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22章

作者:冰霜恋舞曲

  刚刚他因为兴奋给忘记了,如今已经行礼告退,他也不好再开口了。

  …………

  赵兴到底还是高估了朝中那群文官。

  辽国有兴兵迹象的消息并没有传开,但是朝中的文官通过各种途径还是得到了消息。

  不过他们根本没有在意,继续上奏弹劾。

  这次他们弹劾的是王安石,他们也清楚弹劾赵兴意义不大,反而会惹得官家不喜。

  而青苗法是王安石提出来的,只有解决了王安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否则即便阻止了青苗法,以后王安石还会蛊惑太子殿下实行别的新法。

  开封府衙派人在下辖各县抓人,自然瞒不过他们。

  而这也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理由。

  在他们口中,王安石成了十恶不赦之人,蛊惑太子实行新法,更是肆意打击报复,导致民怨沸腾。

  他们不仅上书弹劾,这日早朝,以礼部右侍郎严宽为首的一群官员,更是直接当朝弹劾。

  官家闻言却是大怒:“如今辽国有兴兵之迹,尔等不思抵御外敌,却只盯着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简直不知所谓!”

  “陛下,事关储君焉有小事?祖宗之法不可改,太子殿下年幼,受其蛊惑,若是放任不管,大宋危矣!”

  礼部右侍郎严宽义正言辞,大义凛然,引得一众官员附合。

  大有不处置王安石,大宋就要灭亡的意思。

  韩章刚想出列,官家淡淡道:“青苗法之前从未有之,何来改祖宗之法一说?”

  “陛下,虽未有之,但青苗法实行不久,整个开封府民怨沸腾,王安石为了掩盖事实,派人四处抓人。长此以往,必然会激起民变。对太子殿下的威望,也有损害!”严宽说道。

  “朕怎么听太子说百姓对青苗法甚是拥戴,和你们说的并不一样?”官家说道。

  “陛下,太子殿下是受王安石蒙蔽,并不知道实情!”严宽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叫太子前来,当面对峙一下。朕倒是看看,你们谁说的是真的!”

  官家说完,不给严宽说话的机会,吩咐道:“传太子!”

  严宽微微垂首,眉头紧锁。

  他本以为北方边境不稳,官家没有时间和心情在这件事上多费心思,为了尽快平息此事,必然会处置王安石,叫听青苗法。

  却没想到官家竟然会让赵兴来和他们对峙。

  不过严宽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太子殿下才多大,哪里辩的过他们。

  “这件事等太子来了再议,现在先议议辽国之事。”官家说道。

  官家让韩章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让群臣各抒己见。

  其实这件事该商议的昨日都已经商议过了,如今不过走个过场罢了。

  朝堂之上的官员也清楚这点,并没有开口,而是由几个相公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官家询问了一番其余人的意见后,说道:“拟旨,英国公领兵五万,前往北方,北方所有兵马由英国公节制,防备辽国犯边。礼部右侍郎严宽,出使辽国,责问辽国为何无故犯边!”

  严宽闻言一愣,官家竟然让他去出使辽国。

  自檀渊之盟后,大宋和辽国出使频繁,也没有使臣被杀的例子。

  但是如今情况可是不同,辽国有兴兵之迹象,万一辽国真的出兵,他去出使就危险了。

  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是辽国在汉人眼里就是蛮夷。

  檀渊之盟以前,辽国也不是没有杀使臣的例子。

  “臣遵旨!”英国公出列应道。

  “怎么,严爱卿不愿意为大宋为朕分忧?”官家看向严宽说道。

  严宽在英国公出声的时候就回过神来,闻言连忙说道:“臣自当愿意,只是臣从未担任过使臣,怕误了大事。”

  “无妨,严爱卿只要像刚刚那般义正言辞的质问辽皇为何往边境增兵即可。”官家淡淡道。

  “是!”严宽嘴巴动了动,他心里叫苦不迭,却也只能应了下来。

  这个时候他若说不去,不仅官家不会放过他,传出去他的名声也臭了。

  这时,殿门口侍立的太监走了进来,躬身道:“禀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到了。”

  “传!”官家摆手道。

  太监行礼退了出去,不一会,赵兴走了进来。

  严宽刚来落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赵兴不参加早朝,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在东宫。

  宫里内侍前去传旨,加上过来的时间,怎么也要半个时辰左右。

  可是如今满打满算也就一柱香左右,也就是说赵兴早就在宫里等着了。

  官家让赵兴来和他们对峙,可能是早有预谋。

  “儿臣拜见父皇!”赵兴躬身行礼道。

  “免礼!”官家摆了摆手道:“礼部严侍郎弹劾太子洗马王安石,言其蛊惑你实行青苗法,而青苗法导致开封府百姓怨声载道,你有何话说?”

  “父皇,此话简直一派胡言!”赵兴故作恼怒道:“青苗法实行以来,百姓称赞有加,何来怨声载道之说?”

  “殿下居于深宫,不知民间情况,被王安石蒙蔽了。所谓的青苗法,条件苛刻,百姓很难借到钱。如今民间许多百姓都在唾弃王安石,就连殿下也受牵连,名声有损。王安石为了遮掩这些,更是派人四处抓人,妄图掩盖事实。”严宽说道。

  “严侍郎说孤被蒙蔽,又居于深宫,不知百姓疾苦。但是孤说的那些,都是孤派人打听到的,莫非孤身边全是奸佞小人不成?

  至于开封府衙所抓之人,孤也知道,这些人全是作奸犯科之人,证据确凿。开封府衙抓人,完全是按照证据,何错之有?”赵兴淡淡道。

第248章 第二百四十六 小人和君子

  不等严宽说话,赵兴看向上首的父皇,躬身道:“父皇,儿臣近日收到了万民伞,是百姓感谢儿臣把清量出来的田亩租给他们种,同时也是感谢儿臣推行青苗法,让他们能够有钱买耕牛、农具。

  严侍郎说儿臣受人蒙蔽,但是万民伞上的名字个个都查有所人,这难道不是民心所向?”

  “若是真的,自然是民心所向!”官家点了点头。

  赵兴闻言转头看向严宽,笑眯眯道:“要不孤把万民伞给严侍郎,严侍郎拿去挨个核实,看看百姓是否是真心实意,孤是不是被人蒙蔽了。”

  严宽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所谓万民伞,是百姓为了颂扬的德政而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万民伞自然不可能真的有万人签名,一般有个几百人就了不起了。

  不过不要以为官员得百姓送万民伞,就是真的好官。

  虽说大宋普及教育,识字的人远超之前的朝代。

  但是总体比例还是非常低,能在万民伞上签名的,都是当地乡绅和商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姓。

  官员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只要和乡绅商贾处好关系,给一些便利,离任的时候,他他们送个万民伞,给自己增加点名望很容易。

  严宽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道,这玩意他当年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就得到过。

  但是赵兴一脸自信的样子,让他有些拿捏不准。

  判断不出赵兴是随口胡诌,还是早有准备。

  “孤推行青苗法,并没有更改祖宗之法,只是因为开封府的情况因时制宜。去年清量出来的田亩租给了百姓,但是这些百姓缺少农具和耕牛,孤让官府借钱给百姓买耕读和农具,严侍郎觉得孤做错了么?”赵兴笑微笑着看着严宽。

  严宽心中一紧,赵兴的笑容十分和煦,但是他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不过他还是咬了咬牙道:“若真如殿下所说,殿下自然是没错的。可是殿下推行青苗法并未上报朝廷,于礼不合。而且殿下能够保证,青苗法一定不出问题么?”

  赵兴嘴角上扬,说道:“这件事孤禀报过父皇,父皇说孤使用的是开封府和下辖各县的钱财,并没有问朝廷要钱,无需商议。”

  上首的官家闻言狠狠的瞪了赵兴一眼,赵兴根本没和他说过这件事。

  官家心里生气,却也没有揭穿赵兴。

  赵兴并不知道这些,自顾自的说道:“至于严侍郎担心青苗法出问题,这件事孤也考虑过,孤并没有打算推广全国,在开封府这边也只会在这一两年内使用。严侍郎还有问题么?”

  严宽闻言有些错愕,很快回过神来,摇头道:“臣不知殿下深谋远虑,有些杞人忧天了,请陛下和殿下恕罪!”

  赵兴既然当朝承诺不会将青苗法推广全国,开封府这边也只用一两年,等于是变相服软了。

  他们弹劾本意是担心赵兴受王安石影响,将来会实行变法。

  既然赵兴都服软了,自然没有继续闹下去的必要了。

  官家闻言满心疑惑,赵兴为何会突然服软?

  不仅是官家,朝堂上韩章等有心变法的官员,闻言有错愕、疑惑和失望。

  赵兴清量田亩,推行青苗法,隐隐有变法之意,但是朝中那些支持变法的人,在赵兴受守旧派刁难的时候并没有出面支持。

  之所以如此,就是被官家当年搞怕了。

  他们也怕赵兴只是一时兴起,态度不坚决,还在观望之中。

  而且赵兴如今还只是太子,即便要变法,也得等到将来登基以后。

  因此他们并不急着站出来支持。

  一来是想看看赵兴变法之心坚不坚定。

  二来则是在等待时机,毕竟改革派在朝中人数不多,此时跳出来支持赵兴,难免会被守旧派打压。

  可是赵兴的突然服软,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若是他们支持赵兴变法,将来岂不是要落的和范大相公他们一样的下场?

  “既然这件事都过去了,那以后就不准再提了,退朝吧。”官家摆手道。

  “儿臣恭送父皇!”

  “臣等恭送陛下!”

  众人躬身行礼,等官家离开后,才直起身子。

  赵兴看向严宽笑了笑,离开了大殿。

  严宽被赵兴笑的有些发毛,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