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是否会遇到异星牧场物语 第48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啊这个就不能告诉你”

第二步是制造虚假的信息,让敌人难以判断自己的状态,第三步是获取敌人的信息,第四步是遮蔽干扰敌人的指挥,最后才是真刀真枪的干仗——一般到这个阶段,就只是走个过场去摘取胜利果实。

阻塞、欺骗、入侵、干扰最后交火,星盟的标准太空战术,也是地面战术,到最后阶段不管是那一边都只剩下F2A了。

具体的措施就是,夏凛这段时间调整了建筑师生产线的产出,由于感染者们的锯木厂已经开始运作,所以,他不再生产各种聚合物板材和标准件,而是改为生产牧场用的动物运动监视杆。

每天的产能大约是2万根,依靠无线输电系统提供远程电力供给,每根作用半径为1.22公里左右,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是隔一公里放一根。

每10公里的范围放一个充电桩子,自动远程微波点对点校准输电模式,这种设备可以快速监控周围的运动物体,特别是运动生物体。

配合装备了车辆的雪怪小队,任何试图渗透、翻越的人员都会被找到,然后堵住,看情况是收容还是驱逐。

就目前来说,夏凛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到了开春开始扩大种植和牧场规模的时候的,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台公牛可以完成初耕和播种的工作,但是之后的伺候庄稼还是需要大量的无人机或者人力来完成。

夏凛显然没有足够多的无人机,就只能上人力解决。

第六十六章 形式结构皆自由,步坦协同

生产监控杆容易,但是安装就有点缓慢,由于其他农场雇工们根本走不开,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说搭建养鸡场,建造更多的简易种植大棚等农牧业生产设施,还需要继续帮着夏凛搭建车间的机器。

包括普通的电磁感应熔炉和各种低精度(相对)的加工机床,这些机床耗费了夏凛相当多的金属原料和时间来搓,不过,现在看上去勉强能够派上用场。

于是,安装监控杆和负责巡逻边境的人就只剩下了盾卫和雪怪,为了方便他们一起干活,夏凛也给爱国者那边的盾卫改装了两辆源石卡车,用于快速机动。

“嚓!”大约2米高的监控杆被爱国者单手插进堪比钢铁般坚硬的冻土当中,确定上方的微波输电接收器亮起才松开手。

“嗯,这个安装好了”叶莲娜斜跨坐在车上,小手在平板终端上点了两下,确定这个区域的监控网上线后点点头。

其他几名盾卫扛着加工好的折叠金属网展开,将监控杆围起来,避免野兽或者别的什么东西破坏。

“嗯,快完成一半了”电子地图上,代表监控线的发光曲线快要覆盖一半的区域,这道监控网分为好几层,分别代表不同的紧急程度,数量的密集度上也会增加一些。

最后一层才是贴着农场辐射区边境安装,互相之间以铁丝网和聚合物墙板连接,全长接近600公里,只设置了少数的几个出入口。

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是暴徒,也有一些是在南方局势恶劣化之后,确实活不下去,还没有变成畜生的无辜人,这些属于可以酌情收容的人员。

农场虽然在粮食产量上足以养活数万人,但是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实不是游戏,不是你有粮食就能招募到一大群人,这些人还能井井有条的服从命令。

在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可靠管理人员和足够消化能力的前提下,农场对于人力资源的接收能力是很缓慢的。

这也是夏凛和爱国者都对乌萨斯的这种战略十分担忧的原因,这些感染者很快就会被逼到绝路,然后变成前赴后继的暴徒,那作为黄区里面唯一的大型产粮地,农场会遭到来自双方的攻击和掠夺。

随着矿场的关闭和后撤,感染者们得不得其他的人力和物资补给的唯一办法,要么是袭击乌萨斯的移动堡垒,要么就是袭击农场,而这两条路里面,不管是从战利品的运输还是目标明确度来看,都是袭击农场更加合算。

“我们走吧,今天的工作量就到这里了。”叶莲娜跳下车招呼雪怪小队道,“都收工了。”

“你们还准时下班吗?”爱国者笑道,虽然雪怪小队不是第一天合作了,但是这个风格还是有点奇怪。

“不是下班,回去还得跑一截,夏凛那边通知有新装备可以领取了。”

“新装备啊。”爱国者摇摇头,人家这有后勤支撑的队伍就是不一样,盾卫们的装备都得自己想办法维护和修理,而雪怪这些人是用坏了换新的。

“滋滋~”最后一点装甲板焊接完,夏凛甩开头上的焊工面具,仔细看了看自己的手艺成果“完工!”

“这是某种盔甲?”斯卡蒂抱着手看着架子上的金属骨架,胸前沉甸甸的果实被手臂高高托起,显得更加突兀。

深色紧身背心因为之前待在炉前忙活的关系,被汗水浸透,更是勾勒出美好的身段,只是在车间里面帮忙的感染者和夏凛都没空欣赏。

需要将那些切割和打磨下来的碎片和垃圾收拾起来,还有就是调配保护漆和对工具进行收拢保养,“咣咣!”夏凛用力晃了两下喷漆罐,开始在装甲板上喷涂,“算是某种盔甲吧,不过,比起正版的来说,还是差得远,不管是材料还是动力,毕竟是我手工做的。”

“夏凛,新装备是什么?”白兔子蹦蹦跳跳的进来,背上背着的步枪随手丢给一旁的雪怪小队成员,后者无奈的帮她接住挂在身上。

“这个......”夏凛完成了最后一点喷漆工作,在等待烤干后露出身后的装备。以基准环境保护套装为原型重新设计的动力型作战套装。

电子肌肉式增幅,神经触点连接,三层高强度碳纳米纤维织物,重要区域覆盖有轻质合金甲片,由于电子肌肉不属于夏凛能够量产的零件,所以只有给白兔子的这套是用的这种设计。

而旁边的那一排就是普通的马达驱动的盔甲式的装备,看上去和盾卫很像,唯一让人有点不太适应的是它的头部是一个圆润的三角形,眼睛部分只有一条发光的细缝,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具马桶。

没办法,这不是星盟利用微型聚变堆驱动的真正动力盔甲,也没有专业的多层石墨烯复合装甲层,更加没有电传与生物能仿生肌肉双重动力系统,更别说各种微电子辅助设备了。

导致为了获得基本上的防御力和动力,不得不陷入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窘境,最后,夏凛做出来的就是这种仿佛大型马桶一样的奇怪玩意儿。

为了防御力需要安装金属复合装甲,为了驱动这个金属壳子和搭载武器,就需要安装更大的马达,而更大的马达就意味着更大的能耗,需要更多的电池和更多的散热器——最后循环几遍下来就是这种丢星盟COS展会都会被嘲讽的玩意儿。

“这是衣服?”“不是,你来穿上”白兔子毫不犹豫的脱掉外套,反正车间里面气温很高,身上只剩下一件紧身的背心,一条宽大的短裤,少女刚刚开始发育的青春气息展露在外,只是很快就被暗灰色的碳纳米纤维重新覆盖。

“好重啊!”叶莲娜没想到这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作战衣服居然重量堪比盔甲,“这没法行动啊”

“你等一下”夏凛将准备好的燃料棒放入她脊背上的脊骨一样的容器内,微型反应堆开始运作,电子肌肉通电与叶莲娜植入的临时共生体完成电子神经交互后进入力反馈增幅状态。

“现在呢?”

“好神奇啊,我居然感受不到了”叶莲娜感觉自己仿佛什么都没穿一样,身体上这件作战服甚至可以传递给她外界的气温和气流的感知。

“当然,手头上的高敏危险传感器我都用掉了,你外面还能套正常的动力装甲和衣服。”

“防御性能如何?”斯卡蒂开口问道,“如果防御力不行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做成这种紧身的结构。”

“标准的星盟II级防弹标准,电热弹几乎无效,电子肌肉可以充分分散和缓解冲击力,也不会造成骨骼断裂的问题,但是动能还是无法完全缓冲,所以如果外面不套点什么,还是可能出现软组织挫伤和瘀伤。”

“已经很不错了”斯卡蒂以战士的身份点评道,在战场上,只要不是当场失去战斗力的护具就是好护具,至于说瘀伤这种小伤算是非常无所谓了。

“那这些盔甲呢?”

“这就是专业的动力装甲了。”夏凛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脸上贴金,如果被星盟生产专业动力装甲厂商发现的话,可能会给它取个侮辱性的名字——“专业动力马桶”“工程设计界的灾难”“人形装甲垃圾堆”

使用普通碳素钢架构与民用钣金板作为防御在星盟武器面前不比A4纸牢固,水多加面循环下来的笨拙和体积更是战场上的一等靓仔。

孱弱的动力几乎无法携带大功率的电磁武器,也无法携带单兵反装甲武器,加上缺乏电子辅助设备等等带来的战斗力折扣,导致如果是在星盟装备标准的话,夏凛这个作品是能够上教科书的——把能犯的设计错误全犯了一遍。

“我试试看”小兔子拍拍这看上去就十分的敦实厚重的大家伙的钢板,发出砰砰的声音,“行,看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必要,斯卡蒂你要试试看吗?”

“不,盔甲会拖累我的行动”斯卡蒂摇摇头,她奉行的作战思路和星盟近似,再强大的攻击打不中就等于是防御力无限大,如果盔甲对于她来说只是纸对折的话,那么为了这点防御力牺牲机动性和敏捷是极为不划算的。

“咔~”液压驱动的装甲正面打开,仿佛一团绽放的金属花朵,白兔子在夏凛的指点下,先将两只脚放进钢铁靴内,感受到操作者的体重,里面的液压板微微往下一沉,随后一层层金属结构重新合拢。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技术难度,这套装甲采用的是感应操作模式,例如五指对应的是手套内的操作环,每一个指节对应一个感应点,可以在一定程度模拟人手的动作。

但是还是那句话,全是农机零件拼的玩意,没往上装柴油机突突突的冒黑烟就该知足了,至于说操作上的迟钝和麻烦属于根本不算问题的问题。

“感觉上不太方便的样子”比起自己之前试的作战套装来说,这套装甲明显笨拙而有点迟钝,“而且视野也有点狭窄”哪怕做了全景式内显示器,白兔子还是觉得有点不太习惯。

“不过,感觉力量更大一些”白兔子操作手臂抬起,接着抬起脚行走,由于没有电子肌肉辅助,而是机械电子式感应器和马达驱动,总感觉整个人就好像是在水底行走一样,有一种难言的迟滞感。

但是这种迟滞感也给人一种力量感,每一步就好像带着千钧之力,每一次挥手在发动机的咆哮当中仿佛能够撕碎钢铁。

“得好好训练一阵子才能熟练使用这种装备。”

“嗯,没错”“夏凛你为什么会想做这种东西?”

“用于补充一下装甲单位的数量,这东西比起坦克来说要复杂得多,但是用的材料也少得多。”夏凛现在非常的缺乏金属材料,相反加工制造设备的水平倒是不缺,还有大量的星盟工业电容和电池以及各种驱动零件。

“我先说一点,这东西没有反应堆,是靠电池供电的,所以不要时刻穿着它,把它放在后车厢,平时充电,需要的时候快速着装。”在不能制造大量的步战车也训练不出这么多合格的司机的时候,这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

“充满能够运动多久?”

“4到六个小时,为了节约电力,我连武器的电池都是单独做的。”

“武器?”

“诺,那个就是了。”金属架上是三把武器,一把是车载电磁弩的手持版本,但是从厚厚的电容组和增压器来看,是强化单发威力的类型,弹药是宛如小型鱼叉一样的箭弹。

一把是40毫米全自动榴弹发射器,在没有足够的原料的情况下,夏凛使用了非常恶毒的弹壳设计——源石弹壳设计,爆炸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极为尖锐和具有穿透力的源石碎片,威力非常大,反步兵的利器。

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泰拉人来说,造成的士气杀伤比肉体杀伤还大,之所以使用这种自暴自弃的设计的原因是既然是给全身包着铁的雪怪小队用的,那就不用担心源石碎片造成的友军误伤问题了。

最后一把武器是斯卡蒂的大剑的翻版,只是更加的宽大一些,并且由于体型增加也顺便把高频振动加上去了,就得到了一把威力更大,也更难操作的近战武器。

“鱼叉的电池可以发射4发,榴弹倒是无所谓,大剑只能用20分钟,毕竟我手头上的高性能电池也用的差不多了。”有些通用设备不是夏凛造不出来,而是没有原料,那就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对了,盾卫们我也准备了近似的装备,这样在军事防御上就不用太担心了”不管是接下来搞农业还是工农联合生产,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所以夏凛不得不挪用一部分的资材来做这种低效的装备。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们可以占领那些废弃的矿场,这样困扰我们的原料问题可以解决一部分”只是要全盘自给自足的话,夏凛算了一下那个人力和工程量觉得还是尽可能向外购买好了。

否则,他需要建立一座正经的钢铁厂、至少三座不同倾向和规格的机械厂,一座专业的动力机械厂,外加七八个化工厂和两个肥料厂,还需要采石场和水泥窑等等——最后,为了让以上高耗能设备能够转起来,他还需要建造一座大型的发电厂。

这里面有些是超出了他的知识储备量,比如说发电厂,有些是超过了能力范围,比如说钢铁厂,所以,指望完全自给自足,靠一座工坊和农场实现乌萨斯北方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完全做梦。

老实说,他是不怎么喜欢参合这些事情的,之前如果不是风行者的反物质堆的问题,他是不会参合盾卫袭击采掘场的事情的,他只是个农场主而已。

而现在完全是因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得不把牧场物语都快完成了工厂物语了,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波了,顶过去这一波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的玩自己的牧场物语得了——他只有这方面的设备和技术最齐全。

只是,很显然,其他人不是这么想的,不过,他们也赞成夏凛搞完这一波就继续牧场物语的计划,因为在北方的雪原上,没有粮食一切都是扯淡,这也是乌萨斯把感染者往北方赶的原因。

想要在北方扎根,没有工具,无法携带重型机械的感染者想要在冻土开荒种地活下去,变成割据政权,那怕不是活在梦里——冻土种地有这么简单,现在雪原就该是乌萨斯的塞上江南了。

【所以感染者暴徒想要在更北方转变为正常种地的普通人搞生产是想都别想的,没有装备和工具,冻土开荒根本不是人能干的事情,他们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不断袭击黄区和绿区,较为温暖地带的产粮地,最后变成可持续战争,类似游牧对农耕的那种】

【PS:形式自由派与结构自由派步坦协同——肥仔与美少女也是步坦协同——那肥宅美少女就是形式结构皆自由的步坦协同。】

第六十七章 猫猫头

冻土耕作是一个极为可怖的事情,冻结的泥土堪比钢铁,即便是泰拉人已经是体格健壮如牛,然而在使用劣质工具的情况下,两个成年劳动力只能耕最多不超过10亩土地就得累成死狗。

含盐水分不容易下渗透,导致盐分积累,正常情况下还行,一旦开始耕作没有合理的护地措施,会飞快的盐碱化,进一步增加作物的生长难度。

加上低温、扎根困难带来的生长周期漫长,对于任何试图在乌萨斯的永霜冻土上耕作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在自寻死路,收获的粮食有没有种子多都得打个问号。

即便是在不算永霜冻土的冰漠以南,依然是一个难以依靠土办法和人力来解决的难题,当地人多是依靠不冻河流和暖泉影响的周围较为温暖松软的土地来种植,加上一些极为耐寒而低产的作物还有简易大棚挣扎求生。

对于从南方被乌萨斯的封锁部队一点点驱赶过来的感染者还有那些“前游击队”来说,不可能在这些注定会遭到乌萨斯清剿和屠杀的好地方种植,而在雪地荒原上开荒......

老实说,没有夏凛这种直接上电锯和十万马力的载具强行把树根连树桩一起碾碎的开地法,开荒就是一个送命题。

在监控线修建起来之后,夏凛就进入全力扩大种植区的工作当中,公牛直接把树林成片成片的推平,将原本起源于雪山的河流周围河谷平地全部翻出来,变成连绵成片的生地。

“种什么?种苜蓿”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粮食种子,先种苜蓿,然后人造子宫全功率制造牛马胚胎,先整牧业,而且这些牛马只需要1年半左右,不是可以作为肉牛宰杀或者奶牛产奶,就是可以能够作为劳动工具耕作。

在机械化设备极大被军事防御需求占据,并且按照乌萨斯的战略在未来两年左右挤压的力度会达到最大,车辆车间组装的载具几乎要全部向军事防御和巡逻需求转移的情况下,只能上牛马劳动了。

“除了苜蓿,还有大麦和玉米,不过这两个我的种子还不是很多,需要种两季的纯育种,要开始产粮种植起码要到明年去了。”夏凛跳下车,捏了捏地上的土壤,抽出一根检测杆刺入土壤下面,“看来,河流以北的部分就是永冻土了。”

永冻土和普通冻土的区别,就是下面有一层永冻层,导致水分难以下渗,平时看上去是草原、森林,而非荒芜的苔原,但是真的开始种植就会发现一灌溉就是烂泥地,不灌溉作物根扎不下去死光,只能在暖泉周围种植或者种植一些扎根浅,生长快的作物。

“这边就种胡萝卜和豌豆,根系超过1.2米,耗水量超过土豆的都不能种”夏凛叹了口气,冻土农业哪怕是星盟抓起来都有些脑阔疼的,他们通常选择与其解决在冻土种植的难题,不如解决掉冻土本身。

冻土要么是高纬度,要么就是距离恒星太遥远,所以,一面直径为3300公里的巨型反射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整个行星提供一个额外的太阳,并且这个反射镜本身还能作为大型太空发电设备维持自身的变轨和调焦消耗。

夏凛现在当然没有这种工具,也没有可能找自己母公司申请一次行星改造工程,所以,就只能整合手头上的技术和种子想办法在冻土上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