员和装备,与蹲在路边的大群帝国军俘虏,险些笑出声来。

像是应答似的,对讲机里传来了新的声音。不止是对讲机,变成雪花屏的电视里,呲啦作响的喇叭里,乃至摔在地上的步话机中,都传出了一个嘶哑但激情四射的男声:

“我们是泰拉人民保卫军切尔诺伯格方面军!”

连街道上向战场开进的赤色洪流都稍稍放缓脚步,倾听方面军电子对抗部门对全频段使用阻塞式干扰,强行向全切尔诺伯格广播的宣告。

“切尔诺伯格的两头鸡匪徒们,不要妄想你们在西北冻原、西南地区、北方荒原的血债不会被血偿!

“我们的钢铁之环包围了这座堕落的野兽巢穴!人民保卫军将碾碎一切胆敢违抗整合运动意志的人!

“放下武器!”

重步战与伴行的动力甲步兵们来到大道开头的路口,一个连的帝国军曾在这里阻击。而此刻这里成了地狱般的废墟,到处都是漆黑的焦炭。充当固定火力点的帝国军T-70坦克冒着烟瘫痪在道路中,恶心的肉香四处弥漫。

“停止抵抗!”

坦克残骸的炮塔顶部,是帝国军坦克兵奇形怪状的焦炭;路边的两座小楼前,横七竖八的尸体倒在楼前被12.7MM机枪打烂的沙袋墙中;那两栋小楼被机关炮、坦克炮、温压火箭筒和喷火坦克打得千疮百孔焦黑一片,现在还在燃烧。

“放弃希望!”

正在小楼里进出清理尸体的帝国军俘虏,害怕恐怖机器人胜过害怕飞机坦克大炮。几个恐怖机器人就够看住上百名俘虏,保证他们比卡普里尼兽亲还老实。他们显然对无数机器爬虫扑上来将战友们切成肉片的景象记忆犹新。

广播中最后高叫:“乌拉!”

从源源不断涌上大道的保民军队列开始,响应广播的欢呼蔓延起来。滚雷般的“乌拉!”从移动城市外围支离破碎的巨型履带组响到激战正酣的城市内部,甚至隐隐盖过了保民军持续不断的炮声。

罗德岛干员们沉默又畏缩地注视显示屏,看着整合运动滚滚而过的队列。

PS:刺猬猫把我禁言了,间帖书评都不让发???

第五十八章 斩首

与此同时,在切尔诺伯格市中心,深埋地下的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大厅里灯光通明,照射着忙乱不堪的人影。几十部电话机不停地响,紧张的声音在询问、斥责、狂叫。

保民军炮弹不断命中人们头顶的混凝土,飞溅的弹片在通风口的钢百叶窗上发出刺耳的响声。外面的街道上,爆炸腾起的尘埃形成一片持续的浓雾,换气系统只能把这些肮脏呛人的空气抽入作战大厅,咳嗽声不断。

坐镇在司令部的第三集团军司令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上将心情焦躁,不断地看表。在炮击开始的第一时间,他的司令部就吃了好几十发大口径炮弹,人员伤亡过百,被迫全部转入地下。而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刚刚转入地下工事里,就发现情况简直混乱到了极点:帝国军根本不敢想象的猛烈炮火呼啸而来,再加上猛烈的电子干扰,帝国军的通信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大批部队联络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