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399章

作者:我是冠希

  百姓们势单力薄,根本抵不住这些人的恶意哄抬。

  但不管粮价抬到多高,还是该买还得买,人总是要吃饭的,也就在这样的恶意积压下,粮价越炒越高,一度达到了畸形的状态。

  直到李承乾进城处理扬州刺史,并在城外对流民赈灾放粮时。

  城内的粮价才稍微有所下降,但还是远远超过了平日的价格,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承担得起。

  为了平衡价格,李承乾派人摸清各家粮店背后的主家,直接将牵涉到的几家家主直接约到刺史府中。

  这几家其实也没在这一场洪灾中捞到钱,之前扬州刺史也盯上了他们几家,对他们勒索了不少的财物。

  这也导致他们不断提高粮价,好把这部分的损失弥补回来。

  但不管他们遭受多大损失,这部分也不能压到百姓头上。

  他们诚惶诚恐站在院内,心里都在猜想着李承乾这次叫他们是来干嘛。

  都担心李承乾也想借此剥削他们一次,这次的洪灾真的动了他们的这几家的老底,如果再被剥削一次,恐怕真的翻不过身。

  他们打定主意,不管李承乾说什么,都不能随意被他撬开这个口子。

  不过李承乾这次叫他们来还真不是为了这些财产,毕竟他手里有不少钱,根本看不上他们这点小打小闹。

  之前从他们身上搜刮钱财,更多是为了下他们的面子。

  李承乾直接开门见山:“我这次叫你们来,就是想和你们说关于粮价的问题。”

  “现在扬州城内粮价我让人调查过了,粮价已经高到了半两银兑一斤粮。”

  “我要你们直接把粮价降下来,最多只能在原来的价格上加一成。”

  虽然听到李承乾不是在问他们要钱,这几个人舒了一口气。

  但是粮价现在就是他们捞钱的利器,怎么能轻易吐出去。

  更何况李承乾这降价降的太猛了,要是真按这个价格来,他们估计都赚不了钱. .....他们开始和李承乾哭穷。

  “殿下,真不是我们不愿意,这些粮也都是我们花大价钱从其他地方买的。要是再降下去按这个价格卖,我们真的要亏死了。”

  李承乾冷笑:“你别在我面前装样子,我都是调查过的,我也不要求你们把全部的粮都降成这个价格。”

  “新粮可以价格高一点,但据我所知,你们手中有不少陈粮,都是之前粮贱时收购回来的,根本没花多少钱,即使加上这些年维护的钱也没有多少。”

  “按我说的这个价格,卖出去根本不会亏本。”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400章

  那几人面色尴尬,没想到原以为李承乾不知民间疾苦,没想到李承乾调查的如此仔细,这让他们不知如何继续下去。

  幸好有个人厚脸皮继续在李承乾旁边哭诉。

  “殿下,您不知道我们前段时间被那里林刺史要了不少的钱粮,手中真的没有多少,要是按这个价格下去,虽然那些粮食不会亏,但是也赚不了钱。”

  “我们多年的积蓄都要折出去一半。”

  他说的这话半真半假。

  折出去一半倒不至于,但肯定是有亏损。

15

  其他几个人见状,也跟着这个人在李承乾旁边哭诉。

  李承乾被几个大男人的哭诉折磨得脑袋疼,直接拔出大刀。

  那几个人不见棺材不落泪,一见李承乾拔刀。

  立刻安静了,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我会查清楚之前林刺史从你们身上要了多少钱,只要有证据,我会看情况将部分钱返给你们。”

  几个人大喜,没想到还有这好处,自然连连点头。

  李承乾冲几人笑笑:“但你们就要按我说的去做了,如果做不到,小心肩上的脑袋。”

  几个人都知道,不管他们理由是什么,最终都要按李承乾说的做,但能要回一部分钱,已经是意外之喜,不敢再和李承乾推诿。

  “我们一定按殿下要求的去做,毕竟也算是给江南百姓做一点贡献,也是我们几个积的福。”

  明明是被李承乾逼着做事,但这人说的如此正义凛然。

  就连同行的几个人也觉得脸皮太厚。

  李承乾被这人说的这话恶心的想吐:“快滚吧,明天我就要看到粮价降下来。”

  既然有决定了,几人赶紧回去准备降价。

  因为这段时间王景忙着规划堤坝,所以事后安置流民的工作都由李承乾来做。

  根据上次统计的结果,现在还活着的流民大约有6万多人。

  都是江南的百姓,李承乾按照他们原本的户籍将身体好转,没有大碍的人全都遣返。

  并开通了赊账业务,让所有的流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户籍信息,来领取种子粮食,还有耕种的农具。

  并减免了所有受灾的江南的赋税。

  未来一年只有无论他们种下什么,都不再需要向朝廷交税。

  这两项一出,一下让这所有的流民群情振奋。

  虽然受了洪灾,但是地中的肥力不减,甚至因为积攒了不少淤泥,肥力上升不少。虽然家中受灾严重,但只要未来一年内不向朝廷赋税,还可以攒下不少的粮食,只要将粮食卖掉就有钱可以重置家当。

  而且如果选择开荒,前两年的赋税也都免了。

  家里劳动力多的都选择去开荒,不论种什么,都够未来一年的开销了。

  这笔账,所有人都算的清楚。

  每个人都感觉生活有了新的盼头,都听从李承乾的安排,回到原籍重新补种土地,等待新一年的丰收。

277

  所有的事情都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第401章

  李承乾盘算了一下时间,他来江南已经两三个月了。

  再有两个月,长孙雪儿肚中的孩子就要出生了,他原本打算着快马加鞭处理好江南手中的事情,就赶回长安,还能亲眼见到孩子出生。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李承乾刚准备要走的前一天,突然传来消息:东瀛有异动,抢劫大唐商船。

  一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气的捏碎了手里中的杯子。

  其一是因为打破了自己所有的计划,肯定见不到孩子出生了,其二就是对这个地方有刻骨的仇恨。

  想当年这些人在这块大地上肆意妄为,任意屠杀的丑恶嘴脸,谁也没有忘记。

  来到大唐,李承乾心中早就憋着一股劲儿,想好好收拾东瀛,没成想自己先撞上枪口。

  在遥远的海面上,三艘大船整齐排列向东瀛方向驶去,在海面上劈出一道道雪白的浪花。

  一个身着武士服装的人站在甲板上,高兴的清点此次收缴的战利品。

  他高兴的跟这次海船的领导者,八田一郎汇报。

  “将军,我们此次收缴了一整船的金银财宝,其中还有大量的丝绸以及瓷器。这次可发了!大唐人真有钱~」。”

  不过想起大唐的军队,他还是有些不安心。

  “将军,我们这次真的不会引起大唐人的注意吗?”

  八田一郎轻蔑的说:“据可靠消息,现在江南受了洪灾,整个大唐都很紧张,哪里顾得上我们这点小打小闹。”

  “何况只不过才抢了两三艘船,对大唐根本不算什么。”

  看着抢到的金银珠宝,八田一郎满意的点点头。

  这是他收割的战利品,按照规矩,回去至少能分三分。

  他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是沐川府下著名的大将军。

  船上的每个人都是实打实的东瀛战士,不过是将自己伪装成倭寇的模样出来向大唐人打劫罢了。

  东瀛这个地方地方狭小,但是人口不少,适合种地的土地并不多,而且收成也不好,所以各项粮食水果蔬菜都很短缺。

  耕种一年,收到的粮食也仅够果腹而已。

  他们早就觊觎大唐辽阔的土地很久了。

  他们知道大唐现在土地肥沃,而且每年都能收获不少的粮食,更重要的是大唐产出的瓷器丝绸等都是对外贸易的最佳商品。

  就连东瀛的贵族也都眼热,各个都追捧大唐的商品,在东瀛大唐商品是最热门的。

  原本往年东瀛都需要从大唐进口不少的粮食,花费不少钱财。

  而大唐却又不断的向东瀛推送自家的产品,还会再从东瀛赚走一大笔钱,导致东瀛境内,很多人对大唐商队都有敌意,认为他们只会搜刮东瀛的钱财。

  之前李承乾拿出了高产的土豆,红薯,还有水稻,大唐现在粮食肥沃,每个人都可以吃饱饭。

  东瀛自从知道消息后,俯首称臣,拿出不少贡品,向大唐请求交换高产的作物,但是都被拒绝了,这就更加深了他们对大唐的仇恨。

  加上今年江南受到洪灾。

  ...................................(了赵赵).....................................................................................................................................................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汉.

第402章

  江南不仅没有产粮,还向各地借了不少粮食,所以今年整个大唐的粮食都很短缺,粮价一下炒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