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97章

作者:我是冠希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久.

第394章

  即使这么一碗苦涩黑漆漆的药汁,在当下的扬州城中可以叫卖到三两银子一碗,每个人都珍惜的捧着这个药,一口口的喝下去,像是在喝什么珍馐美味。

  孙思邈等人一直都在旁边观察,他们将所有患病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观察他们的症状。

  如果有人好转,就先转移到另一个大帐篷中,如果还没有好转,还要在这里继续进行观察,直到好转为止。

  发现有传二七三染的情形,更是要先将他们集中隔离。

  期间就发生了一起。

  小孩子高烧不退,一直咳嗽,

  刚开始,为他医治的大夫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风寒,但他越咳越厉害,甚至身上开始出现红点。

  不只是他,就连照顾他的人身上也开始陆续出现相关的症状。

  这下大夫感觉不对,赶紧把这个事情上报给孙思淼,孙思淼一听,心中慌乱。

  这不就是鼠热常出现的症状吗?

  患者会突发高烧,长期咳嗽身上还会出现小红点。

  他立刻下令要将小孩,以及他的亲人,还有帮忙照顾他的这些人全都集中隔离在一起,统一观察。

  果然几天之后,这些人都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

  孙思邈赶紧问小孩亲人:“小孩前段时间吃过什么?”

  原来小孩那会儿饿的实在受不了。

  刚好看到尸体中有老鼠爬出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将老鼠抓住,熬了一锅汤,肉全都给小孩吃掉了。

  虽然他们也感觉到了不对,但当时太饿了,忍不住。

  孙思邈感叹一声。

  “这恐怕就是鼠疫呀!”

  幸好这次出行,他们就带了鼠疫的特效药,这都是之前在长安在李承乾的帮助下,几人研发出来的方子,

  虽然还没有人试验过,这个方子是否能够根治鼠疫,但是孙思邈对它很有信心。这可是太子殿下帮忙研发的,效果岂能不好。

  现在在孙思邈心中,太子李承乾就是一个医学圣手,就没有他治不好的病。

  他派人将方子熬成药汁,给几个人都灌下去。

  为了防止鼠疫继续向外蔓延,派来照顾他们的几个人也是全副武装,把自己遮的严严实实。

  做到皮肤一点都不会接触这几个人。

  喝过药后,果然几天之后,他们咳嗽的症状开始减少,烧也开始往下退,身上的小红点开始消散。

  孙思淼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果然有救了。

  又过几天,小孩的症状最先好转。

  没有任何身体异常情况。

  幸好发现的及时,即将他们隔离起来,否则一旦大规模蔓延开来,携带的这些药材完全不够医治。

  这可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在几人完全好转后,孙思邈将他们这些天用的床单衣服等全都收集起来烧掉。

  这也是李承乾提供的方法,要将病人用过的东西全都烧掉。

  尽管很可惜,但还是不要留后患,避免有人舍不得把这些东西丢掉,捡回去又继续用,又会感染鼠疫。

  一场灾害就在众人的严防死守中消灭。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395章

  经过孙思邈等人的精心医治下活下来的人,身上的病症越来越轻。

  大部分人都已好转,只剩下小部分身体不好的,还需要继续观察,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还是粮食,不过短短几天,粮食就已消耗了两三万袋,

  尽管李承乾兑了不少粮食,但是剩下的这些粮食也最多只能撑十多天。

  分给人的粮食也只不过维持在饿不死,根本吃不饱。

  除此以外,还要安排进行灾后的工作。

  不管是粮食还是人手,都是一个大问题。

  需要重建堤坝,也需要补种粮食,这都需要人,更需要粮食。

  王景作为这次负责的人,每天愁得直挠头。

  他有15办法疏通水道,稳固堤坝,确保建成后即使发洪灾也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手中既没粮也没人,根本做不成。

  他也只好将现在的情况上报给李承乾。

  李承乾一听反而哈哈大笑:“不要着急,我有办法,我告诉你一招,包你满意。”

  王景还以为李承乾手中还有人手,或者是还藏了不少的粮食。

  没想到李承乾提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以公代赈。

  接下来将不再免费给人们提供粮食,而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粮食。

  只要愿意去修建堤坝或者是补种粮食的,便可以换取食物。

  这样一来不仅有人手去劳作,而且消耗的粮食也不会增多。

  花同样的粮食得到更大的利益。

  王景恍然大悟:“殿下这招太妙了。”

  “这样一来,不仅安了流民的心,让他们能踏踏实实干活,更不会引起人们的恐慌,还能减少粮草的消耗。”

  顾不得李承乾多说,王景立刻下去找人安排这件事情。

  当然要想把事情落到实处,首先第一步就要清点人口。

  原来很多人都与亲人走散,毕竟那场大洪水将很多人冲到四面八方。

  在清点人口过程中,反而让不少人与亲人团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很多小孩子都在这场洪水中失去家人,流离失所,而且他们年纪尚小也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干脆在扬州城内建起了育婴堂。

  只要年龄小于12岁的孩童皆可入住育婴堂,育婴堂会负责他们的吃喝住行。

  条件优厚,让很多人心里偷偷打起了小算盘。

  想将自家孩子塞进去,为自家省下一口粮食。

  但是育婴堂检查非常严格,只要有一名亲人被查到,这个孩子不仅会被退回去,还要向瞒报的家属罚一大笔钱。

  这就把很多人的小心思都打散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到了育婴堂,截止到人口统计结束,已有近千名孩子被送到了育婴堂。

  如果不是有不少的孩子都死在了城外,恐怕这个数字会更为惊人。

  因为孩子太多了,所以也在城内招了不少妇人,用来照顾孩子。

  当然提供的条件有也很优厚,只要照顾孩子一天便可以得到一日的粮食,这273可相当于一个壮年男子所获得的食物,所以有很多妇人踊跃报名。

第396章

  育婴堂筛选也很严格,不仅对她们每个人的身份都进行了调查,还对她们日常习惯进行了培训,力求让这些孩子得到最精心的照顾。

  其实王家几个媳妇儿也被选入照顾孩子,她们尽心尽力,生怕自己照顾不好被辞退。

  当然除却这个原因,她们也很心疼这些在洪涝中失去爹娘的孩子。

  将心比心,如果她们爹娘还活着,看到别人对自己孩子不好,估计在地下也死不瞑目。

  即使为了自己的良心,妇人们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照顾孩子。

  徐安腿脚还没有大好,但他执意要来育婴堂帮忙,他不想让自己像个废人一样每天坐在那里,让别人为他供吃供喝。

  单凭自己的良心,他也过不去这个坎儿。

  他知道最近太子殿下建的育婴堂里面全都是小孩子,就让他想起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所以也自愿前往育婴堂帮忙照顾小孩子。

  因为徐安能写会画,认识几个字,所以育婴堂的管家就安排他给这些孩子登记信息。

  主要是登记这些孩子的样貌特征,以及所记忆的家的大致情况,以便日后方便亲人寻找。

  登记过程中,徐安发现了一个小孩子与自己的儿子,特别相像。

  同样的年龄,而且身上的特征也是一致的,脚底都有一颗黑痣。

  但是因为孩子太小不会说话,所以也不能确定。

  徐安一知道这个消息,欣喜若狂,这代表很有可能他的亲人没有全死在那场洪灾中,还有人活着。

  他自己赶紧找管家,了解小孩的全部情况。

  果然是有人在洪灾中发现了一个木盆,木盆中就是这个小孩。

  因为捡到的人家中也是刚刚生了小孩,而且小孩不幸夭折了,所以他们把捡来的这个孩子当做自家的小孩一样疼爱。

  只不过在围困在扬州城的那些天,一家老小全都死光,只留下了这个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