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20章

作者:半只青蛙

此次伏击作战,红军得到了巴彦淖尔附近的蒙古部落的情报和物资的支持,所以留下部分的战利品由他们自行瓜分。

由于要赶路,红军把所有的俘虏都放了,然后东进,与正在向巴彦淖尔进军的第一军会师。但黄克知道,过去的百年里,蒙古人和马氏一族仇深似海,为了灭口,那些接手现场的蒙古人不可能让 这群失去武器的俘虏活下来,而他也不想提醒彭雪枫。

针对巴彦淖尔的围攻作战,在三天后爆发。

十二月时,傅作义在巴彦淖尔扔了四个团的部队,总兵力超过三千八百人。这只部队隶属于六十八师,是个加强旅,旅长曾延毅。

冬季的时候,守军在巴彦淖尔这一带修了不少堡垒,不过这四个团的部队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最大的缺陷,却是缺少反坦克炮,士兵也基本没有反坦克经验。

巴彦淖尔这儿虽然有些山丘地形,但是面对超过一万的红军和五辆坦克的联手突击,守军只坚持了一天就全军覆没。

就象对付马家军一般,五辆坦克聚在一起,对着任何步兵阵地不讲道理地直接突击,靠近后先是一通三十发反步兵跳雷胡乱齐射,瞬间就可以炸崩一个防守严密的步兵阵地。至于那些沙袋垒成的碉堡,坦克开过去一碾一推,就直接倒掉了。而在坦克开近时,毫无反坦克经验的晋绥军士兵,基本是当场溃逃或跪地投降两选一。

由于一切打得都太顺利了,战斗中多次发生坦克冲得太凶和步兵脱节,然后坦克在敌军的阵地上乱碾,步兵赶到后,发现前面的敌人已经大批地集体跪地投降了,他们的任务只需打扫战场就行。

旅长曾延毅也在战后被俘虏。

整场战事之顺利,连林虎三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战后,他对黄克道:

“几辆坦克集中起来一冲,对方面的部队就集体崩溃投降了。要不是你和我说过未来战争的打法,我差点觉得什么步兵战术都没有用了。”

“这只是意外,不要小看傅作义的兵,他们只是斗志不足,我们就象包座之战时一般,占了对方没有反装甲训练和准备的便宜。”

战后,第一军的政委聂帅专门派人询问被俘的晋绥军士兵为何斗志这么差,得到的答案出乎意料:“过年了,连顿好菜好饭都吃不上,谁想为这帮人卖命啊。”

开始众人还以为是军官在喝兵血,若是这样,傅作义也不过如此。但在事后调查旅长曾延毅等军官后,林虎三难得地对这帮人起了敬意:他们的伙食并不比士兵好多少。(此为史实)

“难怪后来傅作义晋绥军会被叫七路半,军纪倒是挺好的,不过他这次,却偏偏就是输在军纪太好才败得这么快,真是太有讽刺味道了。”

而后仔细调查后,林虎三才弄明白了,一切都源于这些群外来的守军和当地富户的矛盾:晋绥军在这儿吃的是饲料,但当地的富户为富不仁得象明末的福王一般吝啬,连应有的“匪捐”都不肯拿出来,饿着肚子的晋绥军哪里愿意替他们拼命?

再加上林虎三的第一军一开战就是用上了坦克这种大杀器,而且还是一次出动五辆,每辆坦克都配套了电台,以一万打三千多,局部战场还集中好几倍的力量突破。

而有通讯电台可以直接让坦克互相联系,令这五辆坦克可以联成一体轻松地配合作战,而位于后方的林虎三拿着望远镜观看战斗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电,对进攻中的坦克小集群发出指示。

这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

缺少反坦克火力也缺少反坦克经验的晋绥军,一上来就被打蒙了,下面吃饲料的士兵又不想替这帮人卖命——这个“他人之地”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没有“保卫家乡”使命感!天降怪物,无可抵抗,怪物还在喊着缴枪不杀,于是就大片地集体投降了。

战后,依上级的指示,第一军极力地善待这批被俘晋绥军,尽可能地救治所有的伤员,抗生素该用的全用上——具有讽刺意味地是,被俘后的他们,第二天却不必再吃饲料了,因为林虎三在打下巴彦淖尔后,毫不客气地第一时间打了土豪,没收了他们的一切后,改善了所有人的伙食。

而黄克十字空间里那几十匹的马肉骆驼肉,也在这时被取出来,让红军和被俘的晋绥军都大吃了一顿,这也是可怜晋绥军众将士,在新年里第一次吃上肉。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就是照例的作俘虏的思想工作,说明红军的政策,然后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释放俘虏的事宜了。

战前,黄克和艾琳娜将手中的两台数码相机或手机改造成的“摄影装置”装在坦克上,拍下了参战的所有画面以供未来复盘战斗时使用。

黄克的十字架空间里当时还放着一架GO145教练机,战斗结束第二天,他和艾琳娜就把所有的坦克都装进十字架空间里,然后在第一时间驾机飞回延安,向主席报告战果。(注:GO145这类教练机随便哪里找块平地就可以轻松起飞,以后来类似的情况我不会再做说明)

当天晚上,主席等一干红军高层,看着上传到电脑的战斗画面,听着黄克作的报告,起初是兴奋,但很快大家就沉默了。

艾琳娜在异界捡地球的穿越物的尸时,其中一件收获,是捡到半套倒霉的穿越者房子,那半套房子送给了她一整套的厨房用具,以及半个客厅,外加一台大型家庭影院数字电视。

这台电视现在被黄克用了起来,他把电视和一台电脑主机联网,充当显示器,直接在大屏幕上播放当天的战斗视频画面。一边播放,一边叙述当天的战后总结。

朱老总道:“晋绥军崩溃得太快了,这不太正常。”

主席评价道:“按你们发回来的情报,那些晋绥军在巴彦淖尔的伙食很差,当地的富户土豪为富不仁,和晋绥军的矛盾不小,晋绥军不愿意为他们而战!傅作义号称七路半,很多地方都很象我们,可是他依旧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所以才会有此惨败!不过此次的大胜只是意外,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一定要告诉下面的同志,切忌不可犯了轻敌之心。”

黄克笑道:“另一个我查过资料,傅作义大概要到抗战暴发,被日本人赶到这儿,几万大军加几十万移民,在巴彦淖尔这处塞上江南集体饿肚子,逼得没办法了,才狠起心来对当地的大户动手!他本质上,最多也就是个开明绅士,开明军阀的水平,这是他的身份局限性!”

主席突然问黄克道:“这次这一战,如果换成你是傅作义,要你来守巴彦淖尔,你该怎么办?”

“我?我可不会打仗......”

黄克看着主席的眼神明显是想听他的想法,想了想,然后道:“我说错了,您可别笑我,纸上谈兵的话。我觉得他在巴彦淖尔这边扔四个团是很愚蠢的,兵力不足还想处处都要,分兵扔了四个团,这不是直接送菜吗?要是我是他,一开始就不会要这里,把兵力集中在包头死守。然后转身向常秃子打滚,要援兵,要打钱,不打钱不给支援,我就投共投李润石!”

说到最后,众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黄克指着屏幕上的画面道:

“不考虑到政治和士气的原因,战术方面,这次我们能轻易地获胜,其实是降维打击!坦克集中得越多,突击力越强。反坦克部队如果没有足够的反装甲能力,看到自己的武器无法对敌人产生伤害时,很容易士气崩溃!”

一旁观看的刘帅也赞同,并在事后指出关键的问题道:

“等到了明年,日本人全面侵华,他们用更多的坦克,象我们今天对待晋绥军一般地在向红军的阵地冲锋时,我们该怎么办?”

“日本士兵,他们训练精良,斗志疯狂,本身也拥有大量的反坦克武器。此次作战我们获胜太过轻松,一定要注意平复军中的自大情绪,要为将来作准备。要知道接下来我们就要和中央军作战,据北平那儿传来的情报,常凯申也把他手中的坦克部队调过来了。”

他对主席道:

“反坦克枪,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这些东西我们将来都需要准备好!但更重要的是,等东征战斗结束后,红军全军上下都要进行更多的针对性训练,因为我们的对手,很快就不会再是刮民党的废物部队了!”

而董振堂则在这时发表意见道:“其实可以找一些同志,进行模拟的反坦克训练——对了,整个过程最好拍下来,然后象放电影一样地放给同志们看!”

黄克点点头:“我会叫另一个我去看一些二战时的反坦克影片教材,然后按他们的剧本,让我们自己的同志拍一部类似的军事科教片!当然,要用这个时代的影视器材!嗯,可能的话,地雷战,麻雀战,地道战之类的,也可以拍出来。”

而后黄克和艾琳娜很快又离开延安,返回平津——原因是链霉素股票的国内购买券即将发售,需要二人去那里做商业活动,另外,二二六也快到了。

而对红军来说,攻击巴彦淖尔,只是吸引常秃子注意力的战略佯攻,真正的大战,大概要半月后才会发动,由于巴尔淖尔一战太顺利,李润石主席在思考过后,决定将发动东征战役的时间推迟到三月,目的一是让常凯申把更多的部队调到包头去,其次那时黄河水位更低,更利于渡河作战。

七天后,参加了巴彦淖尔之战的那批装甲兵和协同步兵赶回延安。他们是先赶到榆林,然后从那里乘车回到延安。

稍作修整后,这群人就被集中起来,待在一间屋里,观看那天拍下来的战斗视频。然后开始了激烈的“检讨会”。

检讨的内容,全是分析此次战役暴露出来的各种缺陷与不足,并没有因为此次大胜而骄傲自大。

而后红军这边更找来另一批战士,开始了更加严格的步兵反坦克,坦克反步兵的对抗训练。

不仅新生的装甲兵在总结经验。今年一月的休整期里,林虎三在第一军里,已开始训练和试验从黄克那儿学来的“三三制”战术,并在此次进攻巴彦淖尔的局部战斗里初步尝试。战后的这段时间,他也在巴彦卓尔和部下不停地复盘当日的战斗,找出不足之处。

红军并不是生来就是如此强大的。战后马上开总结会议,不光总结获胜的经验,也要努力地挑自己的刺,找自己的不足,这才是他们越战越强大的地方。

-------------------- 第132章 与魔鬼共舞 --------------------

巴彦淖尔一天就丢了!

消息传出后,正待在张家口剿总司令部(新建的)常秃,又紧张得连夜睡不着觉。

红军终于出手了,常凯申现在是又惊又忧又喜。

惊自然不必多说,而喜,则是对手终于还是按他最想到看到的局面开战:在天寒地冻的腊月天,劳师远征包头。

他的德国军事顾问也帮常凯申分析过红军的进攻方向:绥远和山西、青海,都在他们的预测中。

对常凯申最有利的局面:北进!红军贪婪苏联的援助,不顾一切地进攻包头,攻打绥远,这会是个难得的全歼红军主力的机会。

次有利的局面:东征!进攻山西,常凯申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渔翁得利,把李润石和阎老西一起解决。

最不好的情况:西征!彻底干掉青马,西进北疆,在西线打通和苏联陆上交通线。要知道这个时期,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已达到顶峰,盛世才为了拒青马入新疆,不惜跪下舔斯大林脚底,甚至直接苏联入党求包养......这也是历史上西路军入疆拿军事援助的起源。

而目前的常凯申对西北控制力接近零,除非不惜代价调动几十万中央军主力杀入西北,否则根本就拿红军没办法。但这场战事到时也将无穷无尽,对常凯申来说,这是最不利的局面。

幸运的是,红军选择了对常凯申来说最有利的“北进”,他似乎在1936年的开局就拿到了一张“好牌”。

而在巴彦淖尔失守后的第六天,一位英国记者骑着马,在上百名被提前释放的晋绥军战俘的“护送”下,回到了包头。

这位英国记者,正是去年胡宗南的随军记者约翰先生。去年他“幸运” 拿到了包座战役后关于红军的第一手消息前抢先放出,一夜之间成为“国际名记”。贪心不足且嗅觉敏锐的他,早早地就意识到巴彦淖尔这儿会有“大新闻”,春节前后就来到巴彦淖尔,然后如愿以偿地被林虎三第二次“俘虏”。

林虎三没有为难他,反而带着他拍了不少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是两人站在一辆魔改后的CV33坦克上的照片,并很快就登在了北平和天津的报纸头版的位置。

“平津那边的报纸,已经登出坦克的照片了,这下常凯申一定会相信我们把进攻的重心都放在北方了!”

而在另一边,李润石拿着平津方面发来的电报,呵呵地笑着。释放部分战俘,让英国记者拍了照片带回去登出,全是他的要求。这些主动“送出去”的情报,就是为了让常凯申产生错误的战略方向预判。

“坦克都出现了!共匪的进攻方向,果然是绥远!娘希匹的,这帮共匪是哪里得来的坦克?”

照片的出现,实打实地证明了红军有坦克属实而不是传言,而且比包座之战时还多出三辆!常凯申气得把桌子拍得震天响,共匪居然比大部分中央军还“洋气”,太没天理了!

“应当是南昌丢失的那四辆吧......不对,他的模样好象不一样啊!”

陈布雷小声地嘀咕道。被黄克魔改后的CV33除非看悬挂,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根本就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块。

在这事上德国人倒是仔细严谨的,他们以“专业”的眼光比较照片,又到张家口那儿看了看现存的CV33,同时又仔细询问被释的晋绥军战俘,最后还是只能证实二者使用的是同一种悬挂结构。

“也许是苏联人提供的坦克,苏联那边,我知道至少有两款坦克是使用这种悬挂!”

德国人无法确定的原因,这都得怪英国人——这个时代波、苏、意,三国的超轻型坦克,几乎都可以说是英国人开发的卡登洛伊德坦克的克“徒子徒孙”。

波兰的TKS,苏联的T27,T37/38水陆坦克,意大利的CV33,全都引进了卡登洛依德坦克的技术,抄袭了他的悬挂系统乃至授权后的再开发产品。黄克把那四辆坦克魔改得太凶残了,现在的这批CV33,强加了个炮塔,车体首上的装甲板全换不说,更将铆接变成了焊接,还换成了倾斜装甲,更除去了全身的“麻子”(指铆钉)车身侧面还加装了反步兵跳雷。

就算是他的制造者意大利人叫过来,不到现场仔细把实物检查对比半天,也认不出这货是自己的产品。

常凯申和他外国顾问研究了很久,最后得出的结论:这是苏俄给赤匪秘密提供的坦克。

“也许坦克是从蒙古边境强行开过来的!临河(巴彦淖尔中心城镇)到外蒙古边境线,也就两百公里的距离!”

他们推理了半天,也就只有这个解释最合理。

而这个结论,让常凯申恐惧万分,也是其忧虑的原因!

外蒙古到巴彦淖尔的道路情况如何,他是很清楚,不是大漠就是戈壁或者是起伏不平的草原。总之,要在这条路上行军运送装备,成本会高到吐血。

“斯大林卖肝援匪共”的结论一出,常秃子现在真的是吓坏了。

才刚打到乌海、巴彦淖尔就这样了,让他们拿下包头那还得了?这时候他也顾不得许多,首先就把高桂滋的84师调派到了包头给傅作义实质的支援。而另一支非嫡系的杂牌军商震的32军,也被调到了平津地区,随时可以坐火车入绥远。

他同时命令正在大同压迫东北军的汤恩伯的13军北上,在张家口待命,随时做出北进支援傅作义的准备。

常秃子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84师和35军,都是西北军或晋绥军出身,死多少他都不心痛。等他们和傅作义的部队与红军在包头大火并,拼得损失惨重之后,他的中央军再跟上捡便宜,可谓一举两得......

有几秒钟,常凯申考虑过让中央军达到包头,然后从包头出击夺回巴彦淖尔,彻底切断这条所谓的“北方运输线”,但是到最后终究是“赶杂牌军先去死”的本性难移,该念头只闪过几秒就放弃了。

想完了未来的大至战略后,常凯申把目光移向南边被他压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东北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

“等我干掉了红军,回头再收拾张、杨你们这两个勾结匪共的二五仔!”

过去近一个月里,常凯申对着这两个遗留在河北的东北军,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几个实力派军头,都被他召去“宣慰安抚”,57军的军长缪徵流,67军的117师师长吴克仁,都拿到了他的足足五十万现大洋的“过年红包”——是大洋,不是法币。

而最近的一次撒银币弹,却是元宵过后不久, 被张学良从西安派到河北的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在悄悄上门向委员长“拜年”,示好,然后,“常凯子”大方地送了他足足一百万大洋的“大红包”。

中了银币弹的王以哲,大方地表示:“委员长有令,莫敢不从!”

常凯子想好了,等傅作义、商震他们和红军拼得差不多了,就让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顶上去......至于中央军,当然是在后面押阵,呐喊助威啦。

常凯子不知道的是,王以哲上门面见委员长表忠心,完全是李润石的主意。本意只是表表忠心,安安他的心,减轻东北军的压力,谁知道委员长这么大方,硬要塞给他一个超大的“红包”。

而常委员长之所以最近这么大方,原因是他的命中贵人黄元兴,就在最近,真的给他“天降横财”,狠狠地“奶”了他一大口!

“奶”从何来?

认购券是也!

认购券计划,是黄克“慷他人之慨”,用来收买所有炮党实力派高层的“收割计划”。

四大家族中,参予者有宋家孔家陈家,也有常秃子心腹爱将,复兴社“十三太保”,也都有份。