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229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乌拉!”突击兵们迅速穿过这条血肉长廊,将幸存的守军乱刀砍死,向着城镇上层突破,在那里萨米人控制当中的城防炮还在坚持开火,不少乌萨斯的突击艇被命中,变成雪原上的一摊燃烧的废铁。

傍晚时分,最后一座负隅顽抗的萨米的城防炮台被攻破,一面乌萨斯旗帜在城头升起,代表这座前线小镇已经被占领,为后续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与此同时,萨米首都,哥伦比亚部队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他们不能失去位于首都以北大约70公里的萨米要塞,那些萨米军队给他们争取到的时间非常有限。

先头部队的战车排着一列长队离开停泊处,运输步兵和物资的卡车紧随其后,只是萨米人答应好的重炮和重型武器到现在都没看见影子。

“该死的,难道让我们用血肉之躯去包围这些长角佬的家园吗?”萨米人大多长有鹿角,属于艾尔菲拉族居多。

“维尔姆斯,少说两句”排长将写字板和一叠文件拍在车辆的前盖上,“我们跟着约伯上校的人走,天黑之前得赶到这里扎营,我们将作为尖兵排控制位于这里的桥梁,据说有小股乌萨斯部队已经渗透到这里,提高警惕,最好别出什么岔子,如果这座桥毁了,那么我们至少要下个月才能得到重武器和弹药补给”

“真棒,我们的工程队呢?”

“他们出了点问题。”常见问题,一场小规模的天灾扫过了萨米南部平原,以龙卷风的形式,工程部队和重型装备都只能停下,等天灾过去再前进。

“也就是说,我们得靠一座至少有一个世纪的老要塞顶住那些乌萨斯蛮子一整个集团军的猛攻至少一周?”

“好了,维尔姆斯下士,我知道那些将军脑子只有不到一盎司重,但是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排长敲了一下这个老部下的头盔,“实际上,乌萨斯能够投入的部队也不多,这是一座河谷地带,他们难以展开大规模的兵力,而且河滩并不坚固,他们的突击艇可开不动,靠着轻型战车和步兵抛索攻击要塞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难受。”

“但是,他们有火炮,我们没有,希望那座老要塞能够顶得住。”

“呜!”“嘿,小伙子们,专车到了,快点上车!”卡车的抵达打断了这只尖兵排的战前简报,这些哥伦比亚来的士兵们收拾好东西,跳上车厢。

“真是有够古老的”并非是移动城镇,而是固定式的城堡要塞,看上去至少有两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坚固的石块和开凿山体构成,所有建筑物都是巨石构造而成,在山体内还有不少的藏兵洞。

似乎是依靠三面的山体来防御天灾的设计,属于古代的避难所,这座要塞并未横在路上,而是在河谷的侧面高地,居高临下的卡着整个河谷,如果不拿下这座要塞,那么乌萨斯就算能够通过河谷,其后勤和补给线也随之处于对方的威胁之下。

“好了,少废话了,做好进攻准备,情报显示,哥伦比亚的援军已经在路上,随时可能进驻要塞,他们可比那些萨米的废物难对付多了。”

“其实萨米人还是挺能打的,我们在西北部的山林里面又损失了至少小半个营的兵力,那些猎人和巡林者给我们造成的杀伤几乎是他们政府军的两倍”

“对,但是这里是正面战场,那些狡猾的老鼠们那套战术根本没什么用。”“我们的任务是拿下位于要塞南部的桥梁,摧毁那座桥!”

晚上十点,哥伦比亚尖兵排抵达了这座至少修建于两三个世纪之前的石桥,天灾与岁月在上面留下斑驳的痕迹,后人加固的钢梁与古旧的石块一起在寒风当中发出宛如鬼哭般的呜咽声。

“占领两头桥头堡,布置防线,速度快!”长桥两头有石质的小城堡,共三层,哥伦比亚步兵迅速砸开上锁的木门冲进去,将里面的杂物搬出来,再用携带的机动掩体零件堵住大门、窗户,布置射击口和火力点。

“沙袋!”一卡车的沙袋被倾倒在桥面上,用于构筑防御掩体,在桥梁两侧,那些加固的钢梁也做了简单的检查,技术工兵认为可以支持重型载具通过,只是一部分的支撑架已经严重老化,一次只能过去一辆重型运输车。

桥下是春夏季雪融水带来的丰水期的雪河,在测量了水深和流速后,先头部队放弃在河岸布防,这个流速和水深,乌萨斯人几乎不可能泅渡过来,除非他们真的可以陆地行舟,把水面载具拖到这里来。

不然就那些全地形的突击车的浮筒在这种高流速的河流当中,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掀翻或者被卷起来撞在暗礁和河岸岩石上。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两盏萨米人布置的照明探照灯被工兵修好,直射在桥梁两侧的河面附近,以防备万一乌萨斯人真的铤而走险渡河强攻。

“嘿,少尉,我听说乌萨斯人还在用弯刀和长矛战斗是不是真的?”一名新兵好奇的问道。

“对对对,他们还用吹箭打败了萨米一个整编师的部队,该死的,国内那些媒体的屁话,你最好一个字都不要信!”排长吐槽道。

他们来的时候,国内的媒体说的是什么来着,萨米人就算是一群猪,乌萨斯也得抓上几天,还说乌萨斯缺乏补给,穿过长距离的冰原攻击,很难发动连续的师级战役。

而现实是,一群猪乌萨斯可能真的要抓几天,毕竟猪他不会成建制的投降,而乌萨斯也证明了,自己确实可以发动连续的师一级战役,通过连续的进攻和一环套一环的军事行动来迫使敌人逐步失去主动权。

和过去的跳帮战和堑壕战几乎是两种战术和战略,这让哥伦比亚前线的部队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比较悲观的看法,当然,也仅仅是悲观而已,毕竟旁观了卡兹戴尔内战并作出军队改革的又不是只有乌萨斯。

哥伦比亚的军团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至少是在装备和战略上作出了调整,至于说前线的将军们执行得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毕竟乌萨斯虽然实现了连续战役级作战,不过,这里面的水分和各种乱七八糟的失误还是挺多的,甚至差点就因为协调不过来,在西北山林地带翻车。

第七章 标题在北欧弑神

“不好办啊~”乌萨斯先锋指挥官看着夜幕下已经被点亮的桥梁,“两座气动式弩炮和一辆雷锤,外加两个排的步兵,我们得好好商量一下才行。”乌萨斯现在只有拱卫皇室的六个师换装新式装备,而前线的这几个师只是一部分的装备被增强或者发了少量的先进装备而已。

即便是对于加强装备的先锋小队来说,也只是在原本的突击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乌萨斯技术研发的短款法杖,这是东国和维多利亚联合研发的技术,大约只有小臂长短,适合便携,自然威力也就比真正的法杖弱的多。

适合突击部队执行更多的战术任务,功能也很单一,比如说释放电流或者扩大自己的源石技艺等,然而,由于源石技艺和个人的体质有较大的关系,很难组成有组织的军队,所以,更多还是使用内置的统一法术效果。

“除去标准配置,我们只有两座便携式的迫击炮和三只榴弹发射器,强攻简直是在送死!”

气动式弩炮是没有最先进的电磁弩好,毕竟高压气瓶能够支持的发射次数有限,可是它打出的集束弩箭对于桥梁这种地形来说,简直是步兵屠宰机。

单只弩箭长1.3米直径2.1厘米,箭头为锥形破甲箭头,一发能把三四个人全刺穿,而桥梁这种地方,进攻方几乎没有多少掩体可用,如果没有火力支援,那就是成片死在冲锋路上。

“我们的任务是爆破桥梁,而不是和对方打阵地战,所以,只要想办法搞定那两台探照灯。”他们装备了一些机械式勾爪,来自卡兹戴尔的民用专利技术,不过,一些聪明的前线技术士官意识到这是很好用的登城工具,所以,就把一部分用于后勤的勾爪改造成了这种飞爪。

这让他们可以利用桥梁两侧的加固梁架快速进入桥梁下方的死角安装炸弹,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牵制住对方的注意力还有解决掉那两台探照灯。

否则场面就会变成成群结队在无遮无掩的河滩上遭到步兵榴弹和气动弩炮的覆盖轰炸。

“狙击手?”

“太远了,我们的武器够不着。”狙击手看了看自己的狙击弩,摇摇头,这个距离,只有那些人的雪兔步枪能够够得着,只是乌萨斯能够弄到的少量热武器都用于优先给那几个精锐师用。

“轰隆隆~”一只哥伦比亚车队缓缓通过石桥,这种宽7米长22米的半履带式拖挂车厢一次只能过去一辆,但是,一次可以往前线运输上百吨的弹药和各种补给物资,本身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和火力。

在野外可以快速围成一圈构成一座移动防御前哨站,算是泰拉特色的“基地车”,车体可以作为防御墙,车身中部的炮台可以升起作为防御武器站。

本身的支架打开之后用合金板材可以快速构筑一层外围的瓮城和高台射击位置,多辆这种车辆组成的哨站可以为前线提供补给、维修和各种服务,侧面打开就是一个工作站,可以当做医院、军械修理所、修理处和餐车使用。

只是,它的吨位太大,经过工程兵的检查,这座桥梁一次只能通过一辆,否则就有可能被压垮,通过一次需要大约3~5分钟,然后在桥对岸的空地整队,再在其他作战车辆的掩护下前往石河要塞的方向。

“等这车队离开,我们再动手”车队拉着卡兹戴尔内战里面证明防空没有卵用,但是屠杀步兵比什么都快的防空炮,这种使用源石高爆破片榴弹的速射炮属于法术炮的一种,哪怕是哥伦比亚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达到那个出膛速度,于是,只能做成法术线圈炮。

炮身有多个类似法杖的法术环,需要两名术士操作,两名术士辅助充能,从而达到较高的射速和出膛速度。

即便如此不便,便携式身管火炮的出现,依然极大的改变了泰拉的战场,只是,炮击的速度和对于战斗术士的消耗着实有点快。

利用人体作为充能回路,将源石能量引导进火炮里面是很费力的事情,即便是使用了各种先进技术来缓解依然会造成术士在短时间内有大概率被源石粒子辐射诱发矿石病。

于是,最佳的一次性人肉炮弹就是:感染者,他们有着突破生物极限的充能上限,同时,只要能使用超过1分钟就是赚了,至于说矿石病诱发和恶化对于泰拉大部分的国家来说反而是一种解决越来越多感染者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好办法。

一直到后半夜,这只车队和随行的炮兵才全数通过,突击部队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在这里消磨时间了,每多过去一只车队,前线主力部队要遭到的炮火密度就要翻一倍,火炮洗地的效果,之前乌萨斯人已经自己制造过一次了,而他们一点都不想站在被洗地的那一方去体验。

“真是清净,我以为那些乌萨斯人会来袭击这座桥,所以,他们还是放弃了吗?”新兵从射击口观察了一阵外围,之前帮着维持通行秩序和组织车队过桥消耗了他们不少的精力,现在只能靠着一只接着一只的抽烟来抵抗这种疲乏。“我开始怀念营部的速溶咖啡了。”

从萨尔贡和米诺斯采购来的廉价咖啡豆磨成的粉末,对于前线部队来说是一种常用的消耗品,可惜,现在这种补给品已经不怎么看得到了。

“我听说,在西北林地,那些萨米人打得还不赖,给了乌萨斯人狠狠一击。”新兵继续絮絮叨叨的说着,“他们用致命的陷阱和精妙的射击阵地消灭了乌萨斯至少一千人,话说回来,我还以为萨米部队都是那种......怎么说呢,看见敌人就会吓尿裤子的。”

“对,那种部队都在我们这边”排长翻了个白眼,萨米能打的,敢打的,勇敢的年轻人,全特么在叛军那边,而他们的抵抗意志极为坚定,战斗力也很强。

在补给,物资和弹药不足的情况下,愣是消灭了乌萨斯快一个团的兵力,但是,他们的人手和物资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可惜,萨米的媒体对此几乎只字不提,反倒是哥伦比亚的媒体对此大肆报道用来抹黑乌萨斯的战斗力。

“打起精神来,只要熬过今天晚上,明天援军就会来了,我们就可以回到温暖的营房里面,好好睡一觉。”排长喊道,后续开进的巩固桥梁防御的部队早上六点就会到,现在还有最后四个小时,只要熬过去就行了。

只是,他也知道,乌萨斯但凡知道这座桥的存在,就一定会在今晚动手,否则他们的前线部队的损失就会达到一个可怖的程度。与此同时,一群黑色的影子正在河对岸的林地当中蠕动着,一点点靠近桥头堡的位置,“射击窗口太小了。”

“尽量!”突击排的指挥官也只能这么说了,这个距离将箭矢从不到人头大的孔隙里面穿过击杀里面的哨兵的难度太大了。

击杀哨兵,然后逼近摧毁探照灯,接着另外一个排会发动佯攻牵制敌人的注意力和反击火力,接下来,就轮到突击小队利用勾爪飞到桥上,进行爆破。

只要摧毁这座桥,就算哥伦比亚后续的辎重运进来,也得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到石河要塞,而那时候,乌萨斯的军队已经完成战场遮蔽,辎重和火炮之类重武器还想穿过河谷送进要塞就太难了。而一座被围住的要塞,距离失陷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而且乌萨斯的后勤运输力量再差,也不是没有,很快后方的新式火炮就会送过来,再次重申,自从卡兹戴尔内战当中,罗德岛大规模使用了身管火炮和空袭之后,泰拉的战争思维就被改变了。

只是,乌萨斯和哥伦比亚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永固的石头堡垒和大量使用碳材料等轻质易燃材料的移动城镇是两个概念,前者在承受炮火的能力方面要强得多。

特别是现在泰拉人还没有开发反这种永固石头堡垒的重型炮弹和对应的列车炮的情况下,依靠常规的轻型和中型速射炮对于躲藏在里面的敌人的杀伤效果会被极大的削弱,因为现在的泰拉炮弹还大多是靠破片杀伤。

源石炸药毕竟不是带自氧化物的火药,它反应速率极限很低,总能量释放大,意味着,单纯增大装药量会导致大量的源石成分还没反应被炸飞,没有参与反应,从而威力并不会增加还可能下降。

“敌袭!”在哨兵倒地的瞬间,佯攻部队就开始向着桥头堡发动猛攻,全部的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都加强给了这个排,密集的榴弹和迫击炮弹落在桥头堡周围,而设置在上方的老旧弩炮和哥伦比亚狙击手也加以还击。

“雷锤小队!”一辆雷锤一型战车缓缓开上桥面,一遍用电磁穿刺者向着敌人发射爆破弩箭,一遍为己方步兵提供遮挡破片的掩体。

步兵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制造的破片难以对于雷锤造成什么伤害,如果是雷锤二型倒是可能被击穿,但是一型的装甲更厚,很难被打穿。

“嗡!”一根手臂粗的弩箭穿过战场,将一名倒霉的乌萨斯炮兵钉在树上,末端的源石炸弹起爆,碎片四射,那具轻型迫击炮被炸飞出去,结构扭曲不成样子,显然已经报废,缺乏了一座迫击炮,进攻方的火力立刻削弱许多。

“啪!”一盏探照灯突兀的熄灭,“上桥!”爆破小组打出勾爪勾住加固支架,向着桥底飞去,“注意两侧敌人,卡特,带一个班的人下去!”守军也意识到了对方的目的,只是在夜色当中不清楚敌人到底有多少,根本不敢抽调正面的太多兵力。

与此同时,桥下,乌萨斯爆破小组已经安装好了第一枚炸弹,正在安装第二枚,“噗!”密集的弩箭将爆破手钉死在炸弹边上,而保护爆破小队的步兵也迅速举起盾牌掩护,并用手弩还击。

双方借助桥墩和支架间的木板作为掩体展开激烈的战斗,相比卡兹戴尔出现的新式铳械,弩箭的缺陷开始呈现,那就是对于掩体后的杀伤力严重不足。

毕竟弩箭作为过于长身径的弹药,比人体厚度都长,几乎不可能在人体内翻滚,如果穿透力太强,就真的要出现毫无意义的过穿,所以,箭头都是设计为制动效果强的类型。

这样在进入人体之后,因为会在血液当中产生水锤效应,会迅速导致目标昏迷和丧失战斗力,然而,在射到厚木板上的话,就会迅速卡住,难以进一步穿透,即便穿透之后杀伤力也衰弱到无法击穿目标护具。

而子弹就是另外一回事,这种程度的厚木板,就算是手枪弹防御起来也有点困难,如果是步枪弹的话,那么唯一的意义就是遮挡敌人的射击视线。

第二枚炸弹在掩护小队的拼死奋战下安装完毕,接下来是第三枚,一共需要安装四枚炸弹才能把整座桥炸开一个难以修复的豁口,而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一半。

“再下去一个班的人!”在察觉到下面的战斗开始不对劲,以及巨大的伤亡迫退佯攻小队之后的,又一个步兵班加入到桥底的战斗当中,“来不及了,起爆!”爆破手捂着手臂上的伤口从榴弹破片范围下滚开,直接把剩下的炸弹丢在安装好的第二枚炸弹边上,用力按下起爆。

“轰!”桥面猛地震动了一下,石屑纷飞,大块的石头如瀑布般坠入河流当中,两侧的加固支架也在冲击波下扭曲得不成样子,一部分金属支架甚至飞出数十米落入河水,激起一团团水花。

然而,这座古老的桥梁最终还是撑住了不完整的爆破,虽然桥面出现了一条断裂豁口,大量的石块和桥体结构被破坏,然而那些加固支架和本身并未安装到薄弱点的起爆都减弱了这种伤害。

“撤!”乌萨斯人毫不犹豫后撤,虽然没有达成完全的目的,但是桥梁也很难再通过重型载具,哥伦比亚人要么化整为零,要么就只能耗费一些时间重新加固桥面和桥体,修复侧面的支撑结构,不管是哪一种都极大的削弱了哥伦比亚人在正面战役发起前能够送到前线的物资和武器数量。

次日,下午一时,乌萨斯集团军发动对石河要塞的大规模攻击,“咻咻咻~”一枚枚迫击炮弹啸叫着飞过天空,紧随其后的是由十五门增幅炮打出的法术火球,流星雨般的炮击不断落在古老的石城上,而布置在石河要塞外围的临时防御站则不断用气动弩炮和电磁弩还击。

“嗡~”弩箭带起一溜血花,好几名乌萨斯突击兵被刺穿,而更多的乌萨斯步兵从河谷对面向着要塞冲过来,穿过浅浅的河流,踩过怪石嶙峋的河岸,泥泞的梯田上倒下成堆的尸体,而更多的人踩着尸体和早已荒草遍布的田埂,向着设置在河谷一侧的石头堡垒发动攻击。

“突突突~”乌萨斯的电磁弩发出低沉的声音,一枚枚金属箭簇如暴雨般打在车辆构成的阵地上,金属与金属撞击出清脆的声音,叮叮当当的好像是一大袋子钢珠倾泻进金属圆筒。

飞溅的碎片和箭簇让守军也付出了不少的伤亡,紧随而来的乌萨斯的炮击更是好像撼动大地的重锤,只是,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这些速射炮在对付固定堡垒的时候,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用。

破片大多被坚固的石头挡住,而源石炸弹的冲击波威力又不算大,很难杀伤躲在堡垒里面的步兵和那些哥伦比亚设计的防空炮。

接下来就轮到哥伦比亚的火炮开始对乌萨斯的进攻步兵进行屠杀式反击,每分钟25发的射速对于乌萨斯人来说,简直就好像是一堵钢珠和破片构成的墙壁平推过来,在河谷的开阔滩地上被成群的屠杀。

少量的电磁穿刺者和大型电磁穿刺者更是让乌萨斯的轻型战车根本难以起到掩护的作用,仅仅是一个下午的功夫,乌萨斯就在石河要塞城下丢下了上千具尸体,还有数十辆战车残骸,第一次进攻可以说是完全的失败,甚至连最外围的那些车辆构成的瓮城战斗前哨都没拿下。

而哥伦比亚人的伤亡也不低,毕竟乌萨斯集中了整个军团全部的重炮和迫击炮,还有战争术士进行的密集轰炸,即便有永固堡垒保护,依然被付出了一百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代价。

考虑到乌萨斯的兵力是守军的四倍这一点来看,攻城战甚至可以算是乌萨斯暂时占据上风,如果之后哥伦比亚无法突破战场遮蔽送进来更多的先进军械,那么乌萨斯就能顺利用人命拿下这座卡在进攻路线上的钉子。

而一旦石河要塞被拿下,那么距离萨米首都就只剩下一条雪河那么宽的防线了,乌萨斯可以在河流任何一个浅滩发动攻击,更严重的是萨米首都在雪河的下游,那么乌萨斯甚至只需要拦河蓄水,运气好来两场暴雨再炸堤放水,洪流就能把下游的萨米军队冲得七零八落。

第八章 观察员

乌萨斯营地,“你好,罗曼将军,我是来自卡兹戴尔的观察员,你叫我暗索就可以了。”有着紫黑色头发,穿着OL套装,一副人模狗样的少女笑着和面前的集团军将军握了握手。

手臂上的监控手环代表她感染者的身份,但是在歧视感染者的乌萨斯军营里面,没人敢触这女孩的霉头。

她代表的是乌卡合作联盟里面的卡兹戴尔共和国的身份,除去这一层,她还是罗德岛的高级雇员,泰坦军事工业安保部长,没人知道七八年前,她还只是龙门街头一个靠扒钱包混口饭吃的小贼。

“你好,暗索女士,希望你对这里的环境还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