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14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说不定还能种出来什么源石茶之类的特产品种呢~”虽然星盟的这类特产品种除了极少数撞大运的外,基本上都比原种糟糕不止一点半点,仅有的几个厉害的还是药用和经济类的作物。

“没人会喝的吧~”叶莲娜歪歪头,源石茶这种东西根本不会有人喝的把,正常人对于这种东西都是避之不及的,感染者更是在找死。

“也对啊,不过把源石成分剥离之后,说不定也很特殊呢?”

“我觉得......大概不行”白兔子认真的点点头,这个工坊确实有过滤掉源石的能力,但是那样的话,风味肯定会被破坏到极致的。

这就好像为什么没人会吃源石虫一样,哪怕是把它的源石剥离掉也没人吃,且不说有毒的问题,就是没毒也不能吃啊,难吃得要命。

吃毒蘑菇的是冒死品尝那极致的鲜味,吃源石虫的,叶莲娜只能说那大概是为了让自己死得比较具有艺术性。

“好了,尝试一下就够了,这东西还是保存起来比较好,以后有机会再拿出来。”夏凛把剩下的茶叶放好,重新密闭盒子,不过就算是做了这一系列的处理,如果要保证赏味的话,最好还是在一两年内陆续拿出来喝掉。

喝完下午茶后,天色已经渐渐黑下来,可以直接进入晚餐的时间,晚餐的内容很简单,还是千篇一律的调味过的土豆泥和卷心菜汤。

不过为了庆祝和伊万那边的感染者们达成了某种初步的共识,更主要的庆祝农场外的20亩生地开始开荒,餐桌上增加了一组烤鸡翅,这简单的菜色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感到很满意。

“慢慢食物就会丰富起来,说起来,你上次采集回来的那些药草我看了看,有一部分的性质接近我手头上的香料图,如果毒性检测没问题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在室内用温箱栽培一部分。”

“还有,明天开始,我教你开车”夏凛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感染者身上,他在农场出入道路两侧已经砍伐清理出了一大片的土地,用于耕生地的重犁还在生产线上完成后续的加工,明天就差不多可以用了。

并且第二台更大马力的拖拉机电动引擎夏凛也装了一半,得亏了那些感染者送来的废铁里面含有不少稀有金属元素,这个过程才如此容易。等叶莲娜学会开车,他就可以把那个手扶拖拉机拆了,换成真正的农业用拖拉机,可以拉动重犁的那种履带式拖拉机。

而且通过加装机械臂还能变成一台迷你挖机,这样挖水渠的速度也能大幅度的增加,毕竟挖机这种东西一分钟的工作量够他们两个用铲子干半个多小时了。

夜幕下,一群人默默的出现在布告栏边上,窃窃私语一阵后,按照之前约好的用放在布告栏边上的木箱子里面的铅笔在其中几张单子上划了一个圈,然后从旁边棚屋里面拿出工具互相分发下去重新散去。

第二天,大约三十多个较为强壮的汉子出现在圈好的地方,一言不发的开始挖掘地上的木桩和树根,带着厚厚手套的妇女和孩子则负责处理那些灌木和荆棘,一直忙活到深夜才离去。

由于感染者的食物和营养不足,加上还需要行走快70公里过来干活,所以采取的轮换的方式,先由挑选出来的一部分没有战斗和训练任务的盾卫带着较为强壮的男人在附近建立一个小营地,然后他们干一段时间后第二批人派出抵达后再返回营地。

双方都默契的保持了这种具有一定疏离和隔阂的交互方式,毕竟感染者和夏凛互相都缺乏信任,能够这样互取所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开手扶拖拉机确实没有什么难度,只花了一天的功夫,白兔子就可以自己开着到处乱转了,第一时间,夏凛就让她载着自己去检查了工地的情况,不得不说,伊万那些人干得不错,才两天功夫就清理得有模有样了。

他从车斗里面搬出两箱子营养饼干放在布告栏下,然后把那些清理出来堆积在指定区域的树根、荆棘、灌木等垃圾带走回去加工成肥料和营养膏。

农场周围的树林经过几个月的砍伐早已经空出来一大圈,夏凛可没有一点心疼的把视野内的木头全砍了,密密麻麻的树桩只能靠人力来一点点清理。

但是,这个工作就不能交给那些感染者来,只能自己来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和双方互信加深,最终这两片田地会接到一起,变成一个真正的农场规模的种植区。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天气逐渐变得暖和起来,气温从零下一路飙到快三十度,正式进入盛夏,让爱国者有些诧异的是,乌萨斯军方居然没有趁着盛夏展开军事行动,不过,他也乐得如此。

现在感染者们手上已经有了一点食物储备,那些饼干吃多了肚子不怎么舒服,而且很难吃,然而却是可以吃饱且营养均衡就是他最大的优点了。

爱国者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准备让手下的盾卫们好好的修整一阵子,伤员可以不必一路颠簸,精挑细选出来的感染者新兵也能有时间进行训练。

那些长时间高负荷使用源石技艺的老兵也不用压榨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能够让不堪重负的身体有一个稍微的缓解恢复时间。

“终于开始灌浆了”夏凛站在二号温室里面,面前五层水稻都已经进入最关键的灌浆期,一条条青色的稻穗微微晃动着,再过大约15天左右,谷粒完全成熟变为金黄色垂下,就是收割的时间。

此期间对于水肥的管理需要格外的注意,在收割前大约7~8天,他就得减少水的供给,维持根系处于薄水状态,也就是当谷壳发黄的蜡熟期开始执行放水作业。

他种的水稻是每种各一半,一半是产量接近2吨的拿来吃的,一半是那种极为抗艹的拿来在外面的野地播种用的,无精细田间管理的话产量大约在450~600千克,精细田间管理加水肥合适的话,可以达到650千克往上,最高可以达到800千克以上。

不过,这种号称随手往田里丢也能长起来的超级稻就没有必要上太精细的管理冲产量了,那是本末倒置,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水稻夏凛也不打算在生地种植。

生地的话,他准备先种耐贫地的玉米和薯类,然后上大豆和豌豆,之后再换成小麦和水稻。不一开始种水稻的原因是水稻耗水比较大,而且这地方是冻土,估计野地种植还是不要太浪了,老老实实的玉米和薯类起步,然后豆科轮种养地,之后再上水稻小麦。

至于说荞麦、小米等玩意儿就等这些变成熟地再说吧,这两个东西本身产量就特么的可悲的一逼了,再种生地上,那简直是在浪费土地和肥料。

所以,这批抗造的超级稻会继续育种、育秧,放在农场内的用合成土壤铺的水田内种植,进一步扩大种子数量并让它们初步适应一下本地气候再往外面的生地移植。

同样,不管是小麦、大豆还是玉米都需要育种增加种子数量的,他手头上的种子数量是不够一次性大规模播种使用的。这些本来就是用于建立一个专门的育种场,用来批量制造种子用的,不然靠这点数量完成对小半个行星大小的农场播种,给空降仓全塞满都不够。

而且这也只是第一批而已,按照计划,之后几年,每个月路过14号殖民地的定期运输船都会投放数量不等的空投货舱补充更多的种子,然而,现在夏凛只有这么一点种子,扩大种子数量才是第一要务。

七八天天的功夫几乎是转眼即过,就进入了实打实的农忙时间,蓄水池那边已经挖好,叶莲娜整天负责开着拖拉机去检查那边的合作土地的情况,然后给他们送去新的补给品。

夏凛倒是不担心她的安全,因为要求她每次必须在下午之前赶回来,而且有什么不对,直接开枪,并且还给拖拉机的驾驶舱加固了一下。

夏凛这边就负责全天候的盯着进入蜡熟期的谷子,看着谷子背面的青涩一点点褪去,由青绿到蜡白再到微黄,就是开镰的时节了。

去监工的白兔子也被叫了回来,两个人穿着长袖工作服,各人带着一顶编制帽站在如金色浪涛般的植株之间,“之前我教你的会用了吧?”

“会了”白兔子点点头,举起手里的镰刀。

“很好,我负责左边,你负责右边,开整!”水稻的收割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因为是在小型的温室种植,而且他还没有农业无人机,所以只能手动收割。

唯一的优势是室内种植场,他把顶棚遮阳板一关,空调一开,就凉爽多了,不用担心水分蒸发谷粒提前脱落,也不用担心一场暴雨把收成全泡汤。

镰刀迅速割到禾束,按照四五束一把的顺序割倒丢在中间的过道上,等割完一列后,将一束束的水稻用纤维绳扎起来,倒过来挂在支架上晾晒。

在两侧五层十列全部割完后,在定向反射灯的照射下,开始进入脱粒准备,这个倒是不需要人工来完成。

一束束的禾谷塞进机器内,听着机械的工作声,黄白色的谷粒如金色的瀑布般滚落在聚合物框子里,一寸寸积累起来。

沉甸甸的谷穗转变为了堆成小山的用两种色彩表示的谷粒,其中蓝色框子的部分是可以直接送去烘干脱壳变成吃的白米,而红色的框子部分需要送去育种舱,发育为新的秧苗。

第二十一章 干饭人

“这是就稻米吗?好奇怪啊”叶莲娜伸出手指拨动着框子里面的经过初步脱壳的糙米,一粒粒饱满的米粒随着细嫩小巧的手指流转成一个个小漩涡,光滑而细腻的手感让人有些爱不释手,当抽出手掌的时候甚至还带着淡淡的谷物清香。

“这是没处理过的糙米,还得再倒进去处理一次”夏凛不打算加工为精白米,为了不至于得脚气病,适当的保留一部分的糙米成分还是可以的。

碾米和椿米是一个极为耗费劳力的事情,在古代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苦刑来作为犯罪的惩罚,即便是机械化的时代,对于米粒的恰当加工也是一个在技术和时间上需要作出妥协的事情。

从未经历过农业生产的城市居民,特别是那些精致小资白领们是不会明白超市和粮油铺的白米要经过多少工序和辛苦才能让他们用那样一个廉价的价格买到。

“快小半年了,总算可以吃上正经的米饭了。”夏凛更是感动得快要热泪盈眶了,作为星际时代的居民,他的饮食习惯和大部分的星盟人一样,是不分米饭和面食偏好的——但是,土豆和卷心菜他不是个正经的饭啊!

“米饭?”叶莲娜好奇的望向他,然后就被捏了捏兔子耳朵,“快去拿袋子,要打包了”

由于稻米的数量不算太多,不算留种的部分,剩下的大约在一吨出头的样子,所以,就不需要建立专门的谷仓。

用米店常用的那种编织袋装满后,堆积在工坊仓库的空闲地方就足够了,50千克一个的米袋子装了20个,还另外多出大半袋米来用于接下来吃。

不过,在吃饭之前,夏凛从仓库取出新的种子,在温室内开始种植,这次是大豆,还是那句话,他的种子量不足以大规模播种,所以先用温室不用管季节的优势扩大种子量是必要的开垦准备工作。

普通大豆需要大约4个半月时间来成熟,星盟的拓荒用大豆则因为进行了基因改良处理,其根瘤更加发达,有着更好的固氮作用而需要更长的时间生长来改良土壤。

其最初的设计对象是对付月球种植用的,月壤没有有机质,无法直接种植,所以利用这种改良豆科和高压氮气舱,还有一些适当的添加喷剂,就可以把月壤,特别是采矿后的粉碎月岩在3~4年内逐步转为可种植的土壤。

而如此强大的功能的代价,就是这批大豆的生长周期长达180天以上,也就是半年左右,不过,他也种植了一些用于制造调味品的速生大豆品种,只需要三个半月即可收获,产量不高,对于病虫害和土壤的适应力也较差。

玉米的扩种工作是在之前种土豆的那个温室里面开始的,而土豆、卷心菜、白菜、萝卜、青椒、番茄和茄子都已经移动到这一个半月来新建的第三个温室,也是最大最简易的一个温室。

依靠气凝胶保温层和碳纤维板、金属框架和少量泡沫铝搭建的一个仿佛一座机库一样的巨型温室。

双层碳纤维波纹板夹一层气凝胶,没有任何内部复杂的自动化设备和温控设备,在这个高度为三层楼高也就是接近10米的半圆柱温室内,大约1/3的面积已经种上了这些蔬菜。

不过更大的空间还是空空荡荡的,为了避免这过于空旷的空间造成保温效果下降,夏凛不得不再给温室里面的蔬菜们加了一个单独的塑料膜大棚。

之后他会增加更多的合成土壤种植台,然后就是搭建支架和空中步道,这样第二层也能种植新的作物,接下来是第三层,第四层,一直到最顶层。

除了种植正常的农作物,这里还能用来种植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使用,比如说各种花卉和染料植物等等。

现在还是用于种植各种蔬菜,比如说夏凛现在就在给新出苗的番茄和茄子搭支撑用的木头架子,本来应该用竹子的,但是那东西......在雪原上就不用指望了。

细致的捆扎好最后一捆架子后,透过透明天棚洒下来的阳光已经是玫瑰红色,夏凛直起腰擦了把汗,在附带的浴室冲了个凉后换好防护服走出温室。

这些蔬菜大约2~3个月后陆续成熟可以上桌,但是现在还是只有卷心菜和新加入餐桌的蘑菇们,嗯,随着天气转暖,夏凛成功的把好几种当地的食用菌菇都发了出来,蘑菇长得非常的快,几乎一两个昼夜就能生长起来。

加上星盟培育的食用真菌,各种蘑菇、土豆和卷心菜就是主要的食材,当然,还得加上庆祝稻米丰收的鸡蛋和鸡肉。

在回到工坊之后,夏凛首先去看了看人造子宫内的六头牲口,长得最快的已经有初步的形状了,不过,距离可以放出来饲养起码还得半年,距离可以拿来干活得一年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成本、奢侈和浪费问题,他们最迟下半年冬天就能吃上富有毛子风味的土豆炖牛肉,不过,真的要吃土豆炖牛肉的话,如果不能从当地人那里买到牛,那么起码得两三年后,成群才行。

不过那会儿工坊里面的肉类生产线就派上用场了,按照这几个月的观察,夏凛觉得星盟风格的土豆炖牛肉罐头应该在当地很有销路。

“咣!”一个圆滚滚的还在冒着热蒸汽的机器放在了厨房桌上,叶莲娜端着一盘烤好的土豆片出来,好奇的看着这个东西,“这是什么?”

“电饭煲”对于星盟来说,属于人类历史最长的电器之一,哪怕冰箱都从制冷原理到结构换了几代了,唯独电饭煲这种东西,除了增加了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外,本质依然没有任何改变,并且还在每一个家庭炊具当中发光发热。

揭开厚厚的盖子,一股新米饭的香味顺着热气扑面而来,“好香啊!”叶莲娜嗅嗅鼻子,对于缺乏食物和尝过真正的“饥饿”的人来说,白米饭的甜香味是极为浓郁的。

啊,现代人表示米饭没过去香,一小半是米的问题,绝大部分的问题在于,你没有过去饿,各种副食、零食和调味品早就把你舌头和肠胃养刁了——不信这话的,请绝食或者斋戒3天之后,煮一锅米饭试试看。

一大勺热气腾腾的米饭扣进碗里,然后浇上褐色的蘑菇浓汤,用星盟特产鲜菌与当地的几种杂菌,加上鸡肉茸与鸡汤一起熬煮出来的蘑菇浓汤味道鲜美香甜,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而且星盟的这些菌类生长快速,不挑基质,还能减轻分解池的负载,把当地的土壤和木屑变成新的土壤——因为它是从虫族那里进口的,更准确说是“定制”的——原型是用来铺菌毯给虫群吃的。

当然,蘑菇的热量含量极低,哪怕是可以消化纤维素的虫子也不能完全靠这种东西活下来,最主要还是转换土壤,老实说,星盟的农业科技和产品里面,有大约20%左右的部分需要打上虫族专利的。

深褐色的汤汁迅速浸透软糯的米饭,与谷物的香甜融为一体,而吸足了蘑菇汤汁的米饭也变得更加的易于咀嚼,每一口都有着绝妙的口感。

“这个真好吃,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

“啊,产量还很高呢,啊,说道这个,你下次去通知伊万他们可以来交易一部分的稻米。”虽然他们现在吃营养饼干还能吃饱,但是营养饼干和米饭的口味还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好”白兔子点点头,作为负责检查工作的农场人员,她和一部分感染者稍微熟悉了一些,虽然双方都依然是隔着一段距离,默默的干活,默默的搬运食物和补给品,但是现在进出的时候也会稍微的点头致意或者挥挥手什么的。

山谷营地,“我们得离开这里了”爱国者整理好桌面上的文件,“我们不能再待下去了,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老爹?”

“我有种预感”爱国者拍拍伊万的肩膀,“你带几个人留下,引导感染者分散避难,然后确定安全后跟上来”

“是”伊万点头,没有更多的疑问,盾卫部队就是这样完全依靠爱国者一个人的威望来维持。

“对了,农场那边,你也注意一下,别让感染者和对方发生冲突,还有......算了。”爱国者本来想说还可以考虑发展为己方的支持根据地之一,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算了,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是在乌萨斯他们之间隔着三重大山。

第一重大山是感染,也是最大的一个,正常人不会想和感染者一起生活和居住,即便对方不歧视感染者恐怕也不会,那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第二重是利益,虽然这些日子合作的还算愉快,可是那是建立在利益交换上的,游击队能够拿出来让对方全心全意支持的利益嘛,那是不可能的,与其不断的消耗双方那点情谊还没有任何实质进展,还不如决口不提这事情。

第三重就是威胁,和游击队走的太近的话,乌萨斯官方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据点,一旦自己这些人给对方带去了巨大的麻烦和可怕的军事威胁,那么他们会选择做什么事情就很好理解了。

爱国者一点都不想让自己的支持者变得更少,更加不想在未来处决出卖盾卫部队的叛徒,那并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与其让这种背叛必然发生,还不如干脆维持这样的情况。

“军部在做什么......”爱国者扶着盾牌,看向山谷外的茫茫林地,有些不解,乌萨斯官方居然对于自己这些人袭击矿场不闻不问,之前还可以说是冬季,那些军官和贵族才不会想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离开他们豪华的庄园和移动城堡。

可是现在已经是盛夏的季节,正是乌萨斯军队例行公事一样进入雪原清理游击队的时候,这可不单是完成任务,还是他们的“创收”方式,那些被怀疑支持游击队的,甚至只是对于加征的各种费用有怨言的村落和小城镇就是创收的来源。

用典中典的台词说就是:和盾卫部队在雪林打游击战的胆子他们是没有的,但是接着打游击队的幌子捞钱的胆子他们不仅有,还很大!

而熟知这些人尿性的爱国者才有这种不详的预感,是什么让乌萨斯的几个集团军都放弃了这个捞钱的事情,要么是他们找到了更好,且更急迫的捞钱来源并且这个事情的急迫性还在打击游击队对于矿场的破坏上。

要知道这些矿场的幕后老板,不是皇室,就是皇室庇护下的富商,还有就是那些手眼通天的源石商人和矿业集团,他们可是会催促这些乌萨斯军阀干活的。

而如果要把这些人安抚下来,并且替代这个捞钱的项目,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大,更重要的利益产出,在泰拉世界,这种利益产出幅度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找到了先民的新遗物,并且正在挖掘当中——为了这个挖掘工作,矿场的收益完全可以放弃。

而如果不是找到了更好的捞钱手段,那就是他们准备憋一波大的,彻底解决掉各路游击队和反抗势力,理由也是一样的,这些矿场幕后的势力终于坐不住了。

不管是哪一种,都意味着爱国者他们必须马上离开这里,如果是挖掘遗物,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会趁着盛夏交通恢复运来更多的感染者,而如果感染者不够,那么就会把主意打到周围的普通村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