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64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别的不说,偷厂里的东西,在门口丢石头,躺在货运道上讹诈,甚至纠结一群闲人围堵,就算对方雇了强力的保安,那也可以去殴打那些工人和供货商。

反正有的是办法让对方屈服,而对方一旦动武之类的,他们官面上的保护伞就会出头了,除非对方也是势力大的,通过官面上的关系互相沟通一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能拿到一点好处。

“我说的不够清楚吗?按照你们原本的行为,按理说应该把你们都当盗贼处理,不过,介于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收购这里,也管不到那么多,给你们发一笔遣散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小老虎一本正经的说道。

“臭娘们!你特么的不要不识好歹,得罪了我们.......”“然后呢?一群不知名的山贼来打劫我们的货车,还是附近的庄子出人来堵门,再来几个莫名其妙的寡妇来堵门?”敢遣散闲人和接受这个烂摊子,她也是做过功课的,这些人的常用手段门清。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最近边境事态不怎么和平,一大群我们也管不到的萨卡兹马匪跑了进来,你们最好是搬家去其他地方,工厂之外,我们也没法保护乡里,再说,这是大炎朝廷的事情不是?”

看着这些街溜子呆滞的面容,小老虎补充道:“我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吧?我们在这座工厂上投入了数百亿的资金,不介意再投入几亿资金来开路,与其买平安,不如打出个平安不是?”

直白说就是,不就是不当人嘛,这事情还有难度嘛?如果仗着乡里宗族和庄子里面的闲人势力,那多简单——泰拉还有奴隶和奴工呢。

甚至哪怕是在大炎,卖身为奴的奴仆也是存在的——一群萨卡兹马匪冲进庄子,把那些宗族大姓的带头门户砸了,财产洗劫一通,这些闲人街溜子绑了就送去乌萨斯的矿场挖矿。

剩下的人打散,分割,和萨卡兹农夫混编丢去卡兹戴尔种地不就完成了,剩下的真的老实本分的庄户人家和工人家庭,也能得到一笔压惊费——连打带消,再祭出举报有奖方式,只需要很少的一笔钱就能解决问题。

至于说大炎的当地官员,以卡兹戴尔的风格,杀官造反又不是第一次了,只要让他们无疾而终掉就行了,然后再给皇帝那边送一份举报信就完事,当然,以大炎官僚的精明是绝对不会闹出一大群武装部队在辖区内爆炸的事情。

“好了,既然你们这么有意见,那么遣散费也不给了,哦,对了,我差点忘记了。”小老虎低头看了看协议,“我记得大炎方面转让的是工厂和全部的工人,没说你们必须在厂里干活?来人,全部拿下!”

“既然你们不想走,那就别走了,乌萨斯那边有矿场等着你们发光发热呢。”反正火山熔岩面开采也没什么操作技术含量,就是十分危险,地面随时可能塌陷,硬质岩浆体和凝固的地面肉眼无法分辨。

操作长臂吊机和深入岩浆的打捞架的技术工作肯定轮不到这些不学无术的二流子,但是,在冷凝区域用铲子砸石头没问题。

“放心,我们是守法的商人,该给你们的薪资是会给的,统计一下人数,入乡随俗,按照大炎的标准给钱,有人上门来要人和闹事的就给我打出去,如果有人拦住我们的车队,躺着耍无赖就碾过去!”

要是在卡兹戴尔可没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军队入驻,挨家挨户统计人口和工作,然后合村并镇,拆分姓氏,对于那些所谓的族田族产,强制分配给全族家庭——将大家族拆成若干的独立家庭,而被族老宗长占据的祠堂和财产则分配给所有人。

这就意味着,除了少数的长房得利者,哪怕是这些大家族内部都是十分支持博士他们这么做的,而敢纠结闹事的就按照萨卡兹的传统,车轮斩的升级版本,把带头的宗长和族长全宰了。

毕竟,不管是老夏和博士都对于他们掌握的那点知识和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甚至于他们更倾向于彻底砸碎泰拉的全部传统,移风易俗,从根本上粉碎萨卡兹的部落隔阂,将他们捏成一个整体。

“那他们报官怎么办?”

“大炎跑去告御状一般是什么情况?”

“肯定走不到京城!”

“那你就让他们能顺利走到府城告状?我们即不欺男霸女,又不巧取豪夺,甚至还给他们工作和收入,如果他们不识相,那些恶棍做得,我们做不得?”不就是不当人嘛,谁不会一样。

“我拿他们当人,但是他们自己选择不当人,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当人,反正这里是大炎”又不是自己家的地盘,本来就不用考虑什么长久的统治和民心,只能说是出于基本的良心和习惯性给了相同的优良待遇而已。

事实上,小老虎显然高估了大炎的乡土势力的力量,这种基于小农思维形成的乡土势力,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在造船厂这边表现出了,既然不想给脸那就不用给了的态度,他们就自动软了下去。

特别是那个萨卡兹马匪的威胁是相当的结实有力,大炎的官僚剿匪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马匪的作风也是有目共睹的,面对可能整个庄子都给你夷了的力量和结局,还有这种手段背后表现出的态度,足以让他们闭嘴。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敢堵船厂甚至大炎舰队驻地的门,却不敢去堵山上的山贼的门的原因,理论上后者不管是装备还是战斗力,人数都低于前两个,但是,前面两个要讲规矩,要走正道,所以可以欺之以方。

直白说就是“好人就该让枪指着”,而对面如果表现出大号马贼的态度,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大当家在这里落户,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因不怎么祸害你们,但是你们要搞事情,那就对不住的时候,他们比谁都软。

毕竟,不管是官府、官兵还是别的什么都需要在本地经营和统治,而如果对方表现出根本不在乎统治,不需要你的钱粮、人力,甚至巴不得想个办法把你们全部弄死,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的态度的时候......

尤其是这些外来人完全可以做到把本地彻底祸祸一遍,然后拍屁股走人的时候,民不与官斗的高级版本就出来了。

当然,也有几个寡妇来堵门,家里儿子被抓的也有人躺在公路上撒泼的,然而,当一百多吨的重型载重卡车摆出一副:人行道不是很宽敞嘛?的态度的时候,这些之前还颤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就以惊人的敏捷从车轮底下滚走。

而剩下的人,大多还是随遇而安的,尤其是船厂开始按照名单上的工人家庭发放抚恤金和安家费的时候,更是收获了感恩戴德,他们的薪资和抚恤早就被那些个村霸和二流子伙同起来吃光了。

接下来就是正常招工和抓壮丁双管齐下,当地的官府已经沟通过来,来自朝廷和地方财政的双重压力,让官员们对于抓壮丁行为视而不见。

抓壮丁的主要对象就是各色街溜子和乞丐,经过甄选之后,确实是刚刚破产当乞丐,还有工作能力和意愿的就招收为青工,走正常招工途径。

而那些玩采生割折的就和那些二流子全家一起消失,别误会,当然不是杀了,毕竟这里是大炎的土地,在这里随便杀人不太好,但是既然他们在工厂的职工名单上留名了,那么就是工厂的工人,被调去其他地方工作也是很正常的。

工作地点就是乌萨斯的矿场,矿场塞不下,北境的淘沙工也是需要的,再塞不下,卡兹戴尔的农场和矿洞还能继续消化,最后实在塞不下的——分水山脉贯通铁路和穿山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也需要他们。

经过两三个月的治理,船厂周围的那些自然村和庄子全部消失了,搬进了新修的工人附属小区和附属农庄内,不愿意搬家的,自然有萨卡兹马匪上门劝说,当家族被拆分,务工的,种地的都被分割开,聚居在几个小区和农庄内后,原本庞大的当地宗族也就基本上解体。

特别是族产田地被分掉的时候,有不少老人说要去报官,然而......全部失踪在路上,而其长房子弟也全都在几天后失踪(送去别的工厂打工了),在大家都觉得是被心狠手辣的新东家处理掉之后,扎刺的人就没了。

何况说,大部分也只是心理上不是很习惯宗族消失而已,那分到手里的原本属于族长的宗族族田还是很香的,没多久就习惯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毕竟小区里面从超市到各种供给设施都有,而且价格也很实惠,除了左邻右舍都是不熟悉的人有点紧张外,不过,随着工厂开始清理设备,打扫厂区,修复厂房,三班倒的繁重工作,也很快让他们没什么精力去搞事情。

周边的这些村子大多都是以前的工厂工人家属组成的,只是后来渐渐的变得衰败起来,几乎找不到还能进厂工作的技术工人,最终不得不还是从卡兹戴尔调了一批人过来,加上几个还活着的老工程师一起清理工厂。

损坏的造船设备经过检修后,一部分状态相对良好的留下,剩下的选择报废回炉,然后向配套工厂采购新的设备,建造渠在组织了大量人力清理后,里面的各种脏污和杂草算是干净了,到处都弥漫着一股除草剂的味道。

厂房重新修缮,墙壁上了新漆,整整花了近半年的功夫,才把这座工厂整理到勉强能复工的程度,对于那些老人来说,焕然一新的厂区甚至让他们感到有一点点的陌生。

在拿了半年的最低工薪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盼望着开工,毕竟不开工就没有绩效工资,那点底薪只能说勉强够活而已。

相比之下,周围的田地的治理成果比工厂本身更快,夏氏集团的专业农业团队重新平整土地,将小块的田地合并为大块,并以机械化进行种植,目前已经开始产出一部分主粮和少量的蔬菜,主要以生长快速的萝卜等块茎为主。

造船厂配套锻造车间,这里是锻造陆行舰主要支撑梁柱的地方,一根根红热的龙钢条顺着传送带进入锻机内,整个车间内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咣当”声,金屑飞溅,坚硬的龙钢条就好像是面团一样被搓扁揉圆与其他材料一起锻造为舰船的主梁柱。

“合格了。”仅存的瞎了一只眼的老技术工上去摸了摸钢条,然后敲了两下,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工序合格了。”之后还有一大堆的工序在等着,距离变成一根可以送去建造船台焊接的结构零件还早得很。

陆行舰是一个超出当前泰拉材料学和技术体系的东西,因此,能够独立完成陆行舰全部工序的国家并不多,大部分都需要依赖于遗迹和先民遗留的工业设施,大炎和维多利亚相对好一些,至少除去核心的几个部分外,大部分都能独立完成。

要支撑几十万吨的东西在陆地上行走,其悬挂和行走架构的主框架的强度是一个天文数字的需求,泰拉的这部分材料几乎九成以上依赖于对废弃的先民材料的回收利用。

而大炎的龙钢是仅存的唯一可以制造的先民金属材料,可以替代一部分的回收需求,不过,最关键的一些材料和结构依然需要先民的技术工厂制造——这也是大炎为什么愿意出售这座造船厂的关系。

不仅仅是因为经营不善成了一个黑窟窿,还因为,要建造陆行舰,至少是大型的陆行舰,就必须从大炎购买这些关键的核心技术部件,而这些部件的制造设备还掌握在大炎工部手里。

“设备挺全的,还差一些,年?”令打量着造船厂,确实设备挺齐全的,但是距离要独立完成一艘超大型陆行舰的全部工序还需要不少的补充部分,也就是那些先民技术产物。

“是,是,是~”少女挥挥手,源石力场开始处理货车卸下的材料,这些都是卡兹戴尔挖掘部门挖出来的先民设施残骸和金属材料,“明明有炉子,为什么要让我来?”

“怕你手艺生疏了。”在这间新落成的“核心支撑架构车间”内,少女近乎于徒手在搓着材料,身边的源石锭不断的透支为青黑色的废弃残渣,而红热的金属架构零件落在保温箱内,缓慢的进行冷却处理。

在隔壁新建的“熔炉车间”内,四台电磁熔炉正在处理着更多的材料,将那些泰拉人不得不借助先民遗物才能处理的先民残骸重新融化,并回炉为新材料。

相比原来的造船厂,配套车间的数量增加了接近一半,都是大炎认为缺失的工艺部分,也是认为只有先民遗产才能制造的部分,更多是需要术士才能制造的部分。

相比大炎或者说泰拉几乎全部国家的“烧术士”的制造合成方式,老夏的湿件制造线显然更有优势,不断的产出大量的合成玉、零配件、纳米芯片、切削液、工业酮阵列等等必要的耗材和材料。

其中切削液的需求量最大,以前切割和焊接这些超出泰拉工艺水平的金属材料,唯一的办法就是术士来做,而现在,工人们经过简单的训练之后,都喜欢上了布置在造船渠两侧的金属处理车间内的那几个“塔式热熔切割机”。

当然,他们觉得这东西是因为长得像塔一样才叫这个名字,并未和某个卡兹戴尔高层联系起来,将金属工件送入,热熔束就会自动完成预设加工流程,然后送去装配。

为了给大家练手和必要的“复健”,造船厂开造了一条大型货运陆行舰,没有装甲,长度在220米,可以装大约3万4000吨的货物,大部分的结构是老夏制造的替代泰拉碳材料的碳纳米结构体,动力也用的是烂大街的常规动力。

如果能造货舰,那么下一步就是建造更大些的战舰,不过,那样的话,他们还得想办法搞定战舰设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